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学生的声音——《陈毅探母》_第1页
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学生的声音——《陈毅探母》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学生的声音一陈毅探母。0教学内容【感谢您浏览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 料!本站网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陈毅探 母。建议思考的问题.怎样面对学生在课堂上说“不”?.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上该体现“现实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案例描述左右为难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就撞上了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教 师要从原来的主导者、指挥者转变成服务学生的组织者、参 与者,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必须坚 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造精神,等等。这一切都让我对教书 育人充满了思索。如何让只有六岁的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 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

2、又具备现代文明素质, 有秩序、 合情理地自主学习,就成了大多数教师左右为难的一件事。“我知道陈毅”今天早上的节课就是语文,校领导要来听课。为此我精 心准备了一节常规课陈毅探母,光那一叠的字卡和奖品 就让我昨天忙到半夜。我对这堂课没有多少把握,只在心中 祈求少两个插嘴的和唱反调的。伴随着上课铃,我提起精神 小心谨慎地走进了课堂。刚走进教室,就听见班长祝莹月带着全班哇啦哇啦地读 书声,看来课前准备就绪, 我心中一阵暗喜。再看看学生们, 一个个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我,好像已经意识到这堂课绝 不能胡来,这让我放心了许多。开课不到5分钟, 在引出课题时, 我给全班提了一个问 题: “你们对陈毅了解多少?

3、”这问题仿佛一滴水掉进了滚 烫的油锅,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这势头让我感觉不妙。果然,在指名一两个学生发言后,还有好几个学生不肯“罢手”,我知道,这必然会误了主要任务,于是开始用眼 神、手势来提醒他们:“就此算了吧! ”可学生哪里顾得了 我的想法。而我呢,为了贯彻“服务学生”的宗旨,不得不 听他们讲了一段段陈毅的简介。“小大人”张紫贻说:“陈毅是四川人,是共产党员,当过副总理、外交官和上海市市长!”那口气得意得好像在 说他爹。“大喇叭”李子晗说:“陈毅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 是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被称为文武全才!”“小灵通”田萌甚至说:“我还知道他的一个小故事,想讲 给大家听!”接着娓娓道

4、来。我心中焦急万分,后悔不该布 置收集陈毅资料的作业,看这情景,再不刹车就没救了。我 借评价学生之机把话头一转:“小朋友们说的都是陈毅驰骋 沙场的丰功伟绩,可你们知道吗?在家中,在年迈的母亲眼 里,他又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我们来一起读课文吧! ”我 暗自叹了一口气一一终于完成导入了。“我有不同意见”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孝顺”一词,“请小朋友自由地 朗读课文12自然段,然后谈谈你从哪里看出陈毅很孝顺? 话音刚落,学生们又活跃起来,几个读书快的学生一会儿就 抢着举手回答,大家你来我往、互相补充,说得头头是道。 最后,我总结性地接过话题:“是呀,你们看书上那幅图, 陈毅元帅非常担心母亲的健康,非常关

5、心母亲的病情! ”我 似乎已进入状况,开始和学生自然交流了,正在我以为可以 顺水推舟的时候,“小炮筒”田杨嚷开了: “我不同意!我 有不同意见! ”这叫我如何是好! “这冷水泼不得”,我这 样告诉自己。只见田杨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陈毅一点也 不担心母亲,图上画着他的表情是笑眯眯的,非常开心,他 希望母亲生病。”在我想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竟成了学生理 解课文的绊脚石,这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这时我看到一向不爱发言的张诗琪举手了,心头一喜, 立马把机会给了她,她站起来大大方方地说:“陈毅元帅难 得回家一次,见到母亲能不高兴吗?”我赞许地点点头,看 到了她脸上少有的得意神情。接着, 特有人情味的杨天

6、硕也站起来为陈毅元帅打抱不 平: “病人生病本来就很痛苦了,如果你多对她笑,就能让 她忘掉痛苦,这样,病会好得快些。”我竖起一个大拇指夸 他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学生,他满意地笑了。我再看看田杨,他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没有刚才那么 咄咄逼人了。谁知他眼前一亮,又站起来发问了:“陈毅的 母亲是装病!”这话把全班给怔住了。也许是田杨的再三刺 激给了我灵感,我突然意识到这将是引导学生体会母子情深 的切入口,于是追问道:“为什么?” “她也是笑眯眯的, 一点也不像有病! ”只见“评论家”张玄奥站起来反驳道:“母亲在病中没人照顾,看到儿子从老远赶回来看她,她能 不开心地笑吗?” “插嘴王”胡成蹊情不自禁地站起

7、来喊道:“妈妈想念儿子是人之常情,陈毅的母亲看到儿子,病就好 了一半了,他就是妈妈的灵丹妙药!”我万万没想到这回胡 成蹊插嘴插出了彩,“你真能理解妈妈的心情!”我微笑着 表扬他,大家也都默默地点点头,田杨被说服了,像一只泄 了气的皮球,可我认为他更充实了。“书上错了!”终于进入到最后一段的教学。首先我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巡视过程中,“个性派” 胡睿佶突然拉住我衣袖说:“刘老师,书上错了!”我好奇 地追问,只听他振振有词地说: “这里用你太不尊重母 亲了, 应该用您。 ”我望着书上陈毅说的那句“从小到 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有道理,我还想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8、自读结束后,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给全班探讨,大家争 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委员蒙心田的话最有说服 力:“您是对长辈的称呼,这样能表达陈毅元帅对母亲 的敬爱之情。”在大伙的意见达成一致之后,我大力表扬了 这个敢于挑战书本的学生,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他得意地 笑了,那是麦哲伦发现新大陆的欣喜表情。接着,我让学生拿出铅笔,当堂把“你”改成“您”。 在学生动笔的过程中,我又发现有的学生把这一段中所有的 “你”都改成了“您”,包括陈毅母亲说的那句“你也五十 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中的“你”。我立马又把这个“你” 字提出来给大家讨论,反对的学生很多,理由也很充分,连 一向害羞的张磊也艺高胆大起来:“长

9、辈对晚辈说话时用 你,这里改成您不是弄反了吗?那会闹笑话的。” 看到他们能自主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 轻松自然了许多,学生们也在主动自觉的氛围中学到了知 识,陶冶了情操。最后,课文在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声中结束了。课后反思“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 亮的呼声。课堂上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 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机遇和 挑战并存,别怕听到学生们说“不!”这节课上,我最担心的插嘴和唱反调的情况都不可避免 地发生了,当时的我确实很焦急,然而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掐 断这根激起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导火索,因为我 知道: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儿童的声音。有问题才证 明在思考,有讨论才证明在探究。儿童喜欢随心地去接受知 识,这是他们的天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认 为,既要成为学生传承文化的接力赛场,又要能让学生在驰 骋中逐渐激发自我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因此,“现实主义” 和“人文主义”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张一弛中牢牢把握 住的性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育 目的的最好途径。这节课中,我试着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