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培养细胞中图法分类号R373.2The establishment of cell model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C virus: A revi ew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对HCV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 由于HCV是一种低复制病毒,实验动物及患者血清和组织中含量较少,直接研究HCV复制表达 的机制十分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建立HCV的细胞模型。近年来,国外学者用阳性血清直接感 染、脂质体介导1、病毒载体介导2以及质粒介导3的HCV全 基
2、因序列转染细胞模型,均取得一定进展。而用血清直接感染细胞更接近自然感染的状态, 可用于研究在自然条件下病毒吸附、穿入宿主细胞的机制,以及抗体的中和作用、抗病毒治 疗等,本文就此方面做一综述。1HCV复制的细胞模型研究1.1肝细胞和肝细胞株用于HCV细胞模型1992年,Shimizu等尝试用肝细胞株建立支持HCV复制的体外模型,结果失败了。在此之后,Iacovacci等4也得出成年肝细胞及肝癌细胞株对HCV不敏感的结论,同时他 报道了用丙型肝炎病人血清感染人胎肝细胞的方法。1994年,Lanford等5用含多 种生长因子和激素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长期培养成年黑猩猩的肝细胞,并用HCV阳性的病 人
3、血清感染培养细胞获得成功。从感染后的第4天一直到实验结束的第25天,细胞内HCV RNA 正链、负链都能测到,HCV在黑猩猩肝细胞中的复制能够被-干扰素(-INF)所抑制。It o等6用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原代肝细胞建立复制HCV体外培养系统,肝细胞用 穿刺或外科手段获得,用竞争PCR对培养细胞及培养上清中HCV RNA正、负链进行定量检测 ,证明培养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肝细胞中HCV RNA滴度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负链RNA 在4周以内均为阳性。而来自肝硬化病人的两个肝细胞标本中正链HCV RNA的滴度呈下降趋势 。用1例培养细胞的上清接种到两例肝癌病人肝细胞的培养液中(此两例病人HCV A
4、b、RNA均 阴性),培养3 d后正链RNA转为阳性,7 d后负链RNA转为阳性,细胞中正链HCV RNA的滴度从 1 02 copies/孔上升至103 copies/孔。由于释放到上清中的HCV颗粒具有感染性,证实了 原代肝细胞体外复制HCV成功。Ito等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比较了培养前后HCV E2/NS1区的核 酸序列,在培养前的肝细胞中有3个主要型别和2个亚型,培养56 d内,相同的型别和同样的 比率被检测出。结果证实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中,HCV的生物学特性没有改变。同时还用荧 光抗体方法证实了HCV主要在表达人白蛋白的肝细胞中复制。由于原代肝细胞体外长期培养非常困难,细胞分化能力有限,
5、不能多次传代,限制了其 在HCV体外复制模型中的应用和研究。而有关人肝细胞株培养HCV的报道甚少,直到1996年Ka to等7才报道应用非肿瘤形成的人肝细胞系PH5CH培养HCV获得成功。实验用2个 HCV RNA阳性的献血员血清(编号IB-1、IB-3)分别接种在PH5CH细胞培养液中,用半定量PC R方法检测细胞及上清中HCV RNA,结果在30 d内PH5CH细胞中HCV RNA呈增加趋势,证实了在 这 个培养系统中HCV能够复制。同时Kato等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分别检测了接种血清和培养细胞 中HCV HVR1,在细胞中检测出有不同于IB-1的2个变异株;在IB-3中有6个相似株,而在其
6、接种的细胞中只检测到了其中1个。研究者认为这些实验结果都充分证实了HCV在细胞中的复制。1.2淋巴细胞系用于HCV细胞模型1985年Helling等8首次报道了由于输注白细胞,使黑猩猩感染上丙型肝炎, 推测淋巴细胞可携带HCV。根据这一结论,部分学者开始转向淋巴细胞的筛选。1992年Shimi zu等9用鼠逆转录病毒感染人T细胞,得到MOLT-4细胞株,报道了当鼠逆转录病 毒和HCV共同感染人T细胞时,HCV在细胞中复制效率大大提高。用cDNA/PCR的方法检测HCV R NA,在接种3周后的培养细胞中HCV RNA仍为阳性;用32P标记的特异的RNA探针作杂交 实 验,证明培养细胞中负链HC
7、V RNA的存在;同时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用抗HCV Core和NS4的 特异抗体证实了感染7 d后培养细胞中有HCV抗原表达。Shimizu将这种用鼠逆转录白血病病 毒 感染的人T细胞株命名为MOLT4-M细胞株。这一实验的成功,为研究人T淋巴细胞作为HCV体 外复制的细胞模型奠定了基础。1993年Shimizu等10再次报道了用鼠逆转录病毒 感染人T细胞,获得了HPB-Ma细胞株,并用有限稀释法获得HPB Ma 10-2克隆,可有效支持 HCV复制。最长培养至76 d,细胞中仍能检测到负链HCV RNA;用免疫荧光法证实了HCV抗原 在 培养细胞中的表达。虽然HCV基因组在细胞中可存在10
8、周以上,有力地证实了病毒的复制, 但不十分清楚这一系统是自然夭折还是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为回答这一问题,Shimizu 等11构建了新霉素抗性和匀霉素抗性的受体细胞,分别命名为ADneo细胞株和Mah ygr细胞株。将用感染HCV的HPB-Ma 10-2细胞与耐药的受体细胞共同培养,然后用抗生素 选择培养受体细胞,通过此方法检测出HCV可从感染细胞多次转给受体细胞,证明HPB-Ma细 胞在体外可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Shimizu等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有关HCV生 物学,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1114。其中一个重要实验 是用一个含相似株(含6种不同的HVR1核酸序
9、列)的丙型肝炎病人血浆,分别接种黑猩猩和HPB -Ma 10-2等人淋巴细胞株。感染结果显示,相同的2个相似株在体内、体外感染中均出现 ,而其余4株均未出现。Shimizu等认为接种物中存在与某些相似株结合的中和抗体,阻止了 这些相似株感染黑猩猩和细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应用不同的淋巴细胞系培养HCV,其 中有Kato等15报道的MT-2细胞株以及Nissen等16报道的H9细胞株, 均能在体外复制HCV达2周以上。以上所应用的细胞系均来自人的T细胞。有关B淋巴细胞的应用,文献报道的较少,Bertolini等17和Valli等 18有限的几篇报道,都是应用从正常人骨髓细胞中分离出来的B淋巴细
10、胞株,这些B细胞 在体外能较长时间复制HCV。Bertolini等应用的CE细胞株,在培养长达65 d后仍能用PCR和 免疫荧光方法证实HCV的存在。而Valli-应用的TOFE细胞则可支持HCV复制长达6个月以上。 Shimizu等13用Daudi细胞株培养HCV,并用免疫电镜技术在培养15 d的Daudi细胞 浆中发现了直径大约50 nm的病毒颗粒和与HCV感染相关的细胞浆管型样结构。根据Nakajima 等19报道,HCV在HPB-Ma 10-2及Daudi细胞中系列转染可产生有感染性的HCV长 达1年,病毒复制的基因组浓度可达104/ml以上。在培养过程中,共产生13株突变株,其 中4
11、个突变株的HVR序列与被同一接种物感染的黑猩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CV HVR 序列一致,而该序列与黑猩猩肝组织和血清中HCV HVR序列不同,推测HCV变异可能在PBMC 中首先发生。根据目前资料,淋巴细胞是建立HCV感染细胞模型的最佳选择,尤其是淋巴细胞株可在 体外长期培养,能有效地支持HCV的复制,并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1.3其它细胞用于HCV细胞模型除肝细胞和淋巴细胞外,用其他细胞培养HCV的报道少。1994年Zibert等20 ,报道了用人纤维母细胞VH3细胞株建立HCV感染模型,VH3细胞支持HCV复制最长可达3周。Z ibet等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抗体中
12、和作用的方法,认为抗HCV HVR1区的抗体具有中 和作用,并且不是所有HVR1的抗体是绝对结构特异的,不同相似株之间可以产生抗原-抗体 的交叉反应。2存在的问题HCV体外细胞培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没有达到能够实际应用的目标, 具体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已感染HCV的细胞经 过几代后容易丢失,可能是HCV在细胞内的生长繁殖受到培养细胞内外环境的限制。目前H CV长期培养在肝细胞及肝细胞株中并未获得成功,而在T、B淋巴细胞中长期培养的HCV,其 生物学特性是否已发生改变,尚需进一步研究。虽然在HPB-Ma及Daudi细胞中找到了直径 为50 nm的病毒
13、颗粒,其密度大大高于黑猩猩肝组织中的密度。为什么在非肝细胞中的病毒 颗粒比肝细胞中更多见,这些颗粒是否是成熟的HCV,这些问题尚需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Yoo B J, Selby M J, Choe J, et al. Transfection of a differ entiated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Huh 7) with in vito-transcribed hepatiti s C vrius (HCV) RNA and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culture persistently infec ted wit
14、h HCV. J Virol,1995,69(1):322Dubuisson J, Hsu H H, Cheung R C, et al. Formation and intracellula r localliz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envelope glycoprotein complexes expressed b y recombinant vaccinia and Sindbis viruses. J Virol,1994,68(6):61473Mizuno M, Yamada G, Tanaka T, et al. Virion-like struc
15、tures in HeL a G cells transfected with the full-length sequence of the hepatitis C virus ge nome. Gastroenterology,1995,109(3):19334Iacovacci S, Sargiacomo M, Parolini I, et al. Replication and multi pl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genome in human foetal liver cell. Res Virol,1993 ,144:2755Lanford R
16、 E, Sureau C, James R, et al. Demonstration of in vitro in fection of chimpanzee hepatocyte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using strand-specitic RT-PCR. Virol,1994,202:6066Ito T, Mukaigawa J, Zuo J, et al. Cultiv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in primary hepatocyte culture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17、 results in release of high titre infections virus. J Gen Virol,1996,77(5):10437Kato N, Ikeda M, Mizutani T, et al.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 s in cultrued Non-noplastic human hepatocytes. Jpn J Cancer Res,1996,87(8):787 8Hellings J A, Van Der Veen-Du J, Snelting-Van Densen R, et al. Pr elimin
18、ary results of transmisson experiments of Non-A, Non-B hepatitis by mono nulear leycocytes from a chronic patient. J Virol Methods,1985,10(1):3219Shimizu Y K, Iwamoto A, Hijikata M, et al. Evidence for in vitro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genome in a human T-cell line. Proc Natl A cad Sci USA,1
19、992,89(6):547710Shimizu Y K, Purcell R, Yoshikura 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 nfectivity of hepatitis C virus in vivo and its infectivity in vitro. Pr 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5):603711Shimizu Y K, Yoshikura H. Multicyele infection of hepatitis C viurs in cell culture and inhibition by alpha an
20、d beta interferons. J Virol Dec,1994,68( 4):840612Shimizu Y K, Hijikata M, Iwamoto A, et al.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hepatitis C virus and the emergence of esape mutant viruses. J Virol Ma r,1994,68(3):149413Shimizu Y K, Feinstone S M, Kohara M, et al. Hepatitis C virus: de tection of intrac
21、ellular virus partide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Hepatoogy,1996,2 3(1):20514Hjikata M, Mizuno K, Rikihisa T, et al. Seletive transmission of h epatitis C virus in vitro and in vivo. Arch Virol,1995,140(3):162315Kato N, Nakazawa T, Mizutani T, et al. Susceptibility of human T- 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 infected cell line MT-2 to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 n. Biochemical and Biop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1995,206(2):86316Nissen E, Hohne Maria, Schreier E. In vitro replication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齐鲁师范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79名)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MATLAB程序设计基础教程》课件第5章
- 木工坊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建筑工程课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预防
- DB34-T 4448-2023 保安服务项目进驻及撤场规范
- 《电子商业汇票操作流程》教学课件
- 安全培训熟悉设备课件
- 2024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所属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安全培训烟花证课件
- 安全培训点面课件
- GB/T 13808-1992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
- 光伏并网逆变器调试报告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 EMR术的配合要点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课件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业务培训课件
- 1-商务沟通基本原理
- 让物料流动起来MMF,PFE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