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办刊的两次尝试_第1页
合作办刊的两次尝试_第2页
合作办刊的两次尝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作办刊的两次尝试“合作办刊”似乎是最近几年来刊界友人经常会触及 的话题,合作多种多样资金合作或者版权合作等。不管 是哪种类型的合作,仅仅是内容合作,上升到了战略合作, 能够长期结合的却实在不多。恰巧笔者曾有机会近距离观察 过一次“合作办刊” ,现将其两次尝试客观中肯的记录下来。开始看起来很美此次合作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的合作,其次是合作双方 期待中的社会资源方面的共享。两方来头都不小:一方是实 力强大的政府性质的机构,作为合作期刊的主管单位;一方 是资金雄厚的网络新贵,虽然是国内运作,由于是在国外注 册的公司,因此属于外资企业。2006 年年初,双方合资注册成立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遵守国有资

2、产不外流的原则,纳斯达克上市的外资性质的一 方占有 49%的股份, 政府性质的一方占 51%股份。另一方面, 从注册的资本上看,公司成立的注册资产为一千多万元人民 币,但是其中一部分是杂志品牌价值折现,现金部分几乎是 由外资合作方一力承担。此外,合资公司每年需向主管单位 提交版权使用以及房产租借两笔费用,这两笔费用高达数百 万元;第一年,这笔资金是从外资方提供的注册资金里扣除 的。一场大戏正式拉开序幕。一个有钱一个有势,这样的强 强联手似乎都找不出失败的理由。一条看不见的鸿沟公司是新成立的,可是从一开始,这个大团体的每个人 似乎自觉的、主动拿起一支笔在群体内部画了一条线:线的 一边是“老人”

3、,原杂志社的成员;另一边是“新人” ,多数 是由有外资合作方背景的高管进行面试招聘。大家一同办公 却总有一种消除不去的陌生以及若隐若现的隔阂, 在“老人” 看来,合作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是很多层面的,出勤制度变为 坐班制,福利、薪资的待遇由国有性质转变为公司性质,增 添了绩效考核的概念,他们更加向往原来相对松散的工作环 境,一份接近“铁饭碗”的工作。而“新人”对“老人”的 看法则是,其原有主管单位背景的高层对他们设置了很多保 护,那些对看似严格的考核对“老人”来说就是个形式。而之后的变动, “新人”的顾虑似乎不是空穴来风。具 体的人事变动太过细节,在此就无法详细记述。但是,从公 司建立至今,或是主

4、动辞职、或是被动离职的成员,绝大多 数是发生在“新人”身上。两年不到的时间,公司经历了高频率的人事变动,刚刚 培养起的客户资源在人员流失后或多或少地与公司疏远了; 工作计划随着发起人的卸任、上任,似乎总是在制定阶段, 或者是执行没多久,执行人员又变动了,迎来的是新一轮的 交替和熟悉状态。而目睹着各级人员的来去和起落,公司成 员尤其是心理已经怀着“预言”的“新人” ,心中自然产生 了紧张和失落,逐渐演变,到后来甚至有了些麻木的味道, 工作状态可想而知。尝试之一:核心产品举步维艰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上下半月两本刊物,合作后上半月出 版的这一本在内容、风格和码样上维持不变,下半月出版的 在主名后增添标示

5、性文字与上半月刊进行区别,内容和风格 更加年轻化,读者年龄定位调低,价格不变。作为公司的运营主业,两本刊物情况如何呢? 上半月刊:无论过去多么辉煌,却没有在内容、发行和 广告策略上及时调整以具备竞争实力,处在“吃老本”的生 存状态。另一方面,往日的辉煌让发行方面的“老人”开拓 发行渠道的观念和手段基本缺失,甚至在合资公司成立后, 他们对管理层下达的发行增量指标有所抵触,并且成为各部 门中推诿行为最为严重的部门。下半月刊:下半月正式出刊时,竞品杂志已经在市场上 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全盘期刊市场中的佼 佼者,得到了读者、 广告主、 代理商和终端销售的多方肯定。 而且,作为竞争对手的各

6、个杂志的出版方, 或者在刊团实力、 或者在办刊理念、或者在上市时间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下半月刊的售价和上半月刊相同,但是杂志的制作成本可是 大大超过上半月刊的,上半月除了编辑的人力成本,支出的 基本是稿费。但是下半月刊因为是生活咨询类的杂志,因此 在名人专栏、聘请模特以及场景拍摄等方面投入加大。但下 半月刊的尴尬在之后的日子里越发显现出来,定位决定了必 要的成本支出,但是价格要和上半月刊维持一样,成本支出 过多,杂志运营压力太大;若想减轻运营压力,节省成本, 那么杂志观和读的质量不免要下降。中低码洋的下半月刊在 广告销售方面并不顺利,广告主对新刊采取谨慎的观望态 度,其代理公司也留心观察杂

7、志在终端渠道的铺货质量。偏 偏事与愿违,一方面,发行没有创新没有新的增长点;一方 面,杂志上市上摊“露面”都需要投入不少成本,可公司却 没有这部分资金支持。广告销售也不顺利,没有资金投入终 端渠道;终端铺货不理想,广告主不买账这就是一个很 糟糕的循环。尝试之二:衍生产品惨淡维持很显然,无论是核心产品本身,还是围绕产品的运营思 路,都有待迅速、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面临这样的局 面公司已成立一年多,资金消耗大半、人事方面经历了 诸多调整。下一步该怎么走?公司决定开发衍生产品杂 志书。这是在合资公司成立一年多以后立项制作出版的,有 关该出版物的立项初衷,一方面是因为外资合作方拥有海量 的各类通俗文

8、学资源,合资公司出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考 虑;一方面,也是合资公司看到了通俗文学类杂志、杂志书 的出版热潮,判断有利可图,更希望通过出版方面的合作, 向外资合作方展示和证明合资公司在纸媒运作上的实力,增 添投资信心。在与外资合作方多次接触后,达成合作共识,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在该本杂志未曾收回成本、未曾盈利 的情况下,无须支付内容的使用费用。但是,这个免费午餐带来的也是一种很被动的合作。纵 观现在通俗小说出版物的宣传,很重要的一点是明星作者带 动书刊的销售,这需要作者和出版方有紧密的联系,但这个 项目中,外资合作方虽提供了“内容免费”等方面的优惠条 约,但是在作者资源的把控上非常的谨慎。这样一

9、来,作者 和刊物的关系是疏离、彼此陌生的。项目实现需要成本投入。对于该出版物,财力方面的投 入主要有,与出版社合作的投入、出版物的印刷成本以及雇 用若干兼职人员的薪酬;人力方面,从该项目筹备起,各个 部门便被不同程度的抽调人力进行相关事宜的执行,而发行 部的年终绩效更是指明与此项目挂钩。而这个项目带来的某 些无法测算的影响可能更大。同时,由于公司内部的正式职 员对该类出版物的操作没有直接经验,因此具体的沟通、执 行中也经常出现返工;而制定的年度宣传推广计划,从整体 方案到实施细则,在吸收了各方修改意见后终于定稿,实施 没多久却随着项目的停止而休止了。从开始到结束,不到 个月,共出版期, 而前文谈到的项目初衷可以说无一达成。合资公司成立至今,撰写和呈交过几次商业报告,每一 版商业报告中都会有专门探讨赢利模式和绩效目标的章节, 两年中先后写下的战略描述、优势分析,有些半路搁浅、有 些从未实现,与此同时更多的新目标、新计划仍在制订有人把婚姻比喻成围城,墙外的人眼里是温馨美满,却 无法体会墙内的人身处柴米油盐中的琐碎和繁杂。期刊的合 作之路似乎也是如此,当下,期刊合作的一方越来越多是一 些其他行业属性的企业和集团,因为所处领域不同,对期刊 市场的若干含义理解不同,对这个行业中成本和利润之间关 系的看法不同、盈利预期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