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课堂目标: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2、渗透法识字,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3、学会基本的陈述句式,开始培养自检习惯。4、培养读书习惯,初步领悟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想像力。二、学习重点:听读识字培养阅读习惯,感受诗歌三、教学方法设计: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四、教具准备:实

2、物投影课件五、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礼物来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支非常好听的歌曲。喜欢吗?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块来听歌曲。这首歌是写美丽的夜空的,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歌一边想。(教师播放音乐)师:歌曲听完了,美丽的天空中有什么呢?7学生回答。师:同学们,你喜欢星星还是喜欢月亮?为什么?(学生回答)(学生:喜欢星星。生:喜欢月亮。教师随机引导入课)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月亮,因为老师觉得那弯弯的月亮简直太美了!(教师出示月亮图画)师:看,这弯弯的月亮既像一把弯弯的镰刀,又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呀!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块学习

3、新课文小小的船。喜欢吗?(板书课题):小小的船二、学习课文。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小小的船(出示课文)。同学们,你们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下?好,同学们坐好了,让我们一起认真听一下这位同学读课文。1、学生范读课文。(用教鞭指读)师:这位同学读的真好听!你们愿意当小老师吗?谁想当个小老师,来领着同学们读一遍课文呢?(请一位同学上来读课文)拿起课本,用你的小手指着课文,跟这位小老师读一遍课文,他读一句,你读一句,好吗?我们看谁读的最认真!2、学生领读课文一遍。3、师:同学们,你看这儿,课文中有许多字变成可爱的小动物和好吃的水果,并且一个一个都飞走了?它们飞到哪儿去了?赶快找一找!(引

4、起学生注意)师:(打开黑板幕布)喔,找到了,原来在这儿!你们喜欢这些好吃的水果和可爱的小动物吗?下面,我想请几名同学来跟我和这些有趣的水果动物做一个游戏,谁想来?(学生兴致高昂,跃跃欲试)师:同学们,我们是一支浩大的队伍,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老师先来!(教师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识字,并且再组词,说句子,渗透识字)师:学完这些字后,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我们分小组读课文。前后桌四个人为一组,每组先选出一人读课文,其他人听,然后,另一人再读,其他的人再听。请同学们站起来读,读完的同学就坐下。一会儿,每个小组推选一个读的最好的来上面读。读的好的奖给他一个月亮小博士的标志。(出示月亮小博士图案,引

5、起学生读书的兴趣)3、学生小组读课文。(教师下去巡视,注意学生读书的姿势)师:哪个小组先上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4、学生汇报读书情况。(小组各一人,教师反馈信息。)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听完以后,也很想很想读课文。喜欢听吗?看老师这次怎么读。5、教师配乐读课文,感染学生。师:老师读的好听吗?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吗?因为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随着那美妙的音乐声来到了空中。蓝蓝的天上,挂着一个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我就在小船上坐着,一伸手就能摸到那一闪一闪的星星。真是太美了。同学们,你想不想走入那美丽的夜空?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一会儿,老师请一名读的最认真的同学来随着音乐读课

6、文。6、学生自由练读。师:老师想请一名同学来读一遍课文,他在读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在下面闭上眼睛,一边听他读课文,一边想像一下美丽的夜空,好吗?7、指名学生配乐读课文。师:同学们还有谁愿意读?想读的同学请起立,我们一块把课文读一遍!(学生起立)8、学生自由配乐读课文。师:课文我们学到这儿,老师有件事想和大家商量一下。昨天,老师收到一封奇怪的信,同学们请看!(出示教学课件)三、课堂练习与引申。1、出示课件1:出示小鸟图片。(画外音:同学们,我是动物王国派来的给你们送信的,我们国王想邀请你们到我们王国做客去!)师:同学们,愿意去吗?好,让我们一起走入神秘的.动物王国。2、出示课件2:出示动物王国场景

7、。(引起学生兴趣)师:动物王国到底有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去瞧瞧!3、出示课件3:出示老虎大王图片。(伴有画外音)师:听老虎大王一说,要想进入动物王国可不容易。同学们,老虎大王想考考我们,怕不怕?好我们看第一个问题是什么。4、课件4:出示谜语。(画外音:请你猜一猜)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对!是月亮。同学们,为什么说月亮像圆盘,还像弯刀呢?(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了解自然,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5、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同学们,后面还有问题吗?我们来看一看!6、课件出示小精灵祝贺场景(画外音:掌声)。师:同学们,它在向我们祝贺呢!让我们接着看后面的问题是什么?7、课件8出示小动物图案(

8、画外音:学一学,说一说)师:同学们,这个题目讲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我们看题目是怎样教我们做的。你看第一个题目怎么做?(利用幻灯依次出示题目:并且依次处理完后面两个题目。)8、学生回答。师:这下我们该进入动物王国了吧?让我们试试!教师点击课件9后出现老虎大王图片。(伴有画外音)师:同学们,怎么办?遇到困难不要怕,继续前进!9、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这次我们能不能进入动物王国呢?让我们试试!点击课件。10、学生观看课件录像资料。(跳一跳,摘桃子,为学生以后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四、唱诵诗文,升华课文。师:同学们,参观完了美丽的动物王国,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为了帮助同学们学

9、习课文,老师把课文编成了一首歌谣,想听吗?请同学们坐好,听老师唱一遍。老师看谁听得最认真!学的最快!1、师范唱课文。师:老师唱的好听吗?想学吗?下面,请你用手指着课文,跟老师唱一遍。老师唱一句,你就跟着唱一句,好吗?2、师领唱课文。师:同学们唱的真认真,学会了吗?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伴奏唱一遍,好吗?(放伴奏带,学生唱课文)3、师生合唱课文。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唱这首歌,来结束今天的课,好吗?(教师轻声和唱,学生大声唱)4、齐唱课文,下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教材的页,写的是秋天独有的一些大自然的声响,用诗歌个优美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10、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独有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丽。、 仿照诗歌的形式,自己写几句诗文。【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互读等形式加强朗读的训练指导,读出秋天美的感情。、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显示,形象感知,体会秋韵。、制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试着写诗文,互相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美的欣赏能力,在续写诗文中获得创作的快乐。【教学的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并试着编写几局诗文。、从秋天的音响中,勾画秋天美好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浓浓的秋情。【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

11、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秋天来了,谁观察过我们西樵四周的环境有什么变化?(指名说)对,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走进声音的世界,静静地听,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意思?看谁的耳朵最灵。(课件播出几种声音,生猜)、再次听声音,想象一下是怎样一幅情景。(指名说)、课件播放画面。、你还想听听更多有关秋的声音吗?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把美妙的声音编成了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二、初读课文,帮助正音、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说说略读提示中教我们怎样学习诗

12、歌。(指名)、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师检查生的识字情况: 自由练习;小老师教读;指名读; 会读的站起来读。、找人读诗歌,每人读一节,帮助正音。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自由读课文,思:想想读中你听到什么声音?(板:黄叶、蟋蟀、大雁、秋风)、把喜欢的声音的那一节自由多读几遍。、生把喜欢的那节指名读,生评,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多种形式读:师范读、男女读、小组读、愿意的站起来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什么?、学了这几节,你体会到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三节美美地读一读。、听听,走近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指名说)、秋的声音,在(引

13、生读第节)、仿诗歌,自编诗歌。、导读第节,你感受到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节?(齐读)四、总结,并布置作业秋天,从远处匆匆地来,向远处匆匆地走,回去就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秋的声音读给家长听,也把自己编的这收诗歌写下来,好把秋记在心中。【板书】黄叶 唰唰蟋蟀 蛐蛐、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叮咛 音乐厅秋风 歌吟【教学反思】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特别是让学生感情朗读时,学生很积极,让他们回想还有什么声音十时,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想出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但也有些学生分不清哪些是秋天的声音,在让学生仿照诗歌自编诗歌时,可能学生不太理解诗歌的格式要求,在教学时也可能忽略的这一点,所以在编写诗歌这一环节不

14、太理想。这节是略读课文,可能在课堂中说得太细,不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中感悟。在课堂延伸这个环节设计得不够精,其实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一些相应的短文让学生真正能学中运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设计方案 篇3精彩的马戏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精彩”、“表演”口头造句。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段。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二)初

15、步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出图意。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猴、直、紧、演、算”的字形。(二)“马戏、好奇、喝彩、哄笑、绝技”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老师要带同学们看一场表演,什么表演呢?精彩的马戏表演。板书课题(精彩的马戏)。谁看过马戏表演,什么是马戏呢?(马戏,原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节目中有经过训练的其他动物的各种表演)。精彩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出色、优美)你们想看吗?要想看到马戏表演,首先要过字词关。(二)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对照生字表学习,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认为哪些字易错,在字下边画横线,想一想怎么记住它。2汇报自学情况。应这样汇

16、报:“猴”字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时候”的“候”少一竖。中间不要多加一竖。直:里边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或“真”去掉“八”。紧:左上是两竖,不要写成“忄”。第七笔的点不要丢掉。演:右边是“宀、一、由、八”组成。不要丢掉“一”。算:中间是“目”,不是“日”。下边“廾”,不要写成“丌”。“戏、扮、熊、狗、叔”几个字,可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3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猴子 小狗 黑熊 算术 叔叔 紧张 打扮 表演 马戏 直立)(三)指导学生查字典,理解以下词语。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喝彩:大声叫好。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的、独一无二的技艺。(四)读课文。1读准字音

17、,句逗分明,速度适宜。“好奇”的“好”是多音字,读hào。“喝彩”的“喝”也是多音字,读hè。“跷”读“qio”不要读成“qiào”。“瞅”读“chu”不要读成“cu”。“算”读“suàn”不要读成“shuàn”。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猴子表演爬竿。第二幅图:黑熊表演踩木球。第三幅图:山羊表演走钢丝。第四幅图: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都挺有趣。(五)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猴、紧”二字的书写。(1)“猴”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亻”旁,写在竖中线上,三部分要写紧凑。(2)“紧”上中下结构,中间“幺”要紧凑些。2写其他字时

18、,要注意看生字表,看清每一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时,写出笔锋。(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写生字、词。【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三)指导背诵课文第四段。二、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出示字词卡片(猴子 小狗 黑熊 算术 叔叔 精彩 好奇 紧张 打扮 表演),指名读、开火车。(一个接一个)同学们已顺利地通过了字词关,可以观看马戏表演了。(二)看图学文,理解文意和图义。1出示第一幅图:(1)你们

19、看,这是什么节目?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猴子表演什么节目?板书:猴子爬竿(2)猴子是怎样表演节目的?指名读24句。学生评读。结合图说一说倒竖蜻蜓是怎样的?(头朝下,脚朝上,用手支撑着身体倒竖起来。)图文结合说一说从哪儿看出猴子的样子很顽皮。(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还好奇地瞅着观众;穿着衣服,打扮得像个小孩;下肢自然分开,保持平衡;上肢紧紧抓住竿子,尾巴翘着)读2、3句。(这两句具体写出了猴子是怎样表演的。)(3)观众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应呢?读第4句。为什么观众会哈哈大笑?(看图说意思)(4)指名有语气读这段,小结本段写法:先说表演什么节目,再讲是怎样表演的,最后讲了观众的反应。2出示第二幅图。(

20、1)看图说说,这是谁表演什么节目?(2)看书第3自然段。黑熊表演了什么节目,它是怎样表演的,观众有什么反应?默读标出记号,(节目名称画“ ”怎样表演的重点词下点“”观众反应下画“(3)汇报自学情况。重点:看图观察黑熊的表情,说说从哪儿看出它很紧张。说说“哄笑”的意思,再说说观众为什么会哄笑。(哄笑,许多人同时大笑。)(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评读。(5)练习填空:笨重的(黑熊)(小心)地踩着木球,滚过中心点,是多么(紧张)啊!3自己看图学文,读懂第4自然段。(1)方法:山羊表演什么节目,怎样表演的,观众有什么反应。同桌讨论自学情况。(2)投影出示两句话。读两句话。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细细,写

21、出了山羊在什么样的钢丝上走。稳稳当当,写出了山羊走得怎么样。走过来走过去,写出了山羊怎么走。)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认为第一句写得好,使我们感受到山羊表演得很精彩。读书上的1、2句,试背诵。(3)山羊还表演了一个绝技,什么叫“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的、独一无二的技艺)从哪里看出山羊表演的是“绝技”?(圆板小;四只脚都踩上;圆板插在钢丝上会摇晃。)小结:山羊表演了高难度特殊的技能,所以叫“绝技”。(4)什么叫喝彩?(大声叫好)学一学怎样喝彩。(5)尝试背诵。先分部分读一读。再分部分背,同桌互背、齐背、比赛背。4出示挂图三。看图,说说还有哪些动物表演了什么节目。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动物们表

22、演得这么精彩。5总结:我们今天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知道了,小动物们之所以能表演得这样精彩,离不开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的辛勤训练。因此我们应向叔叔、阿姨说一声:“谢谢!”【板书设计】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复习课文2、3、4自然段的写法,任选一个节目,学说一段话。(二)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三)巩固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着2、3、4自然段的写法说一段话。(二)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三、教学过程(一)读课文。请同学当评委打分。标准是:读音准确、声音洪亮、有语气、句读分明、速度适宜。(二)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同桌互背、老师指名背。(三)复习2

23、、3、4自然段的写法,学说一段话。12、3、4自然段的叙述方法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2任选一个节目,想象一下表演得怎样精彩,说几句话。(可以是马钻火圈、小猴骑车、小狗做算术?)。(四)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1想词语是什么意思?2看词语在文中哪句出现。3自己说一句。(五)练习。1连线:精彩的圆溜溜的细细的顽皮的笨重的2填空:( )地走着( )地瞅着( )地移动3选择正确读音画。跷跷板(qio qiào)哄笑 (hng hng)喝彩 (hè h)好奇 (hào ho)眼睛 钢丝 马戏 黑熊 猴子教学设计方案 篇4课型:自主阅读课教学目标:

24、1 知识目标: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本课所讲的内容2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 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2 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 默读阅读提示,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3 指人回答,明确:出示课件4 分同桌轮读,评议5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

25、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1 你喜欢哪几句话?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合作学习。2 汇报交流:如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3 出示课件:师范读。学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4 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的感情)五、拓展延伸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呢?说给大家听。六、作业1 写一写童年的趣事。2 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板书设计:桂花雨抱树 使劲摇 怀念

26、家乡满头满身 好香 怀念童年生活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2、体会对偶手法的修辞作用,并能迅速辨认对偶句。3、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2、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指导学生朗读全文。2、师共同疏通课文大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层。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主

27、张“与民同乐”。范仲淹,字_,_朝_家_家,谥号_,著有_。二、范读课文,注意句读三、正音,完成预习二、三谪(zhé) 属(zh) 浩浩汤汤(shng) 霪(yín)霏(fi) 樯(qiáng) 薄暮(bó) 谗(chán)顷(qng) 芷(zh) 汀(tng)四、齐读课文,注意句读五、学生自读课文,力争读熟,体会作者的感情六、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重点词语:谪 越 具 增 属 予。(板书)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板书)4、齐读课文第一段。

28、七、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重点词语:胜状 汤汤 大观 备 然则 迁客骚人 得无(板书)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板书)4、齐读课文第二段。八、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一部分属于叙事,第二部分属于写景。九、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2、背诵课文。3、预习三、四段。【板书】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叙事)第二部分:第一层(2)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写景)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

29、内容。2、分析课文2、3两段。3、体会对偶手法的运用。4、找出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字词:拼音、解释。2、齐读、抽背。二、新授第三段、师生共同分析1、指名朗读第三段。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三段。重点词语:若夫 排空 去国。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第三段写物暗己悲,为下文议论“不以己悲”伏笔。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板书)4、学生齐读第三段。三、师生共同分析第四段1、指名朗读第四段。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四段。重点词语:至若 春和景明 而或 把酒临风3、教者纠正、归纳、总结:第四段写景明则喜,为下文议论“不以物喜”伏笔。先写景,后情,情景交融。(板书)4、学生齐读

30、第四段。四、师生共同找出文中的对偶句如:“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欧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五、总结本节课内容三、四段为第二部分第二层两段文字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看起来是写“异”,实际上是写同。因悲和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容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六、自读三、四段,力争背诵七、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2、背诵课文。3、预习最后一部分。【板书】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3)物暗己悲,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为议论“不以已悲”伏笔。第二部分:第二层(3、4)(4)景明则喜,先写景,后写情,交融。为议论“不以物喜”伏笔。第三教时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内容。2、分析最后二部分。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4、总结全文。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字词:拼音、解释。2、齐读、抽背。二、新授第五段、师生共同分析1、指名朗读第五段。2、指名结合注释翻译第五段。重点词语:求 古仁人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五段:第三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