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荔枝资源与品种的研发现状及工作任务[1]_第1页
广西荔枝资源与品种的研发现状及工作任务[1]_第2页
广西荔枝资源与品种的研发现状及工作任务[1]_第3页
广西荔枝资源与品种的研发现状及工作任务[1]_第4页
广西荔枝资源与品种的研发现状及工作任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届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交流论文广西荔枝资源与品种的研发现状及育种岗位工作目标彭宏祥1 朱建华1 李冬波1 陆贵锋1徐宁1黄凤珠1李鸿莉1秦献泉1丁峰2沈庆庆2(1.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宁530005)摘要:按照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对荔枝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技术需求调研的总体要求,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深入钦州、玉林、梧州产区开展调查,并查阅了南宁、北流、桂平、北海的产业调研相关材料及自治区农业厅提供全区荔枝产业现状及总体规划资料。综合分析广西荔枝品种资源特点及产业现状,认为荔枝品种结构欠合理、上市

2、期过于集中,以及果园投入减少,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且经济效益差仍然是制约广西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各产区156个荔枝种植户调查显示,主要倾向于选择早熟、优质稳产、耐贮运的品种及配套技术需求。针对存在问题及果农的技术需求,提出加强荔技品种资源与育种研究的对策,并制订了本岗位“十二·五”(2011-2015)5年工作任务和目标。关键词:荔枝;品种资源;育种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uangxi Litchi Chinensis Resources and Variety Research and the Objective of Breeding Po

3、st WorkPeng Hongxiang1 Zhu Jianhua1 Li Dongbo1 Lu Guifeng1 Xu Ning1Huang Fengzhu1 Li Hongli1 Qin Xianquan1 Ding Feng2 Shen Qingqing2(1Hort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xi Nanning 530007; 2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angxi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

4、04)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itchi industry systems general requirement for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technical demands, th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Qinzhou, Yulin and Wuzhou during 2009.1-2010.6, consulted relevant Litchi industry data of Nanning, Beiliu

5、, Guiping and Beihai, with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general planning provided by Agriculture Office of Guangxi Municipalit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present situations and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xi Litchi were employed to show that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to sustainable devel

6、opment of Guangxi Litchi industry were unreasonable variety structure, the excessive concentrates of time to market, less input, extensive management, unstable yield. The survey of 156 farmers from different areas showed that prematurity, high quality and stable yield, storability and transport, mat

7、ching technology of Litchi varieties were preferred. For it, the paper was designed to propose measures to breeding and research of Litchi varieties, and make the 12th five-year-plan scheme (2011-2015).Key words: Litchi; variety resources; breeding1.引言荔枝是广西主栽的果树种类之一,2009年栽培面积达314.88万亩,产量49.29万吨,产值16

8、.02亿元。面积和产量排位仅次于广东,高于福建、台湾和海南,成为全国荔枝主产区。广西为荔枝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在荔枝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对广西南亚热带气候较强的适应性,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并在长期的人工栽培过程中,通过人为选择形成了大量的品种或类型,并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开展了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工作,先后进行荔枝种质资源调查,亲缘关系和分类研究,以及新品种(株系)的选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对广西荔枝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广西荔枝资源与品种工作中还存在有品种结构不合理、产期集中、优质品种比例少,以及资源丢失严重等问题,影响广西荔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

9、们对广西荔枝品种与资源问题开展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2.广西荔枝品种资源特点2.1荔枝资源分布范围广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即北纬20°5426°20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122°,霜冻出现频率低,利于荔枝的生长发育。广西荔枝资源分布范围广,除桂北和桂西北高海拔寒冷山区外,其余地区均有荔枝分布。广西荔枝北缘分布区为阳朔、灵川、鹿寨、罗城、环江、南丹、天峨、乐业、隆林等县。在北纬24°以北为零星分布区,主要零星分布有耐寒性强的实生荔枝和龙荔。北纬24°以南为荔枝主要分布区,其

10、中桂南钦州市,桂东南桂平市和北流市,桂东梧州市是广西荔枝主要产区。2.2种质资源丰富,其种类性状存在遗传多样性由于广西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加之实生繁殖为荔枝传统繁殖方法之一,因此产生复杂多样的变异,形成多种性状类型的品种或类型。按进化程度可分为野生类型和栽培品种,按成熟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类型;按果实大小可分为特大果型(平均单果重35g以上),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534.9g),中果型(平均单果重1624.9g)和小果型(平均单果重16g以下);以种胚发育情况可分为大核和小核类型(见下表)。在同一品种中有的还有多种品系,如禾荔有早熟、迟熟类型,三月红有大核(胚发育正常)和空心核(胚败育)类型等。

11、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如龙荔其性状介于荔枝和龙眼之间,抗寒性强;合浦的四两果,果型特大,平均单果重34.6g,最大单果重达110g。合浦的四季荔,一年可多次开花结果。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广西荔枝品种选育奠定了雄厚的基础。2006年广西农科院园表1 广西荔枝品种资源各类型情况调查类 型代表品种特大果型四两果,钦州红荔大果型桂糯、贵妃红、鸡嘴荔、锦钟中果型灵山香荔、大造、禾荔、秀石荔、瓜皮荔、立秋荔小果型玉麒麟、火山荔、青糖荔、麻米荔早熟类型三月红、四月半中熟类型黑叶荔、水东黑叶、大造、水荔、瓜皮荔、钦州红荔晚熟类型江口荔、锦钟、秀石荔、立秋荔焦核率高的类型草莓荔、鸡嘴荔、桂味、灵山香荔艺研

12、究所应用AFLP技术对荔枝优稀种质资源进行了多样性和聚类分析,获得了27个荔枝品种的遗传树状图,对荔枝选育种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试验结果表明27个荔枝品种(单株)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60.86,大部分荔枝品种(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5以上,最高为0.86,其多态性比例介于19.51%45.12%间。大部分品种(单株)多态性比例介于25.00%40.00%间,表明分子水平上荔枝品种(单株)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2.3广西分布的野生荔枝具有进化过程中的原始类型据调查,在广西博白县和浦北县交界的六万大山以及大新县境内发现有野生荔枝林分布,其中位于博白县江宁镇六佳村的野生荔枝林是目前广

13、西尚存而为数不多、面积较大、分布较为集中的野生荔枝林区。野生荔枝与栽培品种在枝、叶、花等器官形态上相似,但在果实性状和生长势上具有较大差异,从野生荔枝果实果皮龟裂片、肉包不过核和肉核难分离等性状看,它们无疑属于比较原始类型的野生荔枝,是栽培品种的祖先。对实生荔枝及原始品种古老植株的调查,广西钦州贵台产区一带历史上沿用荔枝实生繁殖育苗种植,保存下来大量的实生荔枝资源。在桂中和桂北分布有“龙荔”,具有龙眼和荔枝两者的形态,这些品种和资源的存在证明广西不但有外来的品种,同时也有本地荔枝原始品种。一些树龄有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的古老植株,现在还能结果累累,这也是广西荔枝栽培历史悠久的最好见证,从而进一步

14、确认广西是重要的荔枝起源中心的地位。3 广西荔枝种质资源研究及品种选育现状3.1种质资源调查为进一步挖掘利用丰富的果树种质资源,广西从1958年开始先后多次开展荔枝品种资源调查。其中19581963年的三次荔枝资源调查记载了荔枝品种2537个;1975年调查玉林地区荔枝品种有59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西荔枝志编著者们收集到广西荔枝品种编号共有134个,最后鉴定为64个品种;1986年全区果树资源普查记录荔枝名称90个;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荔枝优稀种质资源遗传鉴定及早期筛选研究”,调查观察荔枝品种资源共88份,其中重点收集并保存具有研究利用价值的荔枝优稀

15、种质资源(单株)材料22份保存于资源圃内,调查和鉴定广西荔枝新品种(株系)有:贵妃红、草莓荔、桂糯、钦州红荔、瓜皮荔、立秋荔、沙头荔、秀石荔、麒麟荔等9个。3.2野生荔枝研究广西分布的野生荔枝为高大乔木,树干直立,分枝较高,果实椭圆形,大者果高2.6厘米,果阔2.3厘米,果厚2.1厘米,单果重7.4克。果皮胭脂红色,龟裂片乳状突起,果肉乳白色,肉厚只有2.1毫米,包不过核且难脱核。可食部分只有37.9%,味酸,涩味大,品质差,野生性状明显,是栽培品种的野生祖先。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对该野生荔枝种群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I型,种群的存活率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

16、亡率呈单调增加,其下降或增加的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种群生长过程中出现了两次死亡高峰期。该野生荔枝种群生存现状严峻,亟待加强保护。3.3品种分类研究广西较早开展荔枝品种的分类研究,1962年刘荣光等在对14个荔枝品种进行性状调查描述的基础上,探索各品种在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并依据龟裂片、果实、叶片、花穗的特征性状编制出荔枝品种检索表。1981年吴仁山以果实中部的果皮龟裂片形态和裂片峰的尖突或平滑情况为主要依据,将广西荔枝品种分为7类。广西荔枝志(1984)以荔枝龟裂片及片峰形态作为分类的第一级标准,果形为第二级标准,其他性状为第三、第四级标准,将荔枝分成3大类和7个“品种组”,并编制了分类检查表。

17、同时按照生产应用的实际出发,将广西的64个荔枝品种划分为主要品种、次要品种、一般品种和优稀品种4大类,使荔枝的分类既能反映其进化的关系,又能为指导农业生产服务。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2005)AFLP分子标记分类和亲缘关系分析研究,依相似系数0.61的水平可以将所研究的27个荔枝品种分成7组。3.4品种选育进展3.4.1 引种与利用在广西现有的荔枝品种中有不少的外来品种,主要从广东引入,其次从福建引入,也有少量品种从四川和越南引入。历史上荔枝品种引入广西主要途径有移民带苗、从商携苗和由船贩苗等,且大都是明末清初开始引入,自清朝起品种逐渐增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广西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荔

18、枝引种工作,如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农学院以及玉林地区园艺场、北流荔枝场等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先后引入了挂绿、尚书怀、糯米糍和妃子笑等优良品种。在这些引入品种中有部分已成为广西荔枝的主栽品种,并在长期的栽培中逐步得到改良。如糯米糍、桂味、三月红等已成为广西的名牌荔枝产品。目前广西的科研和生产单位比较注重荔枝新品种引种与利用工作,广西区外的一批优良新品种(株系)如白糖罂、海南无核荔枝、大丁香等已引入试种,并逐步得到发展。3.4.2 实生选种由于广西荔枝历史上沿用实生繁殖,因此产生多样变异类型,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在栽培过程中选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如合浦香山鸡嘴荔、灵山香荔、四两果等。近二十年来广西进一步

19、加大荔枝实生选种力度,特别是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厅把果树优良单株评选工作与申报品种审定相结合抓,各科研、生产部门积极配合自治区水果总站做好荔枝实生优良单株送样和评选。已评选选育出了不同类型的优良品种或株系,主要有:大果型品种(株系)钦州红荔、桂糯;优质品种(株系)贵妃红、瓜皮荔、焦核三月红、麒麟荔;晚熟品种秀石荔、立秋荔和焦核品种草莓荔等,其中钦州红荔、贵妃红、草莓荔和桂糯已通过新品种审定。实生选种已成为广西荔枝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3.4.3营养系选种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广西科研、生产单位和政府部门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了全区性或区域性的荔枝品种优良单株普查和评选工作,选出了荔枝优良单株一批。如1961年

20、广西农科所园艺系何瑞婷等在桂平麻垌对禾荔进行评选,选出了迟熟或风味品质优良单株13个。通过开展优良单株评选,对优良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应用于低产、劣质果园的品种改良,对当时广西荔枝生产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4.产业技术现状4.1面积、产量和技术水平 据统计,2009年全自治区荔枝栽培面积达314.88万亩,约占全区各类水果总面积22.4 %;总产量37.87万吨,约占全区水果总产的6.0%,占全国荔枝产量的32 %左右。从栽培面积和产量排位看,仅次于广东而高于福建、台湾和海南。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地市产区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仍然是钦州(主产县区:钦北区40.3万亩/6.2万吨;灵山县58.0万亩/7

21、.6万吨;浦北县33.8万亩/2.8万吨)、玉林市(主产县区:北流市56.0万亩/6.4万吨),其次依次是贵港(主产县区:桂平市24.0万亩/3.8万吨)、梧州市(主产县区:苍梧8.2万亩/0.8万吨;藤县2.0万亩/0.4万吨)和南宁市的横县和隆安县。在以上主产县区建成了规模化生产基地,在这些基地示范推动下使荔枝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如2002年以来广西一直推行“优果工程”,控梢促花、保花保果、修剪整形、病虫害综合防治、早结丰产栽培等生产技术水平和品质不断提高,浦北、北流等出口基地的荔枝生产达到了国际市场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获得出口注册登记。2004年广西农业厅组织了广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

22、布局规划,把荔枝做为主要优势产品种类进行了区划布局和发展规划。4.2 产业化经营格局初具规模,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在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广西荔枝加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中桂平麻垌镇是著名的荔枝加工基地,灵山加工的香扁是高档的荔枝干品,北海果香园加工的荔枝果汁新产品也颇受市场欢迎。近年来荔枝果酒开始得到开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已开始出现,荔枝干鲜产品运销国内各大市场,鲜果出口日益受到外商关注。但荔枝加工占鲜果产量比例仍然很小,2007年全区鲜荔枝加工量8.56万吨,仅占鲜果总产量的18.1%,其中:钦州市加工量4.76万吨,占20.0%;玉林市加工量2.0万吨,占18

23、.0%(表1)。近年来,广西评选出不少荔枝优质果品,如“合浦鸡嘴荔”、“桂味荔”、“灵山香荔”等是闻名全国的优质品种,目前灵龙牌香荔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顺风牌桂味荔、荔宝牌鸡嘴荔、禾荔,桂优牌鸡嘴荔、禾荔,绿藤牌江口荔、WHIE DEW牌禾荔、荔枝干被评为广西优质农产品。表2 2007年广西荔枝鲜果和加工数量 单位:万吨单位产量加工量品牌南宁市4.430.66万利来钦州市23.824.76北海市1.050.1果香园防城港市0.50.005贵港市5.380.8三桂、香扁玉林市11.092梧州市1.620.24桂优牌合计47.398.56注:资料来源广西区水果总站填报荔枝调查问卷(2009)4.3

24、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在完成品种资源调查并编写出版广西荔枝志基础上,近年来对荔枝实生变异选育的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一些优稀种质资源逐步得到评价利用,所选育出钦州红荔、贵妃红、草莓荔和桂糯等一批地方优良新品种供生产应用。同时经过研究探索,己经形成一整套荔枝生产技术,相继制订并颁布了荔枝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灵山香荔生产技术规程等广西地方标准。5.存在问题5.1品种结构欠合理,上市期过于集中目前广西荔枝品种结构以中熟品种黑叶和禾荔所占比例高达70%,早熟和特晚熟品种比例偏少,分别为20%和10%。钦州市产区为例,荔枝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2.1 : 6.3 :

25、 1.6。我区早熟品种与广东早中熟品种熟期重叠,早熟优势不明显;中熟品种也与广东中晚熟荔枝熟期重叠,黑叶和禾荔两个品种种植比赛偏多导致荔枝采收期短而集中,造成季节性供大于求的局面,解决难度大,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优质丰产性好的品种数量少,产量低,制约了荔枝产业的效益。从本次对各产区对新品种应用需求调查结果看,总体满意程度为较差而需求程度非常迫切。5.2果园投入减少,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且经济效益差广西的荔枝果园普遍投入偏低,多数果园基础设施较差且没有灌水设备,对自然灾害的抵制能力很差。 如今年春季遭遇低温寒潮天气影响时许多配套关键技术措施难以及时实施。由于荔枝生产经济效益下降挫伤果农生

26、产积极性,大部分果农是在看到抽穗才开始管理果园,失管果园比例加大,一些关键性技术无法及时实施,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大年有产量不得价,小年价格好产量少,产业比较效益难以提高。5.3优质品种生产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不少栽培的优质品种如灵山香荔、桂味和糯米糍成花难且冲梢严重,鸡嘴荔生理落果严重,灵山香荔、桂味等焦核率不稳定等。另外,品种结构调整时用优质品种高接换种改良中熟品种时,仍存在砧穗组合亲和力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5.4对荔枝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对荔枝种质资源研究利用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野生荔枝和原始品种古树资源缺乏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更缺乏有效的保护意识和措施,当地农民乱砍滥

27、伐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大量野生荔枝和优稀种质丢失而濒临毁绝。荔枝选育种途径单一,长期以来只开展实生选种和一些优良单株评选工作,新育成的品种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6.广西果农对荔枝品种的技术需求在国家荔枝技术体系的组织下,我们于2009年1-2月对广西钦州、北海、南宁、北流、桂平、梧州等产区的156个种植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6.1广西主要荔枝品种市场销售价格。在目前广西荔枝主要栽培品种中,不同品种销售价格差异较大,其中无核荔枝、桂味和贵妃红的售价最高,每公斤最高可达30元;其次为糯米糍、鸡嘴荔、三月红、白糖罂、妃子笑、江口荔、瓜皮荔、钦州红荔、大丁香等,每公斤售价可达10元

28、左右;其中主栽品种禾荔和黑叶售价最低,每公斤只有1.4-2.0元(见表3)。表3 广西主要荔枝品种市场销售价格品种售价(元公斤)选择户数百分率(%)钦州红荔5-101217.1桂味7-30912.8糯米糍10-1622.9妃子笑5-101521.4鸡嘴荔8-1868.6大丁香5-822.9三月红6-1634.3无核荔枝20-3034.3贵妃红3034.3黑叶1.6-5912.8白糖罂5-1211.3瓜皮荔7-1011.3禾荔1.4-234.3江口荔枝1011.3从表4可见,品质、成熟期和产量是影响荔枝销售价格的主要因素。其中特优质品种作为送礼佳品价格最高,早熟品种抢占市场价格也较好,而总产量下

29、降、减少市场压力是影响整体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种植面积少的优质荔枝品种市场竞争力最强,一些特早熟品种也仍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表4 影响荔枝销售价格的因素原因选择户数百分率(%)早熟2018.7迟熟65.6荔枝供应空挡期54.7节日上市65.6送礼品种3835.5总产量低2119.6出口品种1110.36.2 果农对荔枝品种特性的需求 在成熟期方面,果农最倾向于选择早熟品种(见表5);在品质和丰产稳产性方面果农倾向于选择优质品种(见表6);在品种抗性方面果农倾向于选择抗病虫的品种(见表7);对品种的耐贮运性能有强烈要求(见表8),同时对品种的加工运性能也有一定要求(见表9)。表5 果农对荔枝品

30、种成熟期的要求程度熟期选择户数百分率(%)早熟5月 2130.9晚熟 7月1014.7无所谓68.8晚熟8月1014.7早熟3月11.5早熟6月1014.7早熟4月初57.4晚熟9月57.4表6 果农对荔枝品质和丰产稳产性的要求程度重要性选择户数百分率(%)优质比丰产稳产重要3264.0丰产稳产比优质重要1530.0无所谓36.0表7 果农对荔枝品种抗性的要求程度品种抗性重要性1重要性2重要性3重要性4抗病性28(56%)11(22%)11(22%)0抗虫性12(24%)33(66%)01(2%)抗裂果性2(4%)3(6%)20(40%)14(28%)抗逆性9(18%)06(12%)19(38

31、%)表8 果农对荔枝品种贮运性能的要求程度重要性选择户数百分率(%)重要4794.0不重要 12.0无所谓24.0表9 果农对荔枝品种加工性能的要求程度重要性选择户数百分率(%)重要275.3不重要48.3无所谓1735.46.2 果农对荔枝高接换种品种的需求 果农在选择高接换种品种时对优质品种要求最高,其次倾向于选择高产品种,对早熟和迟熟品种也有一定需求(见表10)。表10 果农对荔枝高接换种品种的要求程度品种选择户数百分率(%)早熟1710.9迟熟1710.9供应空挡期95.8节日上市63.8高产2717.3优质3421.8加工138.3送礼2314.7出口106.47 对策措施7.1加强

32、荔枝品种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通过人大或政协代表向政府提关于“加强荔枝品种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议案,争取得到政府重视和实质性支持。可由科研单位牵头发动各级部门和产区群众,争取34年完成对现有的广西荔枝资源(包括野生荔枝及近缘种)开展全面普查和收集保存工作,并收集保存建立广西荔枝种质资源圃。特别是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野生荔枝的保护,要深入野生荔枝分布区大力宣传野生荔枝的科研价值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当地群众对野生荔枝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选择资源相对集中、具有代表性且交通相对便利的分布点建立原位保护区,并逐步把原位保护区建设成具有科研、旅游功能的资源生态保护区。7.2开展多种途径的荔枝选育种

33、在资源调查和评价利用基础上,除继续进行优良单株评选和实生选种外,还要开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倍性育种。计划通过实生选种,3年后每年都有选育出荔枝新品种通过审定。2009年开展杂交育种和辐射诱变育种,同时开展荔枝组织培养研究,为开展倍性育种做好准备。7.3开展品种结构调整根据生产现状和调研结果,在品种布局上向不同品种最适宜区和传统优势种植区进行优化调整,向最适宜区和传统优势种植区集中并形成生产带;品种上向优质、早熟及晚熟品种进行调整,加大早熟、特晚熟品种和优质品种比重。引导和发展市场销售前景好的品种。通过采取高接换种等措施,逐步减少中熟品种数量,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为3:5:2。将大宗品种

34、如黑叶、禾荔和大造等高接换种为早熟优质品种妃子笑,晚熟优质品种桂味、鸡嘴荔、草莓荔,优质品种无核荔、贵妃红等,减少中熟、劣质品种的比例,增加早熟、晚熟和优质品种的比例。在调整过程中实现荔枝面积总体上稳定,产量稳定增长,品质迅速提升,加工率逐步提高。8.岗位总体工作方案设计8.1“十二·五”(2008-2012)工作计划8.1.1资源调查及优良单株评选深入广西各产区和分布地,调查摸清广西荔枝资源现存数量和分布特点,在我院武鸣科研基地现有基础上扩大建立荔枝种质资源圃供保存和评价利用。同时,结合资源调查开展荔枝优良单株评选和实生选种工作,对特、异、新的种质资源按程序进行保存、观察、评价后申报品种(资源)登记,为进一步开展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增加种质资源贮备。8.1.2建立育种圃在南宁产区租地(或与企业果场共建)建立荔枝育种圃50亩,在育种圃内专门种植有目标收集到现有优良品种的自然杂交种子及人工杂交种子实生苗,采取适当密植及整形修剪的方法缩短实生苗童期而提早结果,开展荔枝选育种工作。8.1.3 荔枝育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