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临床应用注意事项_第1页
B超临床应用注意事项_第2页
B超临床应用注意事项_第3页
B超临床应用注意事项_第4页
B超临床应用注意事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超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一.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所以应用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诊断。例如:眼科诊断非金属异物时,在玻璃体混浊的情况下,可显示视网膜及球后病变。对心脏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粘液病的非浸入探测有特异性,可代替大部分心导管检查。它亦可用于小血管的通断、血流方向、速度的测定可广泛应用。早期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已达到1厘米水平。还可清楚地显示胆囊总胆管、肝管、肝外胆管、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等等。B超检查能检出有否占位性病变,尤其对积液与囊肿的物理定性和数量、体积等相当准确。对各种管腔内结石的检出

2、率高出传统的检查法。对产科更解决了过去许多难以检出的疑难问题。如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作出早期诊断。 (1)胆结石: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高达90%以上,能发现直径只有3mm的结石。胆管结石因受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率虽不如胆囊结石,但可以看到因胆管结石而引起的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等改变。 (2)胆囊炎:胆囊炎症会引起胆囊的大小和囊壁的改变。急性胆囊炎时B超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弥漫性增厚;慢性胆囊炎时,胆囊胀大或萎缩、壁增厚、边缘粗糙。 (3)胆道肿瘤:胆囊良性肿瘤B超图像表现为半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较光亮的团块,结构均匀;恶性肿瘤的团块形状不规则,密

3、度不均匀,胆囊壁增厚,凹凸不平;胆管癌的声像图表现为胆管中边缘不规则团块,肿块上方胆管常扩张、增粗。 (4)胆道蛔虫病:B超图像显示条状的与胆管平行的蛔虫光带,甚至可以看到蛔虫的蠕动。 (5)阻塞性黄疸:正常的肝外胆管内径一般小于6mm,左右肝管的内径小于2mm,如B超显示大于上述数值即提示胆管有阻塞、阻塞上方的胆管显示扩张增粗,因此可确定梗阻的部位,有时还可提供阻塞的原因是什么。 二.肝脏检查 肝脏B超就像一个肝脏的“雷达”,B超检查对肝脏损伤程度及有无实质性病变等都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B超显示肝脏各叶的测量数值的正常范围如下:1、肝脏B超各叶的正常值:右肝最大斜径(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

4、探测右肝静脉长轴):不超过12.14cm。 2、肝右叶前后径(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的最大垂直距离):不超过8-10cm。 3、左半肝厚度和长度(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厚不超过5-6cm,长度不超过5-9cm。 4、肝尾叶长度和厚不超过45cm。 三.B超应用B超、CT是影像学检查,只能反应脏器的形态、大小及密度改变,肝B超是不能查出乙肝的。虽说B超检查不能查出乙肝,但是B超检查在乙肝特别是慢性乙肝随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超检查不但能早期发现肝癌,而且能够了解乙肝后期肝脏形态及密度的改变,提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当肝有癌症及其他占位时,B超、CT能测出肿块与其他肝组织质地不

5、一的形态及肝脏的大小。如肝硬化时肝脏往往缩小并有小结节形成,B超、CT能检出肝的形态缩小。 首先,B超检查对脂肪肝敏感性高。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 其次,B超检查费用低廉。与CT、MRI等昂贵的检查相比,后者诊断更准确些,但B超费用少,操作方便,且无放射性。所以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应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普查。 通过B超可以检查出脂肪在肝脏内的含量,然后就可以很好的判断是否得了脂肪肝了,如果在B超检查下,肝脏内的脂肪量增加,当其脂肪含量

6、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超过30%的肝实质时,称之为脂肪肝。这是脂肪肝在医学上的确切定义。严重者,脂肪含量可以达到肝重的40%50%。 四.B超误区 由于肝脏B超检查结果的报告都是用专业医学用语来描述的,所以很多患者都在拿到肝脏B超检查单时,很有可能对结果的描述产生错误的看法。 慢性肝炎的胆囊炎不是“炎” 有句成语是“唇齿相依,肝胆相照”。肝脏有病,经常波及胆囊。让B超看肝炎患者的胆囊十有八九不太正常,而且肝病越重,胆囊改变越常见,越明显。胆囊增大、壁增厚、毛糙最常见,还有的表现出水肿。对于这些表现,B超报告一般会说“胆囊炎”。但是很多肝炎患者把这种表现当成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

7、而去用抗菌药物治疗。 其实,肝炎患者这种B超诊断的胆囊炎临床常无症状,无梗阻性黄疸的表现,白细胞也不高,属于病毒性非特异性胆囊炎。一旦肝病好转,这种“胆囊炎”也会减轻,肝炎患者不要因为检查结果说“胆囊炎”而到处乱求医。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B超检查肝脏时最常用的结果会有“弥漫性肝病”。一般这么说是很正常的。但很多肝炎患者被这句话吓得不轻。他们认为:这肝脏里的病都“弥漫”了,肯定病得不轻! 其实,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都属于肝脏弥漫性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在整个肝脏的分布是相对一致的;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则属于肝脏局部的占位性病变。B超检查肝脏的结果是是“弥漫性肝病”,意思是指患者肝脏

8、没长肿瘤。 这“弥漫性肝病”并不提示病情的轻重。只要肝脏整体有基本一致的变化,B超结果都说是“弥漫性肝病”,甚至一些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肝脏内部稍微粗糙一些,B超检查时光点反射就会强一些,也会提示有“弥漫性肝病”。许多“弥漫性肝病”的人其实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疗。因此,肝炎患者不要被“弥漫性肝病”吓着,肝病是否严重,要看包括肝功能等许多指标并结合临床才能确定。 不要过分看重肝脏大小 肝炎患者在看B超检查报告时,非常关心肝脏的大小,有的患者每次把肝脏的测量都记录下来进行比较。但肝炎患者需要知道,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测量部位以及B超超声探头的方向对这些测量都有影响,一般来说相差12厘米是常

9、见的,肝炎患者不要过分看重B超提示的肝脏大小。另外,肿大的肝脏逐渐缩小有时是肝脏炎症好转,但有时则相反。因为肝硬化时,肝脏的体积也缩小。 别把血管瘤、肝囊肿当肝癌 B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和血管瘤被发现。尤其是肝炎患者,因为经常做B超,发现得也最多。这往往引起肝炎患者的恐慌。因为你们知道,肝炎常可引起肝癌,所以对肝脏里看到的一点点占位性病变都非常敏感。 如果是肝囊肿,肝炎患者不必太过害怕,因为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肝血管瘤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血管瘤的发展非常缓慢,小血管瘤可无任何症状,大多数是在体检时被B超发现。一般说来小

10、的肝囊肿和血管瘤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患者不必紧张,只有较大的肝囊肿和血管瘤才需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五.优缺点 B超检查肝脏的优点: 1、B超检查是超声检查是一种无放射性损伤的检查,这是和CT相比最大的优点,属于无创性检查技术。 2、由于超声的探头能够随意放置,因此能取得多种方位的断面图像,并能根据声像图特点对病灶进行定位和测量。实时动态显示,可观察肝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3、超声检查能够立即得到检查结果,还可以反复多次重复观察。 4、B超检查的设备相对CT等比较轻便、易操作,对危重患者可行床边检查。 B超检查肝脏的缺点: 1、声像图表现的是器官和组织的声阻抗差改变,缺乏特异性,对病变的定

11、性诊断需要综合分析并与其他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相结合。也就是说,B超检查肝脏一般不能作为单一确诊某疾病的证据。 2、声像图显示的是某局部断面,对肝脏和病灶整体的空间位置和构型很难在一幅图上清晰显示。另外,如果病变过小或声阻抗差不大,不引起反射,则很难在声像图上显示。 3、B超检查肝脏结果的准确性与超声设备的性能以及检查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有很大关系,为操作人员依赖性技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B超检查准不准和做B超检查的医生的操作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六.注意事项 1、心脏超声: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 2、消化系超声: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

12、需空腹检查或作严格的肠道准备。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B超室 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及胃镜检查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 3、妇科检查: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4、孕期检查:怀孕期间应注意不要滥查B超,可能致胎儿畸形。医院在收取这些费用后,有责任、有义务告诉孕妇及家人,待产小孩除了卫生部要求必须检出的畸形之外,到底还存在哪些缺陷。对这些缺陷,若医院没

13、有检查出,或者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医院就是失职,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要是在做完B超的前提之下,使孩子出生后医院才告诉耳朵等部位有缺陷,则对生育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5、眼:检查时将被检眼闭合,非受检眼平视天花板,下颌微微上翘,使瞳孔位于中心位置。检查中不要揉眼,以免检查用的油性液体流入眼内,损伤眼睛。 七.B超特点 优点 第一、超声的扫查可以连贯地、动态地观察脏器的运动和功能;可以追踪病变、显示立体变化,而不受其成像分层的限制。超声检查已被公认为胆道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第二、B超对实质性器官(肝、胰、脾、肾等)以外的脏器,还能结合多普勒技术监测血液流量、方向,从而辨别脏器的受损性质与程度。例如医生通过心脏彩超,可直观地看到心脏内的各种结构及是否有异常。 第三、超声设备易于移动,没有创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在床边进行诊断。 第四、价格低廉。超声检查的费用一般为35150元/次,是CT检查的1/10,核磁共振的1/30。这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是比较能够承受的。“B超”也因此经常被用于健康查体。 第五、超声对人体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