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习题1新_第1页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习题1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3【2019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习题 1 新人教版【课前预习】1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指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反应。2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取决于可燃物的性质、_ _ 、_ 、_ 。4 可燃物在的空间内,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_。5.灭火的原理有:;。6 常用的灭火器有:(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3)水基型灭火适用于扑灭。【课堂练习】1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反应。2 燃烧的条件是:;3灭火的原理;:;4.将下列灭火时采取措施的原理填在

2、横线上。(1)森林着火后铲出一条隔离带:,(2)家里煤气起火时,应先关闭阀门:,(3)厨房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4)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5.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A. B . C .D .6. 用扇子轻轻地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 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 点以下7. 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 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C,红磷着火点240C;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

3、 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2 / 3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n与氧气隔绝D. 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8.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生菜叶扑灭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9.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10.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

4、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B. 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课后巩固】11. 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 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_ 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_(3) 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 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填序号)。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

5、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 _。12.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 粉粉尘与空气接触后, 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 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鄭盖金属筒/ /、/无葢小驭料簡(内装干燥面粉)其中正确的是3 / 3/戴气装置(1)_ 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2)_ 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金属筒不加盖时;蜡烛

6、没有点燃时;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3)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_ (写出一种即可) 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前预习1.氧气发光放热氧化2.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4.有限 急剧爆炸5.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到着火点以下6.(1). 一般失火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2).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3).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 的失火课堂练习1.氧气发光放热氧化2.可燃物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到着火点以下4.(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4).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到着火点以下5. D 6.D 7.D 8.D 9.B 10.B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