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项目_第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项目_第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项目_第3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项目_第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项目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2016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二一六年十二月目 录一、区域概况1(一)自然概况1(二)社会经济概况2(三)土地利用概况2(四)2014年度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概况5二、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开展情况9(一)工作目标与任务9(二)工作依据与原则11(三)工作组织12(四)工作进度安排12(五)工作经费安排14三、年度更新评价情况15(一)技术路线与方法15(二)工作底图确定17(三)资料调查收集18(四)年度更新评价18(六)数据库建设20四、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21(一)总体变化情况21(二)减少耕地质量等别情况23

2、(三)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质量等别情况25五、经验和建议26(一)经验26(二)建议28一、区域概况泉山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位于徐州市西南部,中抱云龙湖、云龙山,因境内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泉山区内有江苏省江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拉犁山汉墓、汉画像石艺术馆等自然人文景观。泉山区是徐州的经济、教育、医疗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之一。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江苏省人才先进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泉山区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

3、58之间,全区土地总面积9973.24公顷,耕地面积817.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0%,下辖庞庄街道、桃园街道、苏山街道、火花街道及徐州建成区等14个街道办事处,110个社区。(一)自然概况1.地貌泉山区集低山、丘陵、平原、岗地、河流为一体。金山街道、翟山街道、苏山街道、火花街道等街道办事处为低山、丘陵区,其他为平原、岗地。泉山区除云龙山以及泰山、韩山、大山头等山脉外,区内大部分地形为平原。2.气候泉山区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春温秋暖,冬寒夏热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5度,年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度的天数为59天,年日照时数为2280-2440小时,年

4、无霜期约为210天,年降水量在802.4mm左右。3.水文泉山区境内故黄河、丁万河、拾屯河、拾新河等河流纵横交错,另有排灌沟渠和桥、函、闸等设施,为泉山区的水产养殖产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良好的排灌条件,泉山区水域养殖总面积340公顷。4.旅游泉山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位于南郊、占地370公顷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云集了温带及亚热带植物,有“春花、夏荫、秋实、冬雪”四季佳景,目前正在加快开发建设。早期开放的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融彭祖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彭园、四季常青景点连缀的云龙山以及泰山、韩山、大山头等。与杭州西湖的“姊妹湖”云龙湖襟连互映,青山绿水之间建有汉代画像石馆、

5、金山古塔、拉犁山汉墓、“水上世界”等今古文化景观,加上城内的云龙公园和泉山人亲手建造的黄河水上公园、“世界奇观”以及依山傍水的别墅山庄,这些人文绘制和天造地设的景观,使泉山区成为一个风景大区、旅游大区。(二)社会经济概况2015年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83亿元,同比增长9.7%,是2010年的1.79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93亿元,增长8.4%,是2010年的1.8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17亿元,增长12.1%,是2010年的2.48倍;“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0.65 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92倍。全区经济总量和增幅保持主城区领先。2015年全区

6、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96.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3.4%,比2010年提高8.8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业发展迅猛;建成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9个,居全市第一,初步形成以“三大商圈”、“八大园区”、“九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十座千万楼宇”为支撑、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三)土地利用概况1.土地利用现状根据泉山区2015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全区土地总面积9975.56公顷,耕地面积715.40公顷,园地的面积为26.57公顷,林地的面积为701.99公顷,草地的面积为19.5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的面积589.5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面积为1201.69公顷,其他土地的面

7、积为50.4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面积6670.34公顷。2.土地利用特点就目前泉山区土地利用现状来看,其特点如下:(1)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泉山区属于徐州市市辖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比重较大。(2)耕地以旱地为主,其次为水田,水浇地比重小。(3)建设用地扩张过快,供地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徐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较快,城镇扩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加速了泉山区农地非农化的进程,土地城市化速度大于人口城市化速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也明显升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表1.1 泉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一级地类面积比例二级地类面积比例1耕地715.4

8、0 8.20%11水田155.14 1.62%12水浇地27.43 0.30%13旱地532.84 6.28%2园地26.57 0.27%21果园24.07 0.24%23其他园地2.50 0.03%3林地701.99 7.15%31有林地664.99 6.68%32灌木林地1.42 0.01%33其他林地35.58 0.46%4草地19.57 0.20%43其他草地19.57 0.20%10交通运输用地589.55 5.88%101铁路用地74.34 0.74%102公路用地471.09 4.71%104农村道路43.72 0.43%107管道运输用地0.40 0.00%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

9、地1201.69 12.26%111河流水面197.69 2.00%112湖泊水面729.18 7.31%113水库水面8.76 0.09%114坑塘水面175.36 1.94%116内陆滩涂3.24 0.03%117沟渠46.58 0.48%118水工建筑用地40.87 0.41%12其他土地50.44 0.52%122设施农用地31.68 0.34%123田坎1.37 0.01%127裸地17.39 0.17%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670.34 65.49%201城市5114.33 49.98%203村庄505.78 5.02%204采矿用地1013.29 10.12%205风景名胜及特殊

10、用地36.95 0.37%合计9975.56 100.00%合计9975.56 100.00%(四)2014年度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概况1.二级指标区确定本次耕地质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二级指标区在2011年度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确定的二级指标区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乡镇级行政区划图,主要针对跨两个及以上二级指标区的乡镇进行适当的调整,重新确定各二级指标区包含的区域范围。调整原则为:(1)二级指标区不打破乡镇边界;(2)二级指标区不打破重要地貌界线(水系、山脊线等);(3)由于乡镇合并导致镇级行政区跨两个以上二级指标区的情况,根据乡镇在两个二级指标区的面积分布情况,将合并后的乡镇

11、划至面积占比大的二级指标区。根据以上调整原则,泉山区的耕地质量分等二级指标区分为徐淮平原区。2.标准耕作制度及基准作物、指定作物确定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根据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方案确定了江苏省本次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标准耕作制度及基准作物、指定作物,见表1.2。徐淮平原区标准耕作制度为:复种类型为一年两熟,作物组成为小麦-水稻、小麦-玉米;基准作物为水稻;指定作物为冬小麦、一季稻。表1.2 江苏省各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及指定作物分 区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指定作物复种类型作物组成徐淮平原区一年两熟小麦-水稻、小麦-玉米水稻小麦、水稻、玉米其他指标区一年两熟小麦-水

12、稻水稻小麦、水稻3.分等因素及指标权重确定本次工作遵循继承性原则,在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更新调查泉山区2016年(即2015年度)内减少耕地,新增耕地以及质量建设耕地等别更新状况。原农用地分等确定的全省六个二级指标区自然分等因素有:表层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侵蚀程度等共九个因素指标。以原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的分等因素及权重为基础,根据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方案,确定了各个二级指标区参评因素指标及指定作物权重。本次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采用徐淮平原区的参评因

13、素指标及权重,具体见表1.3。表1.3 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参评指标及指定作物权重指标区徐淮平原区指定作物名称水稻小麦玉米表层土壤质地权重10.910.610.6土壤有机质含量权重17.817.417.4土壤PH值权重5.55.65.6耕作层厚度权重10.310.410.4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权重54.84.8土壤侵蚀程度权重5.46.16.1土壤盐渍化程度权重11.812.712.7灌溉保证率权重22.919.819.8排水条件权重10.412.612.64.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确定(1)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确定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是耕地质量分等的基础,耕地自然质量、利用质量

14、、经济质量等别即在这两个潜力指数的基础上进行逐步修正得到的。从理论上讲,有灌溉条件的水田、水浇地用光温生产潜力评价,地形、地貌及水源等限制因素导致无灌溉条件的旱地用气候生产潜力评价。但这样评价,使用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旱地自然质量等时要剔除指标体系中有关水分状况因素,水田和旱地要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必须重新调整评价指标体系,调整之后的指标体系要重新设定权重,这涉及到评价的可比性问题,使得结果不易参比。泉山区地处北温带、鲁淮区,受半湿润气候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雨水较为充沛,旱地也较有水分保证,因此本次工作全部采用光温生产潜力进行评价。水分状况对区域农业种植的影响体现在指标体系的灌溉保证率及排水条件两个

15、指标上,不同作物使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具体到指定作物分别为:水稻、小麦、玉米。本次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采用的光温生产潜力参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确定,其中水稻光温生产潜力为2071、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为1172、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为2253。(2)产量比系数确定产量比系数在于刻画相同光、温、水、土资源条件下不同作物产量之间的当量关系。因此,在相同的生长季节内播种生长的作物,产量比系数可以直接用作物单产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基准作物最高单产/指定作物最高单产对于不同生长季节内播种生长的基准作物、指定作物,由于它们生长发育所处光、温、水尤其是光、

16、温条件不同,因此作物产量比系数j不能简单地采用该公式计算得到。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将指定作物或基准作物最高单产,调整成基准作物或指定作物生长发育所对应光、温、水尤其是光、温资源条件下的最高单产,然后再用上述公式计算出作物产量比系数。依据上述方法,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了江苏省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本次工作中水稻、小麦、玉米产量比系数仍沿用上一轮成果,其中水稻为1.0,小麦为1.30,玉米为0.8。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主要由土壤pH值、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盐渍化程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及土壤侵蚀程度等耕地自然条件所决定。泉山区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共有六等

17、和七等两个等别,六等地所占比例较大,占全区耕地面积达52.61%,七等地所占比例较少,占全区耕地面积达47.39%。耕地的利用质量等别与指定作物单产及指定作物区域最高单产密切相关。泉山区耕地利用质量等别全部为七等地,面积为817.56公顷。耕地的经济质量等别与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及指定作物区域最高“产量成本”指数密切相关。泉山区耕地经济质量等别全部为九等耕地。表1.4泉山区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 单位:公顷等别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合计6等7等7等9等面积387.47430.09817.56817.56817.56合计52.61%47.39%100%100%100%二、

18、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耕地质量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是中央的一贯要求,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强调耕地必须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要求在做好耕地数量管控的同时,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而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是落实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耕地质量调查评定成果已被要求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深化该项成果的应用。土地管理法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规划土地用途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评定土地等别。为满足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需求,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19、的现势性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迫切需要,因此急需要对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进行更新调查评价。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现势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陆续下发了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以下简称60号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于2016年4月下发了关于部署开展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7号)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2016年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193号)文件,全面部署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泉山区将以2014年度的耕

20、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为基础,结合201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全面开展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明确指出要健全耕地质量评价制度和监测体系,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和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一)工作目标与任务1.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徐州市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全面掌握泉山区2015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形成与2015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图相匹配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保持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泉山区土地管理的日常工作,并为泉山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2.工作任务在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基础上,

21、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规定的技术方法,依据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开展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对2015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发)及耕地质量建设(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更新评价,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建立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主要开展的工作内容包括:(1)对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减少的耕地进行核减,相应的耕地图斑灭失;(2)对开发、复垦、整理等途径新增的耕地进行质量评定。依据20

22、15年度泉山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确定新增耕地数量、类型及位置,按照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确定的方法及参数体系,根据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方案的指导调查相关数据,评定泉山区内新增耕地的质量等别;(3)对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区域的耕地质量进行更新评价。按照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确定的方法及参数体系,根据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方案的指导补充、更新相关数据后,更新评价相关区域内的耕地质量等别;(4)形成泉山区1:5000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并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编制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成果

23、图件、成果表格等;(5)将2015年度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上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进行检查、验收,形成验收意见,并根据验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二)工作依据与原则1.工作原则本次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遵循“评价方法不变、基本参数稳定、适当补充调查”的原则,具体要求为:(1)严格遵循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的基本思想、技术路线和方法步骤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2)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对象以外的耕地质量等别一律不得调整,即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不得更改。 (3)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必须与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具有可比性,即除项目建设改变的因素属

24、性值外,其他因素属性值一律不得调整。2.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3)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4)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2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43号);(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7)国土资源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3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34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

25、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9)关于部署开展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7号);(10)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2016年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193号)(12)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1478号);(13)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14)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15)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16)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制图规范(试行);(17)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4年度)。(三)工作组织1.成立领导

26、机构徐州市人民政府对于开展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非常重视,政府办专门发文成立了徐州市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由分管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发动和协调工作,配合项目组做好资料的调查和技术培训工作。2.成立项目工作组由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抽调2名技术骨干和中国矿业大学3名技术人员组成项目核心组。项目核心组主要负责业务培训和外业调查指导与实施、质量检查、资料验收、内业处理、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成果整理等技术工作。(四)工作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2016年9月1日-2016年9月8日)(1)成立县级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

27、导组(2)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2技术培训(2016年9月9日-2016年9月13日)项目工作组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为全面开展工作奠定基础。3资料收集与调查(2016年9月14日2016年9月30日)(1)更新评价单元确定。根据要求与部署,收集2015年12月31日为节点的1:5000泉山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图作为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从工作底图上提取所有的耕地图斑(不包含可调整地类),作为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评价单元。(2)基础资料收集。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是在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基础上开展的,因此资料收集调查主要针对2015年度耕地数量、质量发生变化的相关资

28、料,所涉及的部门包括国土、农业、规划、水利、环保、统计部门等,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质量变化耕地以及质量建设资料。(3)数据审核。对县级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合理性进行校验审核,对于缺漏数据补充调查,对于失真、异常数据重新核对调查。4内业分析与处理(2016年10月1日2016年10月20日)根据年度内减少耕地、新增耕地、质量突变耕地和质量不变耕地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年度更新评价。(1)对因占、毁、调、退而减少的耕地直接进行核减,耕地图斑灭失;(2)对开发、复垦、整理等新增的耕地,根据不同新增耕地来源类型及其特点,调查收集新增耕地参评因素数据,进行质量等别的评定;(3)对因实

29、施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引起质量突变的耕地,识别发生突变的评价因素,通过外业补充调查,收集突变因素相关数据资料,并更新突变因素原始数据,进行质量等别的更新;(4)对质量不变的耕地,直接提取2014年度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的质量信息。5县级成果编制与初审(2016年10月20日2016年10月30日)(1)编制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分析报告、数据表册、图件、数据库,形成初步成果;(2)由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对本辖区范围内的县级成果进行初步审核,并将初步成果反馈技术单位进行核实与确认。6县级成果核查上报(2016年11月中旬)(1)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对泉山区耕

30、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进行预验收,根据省厅验收意见,将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2)根据要求将修改完善的最终成果提交至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五)工作经费安排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参照类似相关项目的收费标准,根据相关工作内容测算工作量和工作条件,对2015年度徐州市区(包括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所需经费进行了预算,按照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安排,并最终由徐州市财政局拨付并统一安排,主要用于资料收集调查、内业处理、成果验收上报等。三、年度更新评价情况(一)技术路线与方法1.技术路线围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目标和任务,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

31、2)、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实施方案,在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基础上,以泉山区为单位对2015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更新评价,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形成省、县级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工作流程见图3-1。分析、总结耕地质量等别、产能变化,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上报县级成果至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数据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复查编制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成果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料2014年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图201

32、5年度内质量建设耕地上报成果至国土资源部从数据完整性、标准性等方面开展数据自查工作统计、汇总、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收集资料集资料2015年度内新增和减少耕地2015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评价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等别信息县级省级上报县级成果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数据完整性、规范性、市区平衡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检查市级2015年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量库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图3.1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路线2.方法运用根据工作需要,采用的技术方法有几下几种: (1)特尔斐法:特尔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它是一种客观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管判断的技巧,故又称专家打分法,可用于各种领域的

33、决策和判断过程。该法之所以在系统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在于它能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要素作出概率估算,使分散的评估意见逐次收敛,最后集中在协调一致的结果上。因此,其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是系统工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测定方法。特尔斐法有专家单独表示意见、多次反馈和统计汇总等特点。(2)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又称选样调查法,范例调查法,样本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特点是比普遍调查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也较易做到比普遍调查更细致和深入。(3)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指按照调

34、查内容和具体要求深入实地,直接收集相关的第一手数据,其结果相对真实可靠。在本次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中,需要部分耕地的自然、产量及经济状况更新数据,所以需要对县域内各乡镇的耕地质量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调查。(4)对比分析法:在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新增耕地分类与周边耕地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差别因素和无差别因素,从而确定新增耕地的属性数据。(二)工作底图确定根据要求与部署,收集泉山区2015年12月31日为节点的1:5000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图作为本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根据本次工作要求,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工作底图采用2015年12月31日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

35、果图(1:5000),分等单元为从工作底图提取的耕地图斑,共1005个,总面积为715.40公顷,各耕地二级地类图斑个数与面积如表3.1所示。表3.1 泉山区耕地分等单元面积汇总表地类名称单元个数(个)总面积(公顷)水田206 155.14 水浇地54 27.43 旱地745 532.84 总计1005 715.40 (三)资料调查收集根据工作内容,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需收集数据资料如下表:表3.2 县级资料收集表序号资料名称资料来源资料用途12014年度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数据库国土局制作工作底图22015年度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量数据库国土局制作工作底图3201

36、5年度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增量数据库国土局确定新增耕地来源42015年度内变更入库及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资料、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资料(可研、设计和竣工验收报告,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资料,并填写相关调查表格)国土局质量建设耕地提取5县级土壤志农业局分等因素数据调查6县级耕地地力监测数据(报告及样点测试数据)农业局分等因素数据调查7县级测土配方施肥资料(报告及样点测试数据)农业局分等因素数据调查82015年度县(区)域内完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验收报告及图件、设计报告,并填写相关表格农业局质量建设耕地提取92015年度县(区)域内完成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验收报告及图件、设计报告,并填写相关调

37、查表格水利局质量建设耕地提取10徐州市统计年鉴(2013-2015)统计局单产、投入等数据查询(四)年度更新评价1.减少耕地核减以在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方案(2015年)规定的技术方法,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以2015年度泉山区减少耕地、新增耕地、质量建设耕地为主要工作内容,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表3.3更新类型代码表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更新类型1减少耕地11建设占用12灾害损毁13农业结构调整14生态退耕15耕地净面积减少16其他2新增耕地21土地整治22增减挂钩补充耕地23

38、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24农业结构调整25整理田坎、小型沟渠等小于上图面积无法按图斑表示的新增耕地26其他补充耕地3质量建设耕地31土地整理32土地复垦3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4农田水利建设35农业综合开发36其他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增量数据包中提取年度内因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的耕地图斑、零星耕地,复制存储到年度更新评价耕地图斑图层,由于田坎、沟渠增加使得耕地净面积减少的图斑,只需要把属性信息复制存储到年度更新评价零星耕地图层属性表中。2015年度泉山区减少耕地102.15公顷。从耕地质量等别来看,国家自然质量等中六等地减少耕地12.97公顷,七等地减少耕地89.

39、17公顷;国家利用质量等中七等地减少102.15公顷;国家经济质量等中九等地减少102.15公顷,具体情况见下表3-4。表3.4 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减少耕地评价结果表单位:公顷等别六等七等九等合计国家自然等12.9789.17102.15国家利用等102.15102.15国家经济等102.15102.152.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新增耕地包括两部分:一是因实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补充的耕地,二是农民自主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或其他原因新增的耕地。2015年度泉山区无新增耕地。3.质量建设耕地等别更新质量建设耕地等别更新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土系统内因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引起等别变化的耕地;二是国土系统

40、外因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引起等别变化的耕地。2015年泉山区无质量建设项目。(六)数据库建设整理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按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属性格式要求,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一是将201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耕地图层,与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中的等别图、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图进行叠加,获取耕地图斑的质量等别评定属性数据,形成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二是整理评价相关成果,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的要求,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四、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一)总体变化情况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结果面积量算,首先由本次工作专门设

41、计开发的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信息系统对每个分等单元进行面积量算,然后由分等单元到村、乡镇、市进行分等结果的面积汇总统计。1.等别成果分析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主要由土壤pH值、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盐渍化程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及土壤侵蚀程度等耕地自然条件所决定。泉山区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共有六等和七等两个等别,六等地所占比例较大,占全区耕地面积达52.66%,七等地所占比例较少,占全区耕地面积达47.34%。耕地的利用质量等别与指定作物单产及指定作物区域最高单产密切相关。泉山区耕地利用质量等别全部为七等地,面积为715.41公顷。耕地的经济质量

42、等别与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及指定作物区域最高“产量成本”指数密切相关。泉山区耕地经济质量等别全部为九等耕地。表4.1泉山区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 单位:公顷等别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合计6等7等7等9等面积376.74338.67715.41715.41715.41合计52.66%47.34%100.00%100.00%100.00%2.地类统计分析2015年度,泉山区耕地总面积715.41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55.14公顷,占总面积的21.69%,水浇地面积27.43公顷,占总面积的3.83%,旱地面积532.84公顷,占总面积的74.48%。泉山区各地类国家耕地质量

43、等别详见表4.2。表4.2泉山区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地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公顷地类名称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合计比例6等7等7等9等水田155.140155.14155.14155.1421.69%水浇地27.43027.4327.4327.433.83%旱地194.17338.67532.84532.84532.8474.48%合计376.74338.67715.41715.41715.41100.00%3.空间分布分析国家自然质量等地域分布上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六等地和七等地主要分布在泉山区西部。分布规律与地形条件相呼应,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土壤自然条件最优,适宜水稻、小麦等农

44、作物种植。利用质量等别分布规律与自然质量等别分布规律相似,同样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自然质量等与利用质量等相互联系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自然条件越优,越适合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作物产量自然也就越高。经济质量等各等别分布较分散,其分布规律与自然质量等和利用质量等有所不同,主要因为经济质量等所涉及的因子较多,而且价格受主观和地区因素影响。表4.3泉山区2015年度各乡镇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空间分布统计表 单位:公顷乡镇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合计比例6等7等7等9等徐州建成区23.0645.4668.5268.5268.529.58%庞庄街道102.970102.97102.97102.97

45、14.39%桃园街道119.950.03119.98119.98119.9816.77%苏山街道107.95131.29239.24239.24239.2433.44%火花街道22.02144.52166.53166.53166.5323.28%九里建成区0.7917.3818.1718.1718.172.54%合计376.74338.68715.41715.41715.41100%4.两轮耕地质量等别对比本次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遵循“评价方法不变、基本参数稳定、适当补充调查”的原则,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更新评价工作,两次耕地质量评价所采用的评价标准相同,所以

46、绝大部分耕地等别沿用上一轮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区别在于2015年度内耕地减少,没有新增耕地和质量突变情况。截止2015年12月31日,泉山区耕地面积715.41公顷。无新增耕地和质量突变情况,耕地减少28.75公顷。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和2015年耕地质量更新等别成果相比,泉山区国家自然质量等均是六等和七等2个等别,国家利用等两轮均是在七等地,国家经济等两轮全部为九等地。总体来看,两轮等别状况差别不大。(二)减少耕地质量等别情况1.减少耕地地类分析2015年度泉山区减少耕地图斑个数145个,其中减少水田图斑个数20个,面积6.40公顷;减少水浇地图斑个数4个,面积2.91公顷;减少旱地图

47、斑个数121个,面积102.14公顷。具体情况见下表4.4。表4.4 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减少耕地地类面积汇总表单位:公顷地类名称图斑个数面积小计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六等七等七等九等水田206.40 6.40 0.00 6.40 6.40 水浇地42.91 2.91 0.00 2.91 2.91 旱地12192.84 3.66 89.18 92.84 92.84 合计145102.14 12.97 89.18 102.14 102.14 2.减少耕地更新类型分析2015年度泉山区由于建设占用减少耕地27.17公顷,从国家自然质量等来看减少六等地1.12公顷,七等地16.05公顷;从

48、国家利用质量等方面来看减少的全部为七等地;从国家经济质量等方面来看减少的全部为九等地。2015年度泉山区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57公顷,从国家自然质量等来看减少六等地0.21公顷,七等地1.36公顷;从国家利用质量等方面来看减少的全部为七等地;从国家经济质量等方面来看减少的全部为九等地。2015年度,由于徐州市市区地籍采用一体化数据库,造成其他原因减少耕地73.40公顷。从国家自然质量等来看减少六等地1.64公顷,七等地71.76公顷;从国家利用质量等方面来看减少的全部为七等地;从国家经济质量等方面来看减少的全部为九等地。表4.5 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减少耕地更新类型面积汇总表单位:公

49、顷地类名称图斑个数面积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六等七等七等九等建设占用11127.1711.1216.0527.1727.17农业结构调整151.570.211.361.571.57其他1973.401.6471.7673.4073.40合计145102.1412.9789.17102.14102.143.减少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分布情况分析泉山区2015年度减少耕地在空间分布上徐州建成区最多且主要为建设用地占用及2014年度一体化数据变更造成,减少耕地见分布图。图4.1泉山区耕地减少分布图(三)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泉山区属于徐州市辖区,由于2015年度无土地整治、土地整理、高

50、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开发等质量建设项目等,因此不存在由于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等别变化情况。五、经验和建议(一)经验2015年度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工作,在上级部门关怀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总结近本年的工作,我们有如下深刻体会:1.严格遵循规程和方案是搞好本次工作的关键国家标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方案是本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须认真严格执行。我们在工作中首先组织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了规程和方案,掌握规程和方案的技术标准、技术程序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徐州泉山区实际情况,编制了2015

51、年度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程和方案的技术规定,保证了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严密性、科学性。2.良好的组织管理是本次评价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为确保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由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本省各县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审核验收等工作。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启动后,省厅组建了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省级技术指导组;制定了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实施方案,为评价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组织和技术支撑。3.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是搞好本次工作的保证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

52、价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任务中密切配合,这些都保证了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4.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是搞好本次工作的基础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难以保质、保量、及时完成的。为此我们及时组成了一支精干的队伍,其成员由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和中国矿业大学的有关人员组成。人员的专业组成合理、整体素质较高,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业务互补、相得益彰,为完成这项工作打下了坚实

53、的基础。5.技术单位是评价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支撑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保证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将本次评价任务委托给技术实力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中国矿业大学承担。技术单位良好的信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评价工作经验都为圆满完成本次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奠定的基础。6.收集充足、可靠的基础资料是搞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前提只有调查收集充足的、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才能科学地完成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为此,我们十分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工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调查手段,如在有关部门设立联络员,由联络员按要求提供、填报资料;利用抽调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和中国矿业大学工作人员业务强的优势,在获取充足的资料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资料,进行补充调查,对有明显失真的资料,进行核查修正,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7.现代地理信息处理手段为完善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操作平台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应用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ArcGIS9.3、Mapinfo6.2、AutoCAD2008等制图软件处理了相关原始图件及数据,并应用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