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雪花膏生产 化工1201_第1页
化妆品雪花膏生产 化工1201_第2页
化妆品雪花膏生产 化工1201_第3页
化妆品雪花膏生产 化工1201_第4页
化妆品雪花膏生产 化工12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妆品雪花膏的生产化妆品雪花膏的生产化工1201班 第四组雪花膏的生产 1.制备原料 2.成分分析 3.配方 4.实验室制备方法 5.注意事项 6.生产工艺流程 7.分类雪花膏 雪花膏(vanishing cream)是一种雪白、芬香的膏状乳剂类化妆品。乳剂是指一种液体以极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雪花膏涂在皮肤上,预热容易消失,因此,被称为雪花膏。一般是硬脂酸和碱类溶液中和后生成的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基础的油/水型乳化体。能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调节皮肤表皮水分的挥发,从而保护皮肤,不致干燥、皲裂或粗糙。原料 雪花膏的原料有硬脂酸、甘油、碱、水和香精。雪花膏之

2、所以有洁白的乳状体,主要是由硬脂酸、碱、和水决定的。这三种原料缺一就无法制成雪花膏,因此,对这三种主要原料,应该特别注意。当然,甘油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成品的质量,香精不仅决定成品的香味,对膏体和色泽也有一定影响。不过这两种原料,在雪花膏制造时,不会引起化学反应。 1、硬脂酸:纯净的硬脂酸为白色针状或片状结晶块,通常为蜡状。成品规格有单压、双压和三压三种,以三压最纯。硬脂酸是雪花膏的主要原料,一小部分与碱中和成肥皂,作为膏体的乳化剂;另一大部分与甘油、水等原料在肥皂的作用下形成乳状体。雪花膏中的硬脂酸用量过多,膏体就稠厚,在保管过程中容易发硬结块;用量过少,会使膏体稀薄,甚至不成膏,储存中易分

3、离出水。膏体中硬脂酸的含量约在1025%左右,以15%最为适宜。 2、甘油 :是一种澄清无色或淡黄色的粘性液体,味甜而温,无臭,能和任何比例的水混溶,吸水性很强,但不易挥发。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在的雪花膏中良好作用。甘油能使用权膏体中的水份不至挥发,有利于雪花膏的润滑性和粘度,并且还可以增加膏体的耐寒性。制造雪化膏所用的甘油,应该是无色透明、无臭,纯度在98%以上,比重在20时是1.26。如甘油不足,也可用山梨醇或乙二醇来代替。 3、碱类:碱的种类很多,一般是采用氢氧化钾作为雪花膏的碱来源,其它的碱虽然也可以采用。但各有缺点。如用氢氧化钠制出的膏体发硬;用纯碱或碳酸钾在中和硬脂酸时有二氧化碳产生,

4、膏体易产生气泡;用硼酸钠制成的膏体易产生颗粒。面暖和氢氧化钾制成的膏体最为理想。 4、水:在雪花膏中的用量最多,要占总原料的6080%。水的质量好坏,对膏体品质影响也很大,所以一般采用软水,最好用蒸馏水,经过滤的自来水也可采用。 5、香精:不仅可以散发香气,而且具有防止膏体腐败和消毒杀菌的功能。常用的有茉莉香精、桂花香精、玫瑰香精和水仙花香精。成分分析 硬脂酸:作为雪花膏的主要成分,以遮盖作用减缓皮肤水分的蒸发,对皮肤还有一定的柔滑作用。 碱:配制雪花膏时,以脂肪酸皂或其它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在本实验中,钾皂和钠皂的质量,约为中和后剩余硬脂酸是35%,钾皂和钠皂按10:1的用量来搭配,可以制得

5、分散状良好的,稠度适中的稳定乳化体。 多元醇:有效降低水的蒸汽压,使水分较难蒸发,又可以增加硬脂酸的可塑性,使雪花膏能轻易的在皮肤上抹展开。 十六醇:是滋润皮肤的油性组分,又能防止乳化粒子变粗。 单硬脂酸甘油酯: 助乳化剂,使乳化体系保持稳定 配制原理和护肤机理 雪花膏通常是以硬脂酸皂为乳化剂的水包油型乳化体系。水相中含有多元醇等水溶性物质,油相中含有脂肪酸、长链脂肪醇、多元醇脂肪酸酯等非水溶性物质。当雪花膏被涂于皮肤上,水分挥发后,吸水性的多元醇与油性组组分共同形成一个控制表皮水分过快蒸发的保护膜,它隔离了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避免皮肤在干燥环境中由于表皮水分过快蒸发导致的皮肤干裂,也可在配方中

6、加入一些可被皮肤吸收的营养性物质。 配方 油相 水相 成分 质量分数 / 成分 质量分数/ 单硬脂酸甘油酯 6.0 三乙醇胺 1.6 羊毛脂 3.0 甘油 10.0 白油 8.0 吐温-80 1.0 十六醇 3.0 蜂蜜 2.0 十八醇 5.0 香精 0.5 尼泊金乙酯 0.5 蒸馏水 60.0实验室制备 将油相中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油、十六醇以及十八醇按比例加入到500ml的烧杯中,加热到90,融化并搅拌均匀。将蒸馏水、三乙醇胺、甘油、吐温-80、蜂蜜加入到冷一个500ml的烧杯中,加热到90并搅拌均匀。保温20min灭菌。在搅拌将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中,继续搅拌,当温度降至50时,加

7、防腐剂和香精,搅拌均匀。静置、冷却到室温,调整膏体的PH为57.注意事项 (1) 搅拌时不要骤然停止,否则温度不一致,碱化不匀,以致起颗粒,制成品就变成粗糙不堪用; (2)温度不能超过85,如超过会造成硬脂酸热解,使品物变黄; (3)水量不要加得过多,以免稀薄; (4)加甘油的,须在起碱化作用时,或完全冷地时加入。 (5) 温度高时不要加香料,以免被蒸发,最好在20时加入。此外,要使膏质细匀,须注意脂蜡酸是否已溶解尽,搅拌是否充分,要使色泽光润,不要忘记加入氢氧化钾或海士林水;要使色泽历久不变,应加入硼沙或硼酸或安息香酸;要经久干燥,不妨多加些甘油。 (6)加入少量NaOH有助于增大膏体粘度,

8、也可以不加。 (7)降温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搅拌带入膏体的气泡不易逸出,因此,粘度较大时,不宜过分搅拌。 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料加热(1)油脂类原料加热甘油、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投入设有蒸汽夹套的不锈钢加热锅内。油脂类原料溶解后硬脂酸相对密度小,浮在上面,甘油相对密度高,沉于锅底,硬脂酸和甘油互不相溶,油脂类原料加热至90-95,维持30min灭菌。(2)去离子水加热去离子水和防腐剂尼泊金酯类在另一不锈钢夹套锅内加热至9095,,加热锅装有简单涡轮搅拌机,将尼泊金酯类搅拌溶解,维持30min灭菌,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立即开启锅底阀门,稀淡的碱水流人乳化搅拌锅。水溶液中尼泊金酯类

9、与稀淡的碱水接触,在几分钟内不致被水解。4 因去离子水加热时和搅拌过程中的蒸发,总计损失约2-3,为做到雪花膏制品收得率100,往往额外多加2-3水分,补充水的损失。 (二)混合乳化 测量油脂加热锅油温,并做好记录,开启加热锅底部放料阀,使升温到规定温度的油脂经过过滤器流入乳化搅拌锅,然后启动水相搅拌锅,搅拌并开启放料阀,使水经过油脂过滤器流入乳化锅内,这样制备下批产品时,过滤器不致被固体硬脂酸堵塞。硬脂酸极易起皂化反应,无论加料次序如何,均可以进行皂化反应. 影响乳化的因素 乳化设备 乳化时间 乳化温度 搅拌速度 乳化技术 乳状液是由水相和油相所组成的,乳状液的制备一般是先分别制备出水相和油

10、相,然后再将它们混合而得到乳状液。 水相制备按照配方,将水溶性物质如甘油、胶质原料等尽可能溶于水中。制备水相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相中各成分的物理性质,水相的温度应接近油相的温度,如低于油相的温度。不宜超过10。在制备乳状液时,乳化剂的加入方式由多种,将乳化剂加入水中构成水相,然后在激烈搅拌下加入油相,形成乳状液的方法,常叫做剂在水中法的乳化方法。油相制备根据配方,将全部油相成分一起溶解于一容器内,如油相成分中有高熔点的蜡、脂肪酸、醇等,则这时需要加热,融化油性成分,使其保持液体状态。另若油相溶液在冷却时,趋于凝固或冻结,则这时应使油相的温度保持在凝固温度以上至少10,以使油相保持液体状

11、态,便于与水相进行乳化。当乳化剂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时,常是将亲水性或亲油性乳化剂溶于油相中。用这种方法制备乳状液,常叫做剂在油中法。若能乳状液配方中有使用脂肪酸,则将脂肪酸溶于油相中,而将碱溶于水中,两相混合,即在界面形成皂。而得到稳定的乳状液。这种制备乳状液的方法叫做初生皂法,是一种较传统的制备乳状液的方法。 (三)搅拌冷却 在乳化过程中,因加水时冲击产生气泡,待乳液冷却至70-80时,气泡基本消失,这时进行温水循环冷却。初期夹套水温为60,并控制循环冷却水在1-15h内由60下降到40,均相应控制雪花膏停止搅拌的温度为55-57,整个冷却时间约为2h.在冷却过程中,如果回流水与原料温差

12、相差太大,骤然冷却,会使雪花膏变粗;温差过小,会延长冷却时间,所以温水冷却,在每一阶段均需很好控制. (四)静置冷却 乳化锅停止搅拌后,用无菌压缩空气,将锅内成品压出,经检验合格后需静止冷却到30-40才可以装瓶。五 相反转乳化技术 1 1 定义 “相反转”原指小分子乳液体系中的连续相从油相变为水相(或从水相变为油相) 的过程。相反转乳化技术是在外加乳化剂的情况下,用物理乳化的方法通过滴加水使聚合物从油包水的状态转变成水包油的 状态,从而制得水性环氧乳液2 性质在此期间, 体系中油水相间的界面张力达到极低值, 分散相的尺寸很小且分布较窄 。当乳化剂浓度较高时, 相反转为完全相反转, 得到的水基

13、微粒为单个粒子; 当乳化剂浓度较低时, 相反转为不完全相反转,得到的微粒是一种多孔复合结构 。在高乳化剂浓度时, 体系发生完全相反转, 体系的电性质在相反转点后几乎不随水量的增加发生显著变化; 体系在相反转点时, 原来以分散相存在的水全部转变为连续相原来以分散相存在的水全部转变为连续相, , 得到的得到的水基微粒尺寸小水基微粒尺寸小, , 分布窄分布窄, , 且为单个粒子且为单个粒子. . 在低乳化剂浓在低乳化剂浓度时体系发生不完全相反转度时体系发生不完全相反转, , 体系的电学性质在相反转点体系的电学性质在相反转点后随水量的进一步增加仍有显著降低趋势后随水量的进一步增加仍有显著降低趋势; ;

14、 并且并且, , 体系在体系在相反转点时相反转点时, , 原来以分散相存在的水没有象完全相反转那原来以分散相存在的水没有象完全相反转那样全部转变为连续相样全部转变为连续相, ,只是部分水转变为连续相只是部分水转变为连续相, , 还有一还有一定量的水以分散相的形式存在于水基高分子微粒中定量的水以分散相的形式存在于水基高分子微粒中. . 随水随水量的进一步增加量的进一步增加, , 部分分散于高分子水基微粒中的水也会部分分散于高分子水基微粒中的水也会融合为连续相融合为连续相, , 表现为电学性质进一步降低表现为电学性质进一步降低, , 最终得到的最终得到的粒子尺寸大粒子尺寸大, , 分布宽分布宽,

15、, 且为一种多孔复合结构且为一种多孔复合结构. . 雪花膏的乳化形式是雪花膏的乳化形式是“油中水中型油中水中型”决定的,雪花膏决定的,雪花膏是由水和硬脂酸(油性物质)为主要成份所制成,水和油是由水和硬脂酸(油性物质)为主要成份所制成,水和油在一般的情况下互不相溶,但如果在油中加入带有表面活在一般的情况下互不相溶,但如果在油中加入带有表面活性的洗涤剂(如肥皂、合成洗涤剂等)后,加入搅拌和震性的洗涤剂(如肥皂、合成洗涤剂等)后,加入搅拌和震动,油就会被分成极细的液滴,经过相当长时间,仍不分动,油就会被分成极细的液滴,经过相当长时间,仍不分离,而是保持牛奶状,这就叫乳化作用。少量的油分散在离,而是保持牛奶状,这就叫乳化作用。少量的油分散在多量的水中,这时水是连续性的,油被分散为细小颗粒,多量的水中,这时水是连续性的,油被分散为细小颗粒,这种类型就叫这种类型就叫“油在水中型油在水中型”,俗称,俗称“水包油水包油”雪花膏分类 雪花膏的分类,根据用料配方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类: 1、微碱性雪花膏:这是大路品种,因含有较多的油脂成份,特别适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