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0 【2019 最新】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 4 节德国鲁尔 区的探索学案 . -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衰退的表现及原因。 (重点) 3结合图文材料,掌握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阅读教材P58P59,完成下列问题: 1 .优势区位条件 (1) 资源优势 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 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2)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3) 水陆交通便利 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 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 (4
2、) 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 2. 发展成就 19世纪中叶,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主要 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 - fit 体验 - - 正误判断: (1) 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 (2) 鲁尔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 (3) 鲁尔区有便捷的水陆交通。 ( )阶段1 认知预习质疑 知识梳,理要点初探 2 / 10 (4) 鲁尔区水资源缺乏。( ) 【提示】 (1) V 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 (2) X 鲁尔区铁矿资源缺乏。 (3) V 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 (4) X 鲁尔区水资源丰富。 教材整理2 鲁尔区的衰退 阅读教
3、材P59Ro,完成下列问题: 1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 2 煤炭危机 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 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L 使鲁尔区煤炭缺乏市场竞争力 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经济危机及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 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 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 锻体验 - 正误判断: (1) 鲁尔区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复杂。 (
4、 ) (2) 鲁尔区煤炭危机主要原因是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 ) (3) 鲁尔区因用地紧张、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 ) 【提示】 (1) X 鲁尔区产业结构单一。 (2) X 煤炭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二是采煤成本上升。 (3) V 因用地紧张、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 教材整理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阅读教材P60P62,完成下列问题: 1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 改造传统工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 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业、食品和服装工 业等。鲁尔区 3钢铁危机 3 / 1
5、0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工业旅游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 2.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交通网, 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 o 锻体验 - 正误判断: (1) 旅游业、商业、石化和金融都属于“无烟经济”, 在鲁尔区的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 ( ) (2)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 ) (3) 鲁尔区对传统工业进行了关闭和搬迁。 ( ) (4) 鲁尔区建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的交通网。 ( ) 【提示】 (1) X 石化不属于“无烟经济”。 (2) V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鲁尔
6、区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 (3) X 鲁尔区对传统工业采取的措施是合并和技术改造。 (4) V 鲁尔区已形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组成的交通网。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 . . . . . 解惑: . . . . . 疑问2: . . . . . . . 解惑: . . . . . . 疑问 3: . . . . . . 解惑: . . . . . . . 鲁尔区的兴起和衰落 合作探讨 材料一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是欧洲的十字路口。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
7、和生产钢铁,迅速发展成 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区。 二次大战时期,鲁尔区的重工业资源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 战后,鲁尔区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 阶段2 合作探究体验 探究点4 / 10 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 40% 材料二 底特律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 2013年7月,底特律 宣告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城市,居民人数从 200万下降到70万。 探讨1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一般有哪些? 【提示】 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充足的水资源、广阔的市场。 探讨2:传统工业在现代背景下,为什么陷入发展的困
8、境? 【提示】 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和产业结构单一。 核心点击 1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 具体体现 影响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 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 础 离铁较近 初期铁矿石来自法国的洛林铁, 后 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两地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钢铁工业成为鲁尔区的主导产业 便捷的水陆交通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 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 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9、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 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化学 工业的发展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 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工业生产 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 2.三方面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1) 丰富的资源基础,如煤、铁、水源等资源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俄罗斯欧洲部分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等都与当 地丰富的煤铁、充足的水源有关。 (2)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铁路等水陆交通便利;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是依靠便利的海运条件发展起来的; 辽中南、俄罗斯欧洲部分、 英国中部等工业区皆水陆交
10、通便利。 (3) 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 传统工业区大多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有充足的廉价技术工人, 面向国内市场的 同时,又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如日本依赖于国际大市场。 3. 鲁尔区衰退的原因5 / 10 回答(2)题。 (1) 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悲观地对鲁尔区做出预言“在这里, “白色”只是一种梦想”, 它描述的问题是( ) A. 失业率下降 B.环境污染 C.治安混乱 D.金融危机 (2) 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不是其发展优势的是 ( ) 【导学号:73360087】 A. 丰富的石油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 C.广阔的市场 【解析】 第(1)题,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煤
11、炭是其主要的能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 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结合下图, D.充沛的水源 1 鲁尔区形成于 6 / 10 了鲁尔区的进一步发展。第 (2)题,鲁尔区石油资源不丰富。 【答案】 (1)B (2)A 2.读右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7 / 10 (1) 图中H区是著名的 _ 工业区。 (2)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 _ 逐渐 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 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 ) A. 印度
12、B. C.韩国 D.日本 【解析】 通过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 的广泛应用,加上其他各国相继发展钢铁 (如日本利用临海优势和科技优势发展钢铁 ),这些 对以煤炭为基础的鲁尔工业区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答案】 鲁尔(2)石油 (3)D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合作探讨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生活 的变迁,许多过去作为经济支柱的工业基地不再辉煌, 德国最大的传统重工业区一一鲁尔工 业区正是遭受了如此的命运。 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 文化遗产观念,认为产业遗产也是人类进程
13、的历史见证。 鲁尔区的兴衰联结着几代人的生活, 也印刻着人类技术进程中最重要的一页。因此,德国人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除锈”行动, 而是将这里大片的产业基地保存了下来。 历经十余年的改造振兴,这个破败的大型工业区神 奇地转变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 探讨1: 上述“奇迹”的出现,是德国采取了哪些措施的结果? 探究点*石汕密主要工业区 煤矿 8 / 10 【提示】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治理环境、拓展交通等措施的结果。 探讨2:鲁尔区的改造对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启示?9 / 10 【提示】 传统工业区在现代生产关系下并非死路一条, 可以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按可 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改造,一
14、样可以重焕光彩。 核心点击 1.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措施T B的 单一的产业 结构 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 促使经济结构多元化,实施 产业转型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新技术革命 的冲击 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为发展和引进新兴产业奠定 基础 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产业转型提供 支撑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用地紧张 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合并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腾出空 间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适应新兴工业的环保要求 2.鲁尔区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措施 具体做法 效果 治 污 措 施 治理河流 在鲁尔河上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 系统 解决水污染,具有蓄水、 拦洪、发电、旅游等综
15、合 效益 治理大气 污染 全区建成了烟囱自动报警系统 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各企业建立有害气体和灰尘回收装置 管理措施 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 境管理 加强了人们的环保观念, 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 体验评价 3读世界某地区图(图1)和该区产值构成图(图2)(表示1958年,表示1995年), 回答(1)(2)题。 图110 / 10 A. 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 园艺业比重增大 D. 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2)为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该区采取的措施有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 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
16、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 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 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解析】 第 题,由图2可知,从到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升幅度不大),钢铁工业比重明显下降。 第(2)题,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多元化的措施有 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A、B两项是改造传统工业,并未实现使产 业结构多元化。C项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实际中做不到,因为搬迁传 统工业投资比较大,且传统工业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的, 搬迁后并不一定有利于其发展。 【答案】 (1)B (2)D 4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
17、城市。我国资 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 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 “黑”与“绿”的比重由 过去的8 :2调整为3 : 7。完成(1)(2)题。 (1) 有关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 B. 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 C. 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 现在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 (1)图2中反映该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导学号:73360088】 化学工业比重上升(上 OALOO 11 / 10 (2) 下列
18、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 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B. 对废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 C. 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一成熟一衰落的过程,寻找新产业是唯一出路 【解析】 第(1)题,位于东部,“黑”产业主体是指其煤炭资源丰富,产业结构调整将 第二产业比重下调,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第一、三产业。第 (2)题,资源型城市面临 成长一成熟一衰落的过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等措施振兴传统工 业,发展新型工业,寻找新产业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答案】 B D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鲁尔区的兴起和衰落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 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 接近煤炭产地 水源充沛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廉价劳动力多 A. B. C. D. 12 / 10 2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受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 )13 / 10 A.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 世界性钢铁过剩 C.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 产业结构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 汇编15篇
- 专家孕产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柔性透明导电膜行业投资趋势与机遇探讨
- 2025鞋类采购合同协议范本
- 中国银行赣州市瑞金市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2025私营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模板示例
- 邮储银行漯河市郾城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丹东市凤城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白银市平川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青岛市黄岛区2025秋招笔试会计学专练及答案
- 35kV线路工程电杆安装施工方案
- 新生儿硬肿症个案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城市智能感知系统-洞察及研究
- 艺考机构学校合作协议书
- DB1331∕T 034-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设计图集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十三)(含答案)
- 项目制用工管理制度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表
- 《民法学》考研(第2版)马工程配套考试题及答案
- 《交易与金融市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