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第三中学12-13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福建泉州第三中学12-13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福建泉州第三中学12-13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福建泉州第三中学12-13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福建泉州第三中学12-13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1用正楷将“日日走,能行万里路;时时学,能读万卷书”书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运笔流畅、结构合理、匀称美观。(2分)2下列各项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 )(3分)A苍皇(cng)索然无味微不足道(谈,说)B悬念(xuán) 怨天尤人乳臭未干(不好闻的气味)C琢磨(zhu)谈笑风声名副其实(符合)D浩瀚(hàn)含辛茹苦销声匿迹(隐藏)3下列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B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

2、心血潮地决定新产于下个月投放市场。D读完地震自救手册后,大家恍然大悟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节你是回爷爷奶奶家过年?还是回外公外婆家过年?B我想了一下又问“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这是爱吗?”C“拥有了一定要会珍惜,”他说“读尔基的童年,你会倍感自己童年的幸福。”D我的收获里充满了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5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访和信。C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D他的作文不但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班之冠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我的老师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送给她老师的一首赞歌。文章写出了老师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写出了自己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态度的巨大变化。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的亲情。D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体小说集,作者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7仿写句子(4分)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 ;鲁智深美在它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美在他 。 8填空(8分)(1)旦辞黄河去,不闻爷娘唤女声,。(2) ,却话巴山夜雨时。

4、(李商隐夜雨寄北)(3)数声风笛离亭晚,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4)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两句诗和这句话的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 , 。(5)小学生活已经结束,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分别时,请从你的课外积累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句,。9 综合性学习。(8分)为了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泉州第三学在十月举行了“走进国学经典,传承华美德”的德育主题系列活动。“诵弟子规,行圣人训,做文明人”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1)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和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对下面几位同学的行为进行规劝。(3分)

5、(2)针对这次活动,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走进国学经典,传承华美德践行弟子规演讲比赛”得到校同学的欢迎。做为校报的小记者,请你在比赛现场的校领导、评委老师、参赛选手或观看比赛的同学任选一位进行采访(至少向采访对象问一个问题)。(3分) (3)除了演讲比赛,你认为学校还可以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请写出两种。(2分) 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伤仲永,完成10-14题。(16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6、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0解释句加点词的意义(4分)(1)世隶耕 ( ) (2)即书诗四句( )(3)或以钱币乞之 ( ) (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2按要求摘录原文语句填空(2分)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十二三岁作的诗已经“ ”,二十岁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3你认为仲永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语句加以分析。(2分) 14我国历史上

7、有很多勤学苦读的典故,请你举出两个(2分) 、 (二)阅读“的士”司机,完成15-19题。(13分)“的士”司机深圳的“的士”司机,不少是很有风度的。让我更难忘的,还是另一个短短的镜头。一天傍晚,跟朋友们去散步,不觉到了穿窿桥。这是广九铁路经深圳市区间的一座老交通桥。午后一阵急雨,让桥下一块凹处积满了雨水。就在我们刚从桥洞穿过,还在那片水洼近旁的时候,迎面开一辆“的士”,车速早已减得比散步还从容了。只见那车前窗内,斜插一枝雪白的玉兰,轻轻地摇曳着;司机么,一个20岁出头,蛮“靓”的后生仔,似乎比穿过闹市区更经心,更留意,稳稳地把着方向盘,还不时照应着两侧行人,让车轮由水洼轻巧地、舒缓地踱过去,

8、不见一点水花溅起。那车子驶离水洼,也没有立即加速,却见那小司机一手把了方向盘,一手扶着车窗框,探出头,回转过脸,望了望后面的行人,留下一个含着些歉意的微笑;虽然并没有溅染任何一个行人的裙边裤脚,却仿佛是在为车过水洼的那片刻间,可能惊扰了行人其包括我和我的友人而致歉似的随后,那车子才翩然驶去。15第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士司机的“风度”的?(3分) 16第段和第段都是表现“的士”司机文明风度的,在表现手法上两段之间的关系表达不够恰当的是 ( ) (2分)A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 B点与面相结合C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D略写与详写相结合17选文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车轮由水

9、洼里轻巧地、舒缓地踱过去”一句,把“踱”换成“开”行不行? (2分) 19“风度”一词原指美好的举止、姿态。本文的“风度”有具体的含义,请试概括几点。(4分) (三)阅读一床小花被,完成20-23题。(14分)一床小花被六岁时,她被母亲过继到伯父伯母家。伯父当年闯关东,与伯母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而她的生身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拉扯着4个孩子不容易,思想去,就把体质最弱的她,送出去了。在伯父伯母家,她过上了好日子,饭能吃饱,有新衣穿,长大后,她的伯母,也就是养母,坚持供她读到专毕业。他们视她为己出。她也尽量做了一个好女儿乖巧、听话,家务活抢着做。 即使这样,她还是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的轻言细语

10、,母亲在深夜里为她掖好被子,母亲粗糙的手轻轻抚过她的头十二岁那年,她随养父母回山东过年。在老家温暖的大炕上,养母微笑着给她介绍,这是大姑,二姑,这是三婶,二婶她随着养母的指点,懂事地叫着她们,每个人都看着她,愉快地回应。最后,养母指向一个女人,问,认识她吗?她想都没想,答,不认识。掉头跑开,到院子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疯玩起。她永远记得,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硬,眼里涌出湿湿的东西,却努力压抑着,不让它掉下。那个女人是她的母亲,怀里抱着一床小花被。后得知,那床小花被,是母亲省吃俭用积攒了数月的钱,买棉花棉布,一针一线为她缝制的。而她在踏进屋里的第一步,就在众多面孔,一眼认出母亲。小小的她,说不

11、清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回答,许是怨恨,许是怕养母不兴吧。老家之行,她的表现让养母很满意,母亲做的小花被,养母慷慨地送给了她。夜晚,盖着松软的小花被,她把头蒙进被里,拼命嗅着,仿佛能闻到一种味道,那是母亲的手,轻轻抚过被子的味道。养母爱她,但脾气不怎么好,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拿她出气,打骂也是常有的事。受了委屈,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顶嘴,或者大哭大闹,只默默地自己担着。晚上,钻进被窝,小花被的温暖覆盖着她,她的眼泪,一滴一滴渗进被子里。小花被一直陪伴着她。上了专,要住校,养母为她准备了一床更新的被子,她表示还要带着小花被。然后她看到养母的脸上有了不悦。那天她去同学家玩,回后发现小花被不见了,问养母,养母总

12、是顾左右而言他。她便不再问了。小花被从此失踪,她的心里,很是失落了一阵子。她的大半生在东北度过。为养父母养老送终后,她已经60多岁。而后又随着儿女,回到山东老家。此时,她的生母已经80多岁,身体还不错,眼不花耳不聋。母女俩再度相聚,手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此时,历经磨难的她早已谅解了母亲。她给母亲讲自己的成长,讲种种见闻与经历,也讲到了那床小花被。老母亲用干枯的手抹着眼泪,说,闺女,娘还能为你再做一床小花被。第二天,母女俩手牵手,去了市场,买新棉花和小花布。把花布洗净后,在阳光下晾干,然后娘俩坐在洁净的地板上,一针一线缝起小花被。如今,她夜夜盖着小花被,闻着,嗅着,不时用手摩挲一下,幸福得就像

13、一个孩子。她是我的母亲。有时候我问,要不要换床被子。因为单位里发了很多太空被,又轻又软,柜子里有些放不下了。她摇头,急忙声明,我就喜欢这床小花被。我笑了,任由她拥着她的小花被。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母亲。夜晚,她的房间里传均匀的呼吸,我想,花被之下,一定会有一个安稳的梦吧。20阅读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3分) 21阅读画线句,思为什么她的回答会引起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硬?试揣摩“那女人”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22标题“一床小花被”的小花被在文起什么作用?(4分) 23文的她一直盖着母亲做的小花被,不愿换其他被子,这表达了她怎样的情感?(3分) (四)名著阅读(10 分)阅读西游记的

14、三首诗,回答24-26问题,堪叹妖猴不奉公,当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搅乱蟠桃会,大胆私行兜率宫。十万军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自遭我佛如困,何日舒伸再显功!天产猴王变化多,偷丹偷酒乐山窝;只因搅乱蟠桃会,十万天兵布罗。伏逞豪强大势兴,降龙伏虎弄乖能。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恶贯满盈身受困,善根不绝气还升。果然脱得如手,且等唐朝出圣僧。24这三首诗概括了西游记有关孙悟空的哪些故事?(4分) 25“天产猴王变化多”,除了“变化多”,孙悟空还有什么突出本领,他从何处学这些本领?除了学这些本领外,他还收获了什么?(3分) 26在这三首诗,孙悟空既被说成“狂妄”“恶贯满盈”又被说成“无敌手”“有威风

15、”,既被叫做“妖猴”又被称“猴王”。那么,请结合上面的内容谈谈你对孙悟空的评价吧。(3分) 三、写作(60分)以“我 的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友情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可爱的同桌”“我搞笑的老妈”“我疯狂的闺密”或“我痛苦的基地生活”“我七彩的童年”“我新奇的初一生活”多角度、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叙事要详略得当;请扣准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书写端正,卷面整洁。泉州三2012年秋季初一年期试语文答案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1用正楷将“日日走,能行万里路;时时学,能读万卷书”书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运笔流畅、结构合理、匀称美观。(2分)2下列各项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

16、 D )(3分) A苍皇(cng)索然无味微不足道(谈,说) B悬念(xuán) 怨天尤人乳臭未干(不好闻的气味) C琢磨(zhu)谈笑风声名副其实(符合) D浩瀚(hàn)含辛茹苦销声匿迹(隐藏)3 下列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潮地决定新产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读完地震自救手册后,大家恍然大悟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分)A春节你是

17、回爷爷奶奶家过年?还是回外公外婆家过年? B我想了一下又问“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这是爱吗?” C“拥有了一定要会珍惜,”他说“读尔基的童年,你会倍感自己童年的幸福。” D我的收获里充满了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5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分)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访和信。C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D他的作文不但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班之冠。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分)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我的老师是英国作家海伦

18、3;凯勒送给她老师的一首赞歌。文章写出了老师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写出了自己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态度的巨大变化。 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的亲情。D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体小说集,作者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仿写句子(分)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西游记 美在它_浪漫神奇 ;鲁智深美在它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唐僧_美在他_坚贞忠诚、不言放弃的执著。 8填空(8分)(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

19、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4)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两句诗和这句话的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5)小学生活已经结束,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分别时,请从你的课外积累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综合性学习。(8分)为了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泉州第三学在十月举行了“走进国学经典,传承华美德”的德育主题系列活动。“诵弟子规,行圣人训,做文明人”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1)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和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对下面的几位同学

20、的进行规劝。(3分)下课了,有几位同学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嬉戏打闹有的同学故意脚下使绊子,有的同学因此受了轻伤。双方马上就厮打起,引一群同学的围观。一时间“热闹”得连上课铃声都没听见,更不用说老师的制止劝导了。(2)针对这次活动,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走进国学经典,传承华美德-践行弟子规演讲比赛”得到校同学的欢迎。做为校报的小记者,请你在比赛现场的校领导、评委老师、参赛选手或观看比赛的同学任选一位进行采访(至少向采访对象问一个问题)。(3分) 对校领导您好,我是校报的小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请问您认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对评委老师“您好,我是校报的小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

21、采访。您对今年的参赛选手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对参赛选手“您好,我是校报的小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您刚才的表现太精彩了,请问您有什么演讲的秘诀吗?” 对观看比赛的同学“您好,我是校报的小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您觉得这次的比赛怎么样,自己有没有想上台演讲的冲动呢?”(问候、简介自己、提问各1分) (3)除了演讲比赛,你认为学校还可以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请写出两种。(2分)有关弟子规的手抄报比赛、硬笔书法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辩论赛等。(一项1分)二阅读理解( 53 分)(一)阅读伤仲永,完成10-14题。(16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22、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0解释句加点词的意义(4分)世隶耕 ( 隶属,附属 ) 即书诗四句( 书写 )或以钱币乞之 ( 有的人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采和道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纷纷请仲永的父亲做客(或以宾客之礼对待仲永的父亲)。令作诗,不能称前

23、时之闻。让(仲永)做诗,(所做的诗)不能和先前的好名声相符合。 12按要求摘录原文语句填空(2分)方仲永五岁作诗能“指物作诗立就”,十二三岁作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就“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3你认为仲永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语句加以分析。(2分)仲永的父亲是个唯利图、目光短浅的人,从“父利其然也”“不使学”可以看出14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勤学苦读的典故,请你举出两个(2分)头悬梁,锥刺股 、 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每个1分)(二)阅读“的士”司机,完成15-19题。(13分)“的士”司机深圳的“的士”司机,不少是很有风度的

24、。衣着整洁不必说,多是雪白的衬衣,打着漂亮的领结;一般都操着一口满可以的普通话那天在环球商业心的门厅外,留意观察了七八名司机,待客大多称“您”,说“请”;自然,有时也因应对方需要而说方言的。用语得体,持态得宜,更是屡有所见。至于帮助客人提放行李,也并不稀罕了。在罗湖车站,还听到一名年轻女司机,向两位即将进店的客人道“一路平安”呢。难得的倒是她神态自然,不矫饰,也不卑微自下。让我更难忘的,还是另一个短短的镜头。一天傍晚,跟朋友们去散步,不觉到了穿窿桥。这时广九铁路经深圳市区间的一座老交通桥。午后一阵急雨,让桥下一块凹处积满了雨水。就在我们刚从桥洞穿过,还在那片水洼近旁的时候,迎面开一辆“的士”,

25、车速早已减得比散步还从容了。只见那车前窗内,斜插一枝雪白的玉兰,轻轻地摇曳着;司机么,一个20岁出头,蛮“靓”的后生仔,似乎比穿过闹市区更经心,更留意,稳稳地把着方向盘,还不时照应着两侧行人,让车轮由水洼轻巧地、舒缓地踱过去,不见一点水花溅起。那车子驶离水洼,也没有立即加速,却见那小司机一手把了方向盘,一手扶着车窗框,探出头,回转过脸,望了望后面的行人,留下一个含着些歉意的微笑;虽然并没有溅染任何一个行人的裙边裤脚,却仿佛是在为车过水洼的那片刻间,可能惊扰了行了其包括着我和我的友人而致歉似的随后,那车子才翩然驶去。15第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士司机的“风度”的?(3分)从衣着、语言、习惯、服务态

26、度等 16第段和第段都是表现“的士”司机文明风度的,在表现手法上两段之间的关系表达不够恰当的是 ( C ) (2分)A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B点与面相结合C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D略写与详写相结合17选文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18 “车轮由水洼里轻巧地舒缓地踱了过去”一句,把“踱”换成“开”行不行? (2分)不行,因为“踱”字写出了的士司机的小心、轻稳从容、为行人虑的良好风度。“开”则没有这种作用,所以不行。 19“风度”一词原指美好的举止、姿态。本文的“风度”有具体的含义,请试概括为几点。(4分)衣着整洁、用语文明、持态得体、服务周到 (三)阅读一床小花

27、被,完成20-23题。(14分)一床小花被六岁时,她被母亲过继到伯父伯母家。伯父当年闯关东,与伯母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而她的生身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拉扯着4个孩子不容易,思想去,就把体质最弱的她,送出去了。在伯父伯母家,她过上了好日子,饭能吃饱,有新衣穿,长大后,她的伯母,也就是养母,坚持供她读到专毕业。他们视她为己出。她也尽量做了一个好女儿乖巧、听话,家务活抢着做。 即使这样,她还是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的轻言细语,母亲在深夜里为她掖好被子,母亲粗糙的手轻轻抚过她的头十二岁那年,她随养父母回山东过年。在老家温暖的大炕上,养母微笑着给她介绍,这是大姑,二姑,这是三婶,二婶她随着养母的指点,懂

28、事地叫着她们,每个人都看着她,愉快地回应。最后,养母指向一个女人,问,认识她吗?她想都没想,答,不认识。掉头跑开,到院子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疯玩起。她永远记得,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硬,眼里涌出湿湿的东西,却努力压抑着,不让它掉下。那个女人是她的母亲,怀里抱着一床小花被。后得知,那床小花被,是母亲省吃俭用积攒了数月的钱,买棉花棉布,一针一线为她缝制的。而她在踏进屋里的第一步,就在众多面孔,一眼认出母亲。小小的她,说不清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回答,许是怨恨,许是怕养母不兴吧。老家之行,她的表现让养母很满意,母亲做的小花被,养母慷慨地送给了她。夜晚,盖着松软的小花被,她把头蒙进被里,拼命嗅着,仿佛能闻

29、到一种味道,那是母亲的手,轻轻抚过被子的味道。养母爱她,但脾气不怎么好,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拿她出气,打骂也是常有的事。受了委屈,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顶嘴,或者大哭大闹,只默默地自己担着。晚上,钻进被窝,小花被的温暖覆盖着她,她的眼泪,一滴一滴渗进被子里。小花被一直陪伴着她。上了专,要住校,养母为她准备了一床更新的被子,她表示还要带着小花被。然后她看到养母的脸上有了不悦。那天她去同学家玩,回后发现小花被不见了,问养母,养母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她便不再问了。小花被从此失踪,她的心里,很是失落了一阵子。她的大半生在东北度过。为养父母养老送终后,她已经60多岁。而后又随着儿女,回到山东老家。此时,她的生母已经80多岁,身体还不错,眼不花耳不聋。母女俩再度相聚,手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此时,历经磨难的她早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