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点阵显示课设_第1页
×LED点阵显示课设_第2页
×LED点阵显示课设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 引言第 1 章 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案1.1 本设计任务1.2 总体设计方案和论证1.3 方案设计与论证第 2 章 系统硬件设计2.1 AT89C51 单片机的结构2.1.1 51 系列单片机的概述2.1.2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2.1.4 单片机的特点单片机的应用 单片机的基本系统结构2.1.7 单片机的组成2.2 8X 8 LED点阵显示模块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2.2.1 LED 简介2.2.2 LED 点阵2.2.3 显示原理第 3 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3.1 软件流程3.2数字字库的提取数字的表示及编码原理提取数字的数字库3.3 程序代码的设计第 4 章 系统调试与测

2、试结果分析4.1 元器件清单4.2 系统调试硬件调试软件调试 硬件软件联调4.3 测试结果心得体会致谢参考文献摘要LED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缩写,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LED点阵是由发光二极管排列 组成的显示器件 ,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电器中随处可见,极为普通也 广为人知。特别是它的发光类型属于冷光源,效率及发热量是普通 发光器件难以比拟的,它采用低电压扫描驱动,具有: 耗电少、使 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故障少、视角大、可视距离远、规格 品、可靠耐用、应用灵活、安全、响应时间短、绿色环保、控制灵 活种等特点。目前LED显示屏作为新一代的信

3、息传播媒体,已经成 为城市信息现代化建设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 LED显示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对 LED显示屏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 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而 LED显示以其组构方式灵活、显示稳定、功耗低、寿命长、技术成 熟、成本低廉等特点在车站、证券所、运动场馆、交通干道及各种 室内/ 外显示场合的信息发布,公益宣传,环境参数实时,重大活动 倒计时等等得到 广泛的应用, 其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 , 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LED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 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提别是进入 90 年 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4、,对公众场合发布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而 LED 显示屏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城市信 息现代化建设的标志 ,LED 显示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 LED制造技术的完善,人们对 LED显示屏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深入, 其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 LED 显示屏经多年的开发、研制、生 产,其技术目前已经成熟。现在各种广告牌不再是白底黑字了,也不再是单一的非电产品,而是用上了丰富多彩的 LED电子产品,为城市的增添了一道靓 丽的风景。而且它采用低电压扫描驱动,具有耗电少、使用寿命 长、成本低、发光效率高、故障少、视角大、可视距离远、可靠耐 用、组态灵活、安全、响应时间短、绿色环保、控制灵

5、活、色彩丰富以及对室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LED显示屏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银行、邮电、税务、机场、车 站、证券市场及其它交易市场、医院、电力、海关、体育场等需要 进行多种公告、宣传的场合。通过设计一个可显示数字的8*8点阵控制器来学习和熟悉 LED的使用。第1章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案1.1本设计任务结合微机原理、单片机技术知识,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LED点阵显示器系统,采用点阵 LED作为显示器 显示倒计时“ 9” “0”。1.2总体设计方案和论证8*8显示器设计电路vPROTUES):2E3 - “a*06eTCt .-xtL:2冲代:U1XTAI.1

6、FQJ3TAIX3POLWAlilPDLafAEZXTAEPIJ*.K3 P 口用” 卩口 M陌RSTPOAPTpzajsFZ.-WW pzaACALE 玄PZ.AIZ PZjSA-G FZJ9AU PZJfAISP15IPM嗣F'1.1P3L1H>®P1l2PISTOTOP'UF3JflITTP'1.*P3i.*naP1JipusnPUS阳 jsrnuiP1:TFjjmriV ' r'r1 3"fed 'iD111Z.<3吓a、Itc* A1$C5 >斗勺 ITUJ 1.3 方案论证与比较显示部分 显示部分

7、是本次设计最核心的部分,对于 LED8*8 点阵显示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静态显示,将一帧图像中的每一个二极管的状态分别用 0 和 1 表 示,若为 0 ,则表示 LED 无电流 ,即暗状态。若为 1 则表示二极管被点亮。若给每 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驱动电路 ,一幅画面输入以后 ,所 LED 的状态保持到下一幅 画。对于静态显示方式 ,所需的译码驱动装置很多 ,引线多而复杂 ,成本高 ,且可靠 性也较低。方案二:动态显示,对一幅画面进行分割 ,对组成画面的各部分分别显示 ,是 动态显示方式。动态显示方式 ,可以避免静态显示的问题。但设计上如果处理不 当 ,易造成亮度低 ,闪烁问题。因此合理的设

8、计既应保证驱动电路易实现,又要保证图像稳定 ,无闪烁。动态显示采用多路复用技术的动态扫描显示方式, 复用的程度不是无限增加的 , 因为利用动态扫描显示使我们看到一幅稳定画面的实质是 利用了人眼的暂留效应和发光二极管发光时间的长短 , 发光的亮度等因素 . 我们 通过实验发现 , 当扫描刷新频率 (发光二极管的停闪频率 > 为 50Hz, 发光二极管导 通时间1m s时,显示亮度较好,无闪烁感.o鉴于上述原因 , 我采用方案二驱动方式的选择方案一:并行控制驱动方式就是显示的数据是通过并行 (8 位> 方式送入点 (列 > 驱动电路。每送入一个字节就完成了一个模块的一个行的数据置

9、入,其优点 是数据的刷新速度块,这就减轻了上一级控制系统的压力。在同样的数据处理量 的前提下,对处理速度要求的降低,就意味着对系统投入的降低。同时处理速度的 降低也相应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这一设计方案的特点是设计线路简洁,控制方便快速。系统的整体投入成本比较低,这一设计方案将大大地提高系统的性能 价格比。但是,并行控制驱动方式的缺点是:因为数据是并行输入的,这就使得 单元内的线路接复杂。由此增加了单元的印刷线路板的设计难度。同时提高了 印刷线路板的密度,对生产加工和调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方案二:所谓串行控制驱动方式就是显示的数据是通过串行方式送入点(列> 驱动电路。其特点是单元内的线路

10、连接简单,这给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减少了印刷电路板的布线密度 ,从而为生产和调试带来了有利的 一面。然后,单元的可靠性也相应的提高了。串行控制驱动方式可选用的芯片有 MC409474LS59、74HC595 6B595 9094等等。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的芯片 是 74HC595、74LS38o 鉴于上述原因 , 我采用方案二电源模块方案一:采用干电池作为LED点阵系统的电源,因为点阵系统耗电量较大, 使用干电池需经常换电池,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点阵系统要悬挂在墙 上,电池总量大,使用会有较大安全隐患。方案二:采用200W/5V直流稳压电源作为系统电源,不仅功率上可以满足系

11、统需要,不需要更换电源,并且比较轻便,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决定采用方案二第 2 章 系统硬件设计2.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2.1.1 51 系列单片机的概述 单片机也被称作“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国际上采用“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称呼单片机。如果将 8 位单片机的推出作为起点 <1976 年),那么单 片机的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片机探索 阶段,主要探索如何把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单芯上;第二阶段 是单片机完善阶段,完善了 8 位单片机的并行总线结构、外围功能 单元由C

12、PU集中管理模式、体现控制特性的位地址空间和位操作方 式、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 令;第三阶段是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说的是在 51 系列的基本结 构的基础上,加强了外围电路的功能,突出了单片机的控制功能, 将一些用测控对象的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 脉宽调制器等纳入芯片中,体现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第四阶段 是单片机的全面发展阶段,很多大半导体和电气厂商都开始加入单 片机的研制和生产,单片机世界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 象。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发展和应用,出现了高速、 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力的 8位、 16位、 32位通用型单片机

13、,以及 小型谦价的专用型单片机。单片机的发展历史1970年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后,随着就出现了单片机。美国Intel 公司在1971推出了 4位单片机 4004;1972年推出雏形 8 位单片机 8008。特别是在 1976年推出 MCS-48 单片机以后的 30年中,单片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数次的更新换代。其发展大约每三、四年要更新一代,集成度增加一倍,功能 翻番。 尽管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以 8 位单片机的推出为起点,单片机 的发展已经历了 4 个阶段。第一阶段(1976-1978年:初级单片机阶段。这个阶段的单片机以 In tel公 司的MC-48为代表。这个系列的单片机内集

14、成有 8位CPU、I/O接口、8位定 时器/计数器,寻址范围不大于4KB,具有简单的中断功能,无串行接口。第二阶段 (1978-1982年:单片机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推出的单片机其功 能有较大的增强,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合。这个阶段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 I/O 口,多级中断处理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集成的RAM、ROM容量加 大,寻址范围可达64KB。一些单片机片内还集成了 A/D转换接口。这类单片 机的典型代表有In tel公司的MCS-51、Motorola公司的6081和Zilog公司的Z8 等。第三阶段(1982-1992: 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 16位高级单片机发展阶段。 在

15、此阶段,尽管 8位单片机的应用已广泛普及,但为了更好地满足测控系统嵌 入式应用的要求,单片机集成的外围接口电路有了更大的扩充。这个阶段的代 表为 8051 系列。许多半导体公司和生产厂以 MCS-51 的 8051 内核,推出了满 足各种嵌入式应用的多种类型和型号的单片机。其主要技术发展如下:1 外围功能集成。满足模拟量直接输入的 ADC 接口;满足伺服驱动的 PWM ;保证程 序可靠运行的程序监控定时器 WDT(俗称看门狗。2出现了为满足串行外围 扩展要求的串行扩展总线和接口,如 SPI、I2C总线、单总线(1-Wire等。3出 现了满足分布系统并突出控制功能的现场总线接口,如 CAN 等。

16、 4 在程序存 储器方面广泛使用了片内程序存储器技术,出现了片内集成 EPROM、 EEPROM、Flash ROM、Mask ROM、OTP ROM等各种类型的单片机,以满足 不同产品开发和生产的需要,也为最终取消外部储存器扩展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与此同时,一些面向更高层次的应用,推出了 16位单片机,典型代表有 Intel公司的MCS-96系列单片机第四阶段(1993-现在:百花齐放阶段。现阶段单片机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百 花齐放和技术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广泛需要。其主要方面如下: 1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是面对最底层的电子技术应用,从简单的玩具、小家电到复杂的工 业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电器

17、控制,以及发展到机器人、个人信息终端、机顶 盒等,因此,面对不同的应用对像,不断推出适用于不同领域要求的、从简易 性能到多功能的单片机系列。 2 大力发展专用型单片机。早期的单片机以通用 型为主。因为单片机设计、生产技术的提高,周期的缩短,成本的下降,以及 许多特定的电子产品,如家电类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能为,推动了专用型单片 机的发展。在这类产品中采用专用型单片机,具有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系 统外围电路少、可靠性高的优点。因此,专用单片机也是单片机发展的一个主 要方向。 3 致力于提高单片机的综合品质。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单片机的综 合品质,如提高 I/O 口的驱动能力,增强抗静电和抗干扰措

18、施,加宽 (降低工 作电压,降低功耗。2.1.3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综观 30 多年的发展过程,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 -单片机,正在朝着多功 能、多选则、高速度、低功耗、低价格、大容量及加强 I/O 功能等方向发展。 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1 全盘 CMOS 化COMS 电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极宽的工作范围、极佳的低功耗管理特性等。CMOS化已经成为目前单片机及其外围器件及其外围器件流行的半导体工艺。2 采用 RISC 体系结构早期的单片机大多采用CISC体系结构,指令复杂,指令代码、周期数不统 一;指令运行很难实现流水线操作,大大阻碍了运行速度的提高。例如, MCS- 51系列单片机,

19、当外部时钟为12MHz,其单周期指令运行速度仅为1MIPS。采 用 RISC 体系结构和精简指令后,单片机的指令绝大部分成为单周期指令,而 且通过增加程序储存器的宽度 (8位增加到 16位实现了一个地址单元存储一条 指令。在这种系统结构中,很容易实现并行流水线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指令的 运行速度。目前一些 RISC 体系结构的单片机,如美国 ATMEL 公司 AVR 系列 单片机已实现了一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与 MCS-51 相比,在相同的 12MHz外部时钟下,单周期指令运行的速度可达 12MIPS。这样,一方面可以 获得指令的高速运行,另一方面,在相同的运行速度下,可大大降低时钟的频 率

20、,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电磁兼容效果。3 多功能集成化 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部件,这些部件不仅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 例如定时器 /计数器、模拟比较器、 A/D 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 WDT 电路、 LCD 控制器等,有的单片机为了构成控制网络或形成局部网络,内部含有局部 网络控制模块 CAN 总线,以方便地构成一个控制成一个控制网络。为了能在变 频控制中方便地使用单片机,形成最具有经济效益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有的单 片机内部清空设置了专门用于变频控制的脉宽调制电路 PWM 。4 片内存储器的改进与发展 目前新型单片机一般在片内集成了两种类型的存储器:随机读 /写存储器SRAM,作为临时数据

21、存储器用于存放工作数据;只读ROM,作为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系统控制程序和固定不变的数据。片内存储器的改进与发展方向是扩 大容量,以及提高 ROM 数据的易写和保密性等。1 片内存储容量的增加。新型单片机一般在片内集成的 SRAM 128 字节 1KB, ROM 的容量一般为 48KB 。为了适应网络、音视频等高端产品的需 要,高档单片机在片内集成了更大容量的 RAM 和 ROM 存储器。例如 ATMEL 公司的ATmega16片内的SRAM为1KB , Flash ROM为16KB。而该系列的高 端产品 ATmega256片内集成了 8KB 的 SRAM、256KB 的 Flash ROM 和

22、 4KB 的 EEPROM。2片内程序存储器由EPROM型向Flash ROM发展。早期单片机在片内往往 没有程序存储器或片内集成了 EPROM 型的程序存储器。将程序存储器集成在 单片机内,可以大大提高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程序的保密性,减少硬件 设计的复杂性和空间等许多优点,因此片内集成程序存储器已成为新型单片机 的标准方式,但 EPROM 具有须用 12V 高压编程写入。紫外线光照擦除以及重 写入次数有限等缺点,这给使用带来了不便。新型单片机则采用 Flash ROM、 Mask ROM、OTP ROM作为片内程序存储器,Flash ROM在通常(如5V/3V下 就可以实现程序的写入和

23、擦除操作,重写次数在 10 000次以上,并可实现在线 编程写入的ISP技术优点,为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采用 Mask ROM的微控 制器称为掩膜芯片,它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就将程序“写入”其中,并永远不能 改写。采用 OTP ROM 的微控制器,其芯片出厂时片内程序存储器是“空 的”,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编写好的程序一次性地编程写入,之后再已无法更改了。Mask ROM和OTP ROM适用于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而 EPROM和FlashROM 则适用于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学习培训时使用。 3程序保密化。一个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程序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知 识产权保护的核心。为了防止片内程序被非法读出复

24、制,新型单片机往往对片 内程序存储器进行加锁加密。当系统程序写入片内程序存储器后,可以再对加 密保护单元编程,使芯片加锁。加锁加密后,从芯片外部则无法读取片内系统 程序代码。若将加密单元擦除,则片内程序也同时被擦除掉,这样便达到了程 序保密的目的。5 ISP、IAP及ISP、IAP技术的开发和应用ISP(ln System Programmable称为在线系统可编程技术。随着微控制器在片内集 成EEPROM、Flash ROM的发展,推动了 ISP技术在单片机中的应用。在 ISP 技术的基础上立首先实现了系统程序的串行编程写入,使得不必将焊在 PCB 印 刷电路板上的芯片取下,就可直接将程序下

25、载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中,淘汰 了专用程序下载写入设备。其次基于ISP技术的实现,使得模拟仿真开发技术 重新兴起。在单时钟、单指令运行的 RSIC结构的单片机中,可实现PC机通过 串行电缆对目标板系统的在线仿真调试。在ISP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IAP(In Application Programmable技术,也称在应用可编程技术。利用 IAP技 术,实现了用户可随时根据需要对原有系统方便地在线更新软件、修改软件, 还能实现对系统软件的远程诊断、远程调试和远程更新。6 实现全面的功能管理采用 CMOS 工艺后,单片机具有极佳的低功耗和功耗管理功能,它包括传统CMOS单片机的低功耗运行方式

26、,即休闲方式(Idle Mode、掉电方式(PowerDown Mode。双时钟技术。配置高速(主时钟和低速(子时钟 两个时钟系统。 当不需要高速运行时,转入子时钟控制下,以降低功耗。片内外围电路的电源 管理。对集成在片内的外围接口电路实行供电管理,当外围电路不再运行时, 关闭其供电。低电压节能技术。 CMOS 电路的功耗与电源电压有关,降低系统的供电电压, 能大幅降低器件的功耗。新型单片机往往具有宽电压 (35V或低电压(3V运行 的特点,低电压、低功耗是手持便携式系统重要的追求目标,也是绿色电子的 发展方向。7 以串行总线方式为主的外围发展 目前,单片机与外围器件接口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7、是由并行外围总线接 口向串行外围总线接口的发展。采用串行总线方式扩展的外围扩展技术具有方 便、灵活、电路简单及占用 I/O 资源少的特点。采用串行总线虽然比采用并行接口数据传 输慢,但随着半导体电路技术的发展,大批采用标准串行总线通信协议(如 SPI、I2C、1-Wire等的外围芯片器件的出现,使传输速度不断提高 (可达到110Mb/s。采 用片内集成程序存储器而不必外部并行扩展程序存储器,加之单片机嵌入式系 统有限速度的要求,使得串行总线方式为主的外围扩展方式能够满足大多数系 统的需求,成为流行的提扩展方式,而采用并行接口的扩展技术则成为辅助方 式。8 单片机向片上系统 SOC 发展SOC(

28、System On Chip滉一种高度集成化、固化的芯片级集成技术,其核心思 想是把除了无法集成的某些外部电路和机械部分之外所有外围电路全部集成在 一片芯片之中。现在一些新型单片机(如AVR系列单片机 已经是SOC的雏 形,在一片芯片中集成了各种类型和更大容量的存储器,以及更多性能、更加 完善、更强大的功能电路接口,这使得原来需要几片甚至十几片芯片组成的系 统,现在只用一片就可以实现。其优点不仅减少了系统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单片机的特点 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除了具备通用微机 CPU 的数值计 算功能外,还必须具有灵活,强大的控制功能,

29、以便实现实时监测系统的输入 量,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实现自动控制。因为单片机主要面向工业控制,工作 环境比较恶劣,如高温,强电磁干扰,甚至含有腐蚀性的气体,因而单片机控 制系统还必须具有抗辐射能力。单片机 CPU与通用微机CPU相比,具有以下 的特点:1抗干扰性强,工作温度范围宽。通用微机 CPU 一般要求在室温下工作, 抗干扰能力较低。2 可靠性高。在工业控制中,任何差错都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3 控制功能很强,数值计算能力较差。而通用微机 CPU 具有很强的数值运 算能力,但是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将通用微机用于工业控制时,一般需要增加 一些专用的接口电路。4 指令系统比通用微机系统简单。5

30、更新换代速度比通用微机处理器慢得多, Intel 公司 1980 年推出标准MCS-51内核8051, 80C51单片机芯片后,持续生产,使用 10年,直到1996 年3月才被增强型 MCS-51 内核 8XC5X 系列取代。单片机的应用目前单片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各个行业的技术改造 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应用领域主要有智能仪器表,机电 一体化,实时控制,民用电子产品及国防工业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1 单片机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 单片机广泛地应用于实验室,交通运输工具,计量等各种仪器仪表中,可使用仪器仪表智能化,提高了它们的测量精度,加强了它们的功能,

31、简化了它 们的结构,便于使用,维护和改进。例如:电度表校验仪,电阻,电容,电感 测量仪器,船舶航行状态记录仪器,烟叶水分测试器,智能超声波测厚仪器 等。单片机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不仅使传统的仪器仪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也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2 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指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智能化特征的机电产 品。例如:微机控制的数控机床等。单片机的出现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 它作为机电产品中的控制器,能充分发挥它的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功能 强,安装方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机器的功能,提高了机器

32、的自动化,智能化 程度。3单片机在实时控制中的应用 单片机也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时控制系统中,如对工业上各种窑炉的温 度,酸度,化学成分的测量和控制,使系统工作于最佳状态,提高系统的生产 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在航空航天通信,遥控,遥测,工业机器人控制等各种实 时控制和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中都可以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4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利用单片机的可靠性高,适应的温度范围宽,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的特 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导弹控制,智能武器装备,航天飞机导航系统等领域。5单片机在分布式多机系统中的应用利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分布式多机系统,系统中由若干台单片机组成的功能 各异的仪器设备各自完成特定的任务,再通过通信

33、相互联系,协调完成整个任 务。这使得系统可同时采集或处理的信息更多,单片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6在民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单片机在民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能明显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提高产 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受到了产品开发商和用户的双重青睐。目前高档的家用 电器,电子玩具等几乎都是由单片机来作为控制器的。单片机的基本系统结构单片机的基本系统也称为最小系统,这种系统所选择的单片机内部资源已 能满足系统的硬件需求,不需要外接存储器或 I/O接口。这种单片机内含有用 户的程序存储器。例如:EPROM型单片机,Flash Memory型单片机,定制的 ROM型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

34、超大规模技术把具有数据处 理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中断处理 的微处理器(CPU,随 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 口 , 可能还包括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 (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驱动电 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 单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然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基本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单片机基本系统结构单片机的组成下图是单片机典型组成框图,由图可见它通过内部总线把计算 机的各主要部件连为一体,其内部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其中,地址总线的作用是为进

35、行数据交换时提供地址,CPU通过将地址输出到存储器或I/O接口;数据总线用于在CPU与 存储器或I/O接口之间或存储器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控制总路线 包括CPU发出的控制信号线和外部送入 CPU勺应答线等。单片机结构框图51 系列有3种封装形式,一种是 DIPvDual Inline Package)圭寸装形式,一种是LCCvQuad Flat Package )圭寸装形式。这种形式是具有44个“ J ”形脚的方型芯片。另一种是QFPvQuad Flat Package )圭寸装形式,这种形式是具有44个“ J ”形脚的方型芯片,但它的体积更小、更薄,是一种表面贴焊 的封装形式。下面介绍下89

36、S52单片机的引脚的功能和其内部结 构图。AT89S52单片机实际有郊的引脚为 40个,以下是89S52 单片机的DIP封装形式的引脚的名称,如图8。up尸0.0.尸尸只戸尸pff»f»MUULJLWLILJUmLILJLJUZ3 7UUn PO.O (ADO> ZZ) RO. 1 (AO1 ) 二L PO.2n F*Q.3 (AO3> 二I F»O.4 (AD4> 二I RO.5 (AD5> 门尸O.S (AOe> rn pov (ao) ZZl EA/VF-F*'I ALE / F*Fi<Z>CS _ FSEI

37、MZZ) PN7 (Al 5> n F»2Pe (14> p F»a-5 (A13> n(A二)R.3 y > 二I 尸NN (Ak1O> 二1 F»S. 1 (AO) ZU l=*S.O (AS下图是89c51的内部结构图,由图可以看到在单片机内部除了 有CPU RAM ROM和定时器、串行口等主要功能部件之外,还有驱 动器、锁存器、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等辅助电路部分,以及各 功能模块在单片机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iiwiRAM地曲卜奇右SBRAMP2 Wl/f 器ph Wbfr #P2戦丛牆1 jirI HSS.9 XU DP RF

38、K':M ;甘;M 1M ;PU D 1*0 7-卩工 ° P2 789c51的内部结构图2.2 8X 8 LED点阵显示模块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显示屏是由发光二极管行列组成的LED点阵模块组成显示屏体。221 LED简介LED发光灯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芯片3、阳极引脚1、阴极引 脚2和环氧树脂圭寸装外壳四部分组成。它核心部分是具有复合发光 功能的PN结,即芯片3。环氧树脂封装外壳具有保护芯片的作用, 还有透光聚光的能力,以增强显示效果。Rttl 2阴极图22.2.2 LED 点阵随着LED应用领域的扩大,要求生产更为直接和方便的LED显示器件。因而出现了数码管、字符管、电平

39、管、LED点阵等多种LED显示器。不管显示器的结构怎么变,它的核心部件仍然是发光半导 体芯片。例如一个8*8的点阵是由64个发光二极管按一个规律组成的,如图3所示的发光二极管,行接低电平,列接高电平,发光极管导通发光。显示原理人眼的亮度感觉不会因光源的消失而立即消失,要有一个延迟 时间,这就是视觉的惰性。视觉惰性可以理解为光线对人眼视觉的 作用、传输、处理等过程都需要时间,因而使视觉具有一定的低通 性。实验表明,当外界光源突然消失时,人眼的亮度感觉是按指数 规律逐渐减小的。这样当一个光源反复通断,在通断频率较低时, 人眼可以发现亮度的变化;而通断频率增高时,视觉就逐渐不能发 现相应的亮度变化了

40、。不致于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反复通断频率称 为临界闪烁频率。通过实验证明临界闪烁频率大约为24Hn因此采用每秒 24 幅画面的电影,在人看起来就是连续活动的图象了。同样 的原理,日光灯每秒通断 50次,而人看起来却是一直亮的。因为视 觉具有惰性,人们在观察高于临界闪烁频率的反复通断的光线时, 所得到的主观亮度感受实际上是客观亮度的平均值。视觉惰性可以说是LED显示屏得以广泛应用的生理基础。首 先,在LED显示屏中可以利用视觉惰性,改善驱动电路的设计,形 成了目前广为采用的扫描驱动方式。扫描驱动方式的优点在于 LED 显示屏不必对每个发光灯提供单独的驱动电路,而是若干个发光灯 为一组共用一个驱动电

41、路,通过扫描的方法,使各组发光灯依次点 燃,只要扫描频率高于临界闪烁频率,人眼看起来各组灯都在发 光。因为LED显示屏所使用的发光灯数量很大,一般在几千只到几 十万只的范围,所以节约驱动电路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显示屏的原理图及结构4n13HEADER 1X2V2&1C1:1414cJ a jT>ENI一雷DAYOBYl415131,Y2s Y3GLY4石2A八Y5YC>Y?BOO2B0141f 1BOZ2忙3"BOj4卄I盼1卄3B054“IB-D62* J空"4D D D DSIG1S2G2siGLS2G1vcc图4行扫描部分RCK同-Xu44q/J、

42、,!1尸 j1 , J-AA7-K-_G二'亠JL:1,FL J寸1.,-、1jQo MT壬肾uo”5MMi5图5列扫描部分jccVCU3J?_2KX妥MUH *第3章系统的软件设计3.1软件流程3.2数字字库的提取321数字的表示及编码原理如显示10个数字,先将这10个数字的点阵从字库中读出,放 到显示缓存,如果要实现左移或者其它的显示效果则将显示缓存中的 每个位进行移位或者其它处理,然后再调用扫描显示函数就可以实现 所规定的效果。扫描显示函数是显示缓存的内容,如果要实现不同的内容,比 如说图片、汉字、英文等内容,只需要将这些内容按扫描显示函数 对显示缓存的协议要求就可以显示出来。数

43、字由8*8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管组成。如 5'rmvm00H,00H,72H,51H,51H,51H,4EH,00H< 字库)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列0为暗,1为亮。第一、二、三列为00000000) B,所以均暗;第四列为01110010) B,所以2、3、4、7行为亮;第五列为 01010001)B,所以2、4、8行为亮;同理可知其它列的亮暗情况。所有列的亮二极管组成数字 5'。同理可得 9' 0'的数 字显示情况。提取数字的数字库00H,00H,32H,49H,49H,49H,3EH,00H; 900H,00H,36H,49H,49H,49H,

44、36H,00H; 800H,00H,40H,40H,40H,4FH,70H,00H;700H,00H,3EH,49H,49H,49H,26H,00H;600H,00H,72H,51H,51H,51H,4EH,00H;500H,00H,0CH,14H,24H,7FH,04H,00H;400H,00H,22H,49H,49H,49H,36H,00H;300H,00H,27H,45H,45H,45H,39H,00H;200H,00H,00H,00H,21H,7FH,01H,00H; 100H,00H,3EH,41H,41H,41H,3EH,00H; 03.3程序代码的设计TCOUNT EQU 30H

45、R CNT EQU 31HNUMB EQU 32HORG 00HLJMPSTARTORG 0BHLJMPINT_T0START: MOV TCOUNT,#00HMOV R_CNT,#00HMOV NUMB,#00HMOV TMOD,#01HMOV TH0,#(65536-4000>/256 。定时 4 毫秒MOV TL0,#(65536-4000> MOD 256SETB TR0MOV IE,#82HSJMP $INT_T0: MOV TH0,#(65536-4000>/256MOV TL0,#(65536-4000> MOD 256取列码取行码MOV DPTR,#TA

46、B 。MOV A,R_CNTMOVC A,A+DPTRMOV P3,AMOV DPTR,#NUB 。MOV A,NUMBMOV B,#8MUL ABADD A,R_CNTMOVC A,A+DPTRCPL AMOV P0,AINC R_CNTMOV A,R_CNTCJNE A,#8,NEXTMOV R_CNT,#00HNEXT: INC TCOUNTMOV A,TCOUNTCJNE A,#250,NEX 显示 1 秒MOV TCOUNT,#00HINC NUMBMOV A,NUMBCJNE A,#10,NEXMOV NUMB,#00HNEX: RETI输出行码每个数字9到 0循环显示TAB: D

47、B 0FEH,0FDH,0FBH,0F7H,0EFH,0DFH,0BFH,07FHNUB:DB00H,00H,32H,49H,49H,49H,3EH,00HDB00H,00H,36H,49H,49H,49H,36H,00HDB00H,00H,40H,40H,40H,4FH,70H,00HDB00H,00H,3EH,49H,49H,49H,26H,00HDB00H,00H,72H,51H,51H,51H,4EH,00HDB00H,00H,0CH,14H,24H,7FH,04H,00HDB00H,00H,22H,49H,49H,49H,36H,00HDB00H,00H,27H,45H,45H,45

48、H,39H,00HDB00H,00H,00H,00H,21H,7FH,01H,00HDB00H,00H,3EH,41H,41H,41H,3EH,00HEND第 4 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4.1元器件清单1 ResistorsQuart itv:1ReferencesR1Value10k3 CapacitorsQuantity:ReferencesValue2C1( C230pF1C310uF2lnteg吕ted CircuitsQuant itv:ReferencesValue1U1AT89C511U274LS2451 hfecelbneousQuantity:ReferencesValu

49、e1X1CRYSTAL8*8显示器4.2系统调试421硬件调试这次做单片机的课程设计,我的课题是 LED阵列的数组显示屏设 计。在第一次给电路板供电并用专用软件给单片机芯片写程序后, 8*8点阵没一个灯显示,大致检查后发现电路板的电源端没有供 电,于是赶紧接上电源,并小心检查有没有漏接的地方。在确定需 要连接的地方都连接好后重新给电路板的电源端供电,因为单片机 芯片已经写入程序,所以没有必要再重新写入程序,直接供电即 可,结果还是没有灯亮。使用电压表小心检查限流电路部分与驱动 电路部分时,发现驱动电路中的8个三极管的两端电压不正常,后取下三极管测量才发现当初焊接时发射极和集电极接错了当时测量时

50、测得放大倍数36倍就认为测正确了,而实际上反过来测放大倍数 可以达到 200 多倍)。在把所有三极管都严格测完更正后,于是原 来一直不亮的灯现在亮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灯并没有按程 序的规则循环显示数字 0-9 ,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亮,况且换着 亮,偶尔能显示出一些数字的模样,但不清晰。于是又重新开始对 电路进行检查,发现 8*8 点阵的焊接处因为连线较多加上焊接技术 不是特别好,而导致好几处串线,所以一些不该给电流的地方给了 电流,使得许多不该亮的灯亮了。为了能彻底解决问题,于是我们 把点阵显示屏处的所有线重新理了理,确保正确且没有串线短路后 再进行了测试,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且能正常很好的循环显示数字 0-9 。说明硬件部分已没有问题而且程序很好的执行了,但显示屏上 的数字是横着显示的,不是正常的竖着显示 - 说明当时编程时没有 考虑到这一点,再对程序做了简单修改后,显示很好,调试成功。软件调试在 KEIL 的 UV2 调试程序,若无误,则软件调试通过。 硬件软件联调1、假若 KeilC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