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都的秋教学反思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 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 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 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 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 美修养”为切入点。“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 “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 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 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
2、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 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 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 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 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 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 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 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 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 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
3、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 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 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一句。 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 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 了一个小小的目的。 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 “秋” 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 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 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 学内容。对于学生来
4、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 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 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 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 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 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 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 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 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 “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 来说是个大问题。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 为某种外物是
5、“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 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说明,文 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 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孙绍振教授分析 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 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 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 感受。”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 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 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 生”的本能,还有“
6、求死”的本能(观点引自三种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ISBN7-5019-2719-7/G 155)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 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 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当然,这一点对 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 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 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 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 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 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
7、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 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 ?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 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 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 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 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 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 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另外,如果把这篇文章与荷塘月色稍加比较我们会 发现,这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雅”的。仅从语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笔精雕细刻,是写得比较美的。这从华 丽的语汇、精妙的比喻,还有灵活的句式选择等方面都可以 看得出来。但他所写的景象,及对景象的比喻却都是比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服务合作协议
- (只享有分红权模式)股权激励协议范本
- 以班级博客为翼展小学语文协作学习新篇
- 初三化学常见气体性质对比试卷及答案
- 个私旅游经济赋能乡村治理:瑞安市HL镇的实践与启示
- MIEX-UF一体式耦合工艺:超滤膜生物污染控制的深度剖析与实践
- 15-脱水葡萄糖醇:糖尿病诊疗新视角下的深度探索
- EY -超越国界:捕捉动态跨境支付市场的增长 Beyond borders capturing growth in the dynamic cross-border payments market
- 基因伴随染色体遗传课件
- 新解读《GB-T 29734.3-2020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3部分-钢塑复合门窗》
- 2025年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水文勘测工职责及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福建-福建护理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100题】)
- 2025年工勤行政事务高级技师技术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州市越秀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风险分类分级指南(2025年)-中国信通院
- 【艾青诗选】批注
- GB/T 38357-2019招标代理服务规范
- 发布车站广播系统应急预案操作手册toa
-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4课件
- 新老物业移交表格(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