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考题_第1页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考题_第2页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考题_第3页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考题_第4页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体压强题目的知识回顾(1)当求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时液体压强:先求:p=pgh;再求:F=ps。(2)当求整个容器对桌面/地面的压力、压强时固体压强:先求:F=G再求:p=F/s。注:以上求法不需考虑装有液体容器的形状问题。(3)当容器形状不规则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大小等于以容器底面积为底、竖直向上的液体深为高的柱体体积内液体所受的重力。液体压强题的一般类型1、一般都是研究柱体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柱体容器内液体的特点:(1)既可以使用公式p=pgh也可以使用公式p=F/S(2)液体压强可以累加利用公式p=p上+p下2、题目中出现的三个状态(1)初态0(2)变化过程:变化量向容

2、器中加入或抽出一定量液体;浸没或取出液体中金属球;(3)末态?:3、涉及的公式基础知识:例1在桌面上有一圆柱形容器,里面装有水,请根据已有的条件。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强大小的比较:例2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0、p乙0。已知:P甲0=P乙0、p甲p乙(1)只能改变甲或乙中的一个,使P甲P乙,怎么实现?(2)同时改变甲、乙液体,使得p甲p乙变式例2两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0、p乙0。已知:p?0=pz,0P甲P乙。同时改变甲、乙液体,使得p甲p乙。练习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

3、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已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若要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可:()A向两容器内分别倒入相同高度的液体;B向两容器内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C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D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练习2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p水P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练习3内都装有水的两

4、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面积足够大的水平桌面中间位置上。若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铝球(已知P铜>铝)分别放入两个量筒中沉底且浸没于水中后(水未溢出),两个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此时水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A放铜球的压强大;B放铝球的压强大;C可能一样大;D一定一样大。练习4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A、B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如图所示。可以确定小球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A.Fa=Fb,Pa>Pb;B.Fa<Fb,Pa=Pb;C.

5、Fa<Fb,PA<PB;D.Fa>Fb,Pa>pBo练习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x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二p乙解决“比较液体压强大小”问题的一般步骤1 、画图2 、分析题目原来的压强p0(压力F0)变化的压强?p(压力?F)现在的压强p?(压力F?)3 、比较变化的压强P质量变化:p=AF/S深度变化:p=pgAh4 、代入数量关系p?=po&#

6、177;zp或F?=Fo±F经典例题乙1. (2011中考)如图1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A. Pa<Pb,Fa=FbB. Pa<Pb,Fa>FbC. Pa>Pb,Fa=FbD. Pa>Pb,Fa>Fb2. (2010中考)如图2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

7、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图23、(2008中考)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P水P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4. (2006 中考:两个I房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P水 P酒精),将实心小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

8、,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A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5. (2006中考)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水酒精)0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6. (2010中考模拟)如图6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

9、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PA> PB> PCoBPa= Pb= PCoCPa< Pb<Pc0D Pa= Pc> Pb07. (2009四遇如,7所4,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着要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可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A相同高度的液体。B相同体积的液体相同质量的液体。D相同重力的液体8、(2007中考模拟)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在两个容器内再分别装入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后,则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10、与p酒精大小关系是()Ap水p酒精B、p水=p酒精C、p水p酒精D、以上均有可能9. (2006中考模拟)如图9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已知p水酒精)。在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再分别倒入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后,水和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与P酒精的大小关系是()AP水p酒精。IIDn一n.工w一BP水一P酒精。Cp水p酒精。D以上都有可能10. (2011浦东二模)如图10所示,两个盛有等高7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

11、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B.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11. (2011长宁二模)如图11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c>Pbo12. (2011虹口二模)如图12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

12、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13. (2011嘉定、宝山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已知水的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在下列措施中(保证容器中有液体,且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D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空心铜球分

13、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14. (2011静安二模)如图14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A.倒入的7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7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二-二-乙C.抽出的7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7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15. (2011闵行二模)如图15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已知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下列做法有可能使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与P

14、乙大小关系不变的是(无液体溢出,铜>铁)()A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B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C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D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B F甲=5乙p甲 p乙。F甲=5乙P甲 P乙。16. (2011普陀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p«p铝)分别浸没在甲、乙两个容器中,且均无水溢出,这时两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CF甲5乙

15、P甲P乙。D17. (2011青浦二模)如图17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已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且无液体溢出,则()A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B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C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D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18. (2011闸北二模)如图18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P水P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

16、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迎战中考系列复习一压强类计算题一专题八固体压强例1如图所示,AB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体积为1.25X10-4米3,B的底面积为4X10-4米2的,A的密度为8X103千克/米3,B的重力为0.49牛顿,求:(1)物体A的质量mio(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3)若要使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在哪个正方体上叠放一个重为多少牛的物体?(4)若要使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在两个正方体上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大小相同的力,求所施加的力?例2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

17、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B的密度分别为0.8X103千克/米3和0.1X103千克/米3,物体A质量为0.8千克。求:(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a。(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3)若要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小明拟采用的办法如下表所示:分析计算过程结论若只在A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去f厚度h后,A物体剩在A物体小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上水平截去厚明解得h7.5102米度为h7.5102米米的部分请判断:小明的分析过程及结论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小华设想在两物体中某一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重为G的部分、并置于另一物体上部后使二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通过计算分析小华的设想

18、是否有可能实现,若有可能,求出G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练习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均为20牛,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乙的边长大于甲的边长。求:(1)物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若在甲、乙两物体上表面的中央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甲、F乙,使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小明、小华和小红三位同学分别比较力F甲、F乙的大小关系,他们的推理过程和结论如下表。就三位同学的推理过程和结论,请判断:小明是的,小华是推理过程结论小明因为F甲F乙、SP所以p甲以。假如施加的力F甲F乙,则甲对桌面减小的压强大于乙对桌面减小的压强,就满足两物体对桌间的压强相等。小华由于施加F甲

19、、F乙后,p甲p乙,所以-二-o因为S甲宠,所以F甲-F甲F乙-F乙,因为F甲F乙,所以F甲F乙小红因为F甲F乙,Sp#,所以p甲以。假如施加的力F甲F乙,又因为S甲S.,则甲对桌间减小的压强有可能大于乙对桌面减小的压强,就满足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的,小红是的。(均选填“合理且完整”、“合理且不完整”或“错误”)练习2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pa为0.2X103千克/米3,pb为0.3X103千克/米3。求:(1)物体A的质量mA。(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3)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

20、下体积Vi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或将正方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M与上的之比。2010年中考计算22题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X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求:物体A的质量;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内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力某一从A的右侧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B的上表面力某一分别从

21、AB的右侧按相同比例截取FS分长方体,置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2011年中考计算22题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求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pa:pB。若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他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固体压强计算题解题的一般思路若是出现切去相同的质量或者施加相同的力,叠加重物时考虑固压公式:若是出现水平或竖直切去相同高度或者相同体积的物体时考虑用液压公式:液体压强柱形容器内液体例1如图所示,薄壁

22、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装有1.8千克的酒精和2千克的水。甲的底面积为0.016米2,乙的底面积为0.01米2。(已知p酒=0.8X103千克/米3)求:(1)水的体积V。(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强P。(3)为了使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小华和小强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方法(无液体溢出),如表所示。请判断,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出该方法中所要求的质量或体积。同学设计的方法小明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小红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小华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所示,小强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如图例 2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有质量均为2千克的水和酒精。甲的底

23、面积为0.01米2,乙的底面积为0.016 米 2。求:(1)水的体积V。(2)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强p(3)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和小红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右表所示。请判断,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Vo(酒精的密度为0.8X103千克/米3)同学所设计的方法小明分别在甲、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小红分别在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练习1重为10牛、底面积为2X10-2米2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盛0.18米深的水c若在此容器内再放入一密度为0.5X103千克/米3,质量为0.5千克的塑料块,使水面上升0.02米(水未溢出)。求:(

24、1)塑料块受到的重力;(2)放入塑料块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现在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想计算塑料块静止在水面上时,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Ap0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计算过程小长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AF就是容器内增加的水的重力AG水,即AF=AG水=Amg=pAvg=1.0X103千克/米3X2X10-2米2X0.02米X9.8牛/千克=3.92牛;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p上金卫二1.96102帕。SS2102米2小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AF就是塑料块的重力G,即AF=G塑=mg=0.5千克x9.8牛/千克=4.9牛;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FG塑4.9牛24tAp2出22.4510帕。SS2102米2请判断:小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