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最新版高考物理第5章天体运动第21课时卫星的变轨与追及问题以及双星与多星问题学案.doc_第1页
(全国通用版)最新版高考物理第5章天体运动第21课时卫星的变轨与追及问题以及双星与多星问题学案.doc_第2页
(全国通用版)最新版高考物理第5章天体运动第21课时卫星的变轨与追及问题以及双星与多星问题学案.doc_第3页
(全国通用版)最新版高考物理第5章天体运动第21课时卫星的变轨与追及问题以及双星与多星问题学案.doc_第4页
(全国通用版)最新版高考物理第5章天体运动第21课时卫星的变轨与追及问题以及双星与多星问题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1课时卫星的变轨与追及问题以及双星与多星问题考点1卫星的变轨问题核心综述,1 .卫星的变轨就是卫星在原来轨道上运行,由于速度突然变大或变小而偏离原来轨道 的过程。2 .分类椭圆轨道(1)椭圆轨道一一回身储圆轨道(2)圆轨道一一椭圆轨道由一个圆轨道到另一个圆轨道至少要经过两次变轨。3 .卫星发射及变轨过程概述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所示。(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I上。(2)在A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 入椭圆轨道n。(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圆形轨道出。典题

2、示0©例1 (2017 四川宜宾考试)在发射一颗质量为 m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其发射到贴近地球表面运行的圆轨道I上(离地面高度忽略不计),再通过一椭圆轨道n变轨后到达距地面高为h的预定圆轨道出上。已知它在圆形轨道I上运行的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卫星在变轨过程中质量不变,则 ()C.卫星在轨道m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速率等于在轨道n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出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2解析 由 Gr+ :2 = mRh = ma及-R-已 mg 解得卫星在轨道山上运行的加速度Rh 2g,卫星在轨道山上运行的线速度为v=寸无故 A错误、B正确;卫星在轨道出上运行时

3、经过 P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n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速率,故C错误;卫星在轨道出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故D错误。答案 B卫星变轨问题(1) 一般变轨位置,不是在近地点,就是在远地点。(2)卫星发射与回收过程,可以看成可逆过程去理解。发射过程回收过程(3)相关物理量的比较卫星在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线速度V不相等,图中Vm>VnB, VnA>Vio1 ”* III卫星在同一个椭圆轨道上近地点和远地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从远地点到近地点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动能增大 (引力势能减小),图中VllA>ViiB, EnA>E(iiB, E>llA<EpiiB。

4、卫星在两个不同圆轨道上的线速度V不相等,轨道半径越大, V越小,图中Vi>ViEi>口;但是吊冷、机械能Ei <Bo即时钥练6(2017 衡水检测)(多选)同步卫星的发射方法是变轨发射,即先把卫星发射到离地面高度为2003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这条轨道叫停泊轨道,如图所示,当卫星穿过赤道平面上 的P点时,末级火箭点火工作,使卫星进入一条大的椭圆轨道,其远地点恰好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 km处,这条轨道叫转移轨道;当卫星到达远地点Q时,再开动卫星上的发动机,使之进入同步轨道,也叫静止轨道。关于同步卫星及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P点火箭点火和 Q点开动发动机的目

5、的都是使卫星加速,因此,卫星在静止轨道 上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线速度B.在P点火箭点火和 Q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因此,卫星在静止轨道 上运行的机械能大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机械能C.卫星在转移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范围为7.911.2 km/s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静止轨道都相同答案 BD解析 当卫星做圆周运动,由GM = mr,得v=GM可知,卫星在静止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线速度,A错误;在P点火箭点火和 Q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由能量守恒知,卫星在静止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大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机械能,B正确;在转移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加速才能进入

6、同步轨道,所以远地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同步卫星的速度(约为2.6 km/s),则卫星在转移轨道上的速度大小范围为2.611.2km/s, C错误;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静止轨道都相同,并且都在赤道平面上,高度一定,D正确。考点2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对于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一般存在下列两种情况1 .卫星对接、摧毁、由低轨道向高轨道正常运行的卫星对接。2 .绕行方向相同的两卫星和天体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处于内轨道的卫星周期T1小,处于外轨道的卫星周期 T2大。(1)当两卫星都在天体同侧时,那么当 t满足下列式子时两卫星相距最近:it jt = 2n % ( n = 1,2,3 ,)。I 1 I 2(2)当两

7、卫星在天体异侧时,那么当 t满足下列式子时两卫星相距最近:)。1 =兀 + 2n 兀(n= 0,1,2 ,I2典题示例0例2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o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3 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O 为地心。(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2)如果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 A B两卫星相距最近(Q B、A 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解析(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0Mm 4对卫星 B: GR h 2 =m(R+ h)Mm 对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G-r = m

8、9; g联立解得Tb= 2兀R+ h 3折0(2)由题意得(co b 3 o) t = 2兀2 Tt2 Tt又 3 B=-=-,解得 t = j T Tbg gR寸时1 3。R+ hgR2答案(1)2兀(2)绕同一天体运动且绕向相同的两卫星,从第一次相距最近到第二次相距最近,实际情况就是周期小的比周期大的多转过了2兀弧度。即舟训练6(多选)太阳系中某行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但天文学家在长期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总是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1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行星仍然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假设两行星的运

9、行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绕行方向相同,则这颗未知行星运行轨道的半径 R和周期T是(认为未知行星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t2A T= Lt oB. T= -T)t o Io3 t o- To 2D. R= R0to答案 BC解析行星的轨道发生最大的偏离时一定是行星与未知行星相距最近时,设某时刻行星和未知行星相距最近,经过to时间,行星和未知行星再次相距最近,则行星转过的角度为201= to,未知行星转过的角度为Ioe 2=21- to,.八t o有 9 i 9 2 = 2 Tt ,解得 T=":7To,t o IoA错误、B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广:2, C正确、D错误。t o 一

10、Io考点3 双星与多星问题1.双星模型特点是一个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不受其他星体影响,这个系统称为双星。如图所示。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m2 Gmm 2-L-= m 3 ir i)-l = m2 3 2r 2。两个星体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l=T2, 31=32。两个星体的轨道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i + r2 = Lo化)两个星体到圆心的距离口、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与星体运动的线速度成 反比。(3)双星的运动周期T= 2兀L3O (同学们自己可以证明 mi 十 m2口,4ti2L(4)双星的总质重 mi+ m2= _jz TG3二。(

11、同学们自己可以证明)2.多星模型(1)三星模型三星同线:如图甲所示。特点:三星转动方向相同,角速度大小相等,都绕O点转动。三星在三角形三个顶点:如图乙所示。特点:万有引力指向圆心O点,合力提供向心力;三星同向转动;角速度大小相等,都绕O点转动;二星质量可以相等,也可两星质量相等,也可二星质量均不等。注:三星质量相等的情况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不存在。(2)四星、多星情况一般都在同一平面内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都相等。典题示例0例3 (2012 重庆高考)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 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 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

12、()1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 71B.角速度大小名为卡戎的 7C.线速度大小2为卡戎的 7倍D.向心力大小名为卡戎的 7倍解析 双星系统内的两颗星运动白角速度相同,根据mnw 2r1 = m32r2,得"= m2=!,A2 rn 7, 一 - V1 r 1 1正确,B错误;根据v=3i,得一=一=* C错误;双星的向心力都为二者间的万有引力,v2 r2/所以向心力大小相同,D错误。答案 A不管是双星系统还是多星系统,它们都是靠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或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了中央星体外,各星体有共同的圆心,角速度相同。即时训练01. (2016 三明市模拟)2015年9

13、月14日,美国的LIGO探测设施接收到一个来自 GW150914的引力波信号,此信号是由两个黑洞的合并过程产生的。如果将某个双黑洞系统 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圆周运动模型, 两黑洞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互强大的引力作用下, 两黑洞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两黑洞做圆周运动的 ()A.周期均逐渐增大B.线速度均逐渐减小D.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T相同,设两黑洞的质量分别为M和M2,圆周C.角速度均逐渐增大答案 C解析组成双黑洞系统的两黑洞的周期 运动的半径分别为 R和R2,两黑洞间距为L,则L= R+R,GMM可得GM=4 兀 2RL24兀 2RL2,两式相加可得 a M + M)T2= 4兀2

14、L3,两式相除可得MR=MR ,由式可知,因两黑洞间的距离减小,则周期2兀T变小,由 3=可得角速一人,MM-度逐渐增大,故 A错反,C正确;由GL2-= Ma = Ma2可得:GM - GM -21=12,a2 = -L2-, 可知当 L减小,ai、a2都增大,D错误;联立、式和 ai=丫八2兀/曰GM3 = 丁可行 Vl= AR. ,TV M+ M L同理可得V2 =gMM7Mp可知当l减小时线速度Vi、V2都增大,B错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统中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D.A.B.C.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多选)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

15、星较远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质量也相同。现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做圆周运动,如图甲所示;另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如图乙所示。设两种系mi且两种系统中各星间的距离已在图甲、图乙中标出,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Gm"L答案 BD解析在直线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其他两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合力5Gm 2兀r 一L-, A项错误;由周期 T= v知,直线三星系222i提供,有 GL2 + G 2L 2 = mL,,解得 v = 2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16、4兀或m BTO;同理,对三角形三星系统中做圆D项正确。-LT , C项错误;由m2 - -L7L,解得 2cos302周运动的星体,有2Gm2cos30 °2 m 2牛-cos30*4g力刖练第跟高考二二II巩固强化练II1. (2017 聊城模拟)(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Fli*.F«/ 乙 甲Q-O-C丙“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蓝R凹B.乙星所受合外力为欺C.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D.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F 甲_GMgM215GMi 人答案

17、 AD解析 甲星所受合外力为乙、丙对甲星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正确;由对称性可知,甲、丙对乙星的万有引力等大反向,乙星所受合力为0, B错误;由于甲、丙位于同一直线上,甲、丙的角速度相同,由 V=coR可知,甲、丙两星的线速度大 小相同,但方向相反,故 C错误、D正确。2. (2017 枣庄模拟)(多选)我国将于2020年前发射月球登陆器。月球登陆器返回时, 先由月球表面发射,后绕月球在近月圆轨道上飞行,经轨道调整后与在较高圆轨道上运行的轨道舱对接,对接完成后再经加速脱离月球飞回地球。下列关于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登陆器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必须大于月球第一宇宙速度B.登陆器与轨道舱对

18、接后的运行周期小于对接前登陆器的运行周期C.登陆器与轨道舱对接后必须加速到等于或大于月球第二宇宙速度才可以返回地球D.登陆器在近月圆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大于轨道舱的运行速度 答案 CD解析登陆器在近月圆轨道上飞行的速度等于月球第一宇宙速度,A项错误;由于登陆器运动的周期为 T= 2兀iGM对接后的轨道半径和月球质量未发生变化,故周期不变,B项错误;登陆器与轨道舱对接后当速度达到或大于月球第二宇宙速度时才能摆脱月球的引力 返回地球,C项正确;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越靠近月球的轨道上登陆器的速度越大,轨道 舱的运行轨道高度大于登陆器在近月圆轨道上的高度,D项正确。3. (2017 河南洛阳一模)“神舟十

19、一号”飞船经历多次变轨,至IJ达与“天宫二号”相 同的圆轨道,终于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已知“天宫二号”距离地面 393公里。景海鹏、陈冬在太空飞行 3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地球同步卫星 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 36000 km,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 23时56分4秒。 探空火箭在3000 km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由以上信息可知()A. “神舟十一号”飞船变轨前发动机点火瞬间,飞船速度的变化量小于其所喷出气体 速度的变化量B.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点火后的变轨过程中机械

20、能守恒C.仅由题中已知量可以求出“天宫二号”在对接轨道的运行周期D.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减小 答案 A解析“神舟十一号”飞船变轨前发动机点火瞬闻,根据系统动量守恒,设飞船质量为M喷出的气体质量为 ml则MA vi= mA V2,因为M>m即Avi<Av2,所以飞船速度的变化量 小于其喷出气体速度的变化量,A正确;根据题意“探空火箭在 3000 km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可知飞船要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B错误;因为没有给出地球的半径 R所以无法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出“天宫二号”在对接轨道的运行周期,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引力做功大于空气阻力做功,合力做

21、正功,动能增大,所以“神舟十一号”在返回地球 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增大,D错误。4. (2017 四川成都模拟)据报道,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挛生双 子火星探测器在 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相继带着地球人的问候在火星着陆。假设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同一平面内同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1 = 2.4 X1011 m,地球的轨道半径 2= 1.5X1011 m,如图所示,从图示的火星与地球相距最 近的时刻开始计时,估算火星再次与地球相距最近需要的时间为()答案解析士谓 T有=F2 riA. 1.4 年 B . 4 年 C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 T地=1年,设

22、火星的公转周期为 T火,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设经过t年火星再次与地球相距最近,那么应满足关系式231 -工t =2兀,联I地 I火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可解得t=2.0年,C正确。5. (2017 广东揭阳二模)(多选)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 T),有一颗与同步卫星在同一轨 道平面的低轨道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 其运行半径为同步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该卫T)A.43ToB. T C.3ToTD.星两次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的时间间隔可能是()答案 CD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 M卫星的质量为 mi运动周期为 因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 5%mm果r,解得T= 2无、;同步卫星的周期

23、与地球自转周 期相同,即为Too已知该人造卫星的运行半径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所以该人造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是=、y=8,解得T=8兀。设卫星每隔t时间在同一地点 的正上方出现,则 二;二t 一,t = 2n兀,解得t=三(n= 1,2,3 ,),当门=1时1= n= 3I Io77A、B错误,C D正确。6. (2018安徽合肥一中段考)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 巡防、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如图所示,某空间站在轨道半径为 R的近地圆轨道I上围绕地球运动,一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检修后再与空间站分离。分离时宇宙飞船依靠自 身动力装置在很短的距离内加速,

24、进入椭圆轨道n运行, 已知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到地球球心 的距离为3.5 R地球质量为 M引力常量为G,则分离后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至少运动多长时 间才有机会和空间站进行第二次对接 ( )解析 设空间站在轨道I上运行周期为Ti,万有引力提供空间站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Gr= M空Tr 2R,解得=2兀 gm飞船所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L= 2 = 4R, 设飞船在轨道H上运动的周期为 T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T2 2= L3,解得T2=27Ti,要liR8完成对接,飞船和空间站须同时到达椭圆轨道的近地点,故所需时间t=27Ti,解得t=54兀MRM故D正确。7 .如图建筑是厄瓜多尔境内的“赤道纪念碑

25、”。设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赤道上空飞行, 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重合,飞行高度低于地球同步卫星。已知卫星轨道半径为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30,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卫星通过这一赤道纪念碑的正上方,该卫星过多长时间再次经过这个位 置()解析用D.2兀gR2-p" CO 03表示卫星的角速度,用m M分别表示卫星及地球的质量, 则有2mto r,在地面上,Mm e,、& /口Gr"= mg联立解得 3 =卫星高度低于同步卫星高度,则用t表布所需时间,则 3 t 3 ot = 2兀,所以t =一32兀3 02兀一=,D

26、正确。gR233 0r8. (2018 江西南昌一中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 于宇宙四星系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A.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a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m评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 271a2a4 +V2 Gm答案 B解析分析可得:其中一颗星体在其他三颗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作用下(合力方向指向对角线的交点),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几何

27、知识可得轨道半径均,故A正确、B错误;在星体表面,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得g=Rm故c正确;由万有弓I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得用典T2 .2a干,故D正确。4+ . 2 GmII真题模拟练II9. (2016 天津高考)我国发射了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神舟T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T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8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

28、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 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 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答案 C解析 飞船在同一轨道上加速追赶空间实验室时, 速度增大,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 飞船将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 A错误;同理,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 上减速等待飞船时, 速度减小,所需向心力小于万有引力,空间实验室做近心运动,也不能 实现对接,B错误;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时,飞船做离心运动,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可实现对接,C正确;当飞船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时,飞船将做近心运动,远离空间实验室,不能

29、实现对接,D错误。10. (2017 甘肃河西五市联考)(多选)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月球车和着 陆器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约18 min后,“嫦娥三号”进入如图所示的地月转移轨道 AB A为入口点,B为出口点,“嫦娥三号”在 B点经过近月制动,进入距离月面 h= 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其运行的周期为T;然后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行软着陆,展开月面巡视勘察。 若以R表示月球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它的影响。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为7.9 km/sB. “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近地圆轨道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

30、态,故不受重力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 兀 2 R+ h 3T2R2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兀,RR+ h 3答案 AC解析“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 7.9 km/s,故A正确;“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近地圆轨道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仍受重力, 故B错误;“嫦娥三号”在 B点经过近月制动,进入距离月面h= 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hm= m一兀+h,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它的影响,在R-|- hT一 ,一一 一 一,一一 , GMm , ,一,一一 , 一一 月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m=m%由以上两式可得月球表面的

31、重力加速度为go =4 兀2 R+ h3RT,故C正确;月球的第宇宙速度就是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根据重力提供向心mV2兀力有mg=-,解得丫=不11.(2018 河南南阳一中月考)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中称为“行星冲日”,假定有两个地外行星A和B,地球公转周期 T)=1年,公转轨道半径为r0, A行星公转周期 TA= 2年,B行星公转轨道半径b = 4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星公转周期比B星公转周期小B. A星公转线速度比 B星公转线速度大C.相邻两次 A星冲日间隔比相邻两次

32、B星冲日间隔时间长D.相邻两次 A B两星同时冲日时间间隔为2年答案 D 33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有得Tb=8年,已知Ta= 2年,所以A星公转周期 To T b比B星公转周期小,故 A正确;根据T= 2八 二贝知,B星周期大,则B星轨道半径大,: GM;GM由v=J:可知,B星的线速度小,所以 A星公转线速度比 B星公转线速度大,故 B正确;如果相邻两次冲日时间间隔为t,有2兀=2二2二t,则可知相邻两次冲日, A星时间间T oT8隔为2年,B星时间间隔为7年,相邻两次 A、B两星同时冲日时间间隔为 8年,故C正确,D错误。12.(2014 全国卷I )(多选)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

33、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 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 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天 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AU)1.01.55.29.519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答案 BD解析设地球的运转周期为兀、角速度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