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研究_图文_第1页
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研究_图文_第2页
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研究_图文_第3页
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研究_图文_第4页
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研究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章编号 :1004-5422(2008 04-0340-03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研究黄正文(成都大学 城乡建设学院 , 四川 成 都 610106摘 要 :在对医疗垃圾的性质 、 处理方式及焚 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影响因素概述的基础上 , 提出了 除尘净化 医 疗垃圾热解焚烧炉新的技术措施 , 并详细描述了其技术方案 、 工作过程和处理效果 . 关键词 :除尘净化 ; 医疗垃圾 ; 焚烧炉 ; 研究中图分类号 :X79915 文献标识码 :A0 引 言 目前 , 医疗垃圾 通过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需 克服技术、 投入、 意识 3大瓶颈 1,2, 为了改变目前 处置技术的落后状况 , 通过

2、研究确定医疗垃圾焚 烧炉优化处理方案是解决途径之一 . 对此 , 本文提 出了一种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的技术措 施 , 并详细论述了其技术方案 , 工作过程和处理效 果 .1 医疗垃圾概述医疗垃圾是指 , 在诊断、 治疗人或动物的过程 中 , 在相关的研究过程中 , 在生物制品的制备或检 测 过程中 , 产生的废弃物 , 包括医院诊所、 卫生防 疫、 保健、 检验等与医疗卫生有关的单位排出的全 部垃圾的总称 . 国家环保局、 国家经贸委、 外经贸 部、 公安部于 1998年 1月 4日颁布了环发 1998089号 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6, 明确指出医疗垃圾属 于危险废物 (见表 1. 国

3、务院、 卫生部、 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先后颁发了 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6、 5医疗卫 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6、 5医疗废物管理行政 处罚办法 6、 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6、 5危险 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6等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 准 , 要求对医疗垃圾进行严格管理 , 并实施申报登 记制度、 转移联单制度和许可证制度 , 以解决因医 疗垃圾管理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 疾病传播.2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目前 , 医疗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主要包括 焚烧、 高压蒸气灭菌、 等离子体处理、 微波辐射、 破碎 高压消毒、 化学消毒等 , 其中 , 焚烧是医疗 垃圾最 普遍实施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3.

4、 1986年 , 国务院颁 布的 57号文件便明确规定 :医院垃圾及其他单位 有毒有害废弃物 , 须经单独收运并焚烧处理 . 2001年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科 学技术部颁布的 5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6第 9. 1条明文规定 :医院临床废物宜建设专用焚烧设 施进行处置 , 禁止一次性医疗器具和敷料 的回收 利用 . 2003年 , 卫生部颁布的 5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收稿日期 :2008-09-21.作者简介 :黄正文 (1969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从事环境科学研究1物管理办法 6细则中也规定 :能够焚烧的 , 应当及 时焚烧 . 同年 , 国家环

5、境保 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 了 GB19218-20035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 6(试 行 , 规范实施医疗垃圾焚烧处理 .3 除尘净化垃圾焚烧炉的技术方案 、 工作过程和处理效果在理想状态下 , 医疗垃圾进入焚烧炉后 , 依次 经过干燥、 热解和燃烧 3个阶段 , 其中的有机可燃 物在高温条件下完全燃烧 ,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并 释放热量 . 影响医疗垃圾焚烧的主要技术因素包 括 :医疗垃圾的性质、 停留时间、 温度、 湍流度、 空 气过剩系数等 , 其中 , 停留时间、 温度、 湍流度称为 /3T 0要素 , 是反映焚烧炉性能的主要指标

6、 , 是焚烧 炉以及烟气净化系统研发 设计过程中的关键 4.本文介 绍的除尘 净化垃圾 热解焚 烧炉的 技术方案、 工作过程和处理效果如下 .3. 1 技术方案该焚烧炉主要包括炉体、 垃圾进口、 灰斗 , 烟 囱等 (见图 1.图 1 除尘净化热解焚烧炉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说明如下 :¹在炉体 1内从上至下顺次 设有 , 与上方垃圾进口相通的垃圾干燥热解室 2、 活动炉盘 3、 垃圾燃烧室 4, 以及底部灰斗 7. º在 垃圾干燥热解室内设滤套和内装颗粒滤料制成的 于炉体外的送料池并与它相通 , 滤带下端 与炉体 内的伞型筛分器 9连通 , 并通过滤料通道 伸向炉 体外 .

7、 »位于烟囱周围的预热器 21和向它供气的高压风机 22, 预热空气出口管路第一路与炉体内 灰斗上方燃烧室 4下方连通 ; 第二路通入与集气 室 12相通的混合室 14, 混合室与烟气燃烧室 17连通 ; 烟气燃烧室排风处连接着烟囱和在 烟囱处 设置射流器 20. 3. 2 工作过程固体垃圾从垃圾进口进入垃圾干燥热解室 2进行干燥 , 经旋转炉盘搅拌、 粉碎研磨后进入垃圾 燃烧室 4进行燃烧 , 产生上升热气 , 其内含有的粗 大尘粒被抛掷在上炉体内壁和逆流方向运动的固 体垃圾上 , 再次干燥垃圾 , 最后反复落入燃烧室多 次燃烧 . 同时 , 燃烧室 4内进行缺氧燃烧后的烟尘 (微

8、细粉尘 经净化系统净化后 , 烟气经集 气室进 入混合 室与空 气混合再 通入烟 气燃烧 室完全 燃 烧 . 也可在烟气燃烧室出口处烟囱内喷射 预热空 气 , 产生自燃 , 充 分燃烧裂解 . 尾气经射流 器产生 微负压由烟囱对尾气高空排放 . 滤带主要 依靠惯 性碰撞、 直接拦截、 扩散、 重力沉降、 静电吸引等综 合筛滤获得除尘净化 . 此外 , 除尘后被污染的滤料 按调节速度 , 缓慢落入伞形筛分器清筛 , 洁净的滤 料经炉体外输送装置或由人工再送入滤带 , 使滤 料循环使用 . 3. 3 性能特点焚烧炉技术方案的性能特点如下 :¹将垃圾 干燥、 热解、 燃烧和烟气除尘净化巧妙

9、的结合在一 起 , 设计成一体化设备 . º除尘装置设于炉体内 , 且炉体内一体化设备为垂直布置 , 使其在 炉体内 焚烧后的灰可随气体直接上升再进入垃圾内 , 在 炉体内便可使垃圾多次反复燃烧 , 有效增 大焚烧 炉的减容比 . »在炉体内便将烟气进行除尘 , 除尘 后烟气直接通入烟气燃烧室进行再次燃烧 , 或者 再经第三燃烧室燃尽 , 由此不仅提高焚烧 炉减容 比 , 且有效地实现排放烟气无害化 . ¼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与垃圾逆流燃烧 , 提高了垃 圾燃烧 效率 , 节约能耗显著 . ½垃圾经活动炉盘的旋转、搅拌、 粉碎、 最后 研磨成粉状 ,

10、经紊乱的气 流成散 状进入垃圾燃烧室强制燃烧 , 大大提高了 燃烧效 率 . ¾垃圾采用缺氧燃烧 , 节约燃油 , 热解时间长 , 且可产生可燃气体 , 节约能源 . ¿带烟囱的烟气燃 (#341#第 4期 黄正文 :除尘净化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研究燃 , 燃烧停留时间长 , 裂解充分 , 燃烧完全 , 可有 效去除有毒 有害物质 . À预热空 气控制在 150250e 内 , 综合热效率利用高 , 有效改善燃烧状况 , 且可延长烟囱使用寿命 . Á采用耐高温可循环使 用的滤料及除尘滤带 , 代替传统的布袋除尘器 , 解 决了由它造成的高温烧袋、 维护难

11、, 工艺复杂、 投 资运行费高等问题 . Â用高压鼓风加射流器替代 传统引风机 , 解决了设备故障高的问题 , 延长了设 备的使用寿命 . l v 系统内各构件及设备加工简单、 故障率低 . l w 整个燃烧过程在微负压、 准密闭的工 况中进行 , 安全性高 , 特别适合有毒有害特种垃圾 的焚烧处理 . 3. 4 处理效果我们设计的焚烧炉目前已经在四川、 吉林、 河 北、 陕西、 山西、 江苏、 福建、 广东等地各医院推广 应用 , 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 表 2是四川省某市疾病 控制中心焚烧炉验收时当地环境监测中心出具的 监测结果数据 6.表 2 某医院除尘净化热解焚烧炉废气排放数据

12、 (部分 序号 污染 物 排放标准限值 实际排放量 1SO 21. 50. 0232NO X 0. 50. 33373H 2S 0. 070. 0064烟尘黑度 115粉尘浓度10021监测数据表明 , 该焚烧炉运行时 , 各项指标均 符 合 GWKB3-20005危 险废 物 焚烧 污 染控 制 标 准 6、 GB P T187735医疗废弃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 6、CJ P T3083-19995医疗废弃物焚烧设备技术要求 6等规定对医疗垃 圾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和要 求 7, 具有一定的科研参考和实际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红盛 , 邹 亮 , 白 庆中 . 我国 医疗 废物 处理 处置

13、技术 及其应 用前景 J.中国 环保 产业 CEPI, 2004(增刊 :32-35.2杨 芸 , 张革红 . 医疗废物 的研究 现状及 处理对 策 J. 护理研究 , 2004, 5:856-858.3邓志文 , 徐衍美 . 我国垃圾焚烧 处理现状 及其发展 方向 初探 J.环境与开发 , 1999, 14(3 :23-24、 39.4邵 芳 , 王 强 , 赵 由才 . 国内 医疗 废物 处置 与管 理探 讨 J. 重庆环境科学 , 2001, 23(5 :53-56.5黄正文 . 医疗废物处理与管理研 究 D. 成都 :四 川联合 大学 , 2008:36-38.6张 益 , 赵由 才

14、. 生 活垃圾 焚烧技 术 M .北京 :化 学工 业出版社 , 2000.Research on Medical Wastes Incinerator forDust Catcher and CleaningHU ANG Zhengwen(Collegeof City and Rural Cons truc tion, Chengdu Universi ty, Chengdu 610106,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key technical factor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medical was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cs of dust removing incinerator for pyrolysis of medical w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