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1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2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3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4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2017)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1. 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 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 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 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

2、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2. 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3、“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7 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比如下雨天为

4、什么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 个教学内容,共计24 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1“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 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本单元共有8 课,这 8 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

5、的:第 1 课到第 4 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 5 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 6 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 7 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 , 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 8 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2“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

6、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 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本单元共 8 课,这 8 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 第 1 课,感受空气 ) ;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 第 2 课到第 7 课) ;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

7、特征和作用 ( 第 8 课 ) 。学生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空气的基本性质,再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天气”单元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

8、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 5 课“风的观测”和第 6 课“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三、教学目标1. “水”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开

9、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

10、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 , 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它的可逆性。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

11、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以及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空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

12、空气特征及现象。以语言、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信息,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尝试以气泡图、矩阵图等图表的形式组织、整理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体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能如实讲述事实,不盲从,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具有分析、反思、尝试运用多种探究方法的创新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空气是重要

13、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利用空气的性质改善生活,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天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分析、制作并发布的。科学探究目标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

14、并描述天气。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用统计图表等工具整理天气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讲述自己的观测、记录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交流。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天气现象的探究兴趣,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乐于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完成对天气特征的观测。初步养成记录天气日历的习惯。体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地观测天气。四、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2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5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

15、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6 .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五、教学设计进度表周次1起止日期9.1-9.7教学内容始业教育课;一 1.水到哪里去了29.8-9.14一 2.水沸腾了; 一 3.水结冰了39.15-9.21一 4.冰融化了; 一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49.22-9.28一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59.29-10.5国庆节放假610.6-10.12一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机动710.13-10.19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810.20-10.26二1.感受空气;二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910.27-1

16、1.2二3.压缩空气;二4.空气有质量吗1011.3-11.9二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二6.我们来做“热气 球”1111.10-11.16二7.风的成因;二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211.17-11.23第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测验1311.24-11.30三1.我们关心天气;三2.认识气温计1412.1-12.7三3.测量气温;三4.测量降水量1512.8-12.14三5.观测风;三6.观察云1612.15-12.21三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机动1712.22-12.28三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机动1812.29-1.4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测验191.5-1.11期末复习201

17、.12-1.18期末测验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一、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选择题)贺持不变1.在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杯子中的水量会(戢少A.增加解析:B【解析】【分析】水沸腾时,继续给水加热,水会因蒸发越变越少。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有*A.B.雪”的是()C.解析:A【解析】【解答】A、图标为雪天,符合题意。B、图标为沙尘天气,不符合题意。C、图标为雨天,不符合题意。D、图标为雾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的是天气图标。多云”描述的是()为晴天,不符合题意。B.D.B、为晴天,不符合题意。C、为多云,符合题意。D、为阴天,不符合题意。故答

18、案为:C。【分析】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 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当天空被云覆盖大于四分之三的时 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4. 30克食盐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得最快的是()A. 50 c水温,搅拌,食盐颗粒细fB. 50 c水温,搅拌,食盐颗粒粗C. 10C水温,不搅拌,食盐颗粒细D. 10水温,搅拌,食盐颗粒粗解析:AA符合题用书本扇【解析】【解答】温度越高,溶解颗粒越小,搅拌速度越快一般溶解得就越快,息。故答案为:A。【分析】溶解速度与温度、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有关。5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 ()A.用嘴吹灭B.用水

19、浇灭口C.用灯帽盖灭D.灭解析:C【解析】【解答】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用灯帽盖灭,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一般用灯帽盖灭两次,第一次是为了熄灭酒精灯,第二次是为了平衡压强,方便下一次使用。6 .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a.有骰有a法确定解析:A【解析】【解答】空气中是有水蒸气的。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A。【分析】水由液体变为气体,就会和空气混合在一起。7 .下列哪个是测量风向的仪器?()C.指南针A.风向标B.风速仪解析:A【解析】【解答】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仪器。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风向标测得的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与物体飘动的方向是相反的。8 .下列

20、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一项是()。A.雷电B.地震2.台风解析:B【解析】【解答】地震属于一种自然灾害,而不是天气现象。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 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 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9 .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分解造成严重污染的是()A.木头B.塑料口 C.黏土解析:B【解析】【解答】塑料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的速度是几百年。所以容易造成污染。B选项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由于塑料具有难降解的

21、特点,所以又被称为白色垃圾o10 .喝完了饮料,我们应该()。A.饮料瓶放进垃圾桶回收B饮料瓶随便丢在地上方便解析:A【解析】【解答】喝完饮料,应该将饮料瓶放进垃圾桶回收。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塑料是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11 .在研究水结冰的试验中,给水位做上标记,是为了观察()。A.水什么时候变成冰B.水变成冰后,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C.水变成冰的温度解析:B【解析】【分析】做标记,为了进行前后对比体积有没有变化。12 .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研究空气的组成从18世纪开始,先后有多位科学家对空气进行了研究。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做实验时收集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蜡烛燃烧时发出

22、比平时更 光亮的火焰;他又将老鼠放入这种气体中,发现老鼠比在寻常空气中的活动时间更长。事 实上,普利斯特里已经发现了 氧”,只是当时他坚持的一些观点还不是很完善。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化学实验进行了分析,认为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 能帮助燃烧、有助于呼吸的气体,命名为 氧”;另一种是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命 名为氮”。他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又有其他科学家陆续发现空气中还含有氧、氨等稀有气体就这样,人们对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的认识不断完善。下面是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百分比示意图。稀有毛体0.94电部员气78%503%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23、口 C.僦气A.氧气B.氧气解析:A【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稀有气体的含 量特别少。13 .如果在上一题的塑料瓶上戳一个小孔,再吹气球,这时气球会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uC.没有变化解析:A【解析】 【分析】如果塑料瓶上戳一个小孔,吹气球的过程中,会挤压瓶中的气体出来, 所以气球可以吹的比原来大。14 .下列方法不能加快物质溶解的是()。A.给水升温 B.搅拌C.给水降温解析:C【解析】【解答】A、给水升温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B、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C、给水降温会减慢物质的溶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升温、搅拌、粉碎

24、固体颗粒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15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的时候,水开始结冰。A. 4 CuB. -4 CC. 0 C解析:C【解析】【分析】当温度低于 0摄氏度时,水会开始结冰。16. 一般情况下,在浙江省如果下午2时测得气温为33 C,那么.下午4时的气温(卜C.不变14时达到最高,下午 4时温度会下C.加入水中A.高于33 CB.低于33 C解析:B【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先上升后下降,温度在 降。17 .不能将木屑和铁屑分离出来的是()A.用磁铁吸咱.用火烧 解析:C【解析】【分析】木屑和铁屑都不溶于水,所以不能分离开来。18 .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A.固态转化成液态B气态

25、转化成液态C态转化成固态解析:A【解析】【分析】冰融化成水,由固体变成液体。19 .夏天,人们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A.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B.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放出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解析:A【解析】 【分析】夏天院子里洒水,水会蒸发,蒸发会吸热,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会降 低。20 .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得很高,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A.被压缩了B.比较轻C.会上下流动解析:A【解析】【分析】气体充进足球里,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21 .生活中,不利于空气清新的做法是()。A.尽量多开私家车.B.出行选择乘坐公

26、交车或使用共享车.C.垃圾分类投放,不能随意焚烧解析:A【解析】【分析】环境保护的方法有,减少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垃圾分类等。22 .冰块放在桌上会融化的原因是 ()。A.冰块太小BM子有热量匿内比较温暖解析:B【解析】【分析】冰块融化的原因是吸收了热量,说明桌子有热量23 .天空中黑压压的云突然移过来,还伴有大风,说明 ()A.快要出太阳了n B太阳要落山了n C马上要下大雨了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一些现象确定天气的情况24 .关于烧水时发生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成份发生变化B.温度发生变化三C.水的状态发生变化解析:A【解析】【分析】烧水时,温度升高,变成了水蒸

27、气25 .下列哪种天气一般不会给我们带来灾害()。A.台风B.小雨口。暴雨 解析:B【解析】【分析】天气和危害的关系,小雨不会造成危害26 .将一杯冰和一杯20c的水混合, 过了较长的时间,冰只融化了一半,此时杯中水的温 度是()。A. 0cB. 10CC.无法判断解析:A【解析】【分析】冰和水在一起混合了较长时间以后,形成了冰和水的混合物。这个时候冰没有办法让水变成冰,并且冰不再融化。说明冰和水达到了一个平衡,这个时候杯中的水的 温度是0摄氏度。27 .为了观测到正确的温度,应该 (湎度计的液柱顶端。A.俯视B.平视C.仰视解析:B【解析】【分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

28、8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将纸团塞入干燥的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团 ()。A.会变湿环会变湿以半干、一半湿解析:B【解析】【分析】纸团不会湿,杯子内充满了空气。29 .如图所示,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需要向 ()。A. a管吹气B.营吹气管都可以解析:B【解析】【分析】从b管中向瓶中吹气,气体会把水压出,沿着a管出来。30 .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里并用气球嘴将瓶口封闭,然后用力往气球里吹气,发现气球 只能被吹大一点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塑料瓶里的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A.空气可以被压缩匚B.空气是有质量的解析:C【解析】【分析】塑料瓶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瓶中吹

29、气球吹不大的。二、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判断题31 .只要到了寒冷的冬天,水就一定会结冰。()解析:错误【解析】【分析】温度低于。摄氏度时,水才会结冰。32 .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室内温度。解析:错误【解析】 【解答】体温计只能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不能用来测量室内的温度。所以题目 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根据使用目的的区别,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33 .固体是有固体的形状和体积,是可以流动的。解析:错误【解析】【解答】固体不具有流动性,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只有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34 .石和沙子都不能溶解在水中解析:

30、正确【解析】【解答】石和沙子都不能溶解在水中,放在水中都会出现沉淀现象。【分析】有许多物质可以溶于水的,但是还有很多物质是不溶于水的。35 .掉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说明蒸发了。解析:正确【解析】 【解答】掉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是一种蒸发现象。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叫做蒸发。36 .壁虎冰凉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解析:正确【解析】【解答】壁虎冰凉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壁虎是蜥蜴的 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 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 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裘,密布

31、腺 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37 .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看上去和鱼的幼体很像。解析: 正确【解析】 【解答】青蛙是一种变态动物,其幼体和鱼的幼体很像。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38 蜻蜓和麻雀一样都有翅膀,因此蜻蜓属于鸟类。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蜻蜓属于昆虫。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有的昆虫含有翅膀的。39 “青烟随风偏 ”是风力 8 级的主要特征。(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 “青烟随

32、风偏 ”是风力 1 级的主要特征。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水面的物体上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 18 个等级,最小是0 级,最大为 17 级。40 因为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水中溶解了食盐以后,就无溶解红糖了。(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水中家里食盐之后是可以在溶解红糖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41 生长在水中的金鱼藻是不需要阳光的。(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生长在水中的金鱼藻是需要阳光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绿色植物生长都是需要阳光的,进行

33、光合作用。42 鲸鱼在水中用鳃呼吸的。(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鲸鱼在水中是依靠肺部呼吸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鲸鱼属于哺乳动物,是依靠肺部进行呼吸的。43 砖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黏土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砖是由黏土烧制的,生成了新的物质,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化学反应中生成了新的物质,那么物质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了。44 孔明灯会飞的原理和热气球相同。( )解析: 正确【解析】 【解答】孔明灯会飞的原理和热气球相同。【分析】孔明灯会飞的原理和热气球都是利用空气受热膨胀变轻。45 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

34、中分离出来了。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的。46 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搅拌和加热可以加速物质的溶解47 会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空气也能流动,但它是气体。48 水只有达到 100 才会蒸发。(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水的蒸发是无时不刻在进行的,与温度无关。49 可以用燃着的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50 对着镜子哈气,镜面立即变模糊,这是镜面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解析

35、: 错误【解析】 【分析】是镜子上凝结了一层小水珠,是水不是水蒸气。51 孔明灯只有在灯内的空气变热之后才会升上高空。(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空气受热时,热空气会上升。52 孔明灯是利用空气受热会上升的原理飞上天空的。 (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孔明灯上升,热空气比较轻,会上升。53 要保持水一直沸腾,这就需要不断加热,所以水的温度还在不断升高。 (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也不再上升了。54 用滤纸过滤时,漏斗里面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 (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漏斗边缘55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沸腾。

36、 (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水的沸腾和压强有关系56 桌上的空杯子里面什么都没有。 (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空气占据空间,故杯子中有空气57 洗过的衣服如果晒在阳光下会干得比较快。 (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阳光下,温度高,蒸发的快58 烟柱向西方倾斜,就是刮西风。 (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 烟柱向西方倾斜 ,刮的是东风。59 .每天测量气温,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解析:正确【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测量气温方法,需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60 .热气球能飞起来,是因为里面装的是热空气。解析:正确【解析】【分析】热气球上升的原理,里面的热空

37、气会上升。三、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解答题61 .为了研究 搅拌是否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小明找来了很多实验材料,如下图所示泠水 冷水 热水 热水 冰糖碎冰糖搅拌棒 搅拌样(1)在上图中,请圈出这个实验所需要的材料。(2)实验中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和()。A.颗粒大小B.水的温度C.液体是否被搅动(3)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A.颗粒大小B.水的温度C.液体是否被搅动(4)如果实验结果是搅拌的那杯水,冰糖溶解得较快,那么说明()。A.搅拌不影响溶解速度B.搅拌会减慢溶解速度C搅拌会加快溶解速度(5)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不搅拌的一杯溶解快B.搅拌的一杯溶解快C

38、两杯溶解一样快解析:(1)例如:圈出来的是:冷水、冷水、冰糖、搅拌棒再如:圈出来的是:热水、热水、冰糖、搅拌棒(2) A; B(3) C(4) CB【解析】【分析】该实验探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除了是否搅拌这一个条件不同,其他的条件都要保持相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62.地球的陆地表面,覆盖着一层土壤,它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1)通过观察与研究,你在土壤中发现了哪些物体或物质,请填写在下面空白的方框内。(2)下列对土壤的研究与描述,你认为符合哪种土壤类型,请将土壤类型的序号填写在下 面的相应括号内。A.沙土B.黏土C壤土和点

39、水握一握,很容易成团,且不易散,它是 (加点水搓一搓,能搓成条,但易折断,它是(倒进同样多的水,渗下去的水最少,它是 (土壤中大颗粒较多,它是(土壤中细小颗粒较多,它是(土壤中大颗粒、中等颗粒、细小颗粒含量差不多,它是()解析:(1)略(2) B; B; A; B; B; A; C【解析】【分析】土壤里面有生物、微生物、枯枝败叶等;根据土壤里含有沙粒和黏粒的 多少,含黏粒多的为黏质土,含沙粒多的为沙质土,黏粒和沙粒含量差不多的为壤土。63 .某同学为了研究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他把一大包白糖同时倒入10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沉淀,杯底沉底了很多白糖,他认为白糖不能溶解在水中。(1)你认为他的结论

40、对吗? 。杯底沉淀很多白糖的原因是 (2)要把杯底沉淀的白糖分离出来,可以用 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白糖可以用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解析:(1)不对;放入白糖太多,形成饱和溶液(2)过滤;蒸发【解析】【解答】他把一大包白糖同时倒入10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沉淀,杯底沉底了很多白糖,他认为白糖不能溶解在水中。这个结论不对,因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放入白糖太多,形成饱和溶液后将不再溶解。要把杯底沉淀的白糖分离出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白糖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解的 物质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64 .小明在做 纸团

41、遇水是否变湿”的实验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帮他。(1)为了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可以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A.沙B.泡沫塑料C.回形针(2)杯子放入水中的正确操作方法是()(3)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扣入水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析:(1) BA(3) C【解析】【解答】(1)为了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可以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泡沫,(2)杯子放入水中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图一,有少量水到杯子里去,纸一直都是干的,(3)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扣入水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杯子里的水面升高,杯子 里的空间杯水占据了,纸团湿透了。【分析】做实验的正确步骤应该是,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做实验,得到实验结

42、论。65.请你补充完成对 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研究。(1)猜测:。(2)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一端放上充满空气的小皮球,另一端放上若干豆子,应该先把天平调到()A.左右平衡B.左端下沉C右端下沉(3)小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会看到()A.天平保持平衡B.小皮球一端下沉C小皮球一端往上翘(4)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空气没有质量B.空气有质量C.空气无色、无味解析:(1)空气是有质量的A(3) B(4) B【解析】【解答】在实验之前猜想空气是有质量的,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一端放上充满空气的小皮球,另一端放上若干豆子,应该先把天平调到左右平衡。小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会看到小

43、皮球一端下沉,由此可以得到空气是有质量的。【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具有一定的质量。66 .(1)杭州某日的降水量为 45.8 (填毫米厘米”或 米”,)对市民的生活没有产生 很大的影响。根据降水量等级表,这次降雨的等级为 (填 小雨”大雨”或 暴雨” J(2)学习了 天气”单元后,阳阳自制了 3个雨量器(如下图)。你认为哪个雨量器能测量杭州这一天的降水量?请在图下面的括号中画“蓝”解析:(1)毫米;暴雨第3个【解析】【分析】(1)降水量用毫米表示;根据降雨量等级表,45.8毫米为暴雨;(2)雨量器上下刻度均匀,并且量程要符合要求;67 .学习了天气”单元后,小亮做个月小区的最高气温

44、测量”实验。(1)小亮在小区测量气温时,应选择 (淮为测量的地点。A.地下车库B.广场树荫下C广场阳光下(2)早上,小亮观察到小区里的彩旗飘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这时的风向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3)上图是小亮绘制的该月前两周的气温统计图。 小亮测得该月13日的气温为15 C ,请你帮他把柱状统计图画完整。 第一周(17日)的最高气温是()。A.20 cB.13CC.10C解析:(1) C(2) C(3) A【解析】【分析】(1)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彩旗飘向东,说明风从西吹来,是西风。(3)根据统计图,第一周最高气温20 C。A,

45、B是两根吸管)68.如图所示,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 (1)如果从B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2)如果从A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解析:(1)水会从A管流出(2)水中有气泡冒出【解析】【分析】从B管中吹气,会压着水从 A管中流出。从 A管中吹气,它在水里,水 中会产生气泡。69.(1)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小心把一些物体混合到一起了,你有什么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吗请将正确方法和相应物体用直线连接起来。绿豆和沙子溶解过滤食盐和沙子用磁铁吸引铁钉子和木屑用筛子筛盐和水加热蒸发(2)你知道的空气的特征有哪些 ?请至少写出四种。嘉豆和沙子溶睇簸食将瞅子用磁铁吸引铁钉子f U木屑

46、 / 用筛子筛盐和水加热素发解析:(1)略【解析】【解答】(1)绿豆和沙子用筛子筛;食盐和沙子利用溶解过程;铁钉和木屑利 用磁铁吸引;盐和水利用加热蒸发来分离;(2)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特点,可以将物质减小分离。70.小明和家人计划去周边城市旅游。为了准备好出行用品,小明特意上网查询了当地的天气预报,得到的信息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2SV-14Vi t | L ! . r -H, T * * 1* i J i*) 、4y(1)根据图片所示,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 c,吹 风,可以观察到云向方向飘动。(2)云量是 ;降水量的单位是 。(3)根据明天的

47、天气预报,请为小明选择两条出行提示,在括号内打“媒”出行提示:外出需带雨具()适合户外活动()昼夜温差大,注意增减衣服保暖防寒()解析:(1) 14;西南;东北(2)多云;毫米(3)适合户外活动。(昼夜温差大,注意增减衣服保暖防寒。( U【解析】 【分析】根据天气预报,我们可以知道气温,风向和风力的大小,云量和降水量。71 .使用气温计应该注意哪五个方面?解析:会拿:用手握住温度计上端 . 会放:将温度计下端放入被测液体的中心部分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垂直 .会读:准确读出温度值(看清分度值,一般初中可不估读).会记:准确记录温度的读数和单位 .【解析】【分析】气温计使用方法。72 .为了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1)实验材料:(在你选择的材料后面括号内打“蓝”)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烧杯()三脚架() 温度计()食盐溶液()搅拌棒()(2)实验方法: 请将它们按照正确的实验顺序排列 :、。(填序号)(3)实验现象:待蒸发皿中的水分大部分被蒸发掉时,蒸发皿中出现了 。(4)我们的发现 水分蒸发时,食盐颗粒 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