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3篇资料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3篇资料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3篇资料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3篇资料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3篇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设计方案3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的基本任务:诵读感受、探究发现、语言学用教学重点:感受夏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教学设想:贯穿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一、诵读感知,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吟咏精段,感受作品的理趣与情趣。三、探究品味,揣摩富有魅力的语言。四、语言学用,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一、导入

2、新课一年四季,春有春的妩媚,秋有秋的丰腴,冬有冬的庄严。而夏呢?你喜欢夏天吗?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夏天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梁衡到北方的黄河流域,去感悟夏的紧张、热烈、急促!(课题)二、语文活动一:整体感知听读要求:1.作家描绘了夏天的哪些情景?2.从作家的描绘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一)课前我们做了预习,作者梁衡喜欢这个夏天吗?在文中找出依据。“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夏季。”(二)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文中画面,作家描绘了夏天的哪些情景?从作家的描绘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 (听读课文)1. 作家描绘了夏天的哪些情景?(板书景:细草、林带、蝉儿麦浪、

3、太阳、热风 (万物勃发)棉苗、高粱、瓜秧 紧张、热烈、急促人:割麦打麦 、追肥浇水(农民辛劳)2. 说说看,从作家的描绘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比如:我从那 “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看到一个热烈的夏天,植物蓬勃生长。 (5分钟)学生自由回答。如:热闹、紧张、热烈、急促、气势磅礴、忙碌、金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归纳点评这是紧张、热烈、急促的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农民辛勤劳作。这是黄土地的夏天。梁衡曾作为光明日报记者驻扎山西九年,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有着多么独到的感受啊!三、语文活动二:精段吟诵要求:1.读

4、出节奏和感情2.读出理解和感受(多媒体电视散文夏段落:“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听读)(一) 这个语段有着韵律与节奏的美感,我们也来大声地朗读吧!(齐读

5、)(二) 激情演绎一下?师生激情背读。(配音乐、画面)( 小组背读,个人背读)评价语:(激情澎湃 声情并茂)热浪滚滚,扑面而来!好一个灵秀的春,丰腴的秋!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是位粗嗓门的大哥!哦,夏也有温柔纤细的一面。好一个气势磅礴的夏天!我要批评你,太谦虚了!读得太好了!教师归纳点评你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火热和生命的激情。老师也来试一试。(师读) 夏,就是这样一首生命与创造的诗。难怪作家要高声赞美了。四、语文活动三:探究品味读出你喜爱的词句,说说你的理解。(一) 这篇散文选词精致,描写生动细腻,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句子蕴含哲理,既有写景的情趣美,又有议论的理趣美。把

6、你喜欢的语句划下来,给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理解。比如:我喜欢第二段对季节的变化的描写,用“一锅水”“泛泡、冒气、沸腾”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暮春到初夏、盛夏过程,很新奇形象又朴素自然。(学生小组交流学习体会,教师适时点拨。)(二)谁先一鸣惊人?(把你的发现给我们共享?)学生自由回答。评价语(一)词语1.动词:法国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潜”: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声声长鸣悠悠溢出树间,显示着夏的势力,传达着夏的喧闹。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

7、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二、教学时间:1课时。三、教学准备:开展世纪回望,百年战场的活动: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了解,扩大学习本课的知识背景,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2、师述导语 :当人类满怀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战争却仍在这个星球继续.愿这些战争的画面能够到此静止、凝固-成为历史。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尽量自己动手扫清障碍。2、检查自

8、学效果:指名轮读课文,理解生词意思。(三)再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段。(1)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讨论:秘书长为什么评价他爸爸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员?(2) 齐读。2、学习课文第二段。(1) 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要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2) 指名读,评议,练读。(3) 全班练读第二段,读出雷利与爸爸依依不舍的语气。(4) 学生自读第三段后,用悲伤的音乐作背景,让学生配乐朗读。3、学习课文第三段。(1) 师述: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了,作为儿子的我怎样呢?(2) 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雷利的决心与呼吁。注意用上弥漫、威胁、娇嫩、比例失调、制止、充满等词。(四)齐读全文。(五

9、)注意书信的格式。教学设计方案 篇3【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内能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预习检测】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和 。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 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 改变内能的。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能、_能,同时还具有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20xx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_能.7.

10、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温度降低时,内能_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温度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温度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使空气的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1) 运动的物体具有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2)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物体_叫做内能。 3)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分子动能越_,内能越_。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

11、热运动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小结: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和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做功的实质_。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原因: ,说明: 。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原因 ,说明 。小结: 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物体对外,内能 ,温度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学生活动三:群策群力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2、讨论达成共识: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