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4034_第1页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4034_第2页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4034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 (注 1;1. 最高工作压力(Pw(注2大于等于O.I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下同;2.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 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 (V(注3大于等于0.025m3;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 体。上述压力容器所用的安全附件,亦属于本规程管辖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l核能装置中的压力容器。交通工具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军事装 备用的压力容器。消防用的压力容器,科学研究实验装置用的压力 容器,医疗用载人的压力容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容器 ;(2各类气体槽 (

2、罐车和气瓶:(3非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4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冷却排管等;(5烟道式余热锅炉和砌 (装在设备内的管式水冷却件,(6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 O.IMPa,但在使用中短时(如进、 出物料时 承压的压力容器 (如常压发酵罐、硫酸、硝酸、盐酸储 罐、水泥罐车及类似的设备等 ;(7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 (如压缩机、发电机、泵、柴油机的承压壳或气缸,但不含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和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储罐等 ;(8电力行业专用的封闭式电气设备的电容压力容器 ( 封闭电器 ;(9 超高压容器。注 1 :本规程压力容器范围划定如下:(1 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装置联接的;接管与

3、外部管道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 向焊缝,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 接件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焊缝。注 2 :1. 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2. 承受外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夹套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注 3 :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予圆整,且不扣除内部附件体积的容积。为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将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 (压力

4、等级和品种的划分 见附件一 ,1.低压容器 (本条第 2、3 款规定的除外 为第一类压力容器。2.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二类压力容器:(1中压容器 (本条第 3 款规定的除外 ;(2 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 (注 4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3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注 5 ;(5 搪玻璃压力容器。3. 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P V大于等于0.2MPa m3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 P V大于等于0.5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和P V大于等于10Mpa m3的中压储存容器

5、;(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高压容器注 4 :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 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 于等于 20%的气体,如:一甲胺、乙烷、乙烯、氯甲烷、环氧乙烷、环丙烷, 氢,丁烷、三甲胺、丁二烯、丁烯、丙烷、丙烯、甲烷等。介质的毒性程度参照 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分 为四级,其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1极度危害(I 级0.1mg/m3;(2高度危害(U级0.11.0mg/ m3(3中度危害 级1.010mg/ m33(4轻度危害级 10mg/ m举例:I、U级一氟、氢氰酸、光气、氟化氢,碳酸氟氯等;川级一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氯乙烯、甲醇、氧化

6、乙烯、硫化乙烯、二硫 化碳、乙炔、硫化氢等:W级一氢氧化钠、四氟乙烯、丙酮等。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并按本注的毒性程度或易 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 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注 5:管壳式余热锅炉是指本规程第 3 条所述烟道式余热锅炉之外的,结构类似压 力容器、并按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余热锅炉。制造与现场组焊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单位,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 劳动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并按批准的范围制造或组焊。无制造许可证的单位,不得制造或组焊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的

7、规 范、标准,严格按照设计图样制造和组焊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单位对原设计的修改和主要受压元件 (注 1材料代 用,必须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设计修改证明文件。对改动部位应 作详细记载。不符合本规程第 32 条要求的设计图样,制造单位不得 用其制造压力容器注 1 :主要受压元件是指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中的筒体、封头 (端盖 ,球壳板、换热 器管板和换热管,膨胀节、开孔补强板,设备法兰, M36 以上的设备主螺栓。 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以及直径大于 250mm 的接管。焊接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工,必须按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 力容器焊工测试规则进行测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 期间担任合格

8、范围内的焊接工作。制造单位应建立焊工技术档案。制造单位必须在压力容器明显的部位装设产品铭牌,并留出装设 压力容器注册铭牌的位置未装产品铭牌的压力容器不能出 厂。产品铭牌上至少应载明,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压力 容器类别、制造年月,压力容器名称,产品编号、设计压力设计 温度、最高工作压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需要时 压力容器净重、 监检标记。 压力容器出厂时,制造单位必须向用户提拱以下技术文件和资料:1 竣工图样 (如在原蓝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 确认标记 ,2 产品质量证明书;3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制造单位,应参照产品质量证明书的有关内容,向用户

9、提供质量证明书。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按本规定提供 上述技术文件和资料条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焊和质量检验的 技术资料,提供给用户。现场组焊压力容器的质量验收,应有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 安全监察机构的代表参加。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对压力容器用的材料,在投产前应认真核对质量证明文件,并核对炉批号和材料牌号的标记。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认真检查材料表面质量不合格的不能投用。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复验的要求1 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材料必须复验。复验内容至少应包括每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每个炉号的化学成分。具体复 验数量由制造单位根据材料质量情况确定。2 用于制造第一、

10、二类压力容器的材料;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复 验,缺少的项目应补齐,(1 )质量证明书内容项目不全;(2> 制造单位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时:(3> 设计图样上有要求的;(4> 用户要求增加的项目。筒体 (球壳、多层压力容器内筒 >和封头制造,主要控制项目如下:1 坡口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2 筒体直线度,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和棱角度,同一断面的最 大最小直径差;3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松动面积和套合压力容器套合面的间隙;4 封头的拼接成形和主要尺寸偏差5 球壳板的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6 筒体与封头的不等厚度对接连接。压力容器的组焊要求如下:1 不应采用十字焊缝。相邻的两

11、筒节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 相邻筒节的纵缝应错开,其焊缝中心间距应大于筒体厚度的三倍, 且不小于 100mm。2 在压力容器上焊接临时吊耳和拉筋的垫板等,应采用与压力容 器壳体相同或焊接性能相似的材料,并用相适应的焊材及焊接工 艺。临时吊耳和拉筋的垫板割除后留下的焊疤必须打磨平滑。打磨 后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3 不允许强力组装。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1 钢制压力容器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国家标准钢制压 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 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2 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应提出完整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根 据该报告和图样的要求,制订焊接工艺规程。3

12、 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焊接设备,仪表、仪器以及规范参数调节装 置,应定期检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焊接试件应由压力容 器制造单位技术熟练的焊工 不允许用外,单位焊工 焊接。 压力容品焊缝的表面质量要求1 形状、尺寸以及外观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2 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上的 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除:3 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4 焊缝表面咬边(1 用标准抗拉强度大于 540MPa 的钢材及 Cr-Mo 低合金钢材制造 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材制造的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球 形压力容器以及焊缝系数取 l.0 的压力容器,其焊缝表面不得有咬 边;(2上述

13、 (1 以外的压力容器的焊缝表面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 10%;(3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焊缝表面咬边,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 平缓过渡。压力容器的压力实验是指耐压实验和气密性实验,耐压实验包括 液压和气压实验。压力实验的压力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且不小于 下表的规定。压力实验的实验压力(注1压力容器 名称压力等级耐压实验压力Pt= n PMPa气密性实验压力MPa液(水 压气压钢制和有色低压P 1.25PP 1.15P1.00P金属制压力中压1.25P1.15P1

14、.00P容器咼压1.25P1.00P铸铁P 2.00P1.00P搪玻璃1.25P1.00P1.00P注1:1 钢制低压压力容器耐压实验压力取 1.25P和P+0.1二者中较大值.2 对不是按内压强度计算公式决定壁厚的压力容器(如考虑稳定性等因素设计的,应适当提高耐压实验压力。3对设计温度壁温 大于等于200E的钢制或大于等于150C的有色金属制压 力容器,耐压实验压力P:按下式计算,P =Pt 6/6=n- p /七式中:P 一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MPa(对在用压力容器为最高工作压力;P 一设计温度下的耐压实验压力,MPa;Pt实验温度下的耐压实验压力, MPa.:n耐压实验压力系数(按表5

15、1;一实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耐压实验时,压力容器壳体平均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 液压实验时,不得超过实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90%:2. 气压实验时 不得超过实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 80%:校核耐压实验应力时,所取的壁厚应扣除壁厚附加量,对液压实 验所取的压力还应计入液柱静压力。对壳程压力低于管程压力的列 管式热交换器,可不扣除腐蚀裕度。压力实验前,压力容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必须用两个量程相同并经校正的压力表,压力表应符合第八章的有关规定,并装在实验装置上便于观察的部位压力实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16、。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 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压力实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工 作,无关人员不得在实验现场停留。压力容器液压实验的要求1. 凡在实验时,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液体,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 下,都可用作液压实验介质。一般应采用水。当采用可燃性液体进 行液压实验时,实验温度必须低于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实验场地附 近不得有火源,且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2. 以水为介质进行液压实验,其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实验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无 法达到这一要求时,刚应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3. 应将压力容器充满液体,滞留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

17、压力容器外表面应保持干燥,待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 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实验压力,根据容积大小保压103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下保压进行 检查,保压时间不少于 30分钟。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 用连续加压以维持实验压力不变的做法.不得带压紧固螺栓。4. 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制压力容器液压实验时,液 体温度不得低于 5C,其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体温度不得低 于15C ;如果因为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 相应提高液体温度。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液压实验温度按设计图样规定.铁素体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液压实验时。液体温度不

18、得低于受 压元件及焊接接头进行夏比冲击实验的温度再加 20 C。5. 换热压力客品液压实验程序按 GB151规定。6. 新制造的压力容器液压实验完毕后,应用压缩空气将其内部吹 干.在用压力容器液压实验完毕后,其实验用液体的处置,以及对 内表面的专门技术处理,应在使用单位的管理制度中予以规定。 压力容器液压实验后,符合下列情况,即认为合格:1 .无渗漏;2. 无可见的异常变形;3. 实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压力容器气压实验的要求1. 因为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安全充灌液体,以及 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实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 气压实验。2 .气压实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

19、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 气体.。具有易燃介质的在用压力容器,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置换,否则严禁用空气作为实验介质。3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实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 C,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其实验用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O4. 气压实验时,实验单位的安全部门应进行现场监督。5 .应先缓慢升压至规定实验压力的 10%,保压510分钟,并对所有捍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实 验压力的 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每级为规定实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到实验压力,应根据容积大小保压103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进行检查,其保压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检查

20、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实验压力、不变的 做法。不得在压力下紧固螺栓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 气,无可见的异常变形即为合格。压力容器气密性实验的要求l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 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实验。2气密性实验应在液压实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图纸要求作气压 实验的压力容器,是否需再做气密性实验,应在设计图样上规定。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实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C,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4气密性实验所用气体,应符合气压实验用气体的规定。5 压力容器进行气密性实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6 经检查无泄漏即为合格。附件一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和品种划分一、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