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氧化还原_第1页
第九章 氧化还原_第2页
第九章 氧化还原_第3页
第九章 氧化还原_第4页
第九章 氧化还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特点:是基于特点:是基于电子转移电子转移的反应(由还原剂转移至氧化的反应(由还原剂转移至氧化剂)。剂)。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滴定分析法为氧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滴定分析法为氧化还原滴定法(化还原滴定法(Redox Titration)。)。 机理复杂,分步进行,常伴有副反应机理复杂,分步进行,常伴有副反应。反应速度慢反应速度慢反应产物与介质条件有关反应产物与介质条件有关MnO4酸性酸性Mn2+MnO2MnO42中性中性碱性碱性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分类:按分类:按滴定剂(氧化剂)滴

2、定剂(氧化剂)的名称命名的名称命名应用:应用:是否只能应用于测定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是否只能应用于测定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 的物质?的物质?否。否。二、二、三、鈰量法三、鈰量法四、高碘酸钾法四、高碘酸钾法五、亚硝酸钠法五、亚硝酸钠法六、重铬酸钾法六、重铬酸钾法七、溴酸钾法即溴量法七、溴酸钾法即溴量法高锰酸钾法高锰酸钾法一一一、碘量法一、碘量法第二节第二节 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平衡一、电极电位与一、电极电位与Nernst方程式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Ox1+ne Red1Red2ne Ox2Ox1+ Red2 Red1+Ox2Red 还原型还原型Ox 氧化型

3、氧化型Ox1/Red1和和Ox2 / Red2称称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电对 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 E (0)和和条件电位条件电位E0 ( ) 在温度为在温度为2525,参加电极反应各种物质的活度,参加电极反应各种物质的活度a a1mol/L1mol/L(气体分压为(气体分压为1 1个大气压)时的电极电位个大气压)时的电极电位称为称为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E E )。 标准电位的数值是与以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作为标准电位的数值是与以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作为0 0比较得来的。比较得来的。 将各种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位值,按将各种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位值,按还原反应并由小到大排列成表,叫

4、标准电位表。还原反应并由小到大排列成表,叫标准电位表。电对的电极电位电对的电极电位( (E EOxOx/Red/Red) )愈愈高高,其,其氧化形氧化形(O(Ox x) )的的氧化能力越氧化能力越强强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形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形(Red)(Red)的还原的还原能力越强。能力越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方向总是氧化能力强的总是氧化能力强的OxOx与还与还原能力强的原能力强的RedRed反应。反应。即电位高的电对的氧化即电位高的电对的氧化形可能氧化电位低的电对的还原形。形可能氧化电位低的电对的还原形。dOxddOxOxdOxdOxdOxdddOxOxOxdOx

5、ddddOxOxOxOxEnEECCCCCnEECaCaRe/ReReRe/Re/Re0ReReReRe/ReReReRelg059.01)25(lg059.0条件电位:条件电位:EdOXdOxdOXdOxCCnEECCnFRTEEReRe/ReRe/lg059.0lg303.2得:得: E E ( ) :条件电位:条件电位是在特定条件下,电对氧是在特定条件下,电对氧化型、还原型分析浓度均为化型、还原型分析浓度均为1mol/L1mol/L或其比值为或其比值为1 1时时, ,考虑了氧化剂、还原剂副反应后的实际电考虑了氧化剂、还原剂副反应后的实际电位。位。实际工作中引入实际工作中引入条件电位条件电

6、位代替代替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来进行计算。则来进行计算。则NernstNernst方程式变成:方程式变成:条件电位条件电位E与标准电位与标准电位E的区别的区别 条件电位条件电位E随随溶液所含溶液所含能引起离子强度改变能引起离子强度改变及产生副反应的及产生副反应的电解质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而不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而不同,只在同,只在一定条件一定条件下下才是才是常数常数。 如下表如下表 :Ce4+/Ce3+电对条件电位电对条件电位 介质介质(浓度)(浓度) HCl(1mol/L) H2SO4(0.5mol/L) HNO3(1mol/L) HClO4(1mol/L) E 1.28 1.44 1

7、.61 1.70 各种电对在特定条件下的条件电位值,都是各种电对在特定条件下的条件电位值,都是由实验测得。在由实验测得。在E E 不知道的情况下,可选不知道的情况下,可选择条件相近的择条件相近的E E ,若无合适若无合适E E 则用则用E E 替代,替代,通常只能近似的按照下式进行运算。通常只能近似的按照下式进行运算。 dOxnEEdOxdOxRelg059. 0Re/0Re/.0/10.059 lg10.2220.059 lg0.010.340()AgCl AgAgCl AgEEClVAgCl+e Ag+Cl-例例2:计算:计算0.01mol/LNaCl溶液中溶液中AgCl/Ag电对电对的电

8、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已知已知: E AgCl/Ag=0.222伏伏 E Ag+/Ag =0.799伏伏 Ksp (AgCl) =1.8 10-10AgCl+e Ag+Cl-0/100.059 lg1.8100.7990.059 lg0.010.342()AgCl AgAgAgEEAgVAgeAgClAgAgClH 3AsO4 2H+2e HAsO2+H2O EH3AsO4 /HAsO2 =0.559V I2+2e 2IVII535.0E/02EH3AsO4 /HAsO2IIE/02pH=3.3时时伏364. 03 . 3059. 0559. 0lg2059. 022

9、430HAsOHAsOHEE令:令: H 3AsO4 =HAsO2影响电对电极电位的因素影响电对电极电位的因素1、离子强度的影响、离子强度的影响2、酸度的影响、酸度的影响H 3AsO4 2H+ 2I HAsO2+H2O +I22Cu2+4I- (过量)(过量) - 2CuI+I2 I2+2S2O32- 2I-+S4O62-电对氧化型、还原型发生配位、沉淀法等副反应时,电极电电对氧化型、还原型发生配位、沉淀法等副反应时,电极电位改变位改变. VVCuCuII16.0E535.0E/0/022伏87.0121 .1lg059.016.01lg059.0lg059.016.0lg059.012220

10、/2/2IKCuCuCuEEspCuCuCuCu氧化型发生副反应氧化型发生副反应 E 还原型发生副反应还原型发生副反应 E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用什么来衡量?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用什么来衡量?反应平衡常数反应平衡常数K059.0)(lgReRe1Re212doxndmoxnoxmdEEmnKCCCCKmOx1+nRed2mRed1+nOx2Ox1+ne Red1Ox2+me Red21Re11Re/1lg059.0ddOXdOxCCnEE222Re/2lg059. 0redOxdOxCCmEE条件平衡常数条件平衡常数0lg059.012Re121R

11、e2Re/21Re/1mOxnddnOXmdCCCCmnEEEdOxdOx(电池)6lgK106K 满足终点误差满足终点误差0.1%, 即即mOx1+nRed2mRed1+nOx20.35V00EE或当当m=1,n=1m=1,n=29lg109KK21212ReRe2OxddOx结论:结论:不论什么类型的反应,只要两电对的电位差不论什么类型的反应,只要两电对的电位差 即可达到准确度的即可达到准确度的要求,该反应的完全程度能满足滴定分析的要求。要求,该反应的完全程度能满足滴定分析的要求。 0.4V00EE或m=1,n=312lg1012KK21213ReRe3OxddOx0.18V00EE或0.

12、27V00EE或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速率及影响因素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速率及影响因素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由其中最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由其中最慢慢的步骤决定。的步骤决定。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1、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加增加,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加快加快 2 、反应温度:温度每升高、反应温度:温度每升高10,速度约提高速度约提高 24倍。倍。 3、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作用: 正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催化剂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催化剂 负负催化剂减慢反应速度的催化剂催化剂减慢反应速度的催化剂 自动催化反应由反应产物本身起催化作用的现象自动催化反应由反应产物本身起催化

13、作用的现象 4、诱导作用、诱导作用 1Re/1dOxE2Re/2dOxE对对Ox1+ne Red1 Ox2+me Red2mOx1+ nRed2 mRed1+ nOx2 2Re1Re212Re/21Re/1lg059. 0)(ddOxOxdOxdOxspCCCCmEnEEmn对称可逆反应对称可逆反应四、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量点电位四、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量点电位1Re1lg059. 0ddOXspCCnEE22lg059. 0redOxspCCmEE两式相加两式相加 2Re1Re212Re/21Re/1lg059. 0)(ddOxOxdOxdOxspCCCCmEnEEmnmnmEnEEdOxdOx

14、sp2Re/21Re/ 1计量点时,计量点时,21Re2Re1OxddOxCCCC;计量点电位计量点电位第三节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VEVEFeFeCeCe68. 0,44. 12334/滴定反应达到平衡时滴定反应达到平衡时34342323lg059. 0lg059. 0/CeCeCeCeFeFeFeFeCCECCE通过实验测得,通过实验测得,纵坐标电对的电位,纵坐标电对的电位,横坐标滴定剂的体积或百分数。横坐标滴定剂的体积或百分数。简单体系的计算:简单体系的计算:0.1000mol/LCe0.1000mol/LCe4+4+标液滴定标液滴定20.00ml 20.00ml

15、0.1000mol/LFe0.1000mol/LFe2+2+溶液溶液Ce4+ + Fe2+ Ce3+ + Fe3+1 1、滴定前,无法估计、滴定前,无法估计2 2、计量点前:按、计量点前:按Fe3+/Fe2+电对的电对的Nernst方程计算。方程计算。 -0.1VE86. 03 3、计量点时:、计量点时: 2334lg059. 068. 0lg059. 044. 1FeFespCeCespCCECCE;两边相加得:两边相加得:VVCCCCEFeCeFeCesp06. 112. 21lg059. 068. 044. 1lg059. 068. 044. 1223344 4、计量点后,按、计量点后,

16、按Ce4+/Ce3+电对的电对的Nernst方程计算。方程计算。当有过量的当有过量的Ce4+加入时加入时 0.1VE26.1计量点前计量点前0.10.1到计量点后到计量点后0.1%,0.1%,电位突变电位突变形成滴定突跃。形成滴定突跃。21EEEsp+3+3+2+4CeFeFeCeCCCC;1mol/LH2SO4溶液中,用溶液中,用0.1000mol/LCe4+滴定滴定20.00mL0.1000mol/L Fe2+溶液的滴定曲线溶液的滴定曲线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突跃范围突跃范围。E2. n,m ,突跃范围突跃范围。3. 与浓度无关与浓度无关1.mOx1nRed2mRe

17、d1+nOx2可逆反应可逆反应0.1%范围内电位的范围内电位的突跃范围突跃范围nEmEdOxdOx059. 03059. 031Re/ 12Re/ 2电位差越大,突跃范围越大电位差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可选择的指可选择的指示剂越多,变色越敏锐,越易准确滴定。示剂越多,变色越敏锐,越易准确滴定。 0.4V0.2500EE或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或电位法)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或电位法)需选用电位滴定法需选用电位滴定法0.4V00 EE或1 1、自身指示剂如、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高锰酸钾2 2、特殊指示剂如淀粉。、特殊指示剂如淀粉。3 3、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 一些弱氧化剂或弱还原剂,

18、氧一些弱氧化剂或弱还原剂,氧 化形与还原形具有明显不同的颜色。化形与还原形具有明显不同的颜色。指示剂的半电池反应及指示剂的半电池反应及Nernst方程式:方程式: )Re)(Re/(Relg059. 0dOxdOxInInIndOxCCnEEInneIn(二)指示剂法二)指示剂法(一)仪器方法一)仪器方法当当 从从 时,时,指示剂的颜色将从指示剂的颜色将从 氧化型色氧化型色 还原型色。还原型色。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 :dOxIICCRe 选择原则选择原则:指示剂的指示剂的变色电位范围应在滴定变色电位范围应在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化学的电位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前后计量点前后0.1

19、0.1)之)之内,最好使内,最好使 与化学计量点与化学计量点 一致以保证终点误差不一致以保证终点误差不超过超过0.10.1。nEdInInOx059. 0Re/dInInOxERe/spE101110表:一些氧化还原指示剂的表:一些氧化还原指示剂的 值及颜色变化值及颜色变化E表表9-2加入适量的加入适量的H3PO4,Fe3+ FeHPO4+,降低,降低 的比值的比值2059. 023/FeFeC)(62. 01000011 . 09 .99lg059. 068. 023/伏FeFeE如将二苯胺磺酸钠是如将二苯胺磺酸钠是Ce4+滴定滴定Fe2+的指示剂,其的指示剂,其 =0.84伏伏(H+=1m

20、ol/L),), E变色范围:变色范围:0.84 (伏)(伏)=0.840.03(伏),(伏),0.810.87(伏)。(伏)。用用Ce4+滴定滴定Fe2+的滴定突跃为的滴定突跃为0.861.26(伏)(伏)则滴定突跃变成则滴定突跃变成0.621.26(伏),存在较大的指示剂空白,(伏),存在较大的指示剂空白,需做空白试验校正分析结果。需做空白试验校正分析结果。若将若将CFe3+降低降低1000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倍,则化学计量点前0.1%处的电位为:处的电位为: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利用碘的氧化性或碘化物的还原性进行滴利用碘的氧化性或碘化物的还原性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定分析的方法。 : I2+2

21、e 2I VEII535. 0/2(一)直接碘量法:(一)直接碘量法:用用碘液碘液直接滴定电位比直接滴定电位比 低低的强还原性物质的强还原性物质.IIE/2I2+ I I3-I3-+2e 3IVEII535. 0/3I2+Red 2I-+Ox直接碘量法可用来测定含有直接碘量法可用来测定含有S2-、SO32-、S2O32-、Sn2+、AsO33-、SbO33-及含有二烯醇基等组分的含量。及含有二烯醇基等组分的含量。 (二)间接碘量法:(二)间接碘量法:1、剩余碘量法:电位比、剩余碘量法:电位比 低低的还原性物质加的还原性物质加过量的碘液过量的碘液, 待反应完全后,用待反应完全后,用硫代硫酸钠硫代

22、硫酸钠滴定滴定剩余剩余的碘的碘。如。如 焦亚硫酸钠的测定。焦亚硫酸钠的测定。IIE/2IIE/22、置换碘量法:电位比、置换碘量法:电位比 高高的氧化性物质,用的氧化性物质,用I还原还原(I ,被氧化成,被氧化成I2) , 再用再用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滴定滴定置换置换的碘的碘。 I2过量过量+Red 2I-+OxI2剩余剩余+2S2O32- S4O62-+2I-测定含有测定含有ClOClO3 3- -、ClOClO- -、CrOCrO4 42-2-、CrCr2 2O O7 72-2-、IOIO3 3- -、BrOBrO3 3- -、SbOSbO4 43-3-、MnOMnO4 4- -、AsOA

23、sO4 43-3-、NONO3 3- -、NONO2 2- -、CuCu2+2+、H H2 2O O2 2等组分的含量;也可以等组分的含量;也可以测定还原性的糖类、甲醛、丙酮及硫尿等;能与测定还原性的糖类、甲醛、丙酮及硫尿等;能与I I2 2发生碘代发生碘代反应的有机酸、有机胺类;某些能与反应的有机酸、有机胺类;某些能与CrCr2 2O O7 72-2-定量生成难溶性定量生成难溶性化合物的生物碱类(如:盐酸小檗碱等)。化合物的生物碱类(如:盐酸小檗碱等)。 2I-+Ox I2+RedI2置换置换+2S2O32- S4O62-+2I-例如:盐酸小檗碱(例如:盐酸小檗碱(B B+ +ClCl- -

24、)%1001000)(223227231SMCVCVClBOSOCr2B+Cr2O72-(一定量、过量一定量、过量)=B2Cr2O7(黄)(黄)Cr2O72(剩余剩余)+6I-+14H+=2Cr3+3I2+7H2OI2+2S2O32-=S4O62-+2I-B+Cl-%=2: 1:6:2722320BOCrsnnn%1001000312322320SMCVVClBOSOS2B+Cr2O72-(过量过量)=B2Cr2O7(黄)(黄)Cr2O72(剩余剩余)+6I-+14H+=2Cr3+3I2+7H2OI2+2S2O32-=S4O62-+2I-B+Cl-%=n S2O32- :n B+=3:1滴定条

25、件和注意事项滴定条件和注意事项 1、直接碘量法:、直接碘量法:pH不能大于不能大于9() 3I2+6OH-=IO3-+5I-+3H2O思考思考:碘量法的酸度条件及其依据。:碘量法的酸度条件及其依据。2、间接碘量法:在、间接碘量法:在介质中进行,介质中进行, I2+2S2O32-=S4O62-+2I- 1:2酸性溶液中:酸性溶液中:H2SO3+I2+H2O=SO42-+4H+2I-S2O32-+2H+=H2SO3+S4I2+Na2S2O3+10OH-=2SO42-+8I-+5H2O碱性条件下:碱性条件下: 思考思考:间接碘量法误差的来源及应采取的措施。:间接碘量法误差的来源及应采取的措施。防止措

26、施防止措施:a、防止、防止I2挥发:加入过量挥发:加入过量KI(理论量的(理论量的23 倍);倍); 在室温条件下滴定;使用碘量瓶,在室温条件下滴定;使用碘量瓶, 必要时加水封;必要时加水封; 轻轻振摇轻轻振摇 b、防止、防止I的氧化:降低酸度;反应时间不宜的氧化:降低酸度;反应时间不宜 太长,置于暗处;消除太长,置于暗处;消除Cu2、NO2(催化(催化 氧化反应)等干扰;快滴慢摇氧化反应)等干扰;快滴慢摇来源来源:a、I2易挥发易挥发 b、I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空气中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空气中O2氧化氧化指示剂指示剂(一)自身指示剂(一)自身指示剂(二)淀粉指示剂(常用)(二)淀粉指示剂(常用) 颜

27、色:淀粉遇碘显蓝色颜色:淀粉遇碘显蓝色 1、临用前配制、临用前配制 2、直接碘量法,在酸、直接碘量法,在酸 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于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于 滴定前加入滴定前加入 3、间接碘量间接碘量 法须在法须在溶液中有大量碘时,被淀粉溶液中有大量碘时,被淀粉表面牢固吸附,不易与硫代表面牢固吸附,不易与硫代硫酸钠立即作用,致使终点硫酸钠立即作用,致使终点“迟钝迟钝”。 (一)碘液:常用间接法配制(一)碘液:常用间接法配制 思考思考:如何配制碘液,为何加:如何配制碘液,为何加 入少量入少量KI? 标定标定:1、用已知浓度的、用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常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常用) 2、用基准物三氧化二

28、砷(有毒、现少用)、用基准物三氧化二砷(有毒、现少用)a.生成生成I 3- ,增大,增大I2的溶解度的溶解度b.降低降低I2的挥发性的挥发性c.使溶液保持稳定使溶液保持稳定As2O3基准物标定基准物标定I2溶液溶液 (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间接法配制(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间接法配制 思考思考:硫代硫酸钠为何不能用直接法配制?应如:硫代硫酸钠为何不能用直接法配制?应如何配制?为什么?何配制?为什么? 标定:标定:1、用、用已知浓度已知浓度的碘标准溶液标定的碘标准溶液标定 2、用基准物、用基准物重铬酸钾(常用)重铬酸钾(常用)、碘酸钾、碘酸钾、溴酸钾、等,溴酸钾、等,方法:置换碘量法方法

29、:置换碘量法固体固体Na2S2O35H2O易风化、氧化易风化、氧化 Na2S2O3S嗜硫菌嗜硫菌O2 CO2 H+OHICrHIOCr223272732146(过量)2642322222OSIOSI置换碘法:增大酸度,置换碘法:增大酸度, KI过量,闭光封闭过量,闭光封闭5-12minKIKI过量过量IIE/2E增大增大I-浓度,、降低浓度,、降低 值,使反应向右进行完全值,使反应向右进行完全 IIE/2I2+2S2O32-=2I-+S4O62-n CuSO45H2O : nNa2S2O3 =1:1%1001000)(%524523224样SMOSCVOHCuSOOHCuSO+NH4SCNCu

30、SCN(S)小吸附作用弱小吸附作用弱其他氧化还原滴定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法三、高碘酸钾法三、高碘酸钾法 四、四、亚硝酸钠法亚硝酸钠法 五、重铬酸钾法五、重铬酸钾法 内容内容:滴定原理,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滴定反应的条件,:滴定原理,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滴定反应的条件, 指示终点的方式(包括指示剂的种类、终点判断等),指示终点的方式(包括指示剂的种类、终点判断等), 应用范围应用范围高锰酸钾法高锰酸钾法基本原理:基本原理:MnO4+8H+5e Mn2+4H2O E E0 0=1.51V在强酸性溶液中(通常为在强酸性溶液中(通常为H2SO4,H+为为12mol/L。一般避。一般避免使用免使用HCl和

31、和HNO3)许多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如许多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如Fe2+、Sb3+、AsO33-、H2O2、C2O42-、NO2-、W5+、 1直接滴定法:直接滴定法:思考: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含量时如何控制酸度?为什么?思考: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含量时如何控制酸度?为什么?用用间接法间接法可测定可测定Ca2+、 Ba2+、 Zn2+、 Cd2+等金属盐;等金属盐; 还可还可进行有机物的测定。进行有机物的测定。2、返滴定、返滴定 用用剩余法剩余法可测定一些强氧化剂,如可测定一些强氧化剂,如MnO4、MnO2、PbO2等;等;3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例例1:MnO4-+5Fe2+8H+ Mn2+5Fe3

32、+4H2O例例2:MnO2+C2O4 2-一定量过量一定量过量- +4H+ Mn 2+2CO2+2H2O2MnO 4-+5C2O42- 剩余剩余 + 16H+ 2Mn 2+10CO2+8H2On MnO 4- : n C2O4 2- : n MnO2 =2:5:5n MnO2 = n C2O4 2- - n MnO 4-252422OCCa42OCaC 2HOCaC424222OCHCa2MnO4-+5C2O42-+16H+ 2Mn2+10CO2+8H2O例例3:n MnO 4- : n Ca2+ =2:5指示剂自身指示剂指示剂自身指示剂标准溶液及其标定标准溶液及其标定思考思考:能用直接法配制

33、高锰酸钾溶液吗?应如何配制?:能用直接法配制高锰酸钾溶液吗?应如何配制?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什么?常用的基准物是什么?Na2C2O4、 H2C2O42H2O 2MnO4-+5H2O2+6H+ 2Mn2+5O2+8H2O %100100025)(%22422VMCVOHOHKMnO1H2O2的测定的测定H2O2可用可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直接进行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直接进行滴定,反应如下:滴定,反应如下:nKMnO4 nH2O2=2 5在酸性条件下,在酸性条件下,Fe2+与与MnO4-按下式进行反应:按下式进行反应:MnO4-+5Fe2+8H+ Mn2+5Fe3+4H2O%10010005)(%242SMCVFeFeKMnOnKMnO4 nFe=1 5可加入适量可加入适量H3PO4, 与与Fe3+生成生成FeHPO4+,以降低以降低Fe3+ 降低降低 值,使反应迅速完全。值,使反应迅速完全。23/FeFeCr2O72-+6e+14H+ 2Cr3+7H2O 伏33. 13272/CrOCrEK2Cr2O7 法与法与KMnO4法比较,有如下优点和特点:法比较,有如下优点和特点:ClCl /2ATTAMtaVCm%1001000SMtaVCATTA%=tannTA:解:经历反应解:经历反应 Fe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