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文档_第1页
21古诗两首文档_第2页
21古诗两首文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21、古诗两首 课型:古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习书写:禾、午、辛、苦。2、理解古诗锄禾的意思,看图想象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从而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

2、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指名诵读,教师教学生读出节奏。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禾”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感受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的情景,体会农民的辛苦。)(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4、讲读第2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

3、。(3)指导朗读。(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1、轻声地跟着老师一起说说诗意。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3、指名说。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四、指导写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2、师范写“辛、苦”3、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2、 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习书写:农、收、万、闲、夫。2、理解古诗悯农的意思,感受时空的推移和农事的变化,

4、体会农民一年忙到头的辛劳和取得粮食丰收的不容易。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二、指导看图问:这幅图上画了什么人在干什么?三、讲读诗句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小米。泛指谷粒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3、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想象出诗句中的悲惨景象呢? 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犹饿死:还是饿死了。4、指导朗读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饿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5、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6、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四巩固诗意,指导背诵五、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禾( ) 午( ) 辛( ) 苦( )木( ) 牛( ) 心( ) 古( )2、选词填空放 锄 捉 种 搬( )虫 ( )庄稼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