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范例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范例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范例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范例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能力目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二、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循序式。五、教

2、具使用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言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板书课题:西门豹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3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过渡语: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二)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三)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联系课文理解新词

3、1生字:认读课文后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说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说话。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四)再读课文: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言引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西门豹,板书课题。指名读第一段。思考: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新娘从哪来?漳河有没有发大水?)3从老大爷的

4、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孩子的纷纷逃走。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义。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上看,河伯确实很灵。因为河伯要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是,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官绅恰恰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还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5、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即含蓄地总结了上面的调查结果,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门豹已想好了惩治首恶分子的好办法。)过渡语:西门豹会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二段。(二)自由读第二段1前后讨论、读完这段后,你们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都扔到河里去了)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指名读有关段落)2出示投影或小黑板、理解句子含义(1)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另外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

6、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借口。麻烦是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把巫婆投到河里去。)(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等了一会儿的样子。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以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是表面上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投进漳河里去。)3那么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掉呢?(这是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

7、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过来。所以西门豹将计就计,也若有其事似的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就这样,西门豹用看河伯娶媳妇的办法使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惩治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从此漳河也没有发大水,说明给河伯娶媳妇与漳河发大水没有关系。用事实教育了那些被巫婆、官绅愚弄的老百姓,破除了迷信。)4这段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层,请同学们给这段分层并说出层意。(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西门豹借口姑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站着,迫使官绅们磕头求饶;老百姓终于明白巫婆、官绅的骗局。)(三)过渡语:西门豹破除迷信后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问:1西门

8、豹又做了些什么?(兴修水利引水灌溉)2这一段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应了开头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这种照应方法使前后意思相反,进一步说明西门豹治邺有功。)3再找一找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开头巫婆、官绅们的.态度是急忙迎接,后来提心吊胆,气不敢出这是前后对照的句子。)4说说这些坏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开头他们以为西门豹真的是来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后来发现西门豹是将计就计,严惩他们,所以态度变化极大。)(四)总结全文1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全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3通过全文的理解,你认为西门豹是怎样的人?(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八、板书

9、设计14西门豹调查了解破除迷信有勇有谋惩办恶人敢作敢为兴修水利与民作主为民除害【设计意图】以事件为线索,抓住课文中故事发生、发展、变化、结局的过程,起到掌握事情来龙去脉和详细经过的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平日分析】学生平日广泛的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也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鲸的画面,所以学生一定会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鲸的更多知识。【设计理念】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教学目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10、、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学习生字新词。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出声读文,读后画出生字新词。、读后组内交流自学字词情况。、全班交流本文介

11、绍了关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三、鲸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哪些特点?再读课文了解这样设计整体把握事物的特点,培养了概括能力,为学习下文打下了铺垫。四、课堂练习、选择正确读音:上腭(e e) 哺乳(ru lu) 捕获(bu pu) 立即(ji ji)、形近字组词:鲸( ) 肢( ) 滤( ) 肺( )鱼( ) 枝( ) 虑( ) 柿(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因为鲸是用 呼吸的,又因为鲸是 ,所以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 。 文章分别以鲸的、这几方面具体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这样设计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鲸的几方面特点。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

12、、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体会到动物们团结合作、自立自强、机智勇敢地战胜邪恶势力,开创美好生活的品质。3、能够绘声绘色地将这个故事。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不来梅市雕塑”图片让学生置疑:看到这张雕塑图片你有什么疑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二、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有感情。4、小组汇报朗读。5、师生评价朗读,适时给予鼓励。让学生采用自己

13、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品味课文 感悟理解1、小组交流、讨论:读了这个童话我感受到了什么。2、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教师适时点拨、总结。3、再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4、作业:小组准备表演故事。小组交流使每个同学都有话说,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体会到动物们团结合作、自立自强、机智勇敢地战胜邪恶势力,开创美好生活的品质。第二课时一、小组表演故事小组表演这个故事,师生评价。二、指导写字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

14、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教学设计方案 篇4【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2、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3、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勇于为科学精神献身的可贵精神。【预习案】1、 给加点字注音:滑稽( ) 咕哝( ) 祈祷( ) 惊扰( )卷帙( ) 伽利略( ) 心不在焉( ) 赫赫有名( )倔强( )( ) 嘘( )( )(两种读音)2、 理清文章思路:(1

15、) 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2) 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教授们、学生们和镇上的人持什么态度?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检查预习案【探究案】一、读课本1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 第1段写“一个教堂司事”的“漫不经心”有什么作用?2、 第2段中“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一句运用_修辞方法,描写了_。3、 语段最后一句中,“就这样”具体指什么?4、 这一部分课文所记述的事迹表现了伽利略的什么精神?二、读课本161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第16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3、第17自然段描写

16、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4、品读第1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1)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2) 大家“窃窃私语”,都说些什么?请根据文意补充。5、 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这一部分说说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检测案】1、 解释下列词语:等因奉此:漫不经心:一劳永逸:心不在焉:2、 课文中介绍了伽利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这与课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布置内容】做练习册【教学反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联系课文语言具体环境,品味生动传神的雅词;2、结合课文的中心主题,出精美出彩的妙句。【预习案】1

17、、 点字注音: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 持之以恒( )汲取( ) 渊博( ) 驾驭( ) 不言而喻( )2、理清文章思路:(1)作者是怎样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的?(2)要想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哪些要素?【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检查预习案【探究案】一、读课本1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6页1-3题二、读课本9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7页1-4题【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13自然段:通过具体例子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48自然段:913自然段:【检测案】1、 议论

18、文常识:议论文三要素:_、_、_论证方法:_、_、_、_2、 本文的论点是_,主要运用了_、_论证方法。【布置内容】做练习册【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方案 篇5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 时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1.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

19、么新的要求。2.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1.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2. 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小黑板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3. 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

20、、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4.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1.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2. 演中促读,演中理解:a)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b)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 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4. 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5. 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