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八中2012年春季高一年期中练习(一)._第1页
安溪八中2012年春季高一年期中练习(一)._第2页
安溪八中2012年春季高一年期中练习(一)._第3页
安溪八中2012年春季高一年期中练习(一)._第4页
安溪八中2012年春季高一年期中练习(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溪八中2012年春季高一年期中练习(一) 地理试题、选择题图4为某沿海地区,图中 Ti、T2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1.若甲洋流所处纬度是 30°,那么,下列洋流中,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本格拉寒流千岛寒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A.甲tttB .ttt甲C.t甲ttD .tt甲t2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157 ° E,28 ° S) D . (143 ° E,32 ° N)A. (10 ° W,61° N)B. (150 ° W,4°

2、 S) C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 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喷水壶,往两个“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 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回答35题。3. 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A. 高出很多 B .高出稍许 C .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4.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A. 黄土塬 B .沙滩地C .沼泽地 D.戈壁5.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A. 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B .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

3、径流D .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6.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A.流水搬运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 .流水沉积作用F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 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构造为褶皱 B .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 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风力侵蚀 B 乙一流水侵蚀C丙一冰川侵蚀D 丁一人类活动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卓崩。高岸为谷,深各为陵。袁今之人,胡惨莫 惩?(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据此回答910题。9与诗句“山冢崒崩”描写的地质现象相符的

4、是10下列反映“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貌图是A.印尼火山喷发B 四川汶川地震 C .喜马拉雅山隆起 D 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水平距离海拔高度ZlTWl一® ® ® ”num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H3温带落叶阔叶林 卫立甲11 .下列关于 自然带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 地水平地带的分异规律以水分条件为基础B. 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以海拔高度为基础D.地都分布于大陆西部12.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组员所地理坐标242'0取海拔I 474 m:渥差5.7 mJ地甲自然带的分布差异以热量为基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组员可能位于图中

5、A. B .C. D .纬度23° 26' S23° 26' N0°40° S40 ° N雪线高度5800 米5600 米4800 米4800 米4000 米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13-14题。13.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A.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B. 赤道地区世界和国家年龄构成抚养比(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7.764.97.40.620.971.37

6、.80.432.263.14.70.613.966.519.70.5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C.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 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14.假设30° S40° S的海平面处有一座海拔6000米的高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该山垂直带谱与喜马拉雅山相同B.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一侧雪线海拔较高,背风坡一侧雪线海拔较低C. 该山麓地区气候可能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影响D. 该山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右图表示某国四个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 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5 16题。15. 图示国家可能是A.中国

7、 B.印度C.英国 D. 尼日利亚16. 若按图中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未来10年该国最可 能出现的是A.国防兵员不足 B.劳动力严重短缺C.人(%0)口老龄化加剧 D.人口数量锐减图7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回答1719题。17.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 男女比例不平衡B.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18. 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43外襪砂A.人口老龄化C.政治因素19. 该国可能是A.中国 BB.婚姻家庭D.经济因素.巴西总人口% I占匕a jB N16.3C .德国3 54 .2° H 5-65 岁 樹莫歩 瓠篡岁以下誌曲

8、年數据(单位:九)D .泰国表1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统计表。据此完成 2021题。20. 代表的是A世界B中国21.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C.印度D.德国A.老年人口比重大C.儿童人口比重大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D.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图4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22 23题。22.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匚二I取样人口|庾祈人-城右人口占邕人。出重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下图中图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4-25题。24. 图中郊区地价

9、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B. 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C. 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D. 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25. 图中反映了该城市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城市人口增长趋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為00-600-400城市核心区城乡过渡带1 6001 2001 0002000* 息” 4 _匚亠 丄 丄 阳 10 1920 1930 194Q 19W I960 170 1980 990 2000 (年)B. 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C. 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D. 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23. 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

10、原因是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和。若要开采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缓B .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C.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D. 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二、综合题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I )图中地质构造是,其中A为斜,B为斜。(2 )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3 、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处还是处?_饰材料宜选处还是 处? 处。(4) 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A为, B为。(5) 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 ,水旱灾害增加,甚至

11、可能造成等地质灾害。)(多项选择题)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27.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测诳丄也低FHt带屮/ /垃恃冲城r価t1)KCBA>-CD自然带分布模丸囲匕!A I气圧第与皿带核丸圉气候粪型歼布核犬圉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1)

1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2) 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 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带。(4) 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和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 带。(5) 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28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

13、问题。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1)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 ,从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 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 其人口承载状况将 (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29、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1)在竞争环境下,

14、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规模的大小B 、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 、由政府的决策(2)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宅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土地利用方式工业心交通通达度企业的支付能力,土地利用-A、BC、D(3)市中心应为图中A、B 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为这里接近最大的 ,故租金最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因这里靠近 于,又方便。一区,因,既有利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安溪八中2012年春季高一年期中练习(一)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D中詳sm于磁在南太【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

15、大脑岸, 平洋喷中甲为嗨筋,与南茄t暖甌东澳大利亚暖瓠西侃漂潦构成r完整的拌 奩系统;在南印窿奔环命中甲为西澳大利亚穎缶与南赤道備氟 慈比克暖猱 两冈漂 証构成f 完整的洋35系宛在南大西洋上甲为本裕時甌与南弟艇乐巴西暖乐 西风漂35构成f 完整的詳流系统.D正确.2. 答案】A【解析】若甲为暖流,则应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且位于大陆西岸,故A项正确。3.【答案】D【解析】水番环过程中,由于水的下潘作用,部分水瓷源被海跚捅,翩放有海编的盒子水而比另一盒子的水35高庫低,故正确答案为D-4.【答案】C【解析】由实验可知,海绵具有含蓄水源的功能,其功能相当于自然界中沼泽 地,故正确答案为Co由实验

16、可知,地表 径流被地下的海绵 吸收,具有调节径 流的作用,其功能5.【答案】C【解析】【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图中芥没有表示出性别比例的情况,故盒错:人口年站结构图中刃无本国人口和夕陳人口的簸人数统计,故B谯 人口年龄结构图中青年人口ht例大于老An老龄化问題,正确答案是九年人口比例,故(:错.从图中稠看出,夕陳移民人口以青年人口次主.故可彌当地例相当于湿地,故正确答案为 Co6.【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正确答案Co7.【答案】A【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地质构造为褶皱;甲、丙处为向斜成山,乙处为背斜成 谷。

17、故A正确。8.【答案】曲【解析】甲、丙处向斜成山是J卜力堆积册结果=乙处背斜成咎受到外力侵t®的结果,故E正确,丁处地层缺尖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系,也可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D错词9. 【答案】B【解析】根据诗文中“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可知,该诗文描述的是地壳运动,且强度较大,破坏性强,应为地震灾害,故选Bo10. 【答案】A【解析】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遭受侵蚀成谷地, 符合“高岸为谷”;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风化侵蚀,反而成为山地,符合“深谷为陵”,故选Ao11. 【答案】C【解析】山麓的自然带为基带,与当地水平方向的自然带相同。由图可知,基带

18、为热带雨林带; 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上,则可能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体现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的分异规律,故答案选 Co【答案】B【解析】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带。13. 【答案】 C 14. 【答案】 C15【答案】A【解析】从图中的出生率由30%。很快降低到较低水平,在短时间内由传统型过渡到现代型,符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我国采取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这种变化的产生。故选A。印度、尼日利亚在 1972 2008年人口增长始终为传统型,英国在 19世纪70年代 人口增长已进

19、入现代型,故 B、 C、 D 不正确。16. 【答案】C【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出生率降低,老年人口增多,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导致老龄化更加严重;自然增长率依然为正值,人口数量不会锐减;我国人口基数大, 国防兵员比较充足,劳动力也不会严重短缺。故选C选项。17.17. 【答案】D【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婚姻家庭、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正确答案是D。18. 【答案】C【解析】中国、巴西、泰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多为人口迁出地;德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多为人口迁入地。正确答案是C。19. 【答案】 A【试题解析】运用比较法, 014 岁人口比重

20、最大的应是印度,最小应是德国,中国由于实 行计划生育政策,应该比世界的平均值要低。20. 【答案】B【试题解析】抚养比是个分数,分数值低应该是分子小,分母大导致的。21.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农村人口从19832001年基本没有变化,2007年农村人口下降,故A错;2001年前,农村人口相对稳定,说明城市人口的增加并非主要来自农村 人口的转化,故 B 错; 2001 年后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说明农村人口向 城市转移加快,故 C正确;2007年广州市的城市人口比重已达到 90%以上,未来城市化速 度将减缓,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D错。【答案】 B【解析国家户藉政策的调整是沟了适应社会生产力躱而实施潮并耳映市化水平变化 的桐桶& 故ash生产力的发屣是弓I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棍本原a 故e正st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是银促进城市化的作用.故c错,获市用I牺醺r大足建立在社 趣话发需要的却上,并寸隈桶因”故D错.【知识拓展】域市化的吸力和推九 城市的UK力主要来自于=(D工业建设和生产规模的扩 咖劳动为的需求辛展相应的其翊E农业祜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市相对于 左村就业、工资、文化生活等物质和清神方面的优觀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