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及原理全部PPT课件_第1页
工学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及原理全部PPT课件_第2页
工学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及原理全部PPT课件_第3页
工学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及原理全部PPT课件_第4页
工学四轮驱动汽车构造及原理全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6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四轮驱动汽车的概述四轮驱动的主要装置驱动系的总布置形式四轮驱动的分类及特点四轮驱动汽车的行驶特性驱动型式对汽车行驶特性的影响第1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汽车的概述四轮驱动汽车的概述四轮驱动汽车的引入四轮驱动汽车的引入 最初,对四轮驱动汽车仅仅注意其牵引性,即在二轮最初,对四轮驱动汽车仅仅注意其牵引性,即在二轮驱动驱动 难以通过的地方使另外的二轮也参与驱动,或者是将强难以通过的地方使另外的二轮也参与驱动,或者是将强大的动力尽可能的分配给多个轮胎,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大的动力尽可能的分配给多个轮胎,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性。 最近,高性能轿车也开始采用四轮

2、驱动了。此类汽最近,高性能轿车也开始采用四轮驱动了。此类汽车使用车使用 四轮驱动不仅仅为了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和通过性,更重四轮驱动不仅仅为了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和通过性,更重视汽车的行驶性、转向性和制动性。视汽车的行驶性、转向性和制动性。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四轮驱动系统采用分动器、中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四轮驱动系统采用分动器、中间差速器、差动限制装置等一系列装置,自动的或按司机间差速器、差动限制装置等一系列装置,自动的或按司机驾驶意图综合的控制发动机功率及制动力,尽可能的降低驾驶意图综合的控制发动机功率及制动力,尽可能的降低功率损失,把驱动扭矩合理的分配给前后车轮。功率损失,把驱动扭矩合理的分配给前后

3、车轮。第2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汽车的概述四轮驱动汽车的概述四轮驱动汽车的概念四轮驱动汽车的概念 四轮驱动汽车是具有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四个车轮,并通四轮驱动汽车是具有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四个车轮,并通过这些车轮驱动、行驶的汽车。过这些车轮驱动、行驶的汽车。四轮汽车的发展历史四轮汽车的发展历史 1. 1. 能像马车一样行驶的汽车能像马车一样行驶的汽车 2. 2. 战争加速了越野四轮驱动汽车的发展战争加速了越野四轮驱动汽车的发展 3. 3. 四轮驱动赛车在方程式汽车大赛中的使用四轮驱动赛车在方程式汽车大赛中的使用 4. 4. 在汽车拉力赛中独领风骚的四轮驱动汽车在汽车拉力赛中独领风

4、骚的四轮驱动汽车 5. 5. 四轮驱动汽车向实用汽车方向的发展四轮驱动汽车向实用汽车方向的发展 6. 6. 高性能轿车的四轮驱动化高性能轿车的四轮驱动化 第3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汽车的概述四轮驱动汽车的概述四轮驱动系统总布置图四轮驱动系统总布置图 1. 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然后利用分动器把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然后利用分动器把动力分动力分 配给前后传动轴,接着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前后差配给前后传动轴,接着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前后差速器,速器, 与各个差速器相连接的半轴使四个轮胎旋转,如方案与各个差速器相连接的半轴使四个轮胎旋转,如方案1 2.许多时候不

5、使用分动器,而在分动器的位置上布置中间许多时候不使用分动器,而在分动器的位置上布置中间差速器,差速器, 它具有差动功能,又称轴间差速器,如方案它具有差动功能,又称轴间差速器,如方案2 3.对于前轮驱动轿车,四轮驱动化时,为了解决布置困难对于前轮驱动轿车,四轮驱动化时,为了解决布置困难的问题,的问题, 常将变速器中间差速器和前差速器布置到一个壳体中,常将变速器中间差速器和前差速器布置到一个壳体中,如方案如方案3第4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的主要装置四轮驱动的主要装置分动器差速器差动限制装置粘性联轴节万向联轴节第5页/共62页2022-2-6分动器分动器分动器的作用分动器的作用 把变速

6、器传递来的动力分配给前后驱动轮系把变速器传递来的动力分配给前后驱动轮系分动器结构分类分动器结构分类 1.1. 直接连接式分动器直接连接式分动器 一种为图中的短时四轮驱动一种为图中的短时四轮驱动 的分动器,切换装置布置在的分动器,切换装置布置在 分动器内,当图中的爪式离分动器内,当图中的爪式离 合器接通时即成为前后轮直合器接通时即成为前后轮直 接连接的四轮驱动;反之即接连接的四轮驱动;反之即 为后轮驱动。为后轮驱动。 另一种为装有变速装置的分动器,设有两档,在普通另一种为装有变速装置的分动器,设有两档,在普通路面路面 上使用高速档,恶劣路面上使用低速档。通过爪式离上使用高速档,恶劣路面上使用低速

7、档。通过爪式离合器合器 进行二轮或四进行二轮或四 轮驱动的切换。轮驱动的切换。 第6页/共62页2022-2-6分动器结构分类分动器结构分类2. 2. 液压多片离合器式分动液压多片离合器式分动器器 当液压多片离合器分离时,当液压多片离合器分离时,汽车为后轮驱动;多片离合器汽车为后轮驱动;多片离合器强烈结合在一起时,发动机的强烈结合在一起时,发动机的动力也能传递给前轮。动力也能传递给前轮。3. 3. 中间差速器锁死式分动中间差速器锁死式分动器器 通过中间差速器,可以把通过中间差速器,可以把发动机动力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发动机动力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前后驱动轮系。此种形式分动前后驱动轮系。此种形式分动器大

8、多数采用爪时离合器,司器大多数采用爪时离合器,司机在座椅上遥控操作,或该装机在座椅上遥控操作,或该装置自动动作使中间差速器锁死置自动动作使中间差速器锁死 第7页/共62页2022-2-6分动器结构分类分动器结构分类4.4.驱动力前后分配式分动器驱动力前后分配式分动器 这种分动器利用粘性联轴节或这种分动器利用粘性联轴节或液压装置驱动后轮,其功能只是把液压装置驱动后轮,其功能只是把驱动扭矩分配给前后轮。驱动扭矩分配给前后轮。5.5.中间差速器差动限制式分动中间差速器差动限制式分动器器 主要利用前后驱动轮系的转速主要利用前后驱动轮系的转速差来限制中间差速器的差动,如粘差来限制中间差速器的差动,如粘性

9、联轴器。它可以克服中间差速器性联轴器。它可以克服中间差速器锁死装置分离和结合时粗暴影响汽锁死装置分离和结合时粗暴影响汽车行驶状态的缺点。右图为其两种车行驶状态的缺点。右图为其两种形式形式第8页/共62页2022-2-6分动器的布置形式分动器的布置形式独立式分动器独立式分动器 这种分动器单独使用自己的壳体,这种分动器单独使用自己的壳体,是一个独立的总成。如图:左侧为是一个独立的总成。如图:左侧为后轮驱动系的原布置方案,右侧为后轮驱动系的原布置方案,右侧为四轮驱动时的布置方案。这种布置四轮驱动时的布置方案。这种布置是吉普车的典型布置,越野车也大是吉普车的典型布置,越野车也大都采用这种布置。都采用这

10、种布置。 变速变速- -分动分动- -差速器式分动器差速器式分动器 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发动机前横置的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发动机前横置的汽车上,可以解决布置上的困难。汽车上,可以解决布置上的困难。 与变速器一体化的分动器与变速器一体化的分动器 主要用于发动机前纵置的四轮驱动主要用于发动机前纵置的四轮驱动汽车上,从而使结构紧凑。如图:汽车上,从而使结构紧凑。如图:在发动机后端布置了变速在发动机后端布置了变速- -分动器,分动器,通过它将动力分配给后轮。通过它将动力分配给后轮。 第9页/共62页2022-2-6差速器差速器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如图:当左右车轮转速相同时如图:当左右车轮转速相同时小齿轮不转动,

11、差速器的齿轮托小齿轮不转动,差速器的齿轮托架和两个侧齿轮以相同的转速旋架和两个侧齿轮以相同的转速旋转;当左右车轮发生转速差时,转;当左右车轮发生转速差时,小齿轮被迫作旋转运动吸收左右小齿轮被迫作旋转运动吸收左右车轮的转速差。车轮的转速差。差速器形式差速器形式 1. 锥齿轮式差速器锥齿轮式差速器 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一般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一般小齿轮小齿轮 有有2个,有时为减轻小齿轮个,有时为减轻小齿轮的工的工 作负荷,也有使用作负荷,也有使用4个小齿个小齿轮的。轮的。第10页/共62页2022-2-6差速器形式差速器形式2.2.双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双行星齿轮式差速器 如图,变速器输出的扭矩传如图,变

12、速器输出的扭矩传递给齿环,在前后传动轴的转递给齿环,在前后传动轴的转速相同时,小齿轮不转动,整速相同时,小齿轮不转动,整个机构一同旋转;当前后传动个机构一同旋转;当前后传动轴转速不同时,中心齿轮和行轴转速不同时,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托架的转速差使小齿轮星齿轮托架的转速差使小齿轮转动,并吸收前后传动轴的转转动,并吸收前后传动轴的转速差。速差。3.3.复合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复合行星齿轮式差速器 如图,该差速器采用了两个如图,该差速器采用了两个中心齿轮并列布置,使用行星中心齿轮并列布置,使用行星齿轮托架把两个中心齿轮连接齿轮托架把两个中心齿轮连接起来。动力从左侧的中心齿轮起来。动力从左侧的中心齿轮输入,

13、由行星齿轮托架驱动前输入,由行星齿轮托架驱动前轮,右侧的中心齿轮驱动后轮。轮,右侧的中心齿轮驱动后轮。第11页/共62页2022-2-6差动限制装置差动限制装置功能功能 差速器虽然能把相同大小的扭矩分配给两个转速不同的差速器虽然能把相同大小的扭矩分配给两个转速不同的轴,但是当有一侧车轮空转而不产生驱动力时,另一侧车轴,但是当有一侧车轮空转而不产生驱动力时,另一侧车轮也不能产生驱动力,致使汽车抛锚。差动限制装置的出轮也不能产生驱动力,致使汽车抛锚。差动限制装置的出现,克服了差速器的不足。这种装置允许差速器在正常使现,克服了差速器的不足。这种装置允许差速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差动,而当单侧车轮空转时限

14、制其差动。用条件下差动,而当单侧车轮空转时限制其差动。分类分类 1.1.扭矩感应式差动限制装置扭矩感应式差动限制装置 差动限制装置能感应到差速器的差动扭矩,当扭矩过差动限制装置能感应到差速器的差动扭矩,当扭矩过大时自动的限制差速器的差动。主要有多片摩擦离合器和大时自动的限制差速器的差动。主要有多片摩擦离合器和扭矩敏感式差速器。扭矩敏感式差速器。 2.2.转速差感应式差动限制装置转速差感应式差动限制装置 差动限制装置能感知到差速器的差动速度,当差动速差动限制装置能感知到差速器的差动速度,当差动速度较大时,自动的限制差速器的差动。主要指粘性联轴节。度较大时,自动的限制差速器的差动。主要指粘性联轴节

15、。 第12页/共62页2022-2-6典型差动限制装置典型差动限制装置多片摩擦离合器式多片摩擦离合器式 1. 结构图。结构图。在差速器壳体和侧在差速器壳体和侧齿轮之间布置了摩擦片,工作时,齿轮之间布置了摩擦片,工作时,由于差速器扭矩的作用,用凸轮把由于差速器扭矩的作用,用凸轮把摩擦片压紧。摩擦片压紧。 2.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主动小齿轮驱动主动小齿轮驱动齿环,差速器小齿轮驱动侧齿轮,齿环,差速器小齿轮驱动侧齿轮,使整个差速器一起旋转。当左右轮使整个差速器一起旋转。当左右轮转速差变大时,中间部分的左右端转速差变大时,中间部分的左右端面凸轮因传递扭矩过大而分离,把面凸轮因传递扭矩过大而分离,把左

16、右两个侧齿轮紧压向差速器壳体,左右两个侧齿轮紧压向差速器壳体,其结果使转速低的侧齿轮转速升高其结果使转速低的侧齿轮转速升高了。了。 3.特点特点。这种装置差动限制效果。这种装置差动限制效果较好并能提高操纵稳定性,常用于较好并能提高操纵稳定性,常用于方程式赛车和拉力赛车。方程式赛车和拉力赛车。第13页/共62页2022-2-6粘性联轴节粘性联轴节1.结构原理。结构原理。 粘性联轴节壳体内充满高粘粘性联轴节壳体内充满高粘性的液体,一般多数使用硅油。性的液体,一般多数使用硅油。当粘性联轴节的壳体和内轴发当粘性联轴节的壳体和内轴发生相对旋转时,外板和内板也生相对旋转时,外板和内板也发生相对的旋转运动使

17、高粘度发生相对的旋转运动使高粘度的硅油内部产生剪切力,该阻的硅油内部产生剪切力,该阻力将限制壳体和内轴的相对旋力将限制壳体和内轴的相对旋转运动,从而达到传递扭矩的转运动,从而达到传递扭矩的目的。目的。2.特点。特点。 粘性联轴节的优点在于,如粘性联轴节的优点在于,如果适当的变更内外板形状、两果适当的变更内外板形状、两板之间的间隔,适当的选择硅板之间的间隔,适当的选择硅油的特性,可以使粘性联轴节油的特性,可以使粘性联轴节的扭矩分配特性非常柔和而且的扭矩分配特性非常柔和而且连续,很适合于前差速器的差连续,很适合于前差速器的差动限制。动限制。第14页/共62页2022-2-6万向联轴节万向联轴节用途

18、用途 连接四轮驱动汽车上的轴类零件,提高汽车性能。连接四轮驱动汽车上的轴类零件,提高汽车性能。分类分类1.1.叉式联轴节叉式联轴节 使用比较广泛,其结构简单、使用比较广泛,其结构简单、 强度高、耐久性好、生产性高、强度高、耐久性好、生产性高、 成本低成本低. .在输入轴转速一定时叉在输入轴转速一定时叉 式联轴节每转一圈发生两次加式联轴节每转一圈发生两次加 减速运动,为非等速联轴节,减速运动,为非等速联轴节, 用于连接角度比较小的情况。用于连接角度比较小的情况。 第15页/共62页2022-2-6万向联轴节万向联轴节2.2.等速联轴节等速联轴节 主要特点是其传动不因两轴连接角而出现主要特点是其传

19、动不因两轴连接角而出现 输出转速的波动输出转速的波动,有双联轴节和球笼式联有双联轴节和球笼式联 轴节两种形式。图示为球笼式联轴节,该轴节两种形式。图示为球笼式联轴节,该 联轴节壳体内有六个滚球,利用滚球传递联轴节壳体内有六个滚球,利用滚球传递 扭矩。扭矩。3.3.挠性联轴节挠性联轴节 在连接部位使用橡胶或纤维材料,连接角度可以很大。较少在连接部位使用橡胶或纤维材料,连接角度可以很大。较少使用。使用。第16页/共62页2022-2-6驱动系的总布置形式驱动系的总布置形式因为目前的四轮驱动系大都是从二轮驱动系改造过因为目前的四轮驱动系大都是从二轮驱动系改造过来的,所以在进行四轮驱动分类时必须考虑原

20、二轮来的,所以在进行四轮驱动分类时必须考虑原二轮驱动的布置特点。驱动的布置特点。四轮驱动的总布置分类四轮驱动的总布置分类以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前纵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前纵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中置发动机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中置发动机为原型的四轮驱动后置发动机的四轮驱动后置发动机的四轮驱动第17页/共62页2022-2-6驱动系的总部置形式驱动系的总部置形式 以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以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动 1.布

21、置方案布置方案 在原型基础上,在传动轴前面的万向联轴节在原型基础上,在传动轴前面的万向联轴节处布置一个分动器,并且在分动器前端布置一个处布置一个分动器,并且在分动器前端布置一个传动轴和前差速器。传动轴和前差速器。 第18页/共62页2022-2-6驱动系的总部置形式驱动系的总部置形式2.非独立悬挂汽车的解决方案非独立悬挂汽车的解决方案 此类汽车,如吉普车等越野车,可在发动机此类汽车,如吉普车等越野车,可在发动机下面布置前驱动桥,前桥悬挂在弹簧上,汽车运动下面布置前驱动桥,前桥悬挂在弹簧上,汽车运动时,前桥可随弹簧上下颠动,由于原车发动机离地时,前桥可随弹簧上下颠动,由于原车发动机离地面较高且有

22、较大的空间,一般不会有问题。面较高且有较大的空间,一般不会有问题。3.轿车的解决方案轿车的解决方案 轿车的前桥都是独立悬挂的,在发动机下追轿车的前桥都是独立悬挂的,在发动机下追加布置前差速器、等速联轴节、半轴较困难,一般加布置前差速器、等速联轴节、半轴较困难,一般把前差速器和发动机油底壳做成一个总成来解决上把前差速器和发动机油底壳做成一个总成来解决上述问题。述问题。第19页/共62页2022-2-6驱动系的总布置形式驱动系的总布置形式 以前纵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前纵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1.布置方案布置方案 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的布置方案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

23、车的布置方案 2.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A 容易使发动机过分前移容易使发动机过分前移 B 可能使车体尺寸和重量都向前移可能使车体尺寸和重量都向前移 为避免上述问题,选用发动机时,直列发动机最多为为避免上述问题,选用发动机时,直列发动机最多为5缸缸 六缸发动机需选用六缸发动机需选用V6形式的。形式的。 3.与原型车的对比结果与原型车的对比结果 A 行驶性能大幅提高行驶性能大幅提高 B 底盘距地面高度略有上升底盘距地面高度略有上升 C 车厢内有效空间变小车厢内有效空间变小 第20页/共62页2022-2-6驱动系的总部置形式驱动系的总部置形式 以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

24、驱动以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1.布置方案布置方案 将分动器布置到变速将分动器布置到变速-差速器内,形成变速差速器内,形成变速-分动分动-差速差速器结构器结构 2.特点特点 结构紧凑,发动机一般采用直列结构紧凑,发动机一般采用直列4缸机,最多直列缸机,最多直列5缸缸或或V6机机第21页/共62页2022-2-6驱动系的总布置形式驱动系的总布置形式- -、以中置发动机为原型的四轮驱动以中置发动机为原型的四轮驱动 这种布置方案中,发动机处于底盘的中部,司机座这种布置方案中,发动机处于底盘的中部,司机座椅之后,它可以使前后桥载荷近似的达到椅之后,它可以使前后桥载荷近似的达到50:50,

25、整车转动惯量变小,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形式性能。整车转动惯量变小,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形式性能。后置发动机的四轮驱动后置发动机的四轮驱动 由于发动机后置,导致后桥后移,后桥壳内布置由于发动机后置,导致后桥后移,后桥壳内布置有变速机构、分动机构和差速机构。这种四轮驱动有变速机构、分动机构和差速机构。这种四轮驱动汽车很少。汽车很少。第22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的分类及特点四轮驱动的分类及特点 第23页/共62页2022-2-6短时四轮驱动方案短时四轮驱动方案短时四轮驱动的概要短时四轮驱动的概要 短时四轮驱动可以自由的选择四轮驱动或二轮驱动。比常短时四轮驱动可以自由的选择四轮驱动或二轮驱动。比

26、常时四轮驱动经济型好,而且不会抛锚。在四轮驱动且前后差时四轮驱动经济型好,而且不会抛锚。在四轮驱动且前后差速器全部锁死状态下,即便三个车轮不着地,只要有一个车速器全部锁死状态下,即便三个车轮不着地,只要有一个车轮着地,也能把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转换为汽车的驱动力。轮着地,也能把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转换为汽车的驱动力。短时四轮驱动加重了驾驶员的负担短时四轮驱动加重了驾驶员的负担 驾驶员需要判断出在哪一种场合该选用哪一种驱动方式,驾驶员需要判断出在哪一种场合该选用哪一种驱动方式,驾驶员也必须明白车辆的二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各有何优缺点,驾驶员也必须明白车辆的二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各有何优缺点,驾驶员需要有

27、熟练的驾驶技能。驾驶员需要有熟练的驾驶技能。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的两大特征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的两大特征 1.越野性好越野性好 2.难于使用难于使用第24页/共62页2022-2-6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的切换机构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的切换机构机械离合器机械离合器 驾驶员拉动选择拉杆来控制机械离合器驾驶员拉动选择拉杆来控制机械离合器 从而完成二轮或四轮驱动的选择。从而完成二轮或四轮驱动的选择。液压多片离合器液压多片离合器 该离合器布置在多片式分动器内,该离合器布置在多片式分动器内, 驾驶员在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驾驶员在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 制动或紧急加速时,可自动转换制动或紧急加速时,可自动转换 成四轮驱动。液

28、压油压力大小可成四轮驱动。液压油压力大小可 根据发动机油门开度和车速大小根据发动机油门开度和车速大小 加以控制。加以控制。第25页/共62页2022-2-6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的传动效率短时四轮驱动汽车的传动效率效率问题效率问题 短时四轮驱动汽车在二轮驱动时,短时四轮驱动汽车在二轮驱动时,2 2个个 非驱动轮不起驱动作用而在路上空转,非驱动轮不起驱动作用而在路上空转, 并且带动与之相关的驱动轮系如半轴、并且带动与之相关的驱动轮系如半轴、 差速器、传动轴等也跟着空转,从而消差速器、传动轴等也跟着空转,从而消 耗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传动效率。耗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传动效率。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1.1.自

29、由轮毂自由轮毂 自由轮毂布置在车轮轮毂处,其功能是在四轮驱动时锁死自由轮毂布置在车轮轮毂处,其功能是在四轮驱动时锁死连接;在二轮驱动时分开空转,使车轮不再带动驱动轮系转连接;在二轮驱动时分开空转,使车轮不再带动驱动轮系转动而单独空转,从而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动而单独空转,从而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 2.2.自由轮离合器自由轮离合器 自由轮离合器布置在半轴上,位置靠近差速器一侧。通过自由轮离合器布置在半轴上,位置靠近差速器一侧。通过执行机构可以控制自由轮机构和车轮自动的分离或啮合,从执行机构可以控制自由轮机构和车轮自动的分离或啮合,从而使驱动轮系中的大多数转动件停止转动以提

30、高传动效率。而使驱动轮系中的大多数转动件停止转动以提高传动效率。 第26页/共62页2022-2-6常时四轮驱动方案常时四轮驱动方案常时四轮驱动概述常时四轮驱动概述 常时四轮驱动系统上布置有中间差速器,其作用是把驱动扭常时四轮驱动系统上布置有中间差速器,其作用是把驱动扭矩传递给前后车轮,同时吸收前后车轮的转速差。矩传递给前后车轮,同时吸收前后车轮的转速差。分类分类 1.1.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前后扭矩分配比一定)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前后扭矩分配比一定) 中间差速器锁死方式中间差速器锁死方式 中间差速器差动限制方式中间差速器差动限制方式 2.2.变动扭矩分配方式变动扭矩分配方式 被动扭矩分配方式(利

31、用前后轮转速差分配扭矩)被动扭矩分配方式(利用前后轮转速差分配扭矩) 主动扭矩分配方式(电子控制分配扭矩)主动扭矩分配方式(电子控制分配扭矩)第27页/共62页2022-2-6常时四轮驱动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常时四轮驱动固定扭矩分配方式- - 固定扭矩分配方式的特点固定扭矩分配方式的特点 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利用布置的中间差速器把扭矩分配到前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利用布置的中间差速器把扭矩分配到前后车轮,扭矩分配比取决于中间差速器的结构,多数为后车轮,扭矩分配比取决于中间差速器的结构,多数为50:50。中间差速器锁死方式中间差速器锁死方式 汽车正常行驶时,中间差速器自由差动。下图为当一个车汽车正常行驶时,中

32、间差速器自由差动。下图为当一个车轮陷进泥坑,差速器锁死与不锁死情况下的示意图:轮陷进泥坑,差速器锁死与不锁死情况下的示意图: 如左图,当作前轮陷如左图,当作前轮陷 进泥坑时,司机将中进泥坑时,司机将中 间差速器锁死,后轮间差速器锁死,后轮 产生驱动力,使汽车产生驱动力,使汽车 摆脱抛锚的危险。而摆脱抛锚的危险。而 右图中差速器没锁死右图中差速器没锁死 发生抛锚现象。发生抛锚现象。第28页/共62页2022-2-6常时四轮驱动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常时四轮驱动固定扭矩分配方式- - 中间差速器差动限制方式中间差速器差动限制方式 1.布置方式布置方式 并列布置:把粘性联轴节或液压式多片离合器等差动限并列

33、布置:把粘性联轴节或液压式多片离合器等差动限制装制装 置和中间差速器并列布置置和中间差速器并列布置 直列布置:把粘性联轴节布置在前后驱动轮系之间直列布置:把粘性联轴节布置在前后驱动轮系之间 2.2.采用的差速器形式采用的差速器形式 行星齿轮式中间差速器行星齿轮式中间差速器 锥齿轮式差速器锥齿轮式差速器 粘性联轴节差动式中间差速器粘性联轴节差动式中间差速器 液压多片离合器差动限制式中间差速器液压多片离合器差动限制式中间差速器第29页/共62页2022-2-6常时四轮驱动变动扭矩分配方式常时四轮驱动变动扭矩分配方式- - 变动扭矩分配方式的特点变动扭矩分配方式的特点 汽车在行进中能适应行驶状态和路

34、面情况,把驱动扭矩合汽车在行进中能适应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把驱动扭矩合理的分配给前后轮,能充分发挥各轮胎的驱动力,并提高操理的分配给前后轮,能充分发挥各轮胎的驱动力,并提高操纵稳定性。纵稳定性。被动扭矩分配方式被动扭矩分配方式 1.特点特点 A. 依靠前后轮转速差分配扭矩,其结构紧凑,成本低依靠前后轮转速差分配扭矩,其结构紧凑,成本低 B.传递的扭矩小,适用于微型车和轻型车传递的扭矩小,适用于微型车和轻型车 2.2.结构结构 在前置前驱汽车上追加一个分动器,在前置前驱汽车上追加一个分动器, 把传动轴延长使之能驱动后轮,再把传动轴延长使之能驱动后轮,再 适当的布置一个粘性联轴节,就实适当的布置一

35、个粘性联轴节,就实 现了四轮驱动方案。如图现了四轮驱动方案。如图第30页/共62页2022-2-6被动扭矩分配方式被动扭矩分配方式 3.联轴节形式联轴节形式 A.左右扭矩分配式粘性联轴节左右扭矩分配式粘性联轴节 汽车正常行驶时,粘性联轴节的壳体汽车正常行驶时,粘性联轴节的壳体 和内板以近似相同的转速作旋转运动,和内板以近似相同的转速作旋转运动, 驱动扭矩没有分配到后轮上,汽车相驱动扭矩没有分配到后轮上,汽车相 当于前置前驱。当前后轮有哪一个车当于前置前驱。当前后轮有哪一个车 轮发生打滑空转时,外板和内板间产轮发生打滑空转时,外板和内板间产 生相对滑动,粘性联轴节工作使汽车生相对滑动,粘性联轴节

36、工作使汽车 变成四轮驱动。变成四轮驱动。 B.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 主要利用工作油通过节流孔产生的粘主要利用工作油通过节流孔产生的粘 性阻力来传递扭矩性阻力来传递扭矩第31页/共62页2022-2-6被动扭矩分配方式被动扭矩分配方式- -联轴节形式联轴节形式C.轴向柱塞泵联轴节轴向柱塞泵联轴节 其工作原理与液力偶合器完全相同其工作原理与液力偶合器完全相同D.转翼式联轴节转翼式联轴节 前后轮产生转速差时,三翼板搅动硅前后轮产生转速差时,三翼板搅动硅 油使硅油变成压力油油使硅油变成压力油推动活推动活 塞滑动,使湿式多片离合器动作开始传递扭矩。如图塞滑动,使湿式多片离合器动作开始传递扭矩。如图第32

37、页/共62页2022-2-6主动扭矩分配方式主动扭矩分配方式主动扭矩分配方式的特点主动扭矩分配方式的特点 利用电脑和各种传感器不断地判断轮胎对地面的动态附着利用电脑和各种传感器不断地判断轮胎对地面的动态附着力和司机的驾驶意图,积极的控制汽车差速器的差动状态,力和司机的驾驶意图,积极的控制汽车差速器的差动状态,平衡各轮的驱动力,优化汽车的各项性能。平衡各轮的驱动力,优化汽车的各项性能。示例示例-奔驰奔驰4玛奇克玛奇克 该车的车载电脑对车轮转速、汽车车速、转向盘转向角度、该车的车载电脑对车轮转速、汽车车速、转向盘转向角度、制动力进行判断,控制油压并驱动相关离合器动作,自动的制动力进行判断,控制油压

38、并驱动相关离合器动作,自动的将中间差速器和后差速器锁死,自动的切换成后二轮驱动或将中间差速器和后差速器锁死,自动的切换成后二轮驱动或四轮驱动,并可从四种运行模式中自选一种最佳的运动模式。四轮驱动,并可从四种运行模式中自选一种最佳的运动模式。 第33页/共62页2022-2-6四轮汽车的行驶特性四轮汽车的行驶特性坏路的通过性坏路的通过性 1.阶梯路面的攀升阶梯路面的攀升 后轮驱动汽车:前轮顶住时,后轮驱动力再大也没用。后轮驱动汽车:前轮顶住时,后轮驱动力再大也没用。 前轮驱动汽车:前轮虽然能抬起,但抬起瞬间车轮失去前轮驱动汽车:前轮虽然能抬起,但抬起瞬间车轮失去对阶梯对阶梯 壁面的压力,汽车退回

39、,恢复原状。壁面的压力,汽车退回,恢复原状。 四轮驱动汽车:后轮驱动力使前轮压在阶梯壁面,前轮四轮驱动汽车:后轮驱动力使前轮压在阶梯壁面,前轮驱动力驱动力 使前车轮抬起,从而使汽车攀升到使前车轮抬起,从而使汽车攀升到阶梯之上。阶梯之上。 2.单轮被支起或落到深坑中单轮被支起或落到深坑中 对于不装用差动限制装置的二轮驱动汽车完全不能行驶。对于不装用差动限制装置的二轮驱动汽车完全不能行驶。即使即使 四轮驱动,如果在差速器上没有差动限制装置或没有装四轮驱动,如果在差速器上没有差动限制装置或没有装用差动用差动 锁死装置的话也不能行驶。这种情况下,汽车必须使用锁死装置的话也不能行驶。这种情况下,汽车必须

40、使用粘性联粘性联 轴节或差速器锁死装置,才能解决问题。轴节或差速器锁死装置,才能解决问题。第34页/共62页2022-2-6坏路的通过性坏路的通过性3.双摩擦系数路面双摩擦系数路面 此类路况如汽车单侧前后轮碰到冰面或水湿路面,会此类路况如汽车单侧前后轮碰到冰面或水湿路面,会使得路面摩擦系数十分小,如果踏动制动踏板,汽车可能会使得路面摩擦系数十分小,如果踏动制动踏板,汽车可能会发生严重侧滑或围绕自身重心旋转。发生严重侧滑或围绕自身重心旋转。 在汽车上装用差速器差动限制装置后,不仅能抑制在汽车上装用差速器差动限制装置后,不仅能抑制车轮打滑,还能使另一侧的车轮产生数倍大的驱动力,使汽车轮打滑,还能使

41、另一侧的车轮产生数倍大的驱动力,使汽车摆脱困境。车摆脱困境。 这种装置同时适用于二轮与四轮驱动汽车,但在四这种装置同时适用于二轮与四轮驱动汽车,但在四轮驱动汽车上会更有效。轮驱动汽车上会更有效。 第35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汽车的转向性四轮驱动汽车的转向性转向性分析转向性分析 图示为汽车转弯中单侧前后图示为汽车转弯中单侧前后 轮的模型。如果转弯过程中轮的模型。如果转弯过程中 无加减速,匀速行驶,此时无加减速,匀速行驶,此时 的汽车转向性取决于作用在的汽车转向性取决于作用在 前后轮上的转向力大小。如前后轮上的转向力大小。如 果前轮转向力大于后轮转向,果前轮转向力大于后轮转向, 汽车

42、将发生过转向现象;如汽车将发生过转向现象;如 果前轮转向力较小时汽车将果前轮转向力较小时汽车将 发生转向不足问题。发生转向不足问题。 第36页/共62页2022-2-6各种形式四轮驱动汽车的转向各种形式四轮驱动汽车的转向四轮直接连接的四轮驱动四轮直接连接的四轮驱动 汽车急转弯时会出现制动现象,转向盘变得沉重,轮汽车急转弯时会出现制动现象,转向盘变得沉重,轮胎出现前后方向打滑,这将使汽车失去侧向力。此类汽车只胎出现前后方向打滑,这将使汽车失去侧向力。此类汽车只能在转弯半径比较大的道路上使用。能在转弯半径比较大的道路上使用。 转弯制动性转弯制动性解决途径解决途径 单向超越离合器是一种只能单方面单向

43、超越离合器是一种只能单方面 传递扭矩的机构。如图外环动力来传递扭矩的机构。如图外环动力来 自发动机,内环接前驱动轴。汽车自发动机,内环接前驱动轴。汽车 直线行驶时发动机扭矩传递给前后直线行驶时发动机扭矩传递给前后 轮,此时为四轮驱动;转弯时,前轮,此时为四轮驱动;转弯时,前 轮比后轮转动快,单向超越离合器轮比后轮转动快,单向超越离合器 空转,前轮和发动机间的传动被切空转,前轮和发动机间的传动被切 断而成为后轮驱动,从而解决了转向制动问题。断而成为后轮驱动,从而解决了转向制动问题。第37页/共62页2022-2-6各种形式四轮驱动汽车的转向各种形式四轮驱动汽车的转向中间差速器无差动限制方式的四轮

44、驱动中间差速器无差动限制方式的四轮驱动 此类汽车前后轮的驱动扭矩分配比固定不变,在转弯此类汽车前后轮的驱动扭矩分配比固定不变,在转弯过程中如果突然紧急加速的话,其前后车轮所获得的驱动扭过程中如果突然紧急加速的话,其前后车轮所获得的驱动扭矩急剧增加,结果使前轮侧向力变得十分小,有时甚至为零,矩急剧增加,结果使前轮侧向力变得十分小,有时甚至为零,使汽车冲出弯道。使汽车冲出弯道。可变扭矩分配方式的常时四轮驱动可变扭矩分配方式的常时四轮驱动 由于差动限制装置的作用,即便前轮有较大滑动,但是由于差动限制装置的作用,即便前轮有较大滑动,但是驱动扭矩开始向后轮转移,从而抑制了前轮的滑动,使汽车驱动扭矩开始向

45、后轮转移,从而抑制了前轮的滑动,使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具有不足转向特性。驱动力分配控制方式的四轮驱动驱动力分配控制方式的四轮驱动 驱动力的分配问题极大的影响着汽车的转向性,此类方驱动力的分配问题极大的影响着汽车的转向性,此类方式能根据行驶状态合理分配前后轮驱动力,所以比较理想。式能根据行驶状态合理分配前后轮驱动力,所以比较理想。 第38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汽车的制动四轮驱动汽车的制动概述概述 在二轮驱动汽车上,前后轮完全独立,制动时,前后轮制在二轮驱动汽车上,前后轮完全独立,制动时,前后轮制动力互不相关。而四轮驱动汽车其前后驱动轮总是以某种形动力互不相关。而四轮驱动汽车其前后

46、驱动轮总是以某种形式互相连接在一起,制动时,前后制动器互相影响,使汽车式互相连接在一起,制动时,前后制动器互相影响,使汽车的制动性发生很大的变化。的制动性发生很大的变化。轮胎抱死时汽车的运动轮胎抱死时汽车的运动 1.前轮抱死前轮抱死 前轮失去转向性,后轮没抱死,仍产生充分前轮失去转向性,后轮没抱死,仍产生充分的侧向的侧向 力,致使汽车沿弯道切线方向冲出道路。力,致使汽车沿弯道切线方向冲出道路。 2.后轮抱死后轮抱死 后轮失去侧向力并且产生横向打滑,使汽车后轮失去侧向力并且产生横向打滑,使汽车绕自身绕自身 重心旋转直至停车。重心旋转直至停车。 3.前后轮同时抱死前后轮同时抱死 前后轮全都失去侧向

47、力,汽车仍按轮前后轮全都失去侧向力,汽车仍按轮胎抱死胎抱死 前的运动路线继续向前行驶,直至停车。前的运动路线继续向前行驶,直至停车。第39页/共62页2022-2-6制动防抱死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功能功能 通过控制车轮的制动扭矩,使轮胎的滑动率处于最佳范围,通过控制车轮的制动扭矩,使轮胎的滑动率处于最佳范围,在车轮不抱死的情况下使轮胎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同时在保在车轮不抱死的情况下使轮胎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同时在保持较高方向稳定性的前提下在最短距离内达到制动效果,从持较高方向稳定性的前提下在最短距离内达到制动效果,从而提高整车的制动力和转弯力。而提高整车的制动力和转弯力。原理原理 滑动率:滑动率:S

48、 = (V-Vt)*100%/V 其中:其中: V 汽车速度汽车速度 Vt 轮胎速度轮胎速度 S = 1520%时,制动力系数时,制动力系数 达到最大值,通过控制滑动达到最大值,通过控制滑动 率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制动力大小的目的。率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制动力大小的目的。 第40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四轮驱动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不足不足 在二轮驱动汽车上发展起来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并在二轮驱动汽车上发展起来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并不能直接用到四轮驱动汽车上,原因有:不能直接用到四轮驱动汽车上,原因有: A. 四轮汽车车速检测困难,检测出的最高车速四轮汽车车速检测困难,检测出的最

49、高车速容易使容易使 控制系统造控制系统造 成误判。成误判。 B. 制动系的振动过大。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制动系的振动过大。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加大加大 制动力使车轮即将抱四时再减少制动力,这样制动力使车轮即将抱四时再减少制动力,这样反复反复 自动控制。由于四驱动系惯性相对自动控制。由于四驱动系惯性相对 较大,就较大,就导致了导致了 更大的振动。更大的振动。第41页/共62页2022-2-6四轮驱动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四轮驱动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方案 1.在制动防抱死系统起作用时,使差动限制装置在制动防抱死系统起作用时,使差动限制装置的作的作 用减弱。例如,使粘性联轴

50、节传递的扭矩变小,用减弱。例如,使粘性联轴节传递的扭矩变小,或使或使 其正反向所传递的扭矩不同等。其正反向所传递的扭矩不同等。 2.在制动防抱死系统起作用时,把前后驱动轮系在制动防抱死系统起作用时,把前后驱动轮系分离分离 开来,使汽车自动的变为二轮驱动汽车。开来,使汽车自动的变为二轮驱动汽车。 3.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路面摩擦系数大小,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路面摩擦系数大小,进而进而 利用制动控制程序进行制动控制。利用制动控制程序进行制动控制。第42页/共62页2022-2-6驱动型式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第43页/共62页2022-2-6驱动型式对纵向动力学的影响 由于前轴与后轴载荷不同及汽

51、车质心位置变化的影响,前轮驱动与后轮驱动对附着系数的利用率不同。而全轮驱动的牵引性能则受转矩分配率的影响。第44页/共62页2022-2-6牵引性能的表征 等效爬坡度可用于表征汽车牵引性能。汽车在坡道上必须首先克服坡度阻力,如果汽车再加速,便有加速阻力。忽略风阻与旋转质量的等效惯性力,驱动轮传递的纵向力有: sinxxstaFGGgxGFuFcosGstFG传递此纵向力所必须的摩擦系数为:传递此纵向力所必须的摩擦系数为:若各轮附着系数相同,则等效爬坡度与若各轮附着系数相同,则等效爬坡度与 相同相同uta nc o sxEststaig第45页/共62页2022-2-6前轴驱动与后轴驱动车的牵引

52、性能EvhsEiulhillEhvsEiulhill前轴、后轴驱动车克服等效爬坡度所需摩擦系数为前轴、后轴驱动车克服等效爬坡度所需摩擦系数为:给出轮胎与路面之间附着系数,则等效爬坡度为给出轮胎与路面之间附着系数,则等效爬坡度为1hEfrontsHllihul1vE rearsHllihul第46页/共62页2022-2-6全轮驱动汽车力矩分配 如果是平衡式全轮驱动(有中央差速器),则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前后轴间的驱动力矩。后轴的力矩分配系数为:hMTMM对前轴驱动对前轴驱动=0;后轮驱动;后轮驱动=1。一些全轮驱。一些全轮驱动汽车对力矩分配的选择情况如下:动汽车对力矩分配的选择情况如下:Audi =0.5BMW325iX =0.63BENZ 4 MATIC =0.65MMM第47页/共62页2022-2-6全轮驱动汽车等效爬坡度 如果传递前轴力矩所需的摩擦系数大于后轴的,则前轴车轮先打滑,相反则后轴车轮先打滑。 1hE A l lsMHllihul vE A llsMHllihul前轴车轮先打滑时,等效爬坡度为前轴车轮先打滑时,等效爬坡度为后轴车轮先打滑时,等效爬坡度为后轴车轮先打滑时,等效爬坡度为第48页/共62页2022-2-6各种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