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正截面ppt课件_第1页
梁的正截面ppt课件_第2页
梁的正截面ppt课件_第3页
梁的正截面ppt课件_第4页
梁的正截面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1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 3.2.2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3单筋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1双筋截面受弯构件的计算要点双筋截面受弯构件的计算要点3.2.1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 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方式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方式 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得出,梁的破坏在资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得出,梁的破坏在资料一定的情况下由配筋率的不同,可分三料一定的情况下由配筋率的不同,

2、可分三种方式。种方式。0sbhA 配筋率(a)(b)(c)PPPPPPPP.PP.PP.首先察看以下各图,从中找出差别?他以为首先察看以下各图,从中找出差别?他以为哪种梁更合理,为什么?哪种梁更合理,为什么?1. 少筋梁: 一裂即断, 由砼的抗拉强度控制, 承载力很低。 破坏很忽然, 属脆性破坏。 砼的抗压承载力未充分利用。 设计不允许。 max3.2.1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 二、受弯构件正截面任务的三个阶段二、受弯构件正截面任务的三个阶段对适筋梁的实验 L)4131(L)4131(PL应变测点百分表弯矩M图剪力V图P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弹性任务阶段。弹性任务阶段。

3、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带裂痕任务阶段。带裂痕任务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破坏阶段。破坏阶段。梁正截面任务的三个阶段梁正截面任务的三个阶段应变图应力图对各阶段和各特征点进展详细的截面应力 应变分析yMyfyAsIIaMsAsIIsAsMIc uMufyAIIIaMfyAsIIIsAst uMcrIaft3.2.1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 三、受弯构件正截面各阶段的应力形状三、受弯构件正截面各阶段的应力形状cccccc=fcIa 抗裂计算的根据II a 正常任务形状, 变形和裂痕宽度计算的根据IIIa 承载才干极限形状仔细察看上图,试分别找出抗裂度、裂痕宽仔细察看上图,试分别找

4、出抗裂度、裂痕宽度和变形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提供根据。度和变形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提供根据。3.2.2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计算原那么一、计算原那么以以IIIa阶段作为承载力极限形状的计算根据阶段作为承载力极限形状的计算根据, 并引并引入根本假定:入根本假定:1. 根本假定根本假定(1). 截面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2). 不思索受拉区未开裂砼的抗拉强度;(3). 设定受压区砼的 关系 (图3-10);(4). 设定受拉钢筋的 关系 (图3-11)。cu0fc0砼0fyfy钢筋2、等效矩形应力图、等效矩形应力图等效原那么:按照受压区混凝土的

5、合力大小不变、等效原那么:按照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大小不变、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作用点不变的原那么。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作用点不变的原那么。 c1fn1xx混凝土等级混凝土等级C50C50C55C55C55C80C55C80C80C800.80.80.790.79中间中间0.740.741.01.00.990.99插值插值0.940.9411b3 3、适筋梁的界限条件、适筋梁的界限条件1 1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相对界限受压区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高度b适筋梁的破坏适筋梁的破坏受拉钢筋屈服后混凝土压碎;受拉钢筋屈服后混凝土压碎;超筋梁的破坏超筋梁的破坏混凝土压碎时,受拉钢筋尚未屈服;混

6、凝土压碎时,受拉钢筋尚未屈服;界限配筋梁的破坏界限配筋梁的破坏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混凝土压碎。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混凝土压碎。 b不超筋不超筋超筋超筋钢筋种类钢筋种类C50C50C60C60 C70C70C80C80 HPB235HPB2350.6140.614- -HRB335HRB3350.5500.550 0.531 0.5310.5120.512 0.493 0.493HRB400HRB400RRB400RRB4000.5180.5180.4990.4990.4810.4810.4630.4633 3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截面最小配筋率截面最小配筋率minminmin m

7、in 钢筋混凝土构造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构造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受力类型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全部纵向钢筋0.60.6一侧纵向钢筋一侧纵向钢筋0.2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一侧的受拉钢筋轴心受拉一侧的受拉钢筋 ,且不小于,且不小于0.20.2例如:现有一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例如:现有一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配置配置HRB335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为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为 ?答案:答案: 0.214%ytff452 2适筋梁的最大配筋率适筋

8、梁的最大配筋率maxmaxmaxmaxb1fc/fy b1fc/fy 3.2.2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二、根本公式及适用条件二、根本公式及适用条件)5 . 01 ()2(20101bhfxhbxfMMccu)5 . 01 ()2(00hAfxhAfMMsysyu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简图如以下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根本公式:1fcbx=fyAs 或bbbhxx0防止超筋的条件:防止超筋的条件:防止少筋的条件:防止少筋的条件:bhAASSminmin,min单筋矩形截面所能接受的最大弯矩的表达式:单筋矩形截面

9、所能接受的最大弯矩的表达式: )5 . 01 (bb20c1maxu,bhfMbfMhhxc12002砼受压区高度砼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三、根本公式的运用之一:截面设计三、根本公式的运用之一:截面设计己知:弯矩设计值己知:弯矩设计值MM,构件平安等级,构件平安等级r0 r0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fcfc,钢筋级别,钢筋级别fyfy, 构件截面尺寸构件截面尺寸b bh h 板为板为10001000h h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As= ? 留意:梁与板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留意:梁与板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确定截面有效高度确定截面有效

10、高度h0h0:h0=h-as h0=h-as bfMhhxc12002假设假设xbh0 xbh0,那么不属超筋,那么不属超筋梁。否那么为超筋梁,应加大梁。否那么为超筋梁,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假设假设Asmin bh,那么不,那么不属少筋梁。否那么为少筋梁,属少筋梁。否那么为少筋梁,应取应取As=minbh。 ycfbxfA/1s计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s,并判别能否属少筋梁。,并判别能否属少筋梁。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并判别能否属超筋梁,并判别能否属超筋梁选配钢筋根据页选配钢筋根据

11、页361、362进展钢筋配置进展钢筋配置。1、根本公式计算法之计算步骤:、根本公式计算法之计算步骤: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s s 假设假设b或或ss,max,那么属超筋梁,那么属超筋梁, 应加大截面尺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假设假设Asmin bh,那么不属少筋梁。否那么为少筋,那么不属少筋梁。否那么为少筋梁,应取梁,应取As=minbh。 计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s,并判别能否属少筋梁。,并判别能否属少筋梁。由由s查表得截面内力臂系数查表得截面内力臂系数s和相对受压区高和相对受压区高度度 ,并判别

12、能否属超筋梁,并判别能否属超筋梁选配钢筋根据页选配钢筋根据页361、362进展钢筋配置进展钢筋配置。2、表格计算法之计算步骤:、表格计算法之计算步骤:sM1fcbh02 AsMfy sh0或或As1fcbh0fy 三、根本公式的运用之二:截面复核三、根本公式的运用之二:截面复核己知:构件截面尺寸己知:构件截面尺寸b bh h,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截面面积AsAs,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fcfc,钢筋级别,钢筋级别fy fy ,要求计算该截,要求计算该截面所能承当的弯矩承载力面所能承当的弯矩承载力Mu= Mu= ?或知弯矩设计值或知弯矩设计值M M ,复核截面能否平安,复核截面能否平安 ,当

13、,当Mu Mu MM时平安,当时平安,当Mu MMu Mu,那么截面不平安。,那么截面不平安。计算步骤如下: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步骤如下:截面受弯承载力Mu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框图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框图3.2.3单筋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形截面优点:其承载力既不会降低,又可节省砼,减轻自形截面优点:其承载力既不会降低,又可节省砼,减轻自重。故其受力比矩形截面合理,在工程中运用非常广泛。重。故其受力比矩形截面合理,在工程中运用非常广泛。 普通运用的几种情况:普通运用的几种情况:1、独立形梁图、独立形梁图a,工字形截面梁如屋面梁、吊车梁。,工字形截面梁如屋面梁、

14、吊车梁。2、整表达浇肋形楼盖中的主梁和次梁的跨中截面,、整表达浇肋形楼盖中的主梁和次梁的跨中截面,如图如图d中的中的-截面截面3、槽形板图、槽形板图b、预制空心板图、预制空心板图c等受弯构件。等受弯构件。 翼缘位于受拉区的翼缘位于受拉区的T形形截面梁,当受拉区开裂截面梁,当受拉区开裂后,翼缘就不起作用了,后,翼缘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图因此图d-截面截面应按应按bh的矩形截面计的矩形截面计算。算。故延续梁的跨中部分按故延续梁的跨中部分按T形截面计算,形截面计算,支座部分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部分按矩形截面计算一、翼缘计算宽度一、翼缘计算宽度项项次次考虑情况考虑情况T T形截面、形截面、I I形截面形截

15、面倒倒L L形截面形截面肋形梁肋形梁肋形板肋形板独立梁独立梁肋形梁肋形梁肋形板肋形板1 1按计算跨度按计算跨度ll0 0考虑考虑l l0 0/3/3l l0 0/3/3l l0 0/6/62 2按梁(纵肋)净距按梁(纵肋)净距s sn n考虑考虑b b+ +s sn nb b+ +s sn n/2/23 3按翼缘高度按翼缘高度h hf f考虑考虑h hf f/ /h h0 00.10.1b b+12+12h hf f0.10.1h hf f/ /h h0 00.050.05b b+12+12h hf fb b+6+6h hf fb b+5+5h hf fh hf f/ /h h0 00.050

16、.05b b+12+12h hf fb bb b+5+5h hf fT T形、形、I I形及倒形及倒L L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fbf翼缘计算宽度,用翼缘计算宽度,用bf表示,表示,其值取下表中各项的最小值。其值取下表中各项的最小值。 注:如肋形梁在梁跨内设有间距小于纵肋间距的横肋时,那么可不遵守表列第三种情况的规注:如肋形梁在梁跨内设有间距小于纵肋间距的横肋时,那么可不遵守表列第三种情况的规定定第一类、第二类形截面的鉴别条件:第一类、第二类形截面的鉴别条件:截面复核时:截面复核时:二、二、T形截面分类及其判别形截面分类及其判别形截面第二类形截面第一类ThxTh

17、xff根据中和轴位置不同,将形截面分为两类ffc1syhbfAf)2/(f0ffc1hhhbfM截面设计时:截面设计时: 三、根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三、根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1.1.第第一一 类类T T形形截截面面syfc1Afxbf20fc1xhxbfM其承载力与截面尺寸为其承载力与截面尺寸为f f矩形截面梁完全一样。矩形截面梁完全一样。2.2.第第二二类类T T形形截截面面将受压将受压区面积区面积分为两分为两部分:部分:)2x(: 01111hbxfMAfbxfcusyc弯矩为拉力为为压力)(弯矩为拉力为压力为2h)(:)(:f01221hhbbfMAfhbbfffcusyffc翼缘翼缘部

18、分部分腹板腹板部分部分2.2.第二类第二类T T形截面形截面syAfbxfbbhfc1ffc1)(2)2)(01f0ff1xhbxfhhbbhfMcc第二类第二类T T形截面:形截面:截面受压区高度较大,截面受压区高度较大,配筋率较高,不易出现配筋率较高,不易出现少筋景象,因此少筋景象,因此 防止超筋防止超筋必需判别必需判别 防止少筋防止少筋无须判别无须判别第一类第一类T T形截面:形截面:截面受压区高度较小,截面受压区高度较小,配筋率较低,不易出现配筋率较低,不易出现超筋景象,因此超筋景象,因此 防止超筋防止超筋无须判别无须判别 防止少筋防止少筋必需判别必需判别3.T3.T形截面公式的适用条

19、件形截面公式的适用条件bbbhxx或0防止超筋的条件:防止超筋的条件:bhAASSminmin,min或判判 断断 提提 示示防止少筋的条件:防止少筋的条件:四、四、T形截面根本公式的运用形截面根本公式的运用1.1.截截面面设设计计知:构件截面尺寸知:构件截面尺寸bh,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fc钢筋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fy、弯矩设计值、弯矩设计值M。求:求: 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形截面。)时,属于第二类(当形截面;)时,属于第一类(当形截面的类别、判别ThhbfMThhbfMTffcffc2h2h) 1 (f01f01(1)判别判别T形截面的类别:形截面的类别:

20、(2)第一类第一类T形截面根本公式计算法形截面根本公式计算法配置钢筋。,则属于少筋,按若配置纵向钢筋。,不少筋,按应面重新设计;则属于超筋,应加大截若;则不超筋,若的矩形截面进行计算按形截面、第一类bhAsbhAsAsbhAshxfxbfAhxbfMhhxhbTbycsbcfminminmin0f10f12002)(2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s s 假设假设b或或ss,max,那么属超筋梁,那么属超筋梁,(可忽略可忽略)。假设假设Asmin bh,那么不属少筋梁。否那么为少筋,那么不属少筋梁。否那么为少筋梁,应取梁,应取As=minbh。 计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s,并判

21、别能否属少筋梁。,并判别能否属少筋梁。由由s查表得截面内力臂系数查表得截面内力臂系数s和相对受压区高和相对受压区高度度 ,并判别能否属超筋梁,并判别能否属超筋梁选配钢筋根据页选配钢筋根据页361、362进展钢筋配置进展钢筋配置。(3)第一类第一类T形截面表格计算法形截面表格计算法sM(1fcbfh02 AsMfy sh0或或As1fcbh0fy (4)第二类第二类T形截面根本公式计算法形截面根本公式计算法配置钢筋。,按一般情况下均能满足面重新设计;则属于超筋,应加大截若;,则不超筋,若由基本公式可推出形截面、第二类AsbhAshxAAAfhbbfAfbxfAhxbfhhhbbfMhhxTbSS

22、SyffcSycSbcfffcmin02112110101200)()2()( 2:)(3计算计算As1As1和相应所承当的弯矩和相应所承当的弯矩Mu1 Mu1 假设假设bb那么计算钢筋截面面积那么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s2(As2(不需判别能否属少筋不需判别能否属少筋梁梁) )。计算弯矩计算弯矩Mu2计算全部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全部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As,选配钢筋。,选配钢筋。(5)第二类第二类T形截面表格计算法形截面表格计算法sM21fcbh02 As2Mu2fy sh0或或As21fcbh0fy As1 =a1fc (bfAs1 =a1fc (bf-b) h f-b) h f/fy

23、/fy1 =a1fc (bf1 =a1fc (bf-b) h f-b) h f(h0- h f(h0- h f/2)/2)由由ss查表得截面内力臂系数查表得截面内力臂系数ss和相对受压区高度和相对受压区高度 ,并判别能,并判别能否属超筋梁。假设否属超筋梁。假设bb或或ss,maxss,max,那么属超筋梁,那么属超筋梁, 应加大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重新计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重新计算。算。Mu2=Mu-Mu2=Mu-Mu1Mu1计算截面抵抗矩系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数s As= As1+ As2As= As1+ As2四、四、T形截面根本

24、公式的运用形截面根本公式的运用 2、截面复核、截面复核 己知:构件截面尺寸己知:构件截面尺寸b、h 、bf、hf ,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截面面积As,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fc,钢筋级别钢筋级别fy ,要求计算该截面所能承当,要求计算该截面所能承当的弯矩承载力的弯矩承载力Mu= ? 或知弯矩设计值或知弯矩设计值M ,复核截面能否平安,复核截面能否平安 ,当当Mu M时平安,当时平安,当Mu a1fc bfhf 时,属第二类T形截面(2)第一类第一类T形截面,按形截面,按bf h的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复核的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复核验算的方法进展。验算的方法进展。 计算截面受压区高度计算截面受压区

25、高度x x,并判别梁的类型,并判别梁的类型适筋梁:适筋梁:=Asfy (h0-x/2)=Asfy (h0-x/2)超筋梁:超筋梁:= =.max= a1fc bf.max= a1fc bfh02b (1-0.5b) (h02b (1-0.5b) (可可忽略忽略) )少筋梁少筋梁: : 降低运用已建成工程或修正设计。降低运用已建成工程或修正设计。 判别截面能否平安。判别截面能否平安。假设假设MMu,那么截面平安,假设,那么截面平安,假设M Mu,那么截面不平安。,那么截面不平安。 计算步骤如下: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步骤如下:截面受弯承载力MuMu假设假设Asmin bfAsmin bfh h,且,

26、且xbh0 xbh0为适为适筋梁筋梁假设假设xbh0 xbh0为超筋梁为超筋梁( (可忽略可忽略) )假设假设Asmin bfAs Mu,那么截面不平安。,那么截面不平安。 计算步骤如下: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步骤如下:截面受弯承载力MuMu假设假设Asmin bfAsmin bfh h,且,且xbh0 xbh0为适为适筋梁筋梁假设假设xbh0 xbh0为超筋梁为超筋梁假设假设Asmin bfAsmin bfh h,为少筋梁,为少筋梁( (可忽可忽略略) )x=Asfy - a1fc (bfx=Asfy - a1fc (bf-b) h f-b) h f (a1fc b) (a1fc b)3.2.4

27、双筋截面受弯构件的计算要点双筋截面受弯构件的计算要点一、双筋矩形截面的运用范围一、双筋矩形截面的运用范围定义:双筋截面定义:双筋截面 受弯构件是指在截面的受拉区和受压区同受弯构件是指在截面的受拉区和受压区同时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时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优点: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优点: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缺陷:采用纵向受压钢筋办助混凝土接受压力是不经济的。缺陷:采用纵向受压钢筋办助混凝土接受压力是不经济的。 运用范围:运用范围:(1)M(1)M很大,按单筋截面计算出现很大,按单筋截面计算出现bb,而,而b bh h受限制,受限制,fcfc又不能提高;又不能提高;(2)(2)在不同荷

28、载组合情况下,梁截面接受异号弯矩在不同荷载组合情况下,梁截面接受异号弯矩M M。(3)(3)在抗震设计中为提高截面的延或由于构造缘由,要求框在抗震设计中为提高截面的延或由于构造缘由,要求框架梁必需配置一定比例的受压钢筋时。架梁必需配置一定比例的受压钢筋时。纵向受压钢筋的抗压强度的取值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抗压强度的取值为 fy fy的受力与构造要求:的受力与构造要求:(1) (1) 取值为取值为 fy fy的先决条件:的先决条件: x 2as x 2as其含义为受压钢筋位置不低于矩形受压应力图形的重心。当其含义为受压钢筋位置不低于矩形受压应力图形的重心。当不满足上式规定时,那么阐明受压钢筋的位置离中

29、和轴太近,不满足上式规定时,那么阐明受压钢筋的位置离中和轴太近,受压钢筋的应变受压钢筋的应变ss太小,以致其应力达不到抗压强度设计太小,以致其应力达不到抗压强度设计值值fyfy。(2) (2) 对箍筋的要求对箍筋的要求在计算中假设思索受压钢筋作用时,箍筋应做成封锁式,其在计算中假设思索受压钢筋作用时,箍筋应做成封锁式,其间距间距s15d(ds15d(d为受压钢筋最小直径为受压钢筋最小直径) )。否那么,纵向受压钢筋。否那么,纵向受压钢筋能够发生纵向弯曲压屈而向外凸出,引起维护层剥落甚能够发生纵向弯曲压屈而向外凸出,引起维护层剥落甚至使受压混凝土过早发生脆性破坏。至使受压混凝土过早发生脆性破坏。

30、 1 1、根本计算公式、根本计算公式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及力矩平衡条件可得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及力矩平衡条件可得1fcbx1fcbxfyAsfyAs fy As fy As MMu = 1fcbx(h0 MMu = 1fcbx(h0 x x2)2)fyAs(h0fyAs(h0as) as) 2 2、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xbh01)xbh0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先到达屈服;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先到达屈服;2)x2as2)x2as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能到达屈服。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能到达屈服。假设假设x x2as2as时时, ,取取 x x2as2as,那么有,那么有 As As M/fy

31、(h0 M/fy(h0as)as)3 3、阐明、阐明1)1)可不作可不作min min 的验算;的验算;2)As2)As不宜过多。不宜过多。 二、双筋截面受弯构件的根本公式及适用条件二、双筋截面受弯构件的根本公式及适用条件三、双筋截面受弯构件根本公式的运用三、双筋截面受弯构件根本公式的运用1、1截面设计之一,知截面设计之一,知bh、fc、 fy、 fy、M, 求求As和和 As 假设假设M M Mu.max=a1fcbh 02 b (1 Mu.max=a1fcbh 02 b (10.5b) 0.5b) ,那么,那么需按双筋截面梁设计,否那么按单筋截面梁设计。需按双筋截面梁设计,否那么按单筋截面

32、梁设计。 补充条件:当充分发扬受压区混凝土的强度时,即取补充条件:当充分发扬受压区混凝土的强度时,即取x x =bh0 =bh0 或或= b= b时,可使钢筋总用量时,可使钢筋总用量(As+ As)(As+ As)之和最少之和最少1 1、判别能否需求采用双筋、判别能否需求采用双筋x =bh0 x =bh0截面。截面。计算步骤:计算步骤:As=As=M-1fcbh02b(1M-1fcbh02b(10.5b)0.5b)/ fy(h0/ fy(h0as)as)2 2、取、取x =bh0 x =bh0,求,求 AsAsAs = (Asfy +1fcbbh0)/ As = (Asfy +1fcbbh0)/ fyfy4 4、适用条件、适用条件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