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工中级技能2_第1页
平版印刷工中级技能2_第2页
平版印刷工中级技能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模拟 平版印刷工中级技能 2训练 1一、调节收纸部件第 1 题:1 实训内容(1) 调整收纸辊的前后位置。(2) 调整侧理纸板的左右位置。(3) 调节开牙板和开牙轴承的相对位置。2 实训目的(1) 掌握收纸辊前后调节的方法。(2) 熟练掌握侧理纸板的左右位置调节方法。(3) 了解开牙早晚对收纸的影响。3 实训设备J2205 型对开双色胶印机 ( 收纸部分 ) 。参考答案:实训步骤 (1) 松开调整收纸辊的紧固螺丝,把一张印刷用纸放在收纸台 上,按点动, 让机器转动到侧理纸板处于最小幅度的位置上, 调节侧理纸板的左 右位置,使之紧靠在纸张的左右两端, 然后把紧固螺丝收紧。 评分要点 收 纸辊的

2、前后位置是否准确。 (2) 松开调整侧理纸板的紧固螺丝,把一张印刷 用纸放在收纸台上, 按点动, 让机器转动到侧理纸板处于最小幅度的位置上, 调 节侧理纸板的左右位置,使之紧靠在纸张的左右两端,然后把紧固螺丝拧紧。 评分要点 侧理纸板的左右位置是否准确。(3) 根据印刷速度可以适当调整开牙板角度来改变落纸早晚。星型把手顺时针为早放纸,逆时针为晚放纸。 评分要点 开牙板和开牙轴承的相对位置。考核详细解答:训练 2二、调节前规 第 2 题: 1 实训内容(1) 调整前规的前后位置(2) 调整前规的高低。2 实训目的(1) 掌握前规的调节方法。(2) 了解前规的工作方式。3 实训设备J2205 型对

3、开双色胶印机 (前规部分 )参考答案:实训步骤 (1) 调节前后位置。 1) 松开调整前规前后位置的紧固螺丝。2) 调节螺丝,改变前规的前后位置。 3)前规前后位置的确定: 当递纸牙把定 位好的纸张咬住时,递纸牙的咬纸量为 56mm。评分要点 前规的前后位置。(2) 调节前规上挡板的高度。 1) 松开调整前规上挡板高低的紧固螺丝。2) 调整前规上挡板的高度。3)前规上挡板高低的要求。薄纸:印刷用纸约 3 张纸的高度;厚纸:印刷用纸加 0.3mm的间隙即可。 4)紧固前规锁 紧螺丝时,先紧上面的螺丝,以免调整好的部分移位。 评分要点 前规上 挡板的高度,正确使用仪器。 考核详细解答:训练 3三、

4、调节双张控制器第 3 题:1 实训内容 调节机械式双张控制器。2 实训目的(1) 掌握双张控制器的调节方法。(2) 了解双张控制器的类型。3 实训设备J4105 型胶印机(输纸部分 )。参考答案:实训步骤 (1) 取一张印刷用纸,折成两张纸厚度。(2) 把两张印刷用纸厚度的纸张放入压纸轮下。 (3) 松开调节手轮的紧固螺丝。 (4) 调节两 触点或上滚轮与压纸轮之间的距离为一张印刷用纸厚度。(5) 开机测试再精调双张控制器,直到正常输送纸张时, 双张控制器不动作,当发生双张或多张时, 控制器的触点就发生接触, 使输纸器停下。 (6) 调节完毕后将紧固螺丝锁紧。 评分要点 必须采用印刷用纸,调节

5、方法正确有效。考核详细解答:训练 4四、调配专色油墨第 4 题:1 实训内容(1) 调整油墨印刷适性,主要是改变油墨黏性和干燥性。(2) 调配专色墨 ( 淡色墨、深色墨 ) ,评价油墨 ( 色相、饱和度、明度、光泽 度等)。2 实训目的(1) 了解油墨辅助剂的种类和作用。(2) 学会调整油墨的干燥性和黏性。(3)了解油墨的评价指标。(4)学会运用色彩学加色与减色法基本原理。(5)掌握调配专色墨 ( 淡色墨、深色墨 ) 的方法和步骤。3 实训仪器、材料印刷适性仪、调墨台 (玻璃台 ) 、调墨刀、玻璃搅拌器、刮样纸 ( 铜版纸、书 刊纸) 、干燥油(红、白) 、增黏剂(0 号调墨油) 、减黏剂、调

6、墨色谱、四色 (CMYK)油墨、白墨冲淡剂、白油;参考答案:实训步骤 (1) 调整油墨干燥性、黏性实验步骤。 1) 准备四色油墨: 准备好四色油墨,检查油墨质量,并简单判断其黏性 ( 大或小,用纸粘小部分测 试) 、干燥性 (快或慢,刮在纸上观察 )。2)调整干燥性:用单手握并转动调墨刀从墨罐里刮出小部分需要的油墨放到调墨台上或调墨盘中, 逐渐加入适量干 燥油( 红燥油或白燥油 1.5%左右) ,搅拌均匀。3)判断干燥速度: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用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 (或书刊纸 )模拟印刷,用手触摸油墨, 根据其 干燥程度来估计油墨的干燥速度。 4) 调整黏性:另外准备一个墨盘, 用单手 握并转动

7、调墨刀从墨罐里刮出小部分需要的油墨放到调墨盘中, 然后逐渐加入适 量增黏剂 (0 号调墨油 3%5%)或减黏剂 (3%左右) ,搅拌均匀。5)判断油墨黏性:用调墨刀搅拌墨盘中的油墨, 然后提起来,通过观察墨丝的长度来粗略判断, 若墨丝长则黏性大, 反之黏性小; 或用搅拌油墨的调墨刀或搅拌器直接与铜版纸 接触,判断油墨和纸的黏合程度, 若纸张容易分离, 则黏性小,反之黏性大。 注 意: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来进行的,一般做黏性、干燥性、 亮度调整。 (2) 调配深色墨实验步骤。1) 判断深色成分:采用色谱比较法,在调墨色谱上找出与给定颜色相近色块的颜色成分,区分主色墨和辅色墨, 根

8、据色标上的百分比来确定各色原墨的调配比例。 2) 调配:将一部分主色墨放入墨盘中或调墨台上,按照比例逐渐加入辅色墨,搅拌均匀。3) 刮色样:用调墨刀取一小滴墨样到一块小纸样 (铜版纸 )上,再将其与另一张小纸样对贴 ( 或一块小纸样对折 ) ,轻轻均匀地打磨成小色样。4) 鉴别色样: 采用与给定色样比较法,用眼睛来判断油墨的色相、透明度、饱和度、光泽度等。若跟色样 差别大,则重复 (2) 、 (3) 、(4) 步骤。可加入少量冲淡剂、干燥剂、稀释剂调整 油墨适性,有时还需要加入少量黑墨进行调配, 才能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 注 意:若调配的油墨用于生产, 则要求调配的油墨色要深一些, 以便在印刷

9、生产过 程润版液的作用下或油墨干燥后,颜色变淡,正好符合原色;调配时,应尽量少 用黑色墨,出现色相偏差时,采用补色纠正。 (3) 调配淡色实验步骤。 1) 判断淡色成分: 采用色谱比较法, 在调墨色谱上找出与给定颜色相近色块的颜色 成分,区分主色墨和辅色墨, 并按照色谱上给定的颜色比例记录好各色原墨的调 配比例。根据给定的色样,选择好需要的冲淡剂 (白油、白油墨、维力油等 ) ,确 定调配的比例。 2) 调配:将一部分冲淡剂放入墨盘中或调墨台上, 按照比例 逐渐加入主色墨和辅色墨, 搅拌均匀。3) 刮色样:用调墨刀取一小滴墨样到一块小纸样 ( 铜版纸) 上,再将其与另一张小纸样对贴 ( 或一块

10、小纸样对折 ),轻轻 均匀地打磨成小色样。 4)鉴别色样: 采用与给定色样比较法, 用眼睛来判断 油墨的色相、透明度、饱和度、光泽度等;若跟色样差别大,则重复 (2) 、(3) 、(4) 步骤。 注意:可加入少量冲淡剂、干燥剂、稀释剂调整油墨适性;先进 行少量试凋, 待色相达到彩稿颜色之后, 再按少量的试验配比数据参数进行大批 量的调墨;为了达到油墨有光泽、 鲜艳,可选用白墨和维利油作为冲淡剂。 (4) 调配专色墨实验步骤。 1) 判别颜色成分: 按指定的色谱上色样, 识别好该颜 色墨的成分及比例; 计算好该复色样的三原色或四色墨的调配比。2) 根据给定的调配专色墨量,计算出需要的原色墨量。 3) 调配试样:按照深、淡色油 墨调配的方法,调配油墨;按“ 8”字轨迹搅拌均匀。4) 刮色样:用调墨刀取一小滴墨样到一块小纸样 (铜版纸 )上,再将其与另一张小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