【捣衣】温子升古诗,译文及文学赏析_第1页
【捣衣】温子升古诗,译文及文学赏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捣衣】温子升古诗,译文及文学赏析本文导读: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逢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白话译文在漫长的秋夜里,长安城中的妇女在精美的捣衣石上捣 捶着衣料。从香杵、锦石上发出的捣衣声,能知道距离的远近,传 递过来的声音十分凄凉。七月初七,银河分外灿烂;八月十五,月光分外明亮。丈夫在边关,音信已经断绝,思妇夜里难寐,在鸳鸯楼 上寂寞地望着天上的天狼星。文学赏析全诗可以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是运用客观描述的方法,来反映妇女们给丈夫缝制衣裳时轻捣布帛的凄凉忧伤情景。诗一开始,通过交代捣衣的地点、时间、人物,把读者 引

2、入一种特有的凄凉境界。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长安城中, 时间是秋天的夜晚,人物是美丽的女子,她们正在精美的捣 衣石上用木棒轻捣黄色的布帛,使之柔软,准备为离家远戍边塞的丈夫缝制御寒的衣裳。首句的秋夜长” 一个 长”字写出了女子的无限惆怅,她们的日子是多么难熬,有着度日 如年的感受。第二句用了许多修饰词,佳人”写出了女子的年轻美貌,锦石”写捣衣石的精美,流黄”是借代词,指黄色的布帛鲜艳漂亮。男耕女织本是中国劳动家庭的合理分 工,秋夜里美貌的女子在精美的捣衣石上轻捣丝帛,这本来 是一幅意、境俱美的织妇画,富有强烈的审美意义,然而长夜难熬,却使这美好的生活带上了凄苦悲凉、孤独寂寞的 气氛和色彩。作者运用

3、这种笔法来突出妇女为远戍边塞的丈 夫捣衣时所引起的思念之情,音调凄婉,颇有情韵。接下去的两句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写捣 衣声:妇女们捣衣的声响有远有近,次第传来,十分凄凉。如果说前两句是叙写一位美貌女子捣衣时的凄苦和寂寥,用 词还比较含蓄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推而广之,写众多的妇女 都在为丈夫赶制御寒的戍衣,秋季的到来,预兆着天气马上 就要变冷了,妇女们一边捣布,一边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亲 人。从这远近传来、次第错落的捣衣声中,不仅可以听到她 们的哀怨, 而且可以听到她们的泣诉!也许她们正是用响亮 的捣衣声来掩盖自己的悲苦泣诉!这彼起此伏的捣衣声互相 响应着,表现出她们对战争的愤怒抗议。

4、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抒情,表现妇女们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七夕长河烂, 中秋明月光”,这一联是五言诗句。银河星系是人们肉眼看见的星座最多、光彩灿烂的星系,所以 这里说 长河烂”中秋节的时候明月满弦,月光明亮, 古代习俗常常以中秋为家人团圆的日子,古诗中亦常用中秋明月寄托相思之情。所以这两句诗即是以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 和中秋家人团圆的习俗,来反衬出捣衣妇女的独居凄凉及相 思之苦。最后两句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寓意更 加明确。前面一句蕴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指天气渐渐冷了,一年又将过去,寓意着丈夫的戍役遥无期限;一层是说守戍 边地的亲人绝断了音信,死活不得而知,妇女们想念得更加 焦虑凄苦。后面一句的意思是说,妇女们在居处的楼上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