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_第4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月中瘤、理化因素等。正常腋下温度在 363637C,37C,2424 小时内波动一般不超过 1C1C37.53837.538低热,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3838 c c39c39c中热,多见于急性感染3939 c c4040高热,见急性感染;4040超高热体温低于正常称体温过低,常见于年老体弱、严重营养不良、慢性消耗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休克等。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

2、,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澹妄、惊厥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一、分类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1 1、稽留热:体温高达 39c39c 以上。波动幅度1C1C。见于伤寒、肺炎。2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 39c39c 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3 3、弛张热:体温在 39c39c 以上,波动幅度大于 2 23C3C。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4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月中瘤病人发热。人体最高耐受热约 40.640.641.4C41.4C。高达

3、 43c43c 则极少存活。二、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一)体温的监测:1 1、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 4 4 次,高热时每 4 4 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 3 3 天后可减至每日 1212 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2 2、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月中大,出血,肝、脾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月中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3 3、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是否消除,发热的诱因可受寒、饮食不洁、过度疲劳;服用某些药物(抗月中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4 4、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5 5、观察饮

4、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二)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但不可以同时使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物理降温法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体温超过 3939C,C,选用局部冷疗,可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体温超过 39.5C,39.5C,可采用温水试浴,乙醇试浴方式,达到降温的目的1 1、擦浴法;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其优点是: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

5、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2 2、冷袋和水囊降温法;3 3、灌肠法;4 4、静脉降温法;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 0-100-10 度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具降温疗效显著,降温有效率高达 100%100%。多用于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高热,体温升高快,降温效果差者;5 5、医用冰毯降温法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对冷敏感的病人不易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的同时,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应重视,

6、降头温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一般认为,体温下降 1 1度脑细胞代谢率可降低 6.5%,6.5%,颅内压可降低 5.5%5.5%o o 所以,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导致出血症状加重。、擦浴禁擦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低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采取降温措施 3030 分后测量体温(最好测肛温、如测腋温,需测量侧停止物理降温半小时),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

7、易在 5050 分钟内进行。、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体温探头应放在直肠或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药物降温是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及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促进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 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 实施降温措施 3030 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因此,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

8、,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 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必要时, 由静脉补充液体、 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鼓励管着多饮水,以每日 3000ml3000ml 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四)加强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五)应加强皮肤护理: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

9、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我、干燥。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六)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注意保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七)加强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高热者需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为患者提供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合适的休息环境。高热出现澹亡,应及时用床

10、档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八)发热过程的心理护理发热期病人心情恐惧、紧张、不安、烦躁;对发热毫无思想准备,会有一种害怕心理。此期的心理护理要点下:1 1 . .安抚病人;2 2 . .满足病人的需要;3 3 . .解除病人痛苦:如病人感口干口渴,护士应尽量提供含糖盐水,并鼓励多饮,补足大量水与电解质,以防发热大量出汗后的虚脱,并可解除病人的烦渴;4 4 . .常去看望病人;5 5 . .向病人做解释工作;6 6、设法增加病人的舒适;7 7、特殊照护:对于躁动、幻觉的病人,护士应从旁守护照料或允许亲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由于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除降温外,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

11、剂是必要的;(九)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1 1 .发热期间选用营养高易消化的流质,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2 2 .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配以高蛋白、高热量菜肴,如豆制品、鱼类、蛋黄等以及各种新鲜蔬菜。3 3 .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食欲好可给鸡、鸭、牛肉、鱼、猪肉、蛋、牛奶和豆类等。发热病人应遵循的饮食原则发热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也增加,体温每升高 1 1 摄氏度,基础代谢增高 13%13%。肌肉兴奋性减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发热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合理补充营养,对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体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发热病人的饮食安排原则如下:(1)(1)供给高热能、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软饭。流质饮食可选用牛奶、豆浆、蛋花汤、稠米汤、绿豆汤、藕粉、鲜果汁、去油鸡汤等,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肉末菜末粥、面片汤甩鸡蛋、肉末菜末面条、馄饨、豆腐脑、银耳羹等,软饭可选用馒头、面包、软米饭、包子、瘦肉类、鱼、虾、蛋、瓜茄类、嫩菜叶、水果等食品。供给充足液体,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