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四旋翼建模与控制实验报告_第1页
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四旋翼建模与控制实验报告_第2页
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四旋翼建模与控制实验报告_第3页
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四旋翼建模与控制实验报告_第4页
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四旋翼建模与控制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实验四旋翼飞行器仿真一实验报告3系*院(系)姓名学号2013年12月8日1实验内容基于Simulink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悬停控制回路,实现飞行器的悬停控制;建立UI界面,能够输入参数并绘制运动轨迹;基于VRToolbox建立3D动画场景,能够模拟飞行器的运动轨迹。2实验目的通过在Matlab环境中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系统建模,使掌握以下内容:1、四旋翼飞行器的建模和控制方法2、在Matlab下快速建立虚拟可视化环境的方法。3实验设备硬件:PC机。工具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软件工具-MATLAB、VRToolbox及Simulink。4实验原理及要求4.1 四旋翼飞

2、行器四旋翼飞行器通过四个螺旋桨产生的升力实现飞行,原理与直升机类似。四个旋翼位于一个几何对称的十字支架前,后,左,右四端,如图1所示。旋翼由电机控制;整个飞行器依靠改变每个电机的转速来实现飞行姿态控制。12前碉雁Ri图1四旋翼飞行器旋转方向示意图在图1中,前端旋翼1和后端旋翼3逆时针旋转,而左端旋翼2和右端的旋翼4顺时针旋转,以平衡旋翼旋转所产生的反扭转矩。由此可知,悬停时,四只旋翼的转速应该相等,以相互抵消反扭力矩;同时等量地增大或减小四只旋翼的转速,会引起上升或下降运动;增大某一只旋翼的转速,同时等量地减小同组另一只旋翼的转速,则产生俯仰、横滚运动;增大某一组旋翼的转速,同时等量减小另一组

3、旋翼的转速,将产生偏航运动。4.2 建模分析四旋翼飞行器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图2四旋翼飞行器受力分析示意图旋翼机体所受外力和力矩为:重力mg,机体受到重力沿Zw方向;四个旋翼旋转所产生的升力Fi(i=1,2,3,4),旋翼升力沿A方向;旋翼旋转会产生扭转力矩Mi(i=1,2,3,4)。Mi垂直于叶片的旋翼平面,与旋转矢量相反。力模型为:FikF2,旋翼通过螺旋桨产生升力。kF是电机转动力系数,可取6.11108N/rpm2,i为电机转速。旋翼旋转产生旋转力矩Mi(i=1,2,3,4),力矩Mi的旋向依据右手定则确定。力矩模型为MikM:,其中kM是电机转动力系数,可取1.5109Nm/rpm2

4、i为电机转速。当给定期望转速后,电机的实际转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实际转速与期望转速之间的关系为一阶延迟:km(des)响应延迟时间可取0.05s© 13 km 20)。期望转速 产则需要限制在电机的最小转速和最大转速之间,范围可分取1200rpm,7800rpm。飞行器受到外界力和力矩的作用,形成线运动和角运动。线运动由合外力引起,符合牛顿第二定律:00mr&0Rb2w0mgFir为飞机的位置矢量。角运动由合力矩引起。四旋翼飞行器所受力矩来源于两个方面:1)旋翼升力作用于质心产生的力矩;2)旋翼旋转产生的扭转力矩。角运动方程如下式所示。其中,L为旋翼中心建立飞行器质心

5、的距离,I为惯量矩阵。&L(F2-F4)ppI型=L(F1-F3)qIq&M1M2M3M4rr4.3控制回路设计控制回路包括内外两层。外回路由PositionControl模块实现。输入为位置误差,输出为期望的滚转、俯仰和偏航角(des(t)、des(t)、des(t)。内回路由AttitudeControl模块实现,输入为期望姿态角,输出为期望转速。MotorDynamics模块模拟电机特性,输入为期望转速(、),输出为力和力矩。RigidBodyDynamics是被控对象,模拟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特性。r(nPitlonCuntlvl*产*图3包含内外两个控制回路的控制结构(

6、1)内回路:姿态控制回路对四旋翼飞行器,我们唯一可用的控制手段就是四个旋翼的转速。因此,这des里首先对转速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假设我们希望旋翼1的转速达到1,那么它的效果可分解成以下几个分量:h:使飞行器保持悬停的转速分量;f:除悬停所需之外,产生沿ZB轴的净力;:使飞行器负向偏转的转速分量;:使飞行器正向偏航的转速分量;因此,可以将期望转速写成几个分量的线性组合:des其它几个旋翼也可进行类似分析,最终得到:des11011hdes21101des31011des41101在悬浮状态下,四个旋翼共同的升力应抵消重力,因此:4Kf"mg此时,可以把旋翼角速度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控制,通

7、过比例-微分”控制律建立如下公式:=kp,(des)kd,(&des&)kp,(des)kd,(&des&)kp,(des)kd,(&des&)综合以上三式可得到期望姿态角-期望转速”之间的关系,即内回路。(2)外回路:位置控制回路外回路采用以下控制方式:1)通过位置偏差计算控制信号(加速度);2)建立控制信号与姿态角之间的几何关系;3)得到期望姿态角,作为内回路的输入。期望位置记为rideso可通过PID控制器计算控制信号:(&T&&es)kd,i(&T&)kp,i(r,Tri)K,i(r,Tn)=0%t

8、是目标悬停位置是我们的目标悬停位置(i=1,2,3),&des是期望加速度,即控制信号。注意:悬停状态下线速度和加速度均为0,即&t=瞄二0通过俯仰角和滚转角控制飞行器在XW和YW平面上的运动,通过控制偏航角,通过f控制飞行器在ZB轴上的运动。可得如下公式:mr&(cossincossinsin)Fim感(sinsincoscossin)Fim嫁mgcoscosFi根据上式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线性化:1)将俯仰角、滚转角的变化作为小扰动分量,有sinsincos1,cos1;2)偏航角不变,有=T=0,其中0初始偏航角,T为期望偏航角。3)在悬停的稳态附近,有Fimg。根

9、据以上原则线性化后,可得到控制信号的关系:(期望加速度)与期望姿态角之间les&des&des/ desg( cosdesg( sin8kF hmdes .sindes cos由期望加速度计算期望姿态角,则内回路的输入为:des (&essin t &escos gT)des1(&es gmcos T &dessinT)8kF4.4GUI界面设计建立了控制回路以后,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控制回路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的控制效果。这时候,一个方面的用户GUI界面将会帮我们节省很多工作下面介绍在Matlab里建立GUI界面的过程。下图是为四旋翼飞行器所

10、创建的GUI参数界面。tihiJtaI fl* I二 I y图4 GUI界面5实验步骤与结果(1)根据控制回路的结构建立simulink模型;在Simulink与VR模块的接口处,采用了rate转换器,同时由于每个轴的旋转都包含四个变量,前三个变量为轴的定位,后一个是旋转角度。具体配置细节图如下:世“ rOBIi睥flFCptffl.lrangifflici其中的VR模块通过下图配置VRfihk槁-1+1 S;mJlik rdhqQ* drT - J l/lld I <>d f6/!”. 用 g H ft1 ArL F.TIfd 1%' dhdcktehiM in dw g

11、fi hMM. Erai> mariad 3d e口nue叩ndc ra art ipfut pAft Wtha faiuck.Wcid1 tnM»fHw<uZLTert fl. / Rig 曲* Cypu£ /| 卦X Mid pj IT ¥h* dJwuf4Ldi A*k?*dOytjM Op«n; MRM1. VvMMr .irtErmHiac-l,> <vw -hm #tt XwF HtrdiDr.Botli |KCwra« rnpba tirrw (-1 for EnlwitF Cll l 弓卜8 vdto&l

12、t; <Ntp* pw Video iiiput sg rial chme-nsicr-s.ROOT1 , Kpf/ViewI叫im 出mFX wlcK:展占E |MFN«ia|cmflf rsFVKih rcjfltic«i 焊=!口t占口n:门引侬夏IIriimlricn £J-c弱CW«3ffl bMdlM丽”时 *5nw !#RNDd() 像 KiOll (T*nsfchnn)XX iFLl*idM ctittr- I:vet31) 13 Talaftisn fiFf.-HliETil 口 wd. KME明 口 tiZiil/Ckdn占口二

13、-r5JRcunat 由虹博O rwwlic 四耳R nfer hni0 Ki 匕口5m出 Dhtalkr iSFrta-xir.口1*聊/箝口 bbEfFi罩 P5Fb4»FS Hsq遥臼 iFFVaSEi= thldr« (W-Nsc rj剧I1检(Trnlnml N 3dGiiHr-n gIFhk314a X *&t>c . eChlldrefl CMffl.adk- 口 cew- g ,复赠 日 pgajfiweiiiW Osfv期 iiidcQc* 汪印 M二轧uudc1川口-gdHx 幅N"州口加rrv. 16o btniaa£

14、%砒勃二 / diildirEn .MPfc-de Vflra liyn田EW iMCMdw |WNM-|MMFN口dhM1mlim 即遭 “ 油口 M-leDdEnuiicB9版国口小企n于孑门号妊一口柞($fVec天口 bbcCeE” (SfVer.3H 2山*(W力(2)为了便于对控制回路进行参数调整,利用Matlab软件为四旋翼飞行器创建GUI参数界面;由于给定程序未提供由GUI_config窗口内部数据到Simlink数据的传递,所以对程序进行了如下修改:%desiredposition%xdes=str2num(get(handles.xt_value,'String

15、9;);ydes=str2num(get(handles.yt_value,'String');zdes=str2num(get(handles.zt_value,'String');后面加入如下代码assignin('base','xdes',xdes);assignin('base','ydes',ydes);assignin('base','zdes;zdes);这样点击窗口的运行之后,就能将目标位置xdes的值由GUI_config中导入到workspace,然后si

16、mlink直接调用workspace的值进行仿真。其余数据的传递原理一样,不再赘述。(3)利用Matlab的VRToolbox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动画场景(4)根据系统的结构框图,搭建Simulink模块以实现模拟飞行器在指定位置的悬停。使用默认数据,此时xdes=3,ydes=4,zdes=5,开始仿真,可以得到运动轨迹x、v、z的响应函数,同时可以得到在xyz坐标中的空间运动轨迹。然后点击GUI中的VR按钮使simulink的工作空间中载入系统仿真所需的参数,把x、v、z的运动轨迹和Roll,Pitch,Yaw输入至VR中的模拟飞行器中,观察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姿态,然后再使用一组新的参数xdes=4,ydes=5,zdes=10进行四旋翼飞行器运动进行仿真模拟,可以看出仿真结果和动画场景相吻合。6实验总结与心得此次MATLAB实验综合了SIMULINK、GUI和VR场景等多个部分,对四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