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课题: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1)主备:郏璨璨 课型:复习 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班级 _ 姓名 _ 学号 【复习目标】1.巩固如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了解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知识准备】对照下面本章知识的梳理图,回忆本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完善。物质的物理属性,比如:密度、 、 、 、 、 等等。家长签字教师评价优 良 中 差一批日期2.二批日期2.【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的大小关系是 ( )A.C水BA B.ABC
2、水C.BC水A D.不能判断2.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一个小组没有先测容器的质量,只测了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液体的体积V(cm3)05.87.916.735.138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m110.712.821.640.0m2试求:(1)求液体的密度;(2)求表格中m1、m2的值分别为多少?(3)某同学描绘了M随V的图像,其大致情况应如图 _ 所示。VMMM A B C VVV当堂检测1小洪和小琴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m关系图表示如右下图所示,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B.甲=乙 C.甲乙D.无法判断2.取质量相同的甲、
3、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下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关系是 ( )A. 甲乙丙B. 丙甲乙C. 乙甲丙D. 丙乙甲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4:5,则他们的密度之比为_.(写出计算过程)4用笔画线将左列的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右列的应用连接起来。硬度弹簧测力计 弹性铁比海绵重 密度用铜作导线 导热性磁铁 导电性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磁性 冬天穿棉衣御寒课后巩固1甲、乙两个物体,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 )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2你所在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 )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3.一铜块的质量是200g,一铜锅的质量为400g,则他们的质量之比是_,他们密度之比是_,体积之比是_。(写出计算过程)4一个容器的质量是0.15千克,装满水时总质量是0.65千克,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0.6千克,求: (1)这个容器的容积; (2)此种液体的密度;5如图,一只容积为250cm3的瓶中已盛了130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水面上升到瓶口,已知每块小石子的质量为12g,求:(1)瓶内石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各类产业园区笔试面试题目
-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课件
- 2025年煤气工程师岗位面试宝典专业知识题预测与解答技巧
- 商业计划书暨路演(模版)
- 农业信息技术教学课件
- 用药安全警示案例课件
- 江苏苏州2011-2020年中考满分作文90篇
-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 《雨林》课文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5003 - 2018非易失性存储器耐久和数据保持试验方法》
- 《百变扭扭棒》大班艺术课件
- FZT 73013-2017 针织泳装行业标准
- 软件开发功能验收表
- 生产部门年度经营计划
- 售后工程师的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 热力公司入户维修培训课件
- 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品管圈课件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躺平与内卷现象看法
-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国际报告系统
- “盘中盘”模式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