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 年汽车市场需求预测1、 中国汽车市场的基本状况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年产超过 500 万辆汽车产值的生产能力,面对汽车工业日益全球化和加入WTOB的新形势,中国汽车工业正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实现新的发展,努力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2000 年开始,汽车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呈现以下几种特点:1、 WTO 的加入, 中国汽车产业原有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都需进行全方位调整, 汽车产业政策影 响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格局,致使汽车总量增长迅速,产业规模明显扩大;2、 产品结构开始趋向合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国产轿车在价格水平、质量水平、新
2、产品投放周期、品种数量等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加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3、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民购买力普遍提高,消费环境逐步好转,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完全具备了汽车消费的能力。汽车市场消费结构从公款购车为主向个人购车为主转变;4、 汽车零部件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2、 2005 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影响汽车市场的因素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竞争和挑战,只有切实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中国汽车工业才能健康发展。 影响未来的汽车市场及行业变化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政治要素、 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技术要素。通过对中国汽车行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分析,可以看出 : 政治要素
3、是汽 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经济要素是汽车工业腾飞的基础;技术要素是汽车工业繁荣的先决条件;社会要素则是创造汽车消费市场的关键。政治要素贸易规则在货物贸易方面,国民待遇、取消配额、降低关税是三大主要内容;在服务贸易方面, 2004 年 12 月 11 日起, 我国全面放开了零售业, 取消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 股权等方面的限制。 在汽车领域, 除对汽车服务企业的股权限制外,其他限制也基本取消,促进了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政策与法规加入WTOB,我国的汽车政策也进行了许多调整,2004年6月1日起实施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一政策不仅取消了原汽车产业政策中不符合WTOI(则的内容,而且做出了许多有
4、利于中国汽车工业长远发展的规定,包括鼓励技术研发和整合重组。这些政策的导向呈现出自由化、公平化、透明化、 国际化、人性化。能源约束相对于购买力等因素,能源、交通等外部约束将逐渐演变成汽车业的致命约束,而长期的高油价也必将灼伤汽车业。根据欧美洲等国家经验,“机动车节油”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施燃油税、燃油经济性标准等制度。这将起到以下作用:针对消费者:控制汽车需求过度膨胀、引导购买低油耗汽车;针对生产商:改进技术、降低油耗,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水平。经济因素GDP/人均GDP增长率中国汽车产销量扩张或收缩受 GDP 人均 GDP 增长率影响很大,在 GDP 环比上升时,汽车产量成倍增长;而在 GDP
5、 环比下降时,汽车产量成倍下降。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有:中国经济带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色彩;中国汽车外销比例低,汽车消费基本用于满足内需,受本国经济影响大;中国汽车产销量与GDP 总量间的高相关性,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汽车金融汽车金融的快速发展, 能够为汽车销售提供动力。 2003 年, 中国汽车购买使用贷款大致在 20%左右。2004 年,由于宏观调控导致的汽车信贷收缩等多种原因,这一比例已快速下降至8%左右。粗算,由于贷款比例的降低,使2004 年中国轿车销量减少了 25 万-30 万辆。技术要素汽车是先进技术的结晶,技术是汽车发展的源泉,汽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对技术要素的
6、关注与否将成为汽车工业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技术要素主要包括:政府对研究的支出、政府对行业的技术关注、新产品的开发、技术转让速度、劳动生产率变化、优质品率等。汽车技术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目前完整的汽车技术体系。汽车技术体系主要由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组成。其中,产品技术是汽车技术的核心。社会因素社会要素的影响社会、文化、人口和地理位置因素左右着人们生活、工作和消费的方式,对几乎所有的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消费者对环保意识日益增长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对此,减轻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环保型轿车便成为汽车厂商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
7、也是如此。 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可再循环再造的材料, 这一举措将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有助于汽车的长期发展。消费结构和水平消费结构和水平是影响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引导我国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买车是迟早的事。然而现在买还是以后再买,却是一个两难选择。汽车是比较昂贵的消费品,而且其维修和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消费者在决定购买之前,自然要权衡各方面的因素。汽车市场预测模型的建立结合上述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总需求以及各细分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提出了几种预测模型,并通过这几种模型的比较,得出比较合适的预测。多元
8、线性回归模型实际中,影响汽车总销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生产总值( GDP )、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年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保费等,研究因变量(汽车销量)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解释变量)之间的回归问题,称为多元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观察发现,影响汽车总销量的各因素与汽车总销量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所以得到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因变量Y(汽车总销量)与上述因素(解释变量)x1 , x2 ,x7 具有线性关系,:随机扰动项Yb0b1x1b7x7表( 1 )各影响因素的数值表国内生产人均第三产业占全社会固城乡居民储
9、蓄总值 (GDP)GDPGDP 比重定资产投社会消费品零保费(亿人均年收存款年末余额年份(亿元)(元)()资(亿元)售总额(亿元)元)入(元)(亿元)199876967603832284062915312474772534081999805796551332985531135139351255962220008825470863332918341531596547564332200195728765134372143759521095961737622002103554818434435004091130546657869112003116694902232551184584238807302
10、1106952004(预测)129678985031665955072447147950134198这些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时间间隔为19932003 年。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回归模块进行分析,用逐步回归做分析,根据t 统计量和 F 统计值的要求,通过对相关因素的筛选, R 值、 t 值、 F 值都达到了相关技术的要求,得出最终的回归方程如下:根据回归方程,进行数据拟合,如下表(2):表( 2) 19982005 年汽车市场总销量(辆)年度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实际值160305418324702088626236366532480584390806
11、5071100预测值16261761771395197320924839223423508424508950742765902383同理,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将汽车市场分成载货车、客车和轿车,分别得到各细分市场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趋势外推模型趋势外推法对拥有长期一定趋势的时间数列进行预测。这类时间数列随时间呈现持续增加或减少的形态,因此趋势推测法是可行的。这类时间数列是不稳定的。本文应用曲线拟合确定销量和趋势 t 之间的关系,建立趋势外推模型:该模型将时间 t 作为自变量,汽车销量作为因变量,Y?t t 期时间数列的趋势值; t 时间。在上式中,令 t 1 表示时间数列的一个观察值所对应的时
12、间, t 2 表示时间数列的第二个观察值所对应的时间,依次类推。本文的预测以19982004年为取值区间,以 2004年的汽车销量为基点,用以上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下面的结果:根据曲线拟合方程,进行数据拟合,如下表( 3 ):表( 3) 19982005 年汽车市场总销量(辆)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实际值1603054183247020886262363665324805843908065071100预测值14753531804846220792627010263304252404219649449476049312同理,分别得到各细分市场的趋势推测
13、模型如下: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主要有外推法:找出时间序列观测值中的变化规律与趋势,然后通过对这些规律或趋势的外推来确定未来的预测值,包括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法、趋势预测法、季节指数法。本文利用SAS统计软件中的时间序列模块,针对 1998-2003年汽车销量的历史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根据时间序列诊断标准,具有对数转换,线性趋势,无季节性影响因素,得出 log linear trend模型, R 0.97 ,预测结果如下表(4):表( 4) 19982005 年汽车市场总销量(辆)选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择可能实际值160305418324
14、7020886262363665324805843908065071100的几种预测值14806411811316221584027107083316095405668549626726070995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加权,将几种模型加权,得到如下结果:表(5) 19982005 年汽车市场总销量(辆)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实际值1603054183247020886262363665324805843908065071100预测值 23212821832470208862623636653248058 439080650711005956169相应
15、的相关系数、预测误差项、预测检验值如下图( 2):图( 1)相关系数、预测误差项、预测检验值同理,也可以得到各细分市场载货车、客车、轿车的销量预测值。预测结果展示综上,本文采用几种模型进行了预测,为了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将这几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平均化处理,可以预测 2005 年汽车市场的总销量为 5994714 (辆),载货车的销量为 1712298 (辆),客车的销量为1276215 (辆),轿车的销量为 2877002 (辆),详细结果如表( 6):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总量 (实际值)1603054183247020886262363665
16、324805843908065071100预测结果17258631805007212140025648303322978418369450132495994715货车 (实际值)658051750769774901818433107661312114111525900预测结果6320107267787846488919301050598123900814846641712298客车 (实际值)436719511291700988823769104541612077941218700预测结果4300045459326700348389741020893116976312760391276212轿
17、车 (实际值)508284570410612737721463112602919716012326500预测结果4864474980496131107999091115439169278024553112877003表( 6) 19982005 年汽车市场销量预测值(辆)2)汽车市场总销量预测3)载货车市场销量预测图(4)客车市场销量预测图(5)轿车市场销量预测三、 从预测结果看2005年汽车市场汽车总量稳步增长从图(6)中可以看到,2002 年和 2003 年总体上持续了“井喷”势头,虽然幅度略有下降,但汽车销量仍在持续上升,说明国内多年来被压抑的需求没有被完全释放。经历了这两年不同寻常的增
18、长,2004 年汽车市场进入盘整状态,增长幅度下降比较快。 2005 年我国又处于进口关税大幅下调的前夜,此外,受油价居高不下、保险费用增加、价格下降等等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2005 年汽车销量相对于 2004 年稳步增长,增长幅度不会太大。6)汽车销量和增长率品种结构分析7)各细分市场份额从图 ( 7) 中可以看到, 2001 之前,客车市场出现大丰收的场面,从2002 年开始,客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逐年走低;货车从 1999 年开始占整个市场的份额开始下降,但从2004 年开始载货车开始攀升;虽然从 2002 年整个汽车市场开始出现“井喷”势头后,但真正意义上的“井喷”主要发生在轿车市场,
19、尤其是私家轿车市场,而且这种势头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而这一需求因素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拉动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从下图中可以看到预测到2005 年轿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占整个市场的一半。8) 2004 年汽车市场份额9 ) 2005 年汽车市场份额轿车市场2004 年以来轿车市场没有出现2003 年的旺销势头,并且车价还不断下滑,但是轿车仍然是汽车市场最活跃的一部分,销量仍然迅速增长,延续了 2002 年的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了汽车市场最主要的需求增长点。通过上述预测, 2005 年轿车销售量将比2005 年增加6%,轿车的需求占汽车总需求的比例将提高大约3%。轿车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源自于中
20、高档国产轿车市场和普及型轿车市场,中高档轿车的增长动力主要源自国产产品对原有进口产品的替代;而作为家庭轿车大受追捧的普及型轿车比例也将取得不错的成绩。图( 10 )轿车销量和增长率载货车市场从图 (11) 中可以看到自 1999 年以来载货车市场虽然一直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一直波动,每经历一次较大幅度的增长之后都需要对其需求结构进行调整,以准备新一轮的增长。 2005 年增长幅度相对于 2004 年来说变小,载货车的需求以稳定为主,相对于轿车,载货车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图( 11 )载货车销量和增长率客车市场图( 12 )客车销量和增长率从图 (12) 中可以看到客车市场从 2003 年开始需
21、求增长的长期趋势线明显变缓, 2005 年客车需求的主要以稳定为格局,有一定的幅度,上升幅度大约5%,由于别的车型的影响,客车的增长势头很难维持,市场份额会逐年走低,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开辟一些新的市场,对客车的结构进行调整。总之, 2005 年汽车市场继续会从粗放式地增长阶段向结构性式地转换,增长率大概在15% 以上。四、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加入WTC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以及我国汽车产业现状,未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几点:1、联合兼并重组进程加速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表明:汽车工业升级为支柱性产业的前提是否建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中国的汽车产业
22、要提高竞争力,必须进行资产重组,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规模化经营。因此,加快集团化进程既是汽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WTO勺需要。可以预见,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汽车产业整合步伐必将加快,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进程将进一步加速,规模化经营的程度将大大提高。2、积极参与全球化,提高高技术含量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讲,卡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车型,改革开放以来也陆续引进了多个国家的技术和车型,但主体还是本土技术和资本,从长远来看,由于与国外技术质量差距较大,大规模引入国外技术和生产方式已是在所难免。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表明,未来的我国轿车工业必将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化,在产品、市场、生产经营、资本和技术等方面逐步实现全球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汽车工业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挑战。3、模块化生产和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文学出海团队建设2025:跨文化传播与人才战略报告
- 2025党的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 名誉馆长管理办法
- 呆账税金管理办法
- 品质监察管理办法
- 商业区域管理办法
- 商办物业管理办法
- 商品验收管理办法
- 商机挖掘管理办法
- 退工协商协议书范本
- 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招聘笔试题库2025
- 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作业管理人员考核题库(含答案)
- 垃圾吊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聚磷酸和聚磷酸铵行业需求状况与前景方向预测报告
- 2025年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系统全国选聘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供水管网运行管理制度
- 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五五规划方案
- 电力用油监督课件
- 滋蕙计划学生申请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