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磁共振造影剂GD-DTPA临床应用研究(附30例分析)_第1页
消化道磁共振造影剂GD-DTPA临床应用研究(附30例分析)_第2页
消化道磁共振造影剂GD-DTPA临床应用研究(附30例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消化道磁共振造影剂GD-DTPA临床应用研究(附30例分析)        我们选用国产MR口服造影剂Gd-DTPA,通过其在上腹部及盆腔的临床应用,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或门诊病人30例,年龄1870岁。需做腹部MR的病种包括胃肠、肝、脾、胰及盆腔脏器的病变(表1、2)。MR口服造影剂Gd-DTPA系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生产,每次用药前用温开水将造影剂稀释为1mmol/L备用,即50ml稀释至500ml。使用日本岛津SMT-1

2、.0T磁共振仪。给药方案:1.0mmol/kg,一次性给药,口服或者灌肠,给药前扫描标准SE序列,包括T1WI 500/20,T2WI2000/80,以轴位为主,给药后行T1WI 500/20扫描。通过观察给药前后消化管道的MR像信号强度和对比度的变化,用自身前后比较,客观反映药物效果。观察项目及指标:消化道内给药前后信号增强情况;给药前后消化道与周边器官对比度观察;消化道内占位病变显示;副作用。观察时间:给药后15分钟。疗效标准:显效:胃肠腔内信号明显高于给药前,器官间对比清晰;有效:胃肠腔内信号略高于给药前,器官间对比尚可;无效:胃肠腔内信号与给药前比较无差别,器官间对比无改变。本结果资料

3、选用配对轶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表1上腹部病例病名例数病名例数肝血管瘤4胃癌2肝囊肿1肾上腺占位2肝转移瘤2肾被膜下出血1肝癌2正常5表2盆腔病例病名例数病名例数前列腺癌4前列腺增生2直肠癌1膀胱癌术后2直肠外肿物12结果 给药前后上腹部病例结果见表3。给药前后盆腔病变的结果见表4。表3给药前后腹腔解剖结构对比情况肝-胃脾-胃胰头-十二指肠胰体尾-胃后壁给良好142药尚好121274前差741314给显效19171615药有效1345后无效统计结果*P值0.00010.00040.00010.0003表4给药前后盆腔解剖结构对比情况直肠-盆底直肠-精囊腺直肠-前列腺给良好31药尚可474前差6

4、5给显效8106药 有效24后无效统计结果*P值0.00510.00510.0051* 本资料选用配对轶和检验 30例患者使用造影剂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副作用,给药前、后未出现心率及呼吸频率改变。3讨论寻求一种理想的MR口服造影剂来标记胃肠道、改善其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分辨以提高MR在上腹及盆腔中的诊断能力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一个理想的造影剂最重要的是安全、有效,同时还要价格低廉,易于临床应用。研究表明,Gd与DTPA络合后其毒性大大降低,但其仍有较强的顺磁作用,同时Gd-DTPA由于其分子量大,极性高,不能透过细胞膜,动物实验表明口服不被吸收,体内不分解,完全由肠道原型排泄,对肝肾

5、功能无有任何损害,无致突变及致畸作用,志愿者口服Gd-DTPA亦未有任何不适,表明口服Gd-DTPA无任何毒副作用。从本次临床实验结果来看,Gd-DTPA口服造影剂可使胃、十二指肠信号明显增高,显著提高正常胃肠道和腹部脏器之间的对比清晰度,尤其在肝-胃、胰头-十二指肠、胃后壁-胰体尾结构分辨上表现明显;同时,口服Gd-DTPA后,胃十二指肠及直肠得以充盈扩张,进一步清晰显示胃肠道腔及壁,并使之与邻近脏器紧贴,通过腔内造影剂高信号的衬托,使得邻近脏器的边界显示更加清楚,解剖分辨率得以显著提高。20例上腹部及10例盆腔患者自身给药前后肝-胃、脾-胃、胰头-十二指肠、胃后壁-胰体尾间结构以及子宫直肠

6、凹陷、直肠膀胱前列腺相邻结构显示均有明显增高,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Gd-DTPA口服造影剂在对胃肠道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有着确切而明显的效果。口服Gd-DTPA造影剂不但对正常胃肠道结构能清晰显示,而且对消化道内病变及邻近病变也有很好的显示作用。一例胃镜提示胃窦癌,MR平扫胃内容物少,胃窦区前后壁显示不清,与肝左叶分界不清,平扫诊断不明确;服药后示胃腔内充满高信号造影剂,胃窦区腔狭窄僵硬,前壁及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并突入胃腔,同时胃窦与周边结构显示清晰,MR明确胃窦癌,病变与周围结构尚有分界,手术证实所见同MR所示。另一例临床发现直肠后壁肿物20天,不能明确肿物性质及来源,MR

7、平扫示直肠后部一类圆形肿物,与直肠关系不清,直肠给药后示肿物位于直肠腔外粘膜下,T2WI示肿物位于直肠后壁外侧,MR提示良性肠壁或肠周肿物,后经手术证实为直肠粘膜下畸胎瘤。30例患者口服造影剂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例秘等消化道及全身不良反应。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参考文献1Robert F,Michael A,et al.Perflubron as an Oral Contrast Agent for MR imaging:Results of a Phase Clinical Trial.Radiology,1994,191:841-

8、8482戴平丰,刘继汉,余伟南.腹部磁共振成像应用口服造影剂枸橼酸铁铵的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128(6):406-4113Harold A.Gddstein,Franciska K,kashanian et al.Safety Assessment of 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 in U.S.Clinical Trials.Radiology,1990,174:17-234Michael Laniado,Wolfgang Kornmesser,et al.MR Imaging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Value of Gd-DTPA. AJR,1988,150:817-8215Hamms-Joachim Weinmann,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