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金子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教学重、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由梦想引入课文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
2、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三、检查自读情况。四、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五、检查: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3、回答上面的问题。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六、作业:1、 写字。2、 组词。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
3、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3、 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 金子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1)轻声读这句话。(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
4、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1、自读自悟,学习§4。(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出示§4)(3)指导读好第一句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4)师描述: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呢?(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5。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5)(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
6、鲜花图)(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4、再读彼得的话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五、作业: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
7、写下来,好吗?附板书:22、金子梦想实现若有所悟真金全部精力练习7教学目标: 1、运用京剧脸谱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3、写好“捺”笔变“点”的钢笔字。4,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提”。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2、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指名读说。师总结:“关羽”是三
8、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包公"就是包拯,是民间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孙悟空"就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秦侩”是南宋的大奸臣,是害死岳飞的主谋。(4)试着说一说这些脸谱分别是谁。(5)请学生连线。2、第二部份(1)指名读题目。(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3、第三部分。(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二、教学第
9、二题:读读背背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2、教学第一部分。(1)出示八条成语。(2)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同学。(3)指名读成语,做小老师领读。(4)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个成语之间的关系)(5)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6)学生练说所了解的成语含义。第一组指军人的戎马生涯,第二组指军人的严明纪律,第三组告诉我们一个烩炙人口的典故,第四组指军中指挥者的机谋(也可联系军神来理解)。教学时让学生多诵读,大体懂得意思即可。(7)练习:自由读,同桌互相练背。(8)反馈:指名试背,集体背诵。3、教学第二部分。(1)自由朗读这段"贤文"
10、,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这段"贤文"的含义。(3)指名读:你读懂了哪句话?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个例子吗?(4)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谁能帮他解答?(5)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试背。(6)反馈:检查朗读(要求学生评议朗读者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检查背诵。教学反思: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2、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审题。(1)指名读题目。(2)讲清本题的要求。2、指导。(1)出示卡片,齐读“述、淡、趣”。(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要
11、提醒大家注意。指名说。(3)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重点强调捺要写成点。3、练习。(1)请学生练习描红,仿影。要求:边写边想为什么原来的捺要写成点?(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教师总结:“趣”字申右边的“又”捺改点,是为了让下面的长捺托住,使字体紧凑好看。“淡”宇右边上下有两个撩,那么上面的捺改写成点,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写来比较好看;“述”字中右下的捺改为点,也是为了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并让下面的捺托住,使字体美观。4、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进行表扬评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迸行纠正性练习。二、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1、审题1、读题目,说一说题目有几个要求。2
1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谈话,宣布班级举办小小展销会。2、交流指导。明确交流要求。(1)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如:图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新旧程度,什么时候买的,是否完好;原来价格多少,现在价格如何公道、合算等。买物品的同学对以上各项内容要询问清楚,并商定价格。(2)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3、练习。1、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2、指名一对同学上台买卖物品,对话时,如有不足之处,师生可以共同修正。3、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4、反馈。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
13、”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导入新课中国古时候有许多节日,有的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像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古代一位诗人在重阳节思念亲人而写诗的事情。二、揭示课题,解题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解释题意。()“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简介王维王维(公元)字摩
14、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局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三、初读课文。轻声自读课文,读顺课文。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等方面辨明读音。()抽生字卡片让学生读生字词。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四、写字指导指导要点。逢:半包围结构。注意内部的结构。佳:由画写成。右部是两个“土”叠加,不是中间一“竖”到底。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上下两端齐平。插:笔写成。右部的笔顺为:“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末“横”左连“竖”笔,右连“横折”部,且让“折”部末端下露些。忆:左部“竖心旁”笔顺是“点、点、竖”。异:需注意
15、上半部分。五、作业朗读课文。读抄词语。教学反思:第二教时教学目标:细读课文,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细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分自然段讲读。我们已经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事情,当时的王维是怎样一个人呢?请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说了什么?板书:王维()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岁离家,到京城长安已有两年。()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呢?请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前三句说了什么?板书:重阳登高
16、重阳节这一天大街上很热闹,他们扶着老人,搀着孩子,你可以从那个词语看出来(扶老携幼)。从哪里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大街上很热闹,人们老老小小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可以看出人们把重阳节看做是个佳节)这种情况使王维看了有什么感受?(第四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王维为什么逢到重阳节,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和第一段的第二句有联系,那句话说明王维岁离开家,来到长安已经有两年,他年纪轻,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看到重阳佳节京城长安家家欢庆的情景,自然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名题目。()齐读第二自然段。过渡:王维主要想念哪些亲
17、人?具体想了哪些事?请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五句话)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板书:插茱萸教师讲述:茱萸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古人重阳节登高,把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辟邪。这两句话是王维回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情况。王维除了想到这一层,还想到了什么?读第三到第五句。什么叫“天各一方”(指各人在不同的地方)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有的意思省略不说)第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省略不说了?(表示王维思念兄弟们有些想法省略不说了)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有些话省略了)你们看,诗人王维思念兄弟们多么深切,既
18、想到了过去,又想到了现在;既想到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的确体现了“倍思亲”的思想感情。()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思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齐读第三自然段。过渡: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思绪万千就是想头很多,想法很多)这一句话同上面哪个自然段意思有密切的联系?(这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关系密切)下面第二句话说了什么?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点名了重阳节)“忆”是什么意思?(指思念)注意:“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这个诗歌的
19、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们。()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异乡客()看图,加深体会诗句意思。图画上的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诗人?点示:桌子上的纸上写的是繁体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未写题目。()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我孤身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他乡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着茱萸,唯独缺少我一个人)()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二、总结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指名结合课文内容
20、,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异乡客客王维登高插茱萸遥知少一人教学反思:24、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默读,讲述故事。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全体学生都应该能够说出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多个故事的引领,思维拓展,能够真正地理解本课的重点、关键词语。“祖宗”、“废除”。教学设计补充修改第一部分初
21、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时间:20分钟(一)直接进入课文的初步学习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孙中山破陋习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课题,重点指导“孙”字怎么写及“陋习”lòu xí一词的朗读。(二)初读课文,清楚这篇课文写得是什么?师:请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把课文读一遍。同时点击课件,出示下面问题第一遍阅读,根本课文内容看看能否知道(1)“孙中山破陋习”的破是什么意思?“陋习”指得是什么?(2)按照下面方式说说:我读懂了_,_我还不懂。及时对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给予评价学生阅读完回答学生说“破”是废除的意思时,教学“废”这个字,半包围结构板书“废除”fèi ch
22、250;(三)分段试着朗读课文师:课文需要熟练阅读,我们一起来练一练。找三四位女生读,一段段读,一点点示范。确保将每一段的朗读难点解决掉。在朗读某段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简单说一说这段写得什么。目的是边读边思。比如重点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让学生说出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四)学写生字。师:这一课还有十个生字需要我们学会使用。(1)读一读:(一起读)sn tio tòn tén zuì zn jì i tn fèi孙 挑 痛 疼 罪 宗 既 该 统 废(2)描一描。师:描得时候,一是要描得好看,二是要清楚哪些字我早就会了,三是哪些字我还不会,描这一次,我
23、就能够记住。(3)写一写。把自己还不会写的字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一遍。(4)听写。(5)自己对照,修改自己的错误教学反思:第二教时教学目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揭题1、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指屏幕)让我们一起跟老师再来把课题读一遍。二、检查复习。1、映示词串:插秧 挑柴 唱歌 喜欢 缠足 痛苦 生气 心疼总统 废除 残害 陋习A、请学生自渎这些词语,要求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B、齐读。C、学生可以选择一组或是全部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2、过渡: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我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略的了解,
24、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字猜意思。3、板书:罪,请你看看这个字的字形,猜猜它的意思(非人的痛苦象网一样笼罩着人。)4、质疑:文中谁在受罪(补充:受)?受得是什么罪?(板书:缠足)缠足为什么令姐姐受罪,妈妈流泪,孙中山心疼呢?5、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在书上圈圈、画画。6、“缠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书上有没有对“缠足”的介绍?映示: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指导朗读体会:缠足是非常痛苦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扣住:“一根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7、缠足对于姐姐来说是一种受罪?为什么这么说呢?(1)映示:姐姐痛苦极
25、了,眼泪直往下流。为什么你能从中看出姐姐非常的痛苦(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人流泪有时是因为伤心、有时是因为疼痛、有时是因为高兴这里是因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读(2)映示: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而在这之前,姐姐是怎样的(空闲时,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让我们一起将这句话读一下。(3)同学们,你们见过封建社会女人穿得小鞋和因缠足而变形的脚吗?映示(4)看了以上三张图片,我想大家心里一定不是滋味,一定在为封建社会女人的悲惨遭遇而叹息、伤心,让我们再将这两句话一起来读一读。8、姐姐的痛苦也
26、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那颗幼小的心。映示: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这里把“深深地”去掉可以吗?(不可以)否则就反映不出姐姐缠足给孙中山带来的伤害之深。让我们齐读这句话。9、姐姐缠足难道伤害的只有孙中山和他的姐姐吗?(不是的)还有谁?(妈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映示: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含着眼泪”说明妈妈心里也(痛苦)妈妈心里虽然痛苦,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缠足是,引读10、映示:孙中山推出了门外图,孙中山被妈妈推出了门外,孙中山站在门外看着妈妈一道又一道地为姐姐缠足,姐姐发出的一声声痛苦的叫声在耳畔回响,他会想些什么?引导说话。11、孙中山的愿望实现了吗?齐读第8小节。 孙中山终于
27、如愿以偿,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板书: 大快人心),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因为有了孙中山,天下的女人终于不再忍受这种非人的折磨了。让我们齐声将课题读一遍,读出对孙中山的崇拜之情。12、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孙中山说,如果让你说,你会说什么?映示孙中山铜像图三、小结孙中山当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上千年的缠足陋习。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千年的缠足陋习终于不复存在了,这是多么的不易呀!四、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孙中山破陋习(大快人心)缠足受罪教
28、学反思:练习8教学目标: 1、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3、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字钢笔字。4、说说写写请假条。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钩”。第一教时教学目标: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教学设计补充修改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教学第一部分。录像显示:岳飞墓和对联。学生查字典。指名说所查找的答案。教学第二部分。请学生说说查找到的资料的内容及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取的。再指名读对联,说说感受。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教学第一部分。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学习,大体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练习:自由朗读,同桌练习背诵。反馈:集体齐背,指名读。教学第二部分。请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试读,教师正音。教师范读,请学生边听边想诗意。教师结合插图说:古诗梅花生动地描写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在线平台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研究报告
- 耐蚀砖板衬里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镁氯化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色液固分离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巨人的花园课文课件笔记
- 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脑瘫患儿营养护理试题(附答案)
- 巨人的花园老师课件
- 2025工程咨询委托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合同样本:商业广告位租赁合同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别让眼睛受伤害》教学设计
- 工地看场自身安全协议书
- 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商标审查协作中心面试模拟题答案
- esg考试试卷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徐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统编版五升六语文开学摸底测试卷(十二)(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哈尔滨新区教育系统专项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军用电台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外科面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