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_第1页
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_第2页
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鹏古鸟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 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5王吉咏竹则 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 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

2、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 春的咼洁品格。2、借明”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 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悄。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岀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 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3、“杜鹃”“鹏古鸟

3、”啼凄凄杜鹃,乂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 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乂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 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II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 儿道的鹏古鸟天:鹏古鸟天晏儿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题LI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 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 的思归之情。古诗词中出现的“鹘捣”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口的

4、越中 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鹘捣飞。”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 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 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 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 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5、。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 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 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乂如李清照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7、“乌鸦”嚥子”系兴衰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 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 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

6、一意象的高考题U不少,如: 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 江苏卷鹏古鸟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 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 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8、“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 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弄麦青青”。2007年 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 有树长生。”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是什么呢?草木类:1. 梅花最先开放,

7、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梅花 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白花散出的 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白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 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 游的着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 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 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 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 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

8、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 前途,兰质一如兰一般的品质。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袖, 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 知要高出多少倍。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 士君子A. 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口居易的养竹记 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 竹的气节与虚心。B. 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 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常建

9、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放花木 深。”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 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 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 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宇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白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 华,依前金嬌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 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礙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B.颜色淡

10、雅一 -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例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一孟浩然过故人庄5. 草随事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 旅之情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 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6. 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乂逢君。写在风雨飘 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苏轼 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一缠绵楼恻,离愁别绪 送别怀人;“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B“一上高楼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李 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10. 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直失意者口居易长恨歌的“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渲染了唐明皇“鸳鸯瓦冷霜华重, 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