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粮油贮藏方法技能点_第1页
几种粮油贮藏方法技能点_第2页
几种粮油贮藏方法技能点_第3页
几种粮油贮藏方法技能点_第4页
几种粮油贮藏方法技能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二 农产品贮藏技术子单元二 粮食贮藏技术项目二 几种粮油贮藏方法技能点1. 稻谷的贮藏方法(1) 严格控制稻谷入库质量 新入库的稻谷,杂质不超过0. 5 %,水分不超过13. 5%。粳稻入库安全水分可比籼稻适当放宽0.5%1%。将粮食的含水量控制在安全水分以内,是确保贮粮安全的首要措施,所以无论是对粮库还是对农民而言,严把入库粮质量是十分重要的。(2)加强通风降温 稻谷对高温的抗性差。粮温高,品质劣变速度快,特别是夏粮入库,正值高温季节,要利用机械通风,及时散发谷堆内湿、热。秋稻入库后,要抓紧时机,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天气,降低粮温,在降温的同时,要防止粮面结露。(3) 适时密闭贮藏 对于一般

2、低水分的稻谷,要在春暖以前做好密闭防潮工作,密闭贮藏可延缓粮温回升,有利于安全度夏。(4)采用“自然缺氧贮藏”、“双低贮藏”或“缓释熏蒸”技术 夏粮入库后可采用上述技术,即在密封粮堆内,按每立方米用磷化铝23克的剂量,采用0.07毫米聚乙烯薄膜制成小袋将药剂包好,然后埋藏在粮堆上层,待磷化氢缓慢释出,防止虫害和抑制微生物的发生。(5) 做好清洗消毒和防虫工作 稻谷入库时做好仓库和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要入库期间和入库后要注意防止害虫感染,一旦发现有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除治。2.大米的贮藏方法(1)常规贮藏 主要采用干燥、自然低温、密闭的方法,将加工出机的大米冷却到仓温后,再堆垛保管。高水分大米

3、,可以码垛通风后进行短期保管或通风摊凉后再密闭贮藏。(2)低温贮藏 采用低温贮藏是大米保鲜的有效途径。利用自然低温,将低水分稻谷在冬季加工,待米温冷却后入库贮藏。采用相应的防潮隔热措施,使大米长期处于低温状态,相对延长粮温回升时间,是大米安全度夏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机械制冷使大米在夏季处于冷藏状态,也能使大米安全度夏。但由于制冷设备和厂房建设投资较大,尚未全面推广。(3)气调贮藏 对包装或散装大米,用塑料薄膜密封,利用粮堆内大米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自然降氧或者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贮藏,具有良好的杀虫、抑菌作用。还可用小包装“冬眠贮藏”保鲜,每袋装大米35千克,充二氧化碳保鲜贮藏,可安全贮藏1年以

4、上。(4)化学贮藏 在密闭的大米堆垛内,按磷化铝23克/立方米的剂量,采用0. 07毫米的聚乙烯薄膜制成小袋装入1520克磷化铝片,挂在密封好的包堆边或埋入包装粮上层,让磷化氢缓慢释放,可以杀虫、抑菌和预防大米发热霉变。3. 小麦的贮藏方法(1) 热密闭贮藏法 热密闭贮藏小麦,可以防虫、防霉,促进小麦的后熟作用,提高发芽率。具体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暴晒小麦,注意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在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5052,保持2小时,然后迅速入库堆放,平整粮面后,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密闭门窗保温。做好热密闭贮藏工作,其一是要求小麦含水量降到10%12%,其二要求有足够的温度和密闭

5、时间,入库后粮温在46左右,密闭710天;粮温在 40左右,则需密闭23周。(2) 低温贮藏法 低温贮藏是小麦安全贮藏的基本途径。小麦虽耐温性强,但在高温下持续贮藏,会降低其品质。而低温贮藏,则可保持品质及发芽率。据报道,小麦在低温、低氧条件下贮藏16年,品质变化甚微,并能制成良好的面包。利用冬季低温,进行自然通风、机械通风降温,然后趁冷密闭,对消灭越冬害虫,延缓外界高温影响,效果良好。另外利用地下仓贮藏小麦,也能延缓小麦品质劣变。(3) 自然缺氧贮藏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还是自然缺氧贮藏。对于新入库的小麦,由于后熟作用的影响,小麦生理活动旺盛,呼吸强度大,非常有利于粮堆自然降氧。实践

6、证明,只要密闭工作做得好,小麦经过2030天的自然缺氧,氧气浓度可降到1. 8%3. 5%,可达到防虫、防霉的目的。如果是隔年陈麦,其后熟作用早已完成,而且进人深休眠状态,呼吸强度很弱,不宜进行自然缺氧,这时可采取微生物辅助降氧或向麦堆中充二氧化碳、氮气等方法而达到气调的要求。4. 面粉的贮藏方法面粉贮藏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抓好密闭防潮,合理堆放和严防害虫。面粉安全贮藏水分要求控制在13%以内。(1)密闭防潮 面粉易吸湿,故防潮工作十分重要。面粉入库后宜采用塑料薄膜六面密封,这样既可防止面粉吸湿返潮,又可防止虫、霉感染,且能保鲜、防尘。对于需要度过梅雨季节的面粉,更需要尽早密闭防潮。(2) 合理堆

7、放 对于新加工的面粉,可先堆小桩,在降温散湿后改成大桩实堆。在倒垛操作时,只可调换上下位置,而原来在外层的面粉仍应放在外层,以免把外层水分大的面粉放人堆心,引起发热霉变。另外,由于面粉不耐贮藏,要结合销售情况,及时轮换出仓。(3)严防害虫 为害面粉的害虫有赤拟谷盗、长角扁谷盗、螨类等,虫害多发生在袋口处。面粉入库前,要做好空仓清洁消毒工作及包装器具消毒除虫工作。入库后,要严格管理,一旦发现害虫,及时用药剂熏蒸处理,并用机械或人工过筛,把虫尸筛出,才能销售。另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用磷化铝进行预防性熏蒸。5. 玉米的贮藏方法在我国,玉米贮藏北方以防霉为主,南方以防虫为主。玉米的贮藏方法有粒藏与穗

8、藏两种,国家入库的玉米全是粒藏,农户大都采用穗藏方法。(1)穗藏 果穗穗藏是一种典型的通风穗藏。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由于收获玉米时温度较低,高水分的玉米穗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经过一冬自然通风,第二年45月份玉米水分可降至12%14%。(2)粒藏 粒藏的第一步是要控制玉米入库水分,要求入库玉米水分含量在13%以下。另外可以针对玉米胚大、呼吸旺盛的特点,采用缺氧贮藏或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双低”贮藏、“三低”贮藏等方法或采用“缓释熏蒸法”等综合方法贮藏,防止玉米堆发热,生霉,生虫。6. 马铃薯贮藏条件及方法(1)贮存条件 马铃薯最适贮藏温度为35,温度降至0或温度过高都会加速淀粉的水解。适宜的相对湿度

9、为8085,湿度过高,腐烂严重,湿度过低则失水,损耗增多。此外,为了抑制马铃薯发芽,可以用化学药物处理。一种方法是在马铃薯收获前3周左右,用0.25青鲜素(MH)在田间喷洒植株。另一种方法是贮藏时按每5000千克薯块,用萘乙酸甲酯或乙酯100150克,加1.5千克细土制成粉剂,撒在马铃薯上。(2)贮藏方法 各地冬贮马铃薯的形式多种多样,南方多采用室内堆藏,北方多采用沟藏、窖藏,大宗商品菜多采用通风库或冷库贮藏。室内贮藏 夏季高温高湿,马铃薯易腐烂。因此,夏季马铃薯贮藏应选通风阴凉的房屋。为了避免太阳照射,在北墙内侧用砖砌成小窖,砖接触处留出孔隙以便通风。底部铺35厘米的干沙或秸秆,其上堆放马铃

10、薯,堆高不宜超过1米,而后用潮湿沙土覆盖。冬贮时,则要选择温暖的房间,堆积方法如上。开始堆积时马铃薯堆高不宜过高,预贮一段时间,块茎进入休眠,呼吸强度减弱时,堆高可加高至2米,用沙或草苫覆盖,勤检查,天气转冷时,可逐渐加厚覆土和草苫,严防受冻。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抑芽效果差。如配合药物处理,可提高贮藏效果。沟藏 华北地区挖沟贮藏马铃薯。沟深一般1.5米,宽2米,沟长随贮量而定。马铃薯收获后先放在阴凉处,待将上冻时人沟贮藏。沟内马铃薯堆厚一般50厘米,上面覆土。随着天气变冷逐渐增加覆土层厚度。覆土层总厚度应大于当地冻土层厚度,以免受冻。窖藏 西北地区可用井窖或窑窖,东北地区可用棚窖贮藏马铃薯。窖

11、藏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采收、运输、入窖时要尽量避免机械伤;第二,入窖前,应对薯块进行严格挑选,适当晾晒;第三,窖内进行消毒灭菌,人窖前凉窖1周左右,以降低窖温和消除药气;第四,窖内薯块不能装得太满,以便通风散热和检查;第五,贮藏期加强通风管理,尽可能保持温度24,相对湿度90左右;第六,对薯块进行检查,及时清除病薯烂薯,防止造成病害蔓延烂窖。通风库贮藏 贮藏数量大时可用这一方法,薯块装筐后,堆码在库内,并注意留有适当的通风间隙,以利通风散热间隙要占通风库窖积的1/32/3。冷藏 将薯块装筐或装箱后进行预冷,待薯块温度接近贮藏温度时,再转入冷库内贮藏,库温维持35,相对湿度8085。

12、堆码时,应留有足够的通风道,以使堆内温湿度均匀一致。贮藏期中,应及时清除病薯烂薯,防止病害蔓延。辐射处理保鲜法 据报道,用67126Gy的60Co - 射线照射马铃薯,有明显的抑芽作用。7. 甘薯贮藏方法(1)常温贮藏 根据甘薯喜温怕冷的特点,只要能维持温度1114,相对湿度90左右的贮藏环境,一般的常温贮藏场所都可适于贮藏。目前各地,贮藏甘薯以地窖为主,窖型有井窖、棚窖等。也可利用防空洞贮藏,只要加强管理都能取得良好效果。贮藏前期温、湿度大,为防止“烧窖”、“闷窖”,应以敞为主,盖(封)为辅,以散发湿热,同时注意因骤然降温到10以下会造成冷害。贮藏中期应保温防冻以盖(封)为主,以敞为辅,根据

13、薯块适当通风换气。贮藏后期开春后气温逐渐回升但不稳定,应敞盖(封)结合,尽量控制窖温上升和骤变,若发现薯块失水萎蔫应采取在地面洒水等措施来增加湿度,保持薯块新鲜饱满。(2)高温窖贮藏 甘薯高温窖贮藏,是人们在长期与甘薯窖藏期病害作斗争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试验而摸索出来的新型贮藏方法,是国内外所公认的新技术。高温窖贮藏的甘薯,比一般贮藏的保鲜性好、品质好、营养成分高、含水量大、生活力强、且不发病。这种方法贮藏的甘薯做种子时,有出苗多、早、齐和壮等特点。一般早出苗l015天,苗多20100。甘薯在高温窖内经3538的温度处理23天之后,就能控制黑斑病和软腐病,并能促进伤口愈合。高温窖应选干燥背风便于

14、管理处,利用旧房或新建房均应尽量达到升、降温方便和保温性能好等基本要求,故应有升、降温和保温设施。一般窖宽35米,高33.5米,长度由贮量而定,以贮1040吨为宜。甘薯常切片干制成半成品薯干加以保藏,薯干无外皮保护,表面积大,吸湿性更强,营养物质外露容易感虫霉,极易霉变。保藏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水分,低温密闭防霉。薯干的安全水分为1113,冬季低温时可达13,夏季为l1左右,一般可安全保管。此外,入库时应按含水量和品质分等包装贮藏,以便于管理,入库后应及时通风降温到低温后加以密封保藏。8. 大豆的贮藏方法(1)严格控制入库水分 大豆长期贮藏时水分不能超过12%。大豆收获后,要在豆荚上充分晒干再

15、脱粒。入库后水分偏高的大豆,可采取日晒处理,但要摊晾后才可入仓。(2) 适时通风,散热散湿 新入库的大豆籽粒水分不均匀,加上大豆的后熟作用,堆内湿热容易积聚,引起发热霉烂,因此要适时通风,散热散湿。(3)低温密闭贮藏 进入冬季后应加强通风降温,趁春暖前采用压盖或塑料薄膜密闭贮藏,一般可以安全度夏。9. 花生的贮藏方法(1)花生果贮藏 花生果在仓内或露天散存均可,只要水分控制在9%10%,就能较长期贮存。在冬季水分较大但不超过15%的花生果,可以露天小囤贮存,经过冬季通风降水后,到第二年春暖前再转入仓内保管。水分超过15%的花生果,温度过低时,会遭受冻伤,必须降低水分后方能保管。花生果仓内散装密

16、闭,水分9%以下,温度不超过28者,一般可作较长期保管。(2)花生仁贮藏 贮藏花生仁要切实把握好干燥、低温、密闭三个环节。控制水分。花生仁长期保管的安全水分为8%;水分在9%以内的基本安全;水分在10%以内的冬季可短期保存;水分10%以上的必须及时处理,不能长期保存。保持低温。水分在8%以下,温度不超过20可以长期保存。超过此温度界限,脂肪酸显著增加,引起酸败。密闭保管。密闭可以防止虫害感染和外界温湿度的影啊,有利于保持低温,是保管花生仁的主要方式。10. 棉籽的贮藏方法(1) 分级贮藏棉籽的耐贮性与收获期有很大的关系。霜前采摘的棉花,棉籽壳质坚、仁饱满、水分低、毛绒长,较易贮藏;霜后采摘的棉花,其籽粒壳软,一般水分较大,这两类棉籽要分开贮藏。(2) 露天堆垛棉籽可以采用露天或仓内存放。由于棉籽具有露天存放的特性,所以在产棉区应用较广的为露天贮存,但作为种用的棉籽以库内存放为宜。露天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