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_第1页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_第2页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_第3页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_第4页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题答案项目一思考与练习1 .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 主要由哪几部分操作系统组成?答: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 主要由以下4大部分组成,原理图设计 系统(SCH印刷电路板设计系统(PCBFPG原统VHD康统,其中前两个 系统最常用。2 .在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 软件中,不同编辑器之间是怎样切换的?答:对于未打开的文件,在“ Project ”面板中双击不同的文件,这样打开 不同的文件即可在不同的编辑器之间切换。对于以打开的文件,单击“ Project ”面板中不同的文件或单击工作窗口最 上面的文件标签即可在不同

2、的编辑器之间切换。3 .电路板设计主要包括哪两个阶段?答:电路板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原理图绘制和 PC瞅计4 .简述原理图的设计流程。答:PCB的设计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8 .简述元件布局的基本原则。答:(1)元件放置的层面:单面板元件一律放在顶层;双面板或多层板元 件绝大多数放在顶层,个别元件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放在底层。(2)元件的布局应考虑到元件之间的连接特性,先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 然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3)在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时要遵守以下原则: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问 的电磁干扰。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挨得太近,输入

3、和输出元件应尽量远 离。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 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 地方。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 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若是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方便于调节的地方; 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应留出电路板定位孔及固定支架所占用的位置。(4)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时,要符合以下原 则: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 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

4、它来进行布局。元器件应均匀、 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5)电路板上发热较多的元件应考虑加散热片或风扇等散热装置6)注意 IC 座定位槽的放置方向,应保证其方向与IC 座的方向一致。7)尽量做到元件排列、分布合理均匀,布局整齐、美观。9 . 简述布线的基本原则。答:布线的基本原则是:输入输出端用的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最好加线间地线,以免发生 反馈耦合。印制导线的最小宽度主要由导线与绝缘基板间的粘附强度和流过它们的电流决定。当然,只要允许,还是尽可能用宽线,尤其是电源线和地线,一般情况下要比其它导

5、线宽。导线的最小间距主要由最坏情况下的线间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决定。导线拐弯处一般取圆弧形或120左右的夹角,而直角或夹角在高频电路中会影响电气性能。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铜箔,否则,长时间受热时,易发生铜箔膨胀和脱 落现象。必须用大面积铜箔时,最好用栅格状,这样有利于散热,防止产生铜箔膨胀和脱落现象。11.简述单面PCB的制作流程答:单面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项目二思考与练习原理图库元件绘制流程3 .简述PC的装库创建流程。答:启动元器件编辑器栅格设置添加焊盘绘制轮廓5 .集成库的创建主要有几个步骤?答:集成库的创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创建集成库包增加原理图符号元件为元件符号建立模块联接编

6、译集成库7 .简述双面板的制作流程。答:双面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其制作过程与单面板类似,只是双面板还要除油、黑孔、镀铜项目三思考与练习1 .复杂原理图层次化有什么好处?答:采用层次化设计可以把复杂的电路设计任务定义成一个模块(或方块),顶层图纸内放置各模块(或方块),下一层图纸放置各模块(或方块)相对应的 子图,子图内还可以放置模块(或方块),模块(或方块)的下一层再放置相应 的子图,这样一层套一层,可以定义多层图纸设计。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 是每张图纸不是很大,可以方便用小规格的打印机来打印图纸。2 .简述自上而下设计层次原理图的方法。答: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是:先设计顶层层次原理

7、图的框图,并连接各框 图的电气端口,再根据顶层框图生成各子原理图,再分别生成各子图电路,如 图所示。4 .如何在印制电路板上覆铜?答:执行菜单命令PlacefPolygon Pour弹出对话框,然后对覆铜的线宽、 网格的形式、所需覆铜的网络、需覆铜的层及移除死铜进行设置,最后对选定 的层进行覆铜。覆铜对话框设置覆铜的线宽、网格的形式、所需覆铜的网络、需覆铜的层及移除死铜ER刷工艺学复习思考题集2006秋季学期适用刘昕执笔人:刘昕编写日期:2006年8月复习思考题一1 .什么是表面活性?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2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分为几类?润版液中为什么要选用非离子表面活 性

8、剂?HOCHEHrH-CH oCC()oCC (33)-0CC(H试用格里A定本来计乩说由其亲水与工油A性能如何?13 .试分析油墨在墨辗上附着的条件?14 .举例说明如何保护橡皮布和墨辗的润湿性?你认为橡皮布和墨辗的清洗剂应该具 备哪些条件?到生产现场考察清洗剂的使用情况,举出一种分析其优缺点。复习思考题二1. 胶印中使用完全拒水的油墨(即完全不和润湿液混合的油墨)印刷,行吗?为什 么?2. 印刷中,乳状液有哪几种类型?形成何种乳化油墨对胶印有利?为什么?3. 试述胶印水墨平衡的含义。4. 胶印中使用润湿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 润湿液一般分为几大类?各类润湿液的特点什么?6. 试分析H3P

9、。4、NH4H2PO4在润版版液中的作用。7. 试分析(NH4)2Cr2O7、NH4NO3在润湿液中的作用。8. Y 0表小油墨的表面张力,W W表小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当丫 0 W W和丫 0RB,试问哪种印刷机的印版伸长率大?说明理由。17. 公式Li二和L2 4T中各符号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是在什么 2R bEA条件下得到的?各有什么物理意义?是否矛盾?18. 将版长为610mm,版厚分别为小0.5mm、0.3mm和0.15mm的PS版, 分别安装在半径均为150mm的三个印版滚简上,试计算印版未紧固时各印版的伸 长率。从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9. 固体表面愈粗糙,是否润湿性愈好

10、?20. 试以平版为例,说明印版表面的润湿性是如何改变的?21.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平版空白部分的润湿性?说明理由。复习思考题四1.印刷压力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印刷机的印刷压力是怎样获得的? “有压力必然有摩擦”?3 .滚筒之间的摩擦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4 .印刷压力愈大,印刷质量愈好”,此话对吗?试以油墨转移率和印刷压力的关系曲 线来进行分析。如何理解适当的印刷压力?5 .试叙述压力与压缩厚度的关系。入?7 .了解求知压杠宽度的方法,并会实际操作。8 .同一种纸张,分别在A、B两种印刷机上印刷,若 A印刷机的滚筒半径比B印刷机 的滚筒半径小,试问哪一种印刷机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9 .

11、印刷机滚筒之间为什么要达到一致的线速度?为什么线速度又不可能绝对一致?10 .在对滚的两个滚筒上,有哪此因素会引起半径差?入的分配?12 .入值一般应如何分配,才能达到满意的印刷效果?13 .在一定条件下,圆压圆印刷机在印刷中的总压力比圆压平印刷机在印刷中的总压力 要小将近30%。试证明。14 .已知圆压圆印刷机 R=150mm,入max=0.20试计算B和b?6=1米/秒,且Z值按下列地情况分配。Z=0, z 3 z 3 z 3, z= x324求:各Z值下的滑移量?最大滑移量?滑移量最小时的Z值?16 .入值如何分配,可使摩擦减少,获得高质量的印品?17 .在同一台印刷机上,用120g/m

12、2的铜版纸和胶版纸印刷,试问哪一种纸张需要的印 刷压力大?为什么?18 .高速印刷机和低速印刷机,选用的包衬有何不同?试说明理由。19 .用网线印版、线条印版、实地印版印刷,哪种印版需要的印刷压力大?细网线印版和粗网线印版,哪种印版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20 .试述在印刷压力作用下,压印滚筒整个接触区的压力分布特点?为保证印刷品墨色的均一,你能否提出滚筒的设计应有何改进?21 .在印刷过程中,如何减少滚压过程中的摩擦?22 .试推导出圆压平和圆压圆式印刷机入和b的关系式。23 .轮转印刷机的滚筒半径为150mm,用压杠痕法得到的杠痕数据如表 2-4所列,请 将与每一杠痕数据相对应的最大入值

13、填入表4-6中。表4-6杠痕(b)和入杠痕(m m )包衬压齐里 入(p m )24 .胶印机的滚筒半径为150mm,在相同的压力下,用 A包衬获得的最大压缩量为 0.18mm。用B包衬获得的最大压印宽度为 5.8mm,若A、B两包衬的厚度相等,试讨论 哪种包衬的弹性模量大?25 .某印刷机使用的包衬衬垫为 0.5mm,在印刷压力为20kgf/cm2的作用下,包衬的压 印宽度为7.5mm,试计算压印宽度为1mm处的印刷压力?26 .图4-19是一种精确包衬压缩量 入和压印力pd的工作原理图。测试时,拧动手柄, 从百分表上观察A滚筒的下移量,此下移量就是包衬的压缩量入同时观察力环上所指示的压力数

14、据pd0表4-7是用软性包衬进行实验而测试的数据。试建立该包衬压缩量 而与压印力pd的关系式(用一元线性回归法)0表4-7压缩量2m和压力pd入(mm)p(kg/cm)2入(mm)p(kg/cm)2入(mm)p(kg/cm)227一若采用上题中的包衬印刷,需要获得 9.5kg的印刷压力,试问压缩量应为多少?28 .设有一块长为250mm,宽为195mm的实地印版,印刷工艺所需印刷压力p d= 4.90 xfPa,包衬压缩量 入=0.28mm,在TY4201一回转印刷机上印刷,机器所需总印刷压 力为多少(已知该机的压印滚筒半径为180mm)?29 .确定印刷压力应考虑哪些因素?手椅图4-19 测

15、量 卜pd的工作原理图复习思考题五1 .二回转印刷机如图 5 1 所示。=1 rad/s,R= 165 mm,Z= 0.3 mm,OD= 16 5.15 mm。求:VD、 k、SC。2 .在圆压圆型印刷机上,为使压印滚筒上衬垫的变形仅在径向。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什么?试证明。SC23 .试求圆压圆型印刷机上滚筒接触弧上任一点的相对位移SG成立时,求整个印迹的绝对伸4 .在圆压圆印刷机中,根据图5-3,当尾1长量 a?5 .试证明:SC |SC1 | |SC2 |6 .包衬分为几种?各有什么特点?7 .高速胶印机与低速胶印机所选用的包衬是否相同?试说明理由。8 .选用不同印版(如实地、线条版、网点

16、版),哪种需要印版压力大一些?为什么?9 . 一台胶印机印版滚筒的标准直径为 300 mm,印版图文的包角为270。欲使印张上 图文增大0.1 mm,计算印版滚筒应减少的衬垫厚度是多少?10 .同一印刷机采用 A包衬,获得的最大压缩量为 0.2mm,用B包衬获得的最大压 印线宽为6 mm,试问A、B哪种弹性模量大?(设印刷压力相同、滚筒半径相同)11 .印迹的绝对伸长 a与滚筒半径R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2 .印刷机滚筒滚压中,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13 .滚压中,橡皮布的背表面摩擦力是如何分配的 ?14 .在印刷中,如何减少滚压过程中的摩擦?复习思考题六1 .什么是色料?什么是色料减色法?2

17、.什么是色光?什么是色光加色法?3 .参阅图6-1,回答造成图中虚实线不重合的原因。4 .在GATF上环图上如果一组油墨与其补色形成的颜色六边形。每个边上任一点代表 什么?为什么?5 .= M+ Y+ C所表示的内容及其应用。试用表 6-4或表6-5中的数据进行验证。6 .灰色油墨调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7 .水调墨中水的加入量范围一般为多少 ?其最佳加水量是多少?他与水性油墨有什么 区别和不同?8 .为什么要分析色稿?调墨时为什么要做好油墨试样工作?9 .调墨操作应注意些什么M能使油墨快速达到调匀?10 下表给出AB两组油墨用密度计测得的数据:组疝、油港 色 片RGBAY0.040.081

18、.20M0 1013。0.40C1,320,-470.15B0.050.071.15M1161.250.57C1J8口.5。0 17(1)计算色强度、色相误差、灰度和效率(2)试问那组油墨的色域大?复习思考题七1 .给墨行程易发生“堵墨”现象,为什么 ?2 .试述油墨分裂率及取不同值的条件。3 .通过对图7-41中着墨辗着墨量的计算,回答:输墨装置的墨辗排列方式对印版着 墨均匀性的影响。图7-41两种不同的墨滚排列方式4 .油墨转移方程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女口何利用油墨*$移方程来求R、V?5 .油墨转移方程中k、b、f的确定有几种方法MB一种最简单?哪一种最能准确?试各举 一列。6 .为什么

19、要对油墨转移方程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有几种?7 .概率分布修正法修正油墨转移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8 .油墨覆盖阻力是什么?试求。9 .理想印刷条件下,墨辗问的墨膜依照什么规律分配?印刷中途,为什么要尽量减少 停印的次数?10 .试举例说明,输墨装置的墨辗排列方式对印版着墨的均匀性有什么影响?11 .试举例说明油墨转移方程的应用?对不同的纸张、油墨,转移方程的模式是否相同 ?12 .油墨在凸版和平版印刷机上,要经过哪几个行程,才能完成一次印刷?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么?油墨在各行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流变性能,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13 .平版、凸版印刷机的墨层厚度是如何控制的?为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墨斗

20、中的油墨要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14 .试说明印刷机的输墨系统,利用增加墨辗数量,而不采用增加墨辗半径的方法, 提高输墨的均一性的原因?15 .胶辗的粘弹性效应对油墨的传输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冷却用墨辗的温度,可以提高输墨效果?16 .举例说明,墨辗的排列方式对输墨的均匀性有何影响?从着墨辗的着墨率来看, 你认为哪一种墨辗排列方式对油墨的传输有利?17 .使用过版纸有什么意义?18 .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使印版获得厚薄均一的油墨膜层,输墨装置、 墨辗、油墨应达到哪些基本要求?19 .油墨依靠哪些作用附着在承印物表面?哪几种高聚物材料,不经过处理,使用普通油墨就能印刷?20 .表7-12列

21、出了 J2108机的墨辗直径数据,若实际印刷面积为880mm 615mm,墨辗长为880mm,试计算着墨系数、匀墨系数和贮墨系数。表7-12J2108机的墨辐直径数据编P123456789101112辑名出墨传墨上串中串下串匀墨匀墨匀墨数量111122224211直径(mm)80605060705060708021.图7-42是东芝B-B胶印机的墨路图,试计算每根着墨辗的着墨率。图7-42 东芝B-B型胶印机墨路图复习思考题八1 凹版印刷的印版有哪几种?它们的网穴形状对油墨转移有何影响?2为了避免龟纹和偏色,雕刻凹版的四色印刷,网穴角度和网穴线数如何设置?3简述柔性版印刷机采用网纹传墨辊刮墨刀

22、输墨系统的传墨性能。4柔性版印刷机使用的网纹辊,常见的着墨孔有哪几种形状?有何特性?5如何根据纳森图来选择网纹辊的线数?6常用的丝网有哪几种?有何特性?7丝网的目数、开口度、开口率如何定义?8丝网印刷对丝网性能有哪些要求?9刮板压力的大小对丝网印版有何影响?10丝网印刷的工艺参数主要有哪几个?它们如何确定?11 .已知聚酯柔性版的厚度为7.38mm,印版滚筒的半径为12.5cm,双面胶版纸的厚度为 0.1mm ,试计算印版的伸长率。12 .气动绷网机的张力为4.2kg,使用270目、开口度为61 的丝网,试计算采用 60绷网角的斜绷网和正绷网时的开口度及丝网目数。通过计算得出什么结论?13 .

23、选用200线/英寸的尼龙丝网,丝径为 0. 05mm,网孔宽度为0. 077mm,试计 算再现线条的最细宽度是多少?复习思考题 九1 什么是数字化印刷?它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短版印刷?什么是可变信息印刷?什么是先发行后印刷?3举例说明什么是直接成像数字化印刷?4举例说明什么是无印版数字化印刷?5试叙述静电印刷机的基本原理。6试叙述静电印刷机的基本组成,并说明静电印刷的油墨转移性能。7 常见静电印刷机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8喷墨印刷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常见典型的机器有哪些?9.什么是直接成像印刷机DI?其制版原理是什么?10常见直接成像印刷机DI 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复习思考题十1、墨雾产

24、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油墨墨雾较大?如何克服?2、单色胶印机和四色胶印机的油墨叠印有什么不同?要保证单色胶印机油墨叠印的正常进行,先印的油墨膜层应该具有什么特性 ?3、墨层表面的润湿性和油墨的干燥时间有什么关系制由墨的粘性和油墨的干燥时间有 什么关系?4、如何避免“油墨晶化”故障的发生?5、要提高四色胶印油墨的叠印效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油墨叠印率如何表示?分别选择哪种颜色的滤色片,测定下列各组叠印油墨的密度 值时,其测量精度较高?(其中C/Y表示黄墨层上叠印青油墨)C/Y, Y/C, Y/M, M/C, C/M7、单色胶印机纸张的掉毛和四色胶印机纸张的掉毛有何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孤作

25、简 单的分析。8、为了减少纸张的掉粉、掉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9、如何防止印刷品的背面沾脏和油墨的脱落 ?10、在印刷适性试验机上,测定某种纸张的拉毛速度是250 cm/s,若将该纸张用于滚筒半径为150mm的胶印机上印刷,试计算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应低于每小时多少张时,纸 张不发生掉毛现象?11、某种胶版纸要用于滚筒半径为140mm的胶印机上印刷,胶印机的印刷速度为8000 张/小时,试问该种胶版纸在印刷适性试验机上的拉毛速度为每秒多少厘米时, 印刷中不发 生掉毛现象?12、用A、B两种胶版纸在双色胶印机上印刷,先印青油墨,后印品红油墨,用绿滤 色片测得的密度值列入表中试问哪一种纸张的叠印效果

26、好 ?密度DeDyDc+ YA纸张41.02B纸张71.120.8513、印刷胶辗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哪几种故障,如何消除 ?14、温湿度不合适,一般会产生哪些故障?15、静电对印刷作业有何危害?产生静电的方式有几种?消除静电的方式有哪些?16、如何根据静电序列表选择印刷过程中与纸张接触的材料,可使静电产生较少或可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17 .要提高多色胶印机油墨叠印的效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8 .如何防止油墨的透印和粉化 ?19 .简述飞墨故障发生的原因?如何减轻印刷过程中的飞墨?20 .印刷中的静电有何危害?举例说明两种消除印刷静电的方法?21 .影响油墨干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印迹

27、干燥的速度?22 .如何防止或消除印刷品的背面蹭脏?简述其理由。23 .对毛细管平均半径为0.1小的勺纸张,用粘度10P,表面张力为36dyn/cm(1dyn=10-5N) 的油墨印刷, 3s 后渗透深度为多少(纸张与油墨的接触角假定为0)?24 .设印刷压力为 30kgf/cm2, 印刷速度为 2m/s, 用粘度为 10P, 表面张力为 28.9dyn/cm 的油墨印刷。第1色印刷0.1s后印第2色。试计算第2色印刷前油墨渗入纸张的深度(纸 张与油墨的接触角为0,纸张平均毛细管半径为lrn,印刷接触宽度为0.4cm)。25 .(此题供参考)油墨在10 ,印刷速度为 30r/min 时发生剥纸

28、现象, 但温度上升至20 ,印刷速度为 70r/min 时反而不剥纸。试问温度上升至30 ,在不发生剥纸现象的情况下,印刷速度可达每分钟多少转?已知20c时油墨的塑性粘度为225P提示:纸张的破裂能密度 Du=1 42 up2式中u为印刷速度,中为塑性粘度。先求10c时油墨的塑性粘度,待ip100, “p20fi均得知时,再利用安得体公式rp=ab/T计算出平30,由此即可求出对应的印刷速度)。26 .设印刷适性试验机印版滚筒半径、压印滚筒半径各为5cm、 10cm, 印刷速度为 3m/s时开始剥纸,试问用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半径均为 40cm 的轮转印刷机,在不剥纸的原则 下,每小时最多可印多

29、少张?27.AIC2-5型印刷适性试验机,印刷盘的半径为3.25cm,扇形盘白半径为8.5cm,试推导轮转印刷机印刷速度(张/小时)和纸张拉毛速度(cm/s)的关系式。复习思考题十一1、什么叫网点百分比 ?2、网点百分比与网点成数有什么关系?如何识别网点成数?3、原稿的高光、高调、中间调、暗调与网点大小有什么关系?4、印刷品的密度与网点百分比有什么关系?5、网点在调子再现中的作用是什么?6、网点并列与网点叠合再现色彩的原理是否相同?试分别予以说明。7、如何运用加色法、减色法来再现原稿色彩 ?8、印刷网点扩大的原因是什么?9、网点扩大的规律是什么?网点扩大对印刷质量有何影响?10、什么是印刷中的

30、调值增大量?11、测定某印品的反射率R得表中数据,试计算反射密度D和网点百分比,填入表中反射率R806040201086421反射密度d网点百分比%12、在Neugebaue r方程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待求量?i亥方程在印刷中有何应用?13、黄网点和品网点并列会呈现什么颜色?黄墨与蓝墨混合在一块显示什么色?分别用图示并列颜色方程。14、要使一批印品颜色一致,必须对哪些量控制并保持其值一致?15、什么是调值增大量?已知:Fd=61% Fr= 44%求T Z (%) =?16、已知:测某印品的实地密度 口=1.6, 80%的网点密度为Dr= 1.0,试利用相对反 差计算尺查出K值,并与计算值进行

31、比较。18、在印刷中一般实行哪几种灰色平衡方法 ?哪一种方法较科学 以明理由。19、如何理解Erans氏曾给E N D所下的定义?20、如何用END循环来指导印刷生产,获得高质量的印品 ?(举例说明)复习思考题十二1、试根据网点传递印刷功能图回答:该图包含了哪些数据管理的基本因素,适用于 哪些工序?2、从几何的观点看,网点的增大是边缘部分均匀地向外扩展,网点的增大量是按同 样的比例。为什么网点增大后,因网点百分比不同而实际改变量也不同。3、圆网点与方网点增大率是否相同?为什么?4、印刷过程中为什么提出三点控制?我国常用哪三个点?5、印刷品上的墨层越厚其密度值越高。这句话对吗 ?6、举例说明暗部色调变化比高光部色调变化明显。7,试说明玛瑞一一戴维斯公式的应用,为彳f么尤尔一一尼尔森公式更接近实际?(举例)8、因刚印刷出的样张,由于油墨湿润,光泽强而密度值高。这句话对吗 ?9、什么是“干退密度”?10、已知原版上网点面积是50,测得印刷品上与原版对应的 50 处的网点密度是0.75,实地密度是1.35,求网点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