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留侯论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留侯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留侯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2、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教学重点: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2、: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高祖本纪一文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其中的子房就是今天所学文章题目中的留侯,也就是张良。汉高祖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把他和韩信、萧何并称为三杰(三驾马车)。张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优点让高祖欣赏不已呢?宋代文豪苏东坡又是如何评价留侯张良的?今天就来学习这一篇名文留侯论(也可以从“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成语当时的新意而引入课文的学习)二、学生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1、卒(猝)cù 然临之 2、刀锯鼎镬hu
3、ò 3、虽有贲bn育 4、倨jù 傲鲜xin 腆tin5、肉袒tn 6、圯yí 上老人三、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1、 必有过人之节(节操)2、 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3、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4、 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5、 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6、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7、 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8、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11、三年而不倦(厌倦)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13、非有平生之素(
4、旧交情)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志向气度)四、词类活用梳理:1、臣妾于吴者(n-v 做奴仆)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 怪)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五、古今异义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3、其身之可爱(可贵)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六、重点句翻译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
5、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的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因此采用傲慢武力。4、非子房其谁全之如果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5、见于词色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讨课文内容一、问题设计: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作者所谈论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一中心的?(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现对比,表明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为能忍)2、从第二段文字出发,分析圯上老人出现
6、的用意是什么?(抓重点句:且其意不在书)简说有关张良的传说,指出第二节为破典引事,从而证明作者的独辟蹊径。)3、读第三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提示:研讨重点语句“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谋,以侥幸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明确:首先要有杰出的才能,其次要有过人的气度。(突出了作者对“贤而能忍的重视”)补充引导:张良存在的不足是什么。补充说明,张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忍小忿而就大谋。4、分析课文第四、第五节:问题:A、疏通两个人物事例中的文字。并用“活国/复国”加以概括。B、研讨:结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
7、中的“高祖、项羽”,说说论及这些人物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正衬和反衬,有力地证明了能忍则成大事,不忍则坏大事的道理)5、研讨:太史公的猜测之误,对表现张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明确:张良名显天下,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并成就了大业。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二、巩固练习1、词类活用梳理:(1)臣妾于吴者(n-v做奴仆)(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 怪)(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2、古今异义(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3)其身之可爱(可贵)(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5)必能信用其民矣(
8、使相信,为所用)(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三 :布置作业留侯论教学设计篇2设计指导思想文言文教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对“言”和“文”的处理。无疑,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言”,但在如何重视“言”上,各人的理解很不一样。很多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上,以为这样才是重视“言”。自然,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需要我们把它们明确地“分离”出来,但除了这种“分离”,我们能否搞一点整体性的把握,搞一点信息筛选?事实上,信息筛选、整体把握,是驾着飞机在文本上作低空盘旋,是对“言”的充分尊重和照顾。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梳理本文(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四课)字词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跟文本对话
9、,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比较不同的文本,让“言”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了这种对“言”的充分重视,现代文教学的一些方法自然就能合理地使用起来,就能做到“言”、“文”结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3、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学习本文立意新颖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2、难点:比较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教学过程一、通过提问,解决文中字词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教者也可以在自由提问的基础上,适当加以
10、补充。提问与补充,估计更多地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教者最好能心中有数。1、实词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2、虚词匹夫见辱(见:被)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通“猝”,突然)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
11、子者出而试之(安:怎么)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方:正)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特:只)句践之困于会稽(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竟)3、一词多义)过:必有过人之节(超过,超越)/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错)怪:其事甚怪(奇怪)/油然而不怪者(以为怪异,意动用法)其:非子房其谁全之?(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用以的方式)/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的原因)二、熟悉文本,感知不同观点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本文集中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一
12、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作者的立论,是建立在驳论的前提和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人的对话。在补充留侯世家的记载之前,应该让学生首先接触文本,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讨论: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三、比较阅读,了解治学精神在前面比较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
13、文章立意的新颖性,可以通过投影,把留侯世家里的相关文字提供给学生。引用如下: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曰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14、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讨论: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明确: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
15、?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归纳:刚才讨论出来的两个不同点,加上前面观点的不同点,这三个不同点在苏轼的文章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四、梳理材料,归纳对比特点提问:刚才发生在张良身上的这件事,根据课本第2段开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字眼来概括它,这就是“受”,即受兵书。那么,除此之外,本文还写了张良的
16、几件事?你能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吗?明确: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一击”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提问:这三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明确:都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正反对比,观点显得鲜明、有说服力。提问:本文还提到了哪些人物?明确:还提到伊尹、太公,荆轲、聂政,
17、郑伯、勾践,项羽、刘邦。提问: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明确:伊尹、太公是从正面,荆轲、聂政是从反面,郑伯、勾践是从正面,项羽是从反面,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五、解读题目,学习史论写法提问:本文题目是否可以换成“忍论”或“论忍”?明确:不能,因为本文属于史论,是由史书上有关张良的荒谬说法引发思考的,而作者所引用的主要也是张良的事例。“留侯论”这一题目表明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这说明,史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时应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提
18、问:如果以“忍论”或“论忍”为题,最好怎么处理张良的事例?明确:对张良的理性分析少一点,对前人关于张良奇遇的荒谬说法不提或尽量少提,对张良的三件事进行集中论述。六、适当迁移,进行思维训练三槐居语文论坛!1、苏轼的观点,是针对前人对张良成功的荒谬说法而树立的,自有其合理之处,可是一旦离开了这种针对性,去泛泛而谈“忍小忿而就大谋”,无疑在事理上是有漏洞的,因为当忍则忍,不当忍则不能忍。讨论:是不是一切情况下都要“忍”?明确:假如是敌我之间,假如是邪恶与正义之间的交战,假如问题已涉及到人格、国格、民族尊严,假如一位国家一级飞行员已然倒在歹徒的刀下,假如一位同胞姐妹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禽兽蹂躏,假如某位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营养师健康饮食指导手册与常见问题解答集
- 巢湖学院《代数几何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模拟练习题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油画临摹》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面试模拟题及答案集合
- 2025年燃气储运中级技能实操考试指南与模拟题
-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病原微生物免疫与健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软件开发工程师面试题解析Java编程技术进阶中级模拟卷
-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互换性与汽车测量》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 案卷评查培训课件模板
- 一二手联动培训课件
- 创业中的团队管理与组建
- 丙酸丙酯的分离工艺
- 二维层状材料的堆叠效应
- 骨科膝骨关节炎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汇报课件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
- 两单两卡安全培训
- 审计资料交接清单
- 从业人员晨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