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筋和抗扭筋_第1页
构造筋和抗扭筋_第2页
构造筋和抗扭筋_第3页
构造筋和抗扭筋_第4页
构造筋和抗扭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梁的 “构造钢筋 ”和“抗扭钢筋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加密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加密的规定也 不同。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的端部和每层柱子的两端 都要进行加密。梁端的加密区长度一般取 1.5 倍的梁高。柱子加密区 长度一般区 1/6 每层柱子的高度。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 1/3 的高度。对于特别情况下的柱子还应全部加密。详细的可以参看 抗震设计规范。简支梁两端 ,1.5 倍梁高处 ,悬挑梁全段加密03G101-1 平法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梁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

2、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 它们称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 造上的规定,正如 03G101-1 图集第 62-65 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 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 ,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 相同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W 350时,拉 筋直径为6mm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 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 两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例

3、如,梁箍筋的标注为 © 8100/200(2),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 200mm,则拉 筋间距为 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却提出“拉筋在加密区按 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这是错误的理解。不过,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拉筋的规格和间 距”是施工图纸上不给出的,需要施工人员自己来计算。2、然而,“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更多的是它们的不同点。(1) “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6条指出:当梁的腹板高度hw> 450mm 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

4、筋,每侧纵向 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 小于腹板截面面积 bhw 的 0.1%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上述规范中的规定,与 03G101-1 图集是基本一致的。之所以说 是“基本”一致,就是说还有“不一致”的地方,前一阶段在网上论 坛曾有过争论。那就是关于 hw 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条规定:hw截面的腹板高度: 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 对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而在03G101-1图集第62-65页的图中,把hw标定为矩形截面的全梁高度这与“有效高度”是有点儿差距的按道理,当标准图集与规范发生矛

5、盾时,应该以规范为准,因为 标准图集应该是规范的具体体现。不过,这是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 题。对于施工部门来说,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是由设计上在结构平 面图上给出的,施工部门只要照图施工就行。在 03G101-1 图集第 62-65 页中并没有给出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这是 03G101-1 图 集不同于先前两个版本的地方。因为构造钢筋不考虑其受力计算,所以,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 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2) “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 规格和根数的。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 LI (非抗震)或LIE

6、 (抗震)。对抗扭构件的箍筋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0.2.12 条指出: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 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 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 135 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 长度不应小于 10d( d 为箍筋直径)。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一个梁的侧面纵筋是构造钢筋还是抗扭钢筋,完全由设计师来给定:“ G”打头的钢筋就是构造钢筋,“ N” 打头的钢筋就是抗扭钢筋。构造与 抗扭 的区别 除了上面说的 ,最主要 是 他们的 锚固 长 度不一样。施工中 需要加以区别。正如前面所说的,“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锚固长

7、度是不一 样: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锚固长度为 15d 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对于端 支座来说,就是:伸到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再弯 15d 的直钩,并且 保证其直锚水平段长度0.4LaE ;对于中间支座来说,就是锚入支 座LaE,并且超过柱中心线 5d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柱端取截面高度 (圆柱直径 ),柱净高的 1/6 和 500mm 三者的 最大值。2 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 1/3 ;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 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有地下室时,底层柱为一层柱)3 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 面高度之比不大

8、于 4 的柱,取全高。4 框支柱,取全高。5 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加密箍加在梁的 1/3 跨内.具体要查施工图和平法二、钢筋平法解释问:为什么梁的箍筋要使用龙箍套小箍? 答:过去,在乡肢箍(例如4肢箍)的施工操作时,常常使用等箍 互套的方法,即使用两个尺寸相同的双肢箍交错相套形成一个 4肢 箍。前面讲过,当梁承受扭矩时,沿梁截面的外围箍筋必须连续,只有围 绕截面的大箍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此时的多肢箍要采用才箍套小箍II的形状。如果梁不承受扭矩(仅受弯和受剪),可以采用两个相同箍筋交错套 成四肢箍,但采用大箍套小箍能够更好地保证梁的整体性,且材料用 量并不增加。前面的话,是在2003年0

9、3G101-1图集推出不久时讲的。但是在2003 年11月03G101-1图集再版时,在第62-65页增加了 注 1写道: 占箍筋为多肢复合箍时,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I从而明确地推行T大箍套小箍的形式。并且,在后来出版的04G101-3 图集(筏形基础)中,也明确地提出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而且画 出大箍套小箍的示意图。问:梁的构造钢筋 和抗扭钢筋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 它们称为腰筋 。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其构造 上的规定,正如 03G101-1 图集第 62-65 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 进行等间距 的布置,

10、对于构造钢筋 和抗扭钢筋 来说是相同的。构造钢筋 和抗扭钢筋 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I I的规格和间 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即:当梁宽 <350时,拉筋直径为6mm ;当 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 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 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标注为 © 8100/200(2),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 200mm,则拉筋 间距为 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却提出 拉筋在加密区按加密 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

11、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1这是错误的理解。不过,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 拉筋的规格和间距是 施工图纸上不给出的,需要施工人员自己来计算。2、然而,构造钢筋 和抗扭钢筋 更多的是它们的不同点。(1)构造钢筋 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0.2.16 条指出:当梁的腹板高度hw> 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 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 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 bhw 的 0.1%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 上述规范中的规定,与03G101-1图集是基本一致的。之所以说是 崔

12、本一致,就是说还有 环一致 的地方,前一阶段在网上论坛曾有过争 论。那就是关于 hw 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条规定:hw截面的腹板高度:对 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对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而在 03G101-1 图集第 62-65 页的图中,把 hw 标定为矩形截面的全 梁高度这与韦效高度 是有点儿差距的。按道理,当标准图集与规范发生矛盾时,应该以规范为准,因为标准 图集应该是规范的具体体现。不过,这是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 于施工部门来说 ,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是由设计上在结构平面图上 给出的,施工部门只要照图施工就行。在 03G101-1

13、图集第 62-65 页 中并没有给出构造钢筋的规格和根数 这是 03G101-1 图集不同 于先前两个版本的地方。因为构造钢筋不考虑其受力计算,所以,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搭接 长度和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2)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 根数的。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梁侧面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 LI (非抗震)或LIE (抗震)。 对抗扭构件的箍筋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0.2.12 条指出: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 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 筋面积;受扭所

14、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 135 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 长度不应小于 10d( d 为箍筋直径)。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一个梁的侧面纵筋是构造钢筋还是抗扭钢筋,完 全由设计师来给定:一GT头的钢筋就是构造钢筋,一NT头的钢筋就 是抗扭钢筋。问:为什么土部通长筋为梁集中标注的必注项,而汗部通长筋II 为集中标注的选注项?答:1、首先讲H十么上部通长筋为梁集中标注的必注项II 框架梁不可能没有 土部通长筋。因为框架梁在设计时要考虑抗震作 用,根据抗震规范要求至少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 14mm 的上部通长 筋。(这两根上部通长筋绑扎在箍筋角部。) 由此可见,上部通长筋系为抗震而设,基本上与跨度及所受竖向荷载

15、无关。2、再看看十么下部通长筋为梁集中标注的选注项II然而,下部通常筋系为抵抗正弯矩而设,与竖向荷载和跨度有直接的 关系。这和梁的支座负弯矩筋有点儿类似,支座负弯矩筋是为抵抗负 弯矩而设的。所以,从归类来讲,下部通长筋与上部支座负弯矩筋为 同一类,而与上部通长筋不属一类。因此,将下部纵筋定为 原位标 注的必注项、!中标注 的有条件的选注项。在实际工程中,各跨梁的下部纵筋的钢筋规格和根数不一定相同,当 它们各跨不同的时候,就不可能存在 汗部通长筋,例如03G101-1 例子工程的KL5,就不可能有下部通长筋。只有在各跨梁的下部纵筋 存在相同部分 时,例如03G101-1例子工程的KL1 , 4跨

16、梁的下部 纵筋存在一5© 2的相同部分,才有可能在集中标注中定义 部通长 筋 5© 25。问: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 寒立筋I?如何使用?答:顾名思义,裂立筋 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 的纵向构造钢筋。如果该梁的箍筋是O支箍I则两根上部通长筋已经充当架立筋,因 此就不需要再另加S立筋了。所以,对于O支箍的梁来说,上部 纵筋的集中标注一2 © 2这种形式就完全足够了。但是,当该梁的箍筋是9肢箍 时,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就不能标注为一2 © 2这种形式,必须把S立筋 也标注上,例如标注成 一2 © 25+ (2 © 12)这种

17、形式,圆括号里面的钢筋为架立筋。架立筋的根数 二箍筋的肢数-上部通长筋的根数架立筋与本跨两端支座负弯矩筋的搭接长度为 150mm 。(见 03G101-1 图集第 54 页)下面我们以一个等跨梁为例说明架立筋长度 的计算:由于第一排 负弯矩筋伸出支座的长度为Ln/3 ,意味着跨中负筋够不着的地方II 的长度也是 Ln/3 ,所以架立筋的长度 = Ln/3 + 150 * 2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框架梁中 S立筋只是在跨中连接负 筋够不着的地方,也就是说,架立筋不可能是 通长的。我看见过一一 份图纸,上面在梁的集中标注中写成:2© 25+ (2 © 12)通长 让施工人

18、员摸不着头脑,以为架立筋是通长的。这 通长 二字无异于 画蛇添足。问:什么是次梁?次梁编号为一LK吗?在不少设计图纸上经常出现一LL的梁编号标注,应该做何解释? 一 LL不是连梁吗,一般的框架、框剪、框支结构也是经常出现连梁的,用符号?LL表示; 但次梁也用 LL 表示我觉得不太妥当。框架结构以 KZ 为支座的梁为主梁,以主梁为支座的为次梁另外追问CDF教授:(1) 03G101 - 165页一I配筋构造到底用在哪些部位?是否分为抗震与非抗震?请给举些例子。(2)连梁与连系梁到底有什么区别,03G101 1上有没有关于连 系梁要求?望教授给个权威的答复指导我们工作,谢谢答:一次梁就是一E框架梁

19、。E框架梁与一1架梁的区别在于,框架 梁以框架柱或剪力墙作为支座,而非框架梁以梁作为支座。两个梁相交,哪个梁是主梁、哪个梁是次梁呢?一般来说,截面高度 大的梁是主梁,截面高度小的梁是次梁。此外,从图纸中的附加吊筋 或附加箍筋也能看出谁是主梁、谁是次梁,因为附加吊筋或附加箍筋 都是配置在主梁上。E框架梁 的编号是一LI例如一L1(4表示一E框架梁1号,4跨,无悬 挑。但是,目前的确有不少设计图纸上经常用 一LL作为非框架梁编号 标注。这是错误的。在 二平法 标准图集中,一LLffl于剪力墙的 進梁I I 编号标注。有的人辩解说,我这里的 一LI是框架结构中的 谜系梁。 但是,陈青来教授说过,在

20、03G101-1 图集中,没有什么 一连系梁 ,只有框架梁1就是一L II我的意见是:你既然米用03G101-1图集,你就得符合 03G101-1 图集的规定,首先,各种构件的编号要 规范化。回答上面用户的提问:03G101-1图集第65页一配筋构造当然是用于 爭框架梁 即次梁II 的。对于E框架梁I在设计时是不考虑抗震的。当水平地震力来了的时候,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和剪力墙是首当其冲,而框 架梁是耗能构件,到了非框架梁即次梁和楼板的时候,已经不考虑抗 震了。所以,在计算非框架梁和楼板钢筋的锚固长度时,使用的 是 La 而不是 LaE 。问:既然是芳层做预算I如果每一层都要进行计算

21、,就太麻烦了。 如果存在标准层II则只需要计算其中的某一层,再乘以标准层的层 数就可以了。现在的问题是:划定 标准层 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标准层 的划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一03G1011例子工程II 为例)1、层高不同的两个楼层,不能作为标准层I 例如:本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就不能作为标准层。2、顶层 不能纳入标准层。在框架结构中,顶层的框架梁和框架柱要进行顶梁边柱的特殊处理,所以顶层不能纳入标准层。3、可以根据框架柱的变截面情况决定 喺准层 的划分。可以把属于侗一柱截面的楼层划入一个标准层。4、注意,框架柱变截面的关节 楼层不能纳入标准层。例如:本例的第五层和第十层就不能作为标准层。

22、到现在为止,在 03G101-1 例子工程中,我们可以把第 3-4 层划定为 标准层1、把第6-9层划定为标准层2、把第11-15层划定为标 准层3 |。(注意:我们现在仅仅考虑了 1架柱 变截面这一因素。)5、然后,再根据剪力墙的变截面情况修正 标准层 的划分。 可以把属于 同一剪力墙截面 的楼层划入一个 标准层 。6、同样要注意,剪力墙变截面的 关节 楼层不能纳入标准层。 例如:本例的第八层就不能作为标准层。7、在剪力墙中,还要注意墙身与暗柱的变截面情况是否一样。(如 果不一样,就不能划入同一个标准层内。) 这样一来,在不少工程实例中,能够划入标准层的楼层就寥寥无几 了。于是有人会说,还不

23、如 逐层计算 省心。有时的确如此。不过, 我们的 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 具有楼层之间的拷贝功能,把一个做 好的类似楼层拷贝过去,再稍加修改就可以了。问:在二平法的楼层划分中如何认识!号 这个概念?答: 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工程施工中,楼房都是一层一层地向上盖 起来的。在工程预算中,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进度管理,经常是 分层 做预算 的。在二平法技术中,用以亠平法标注的平面图也是巧层绘制的。严法I I 的这些规定是与施工和预算的工作实际完全一致的。但是,在曲层 操作中,层号的概念值得大家充分注意。因为,在 建筑图和结构图中,对!号的认识刚好差一层。(用陈青来教授的 话来说,就是建筑师和结构师对 I

24、号的认识刚好差一层。)我们在 建筑施工中,如果我们正在咪三层的地面,那就是在抹我们脚下 的那个地面;如果我们正在进行 三层主体结构的施工 ,那就是对 面 前的柱、墙,以及头顶的梁、板 的施工(包括支模板、绑钢筋和浇 筑混凝土)。而 三层 头顶上的楼板,正好是 四层 脚下的地面。 在层号 这个问题上,我和陈青来教授进行过讨论。陈青来教授说: 搞建筑设计,建筑学专业是 龙头 ,结构师有必要在 层的 定义上与 建筑师保持一致,以使建筑师与结构师对话方便。因此,某层结构平 面布置图应当与该层的建筑平面布置图相一致 。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 学专业保持一致后,结构所说的某层梁,就是指承受该层平面荷载的 梁(

25、站在该层上,这些梁普遍在 脚下 而非在头顶之上 )。 为将结构平面的 参照系 确定下来, 03G101-1 对结构层楼面标高 做出了明确规定(详见第 1.0.8 条),并对 梁顶面标高高差 也做出 明确规定(详见第 3.2.5 条三款和第 4.2.3 条六款)。 对照陈青来教授的这些话,我们看看 03G101-1 图集第 10 页上对框 架柱变截面的描述: KZ1 的第一次变截面(即由 750*700 变为 650*600 )是在 10.470 的标高分界线上,在该页图左边的高程图上 标注一6 I I 应该理解为是第 6层的地面,即g 5层的顶板。 我们在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 中,为了与施工人

26、员的习惯保持一 致,便于分层施工和分层做预算,把当前层的主体结构定义为 面前 的柱、墙,以及头顶的梁、板II因此,对于03G101-1图集的例子 工程,就是把5层作为框架柱变截面的关键楼层,也就是说,在 g 5层II KZ的截面是750*700 ,而到了 g 6层II KZ的截面就变成 650*600 了。所以,在我们的F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 中,应该按上述的这个认识 来进行我层划分和填写柱变截面表。问:应用严法 除了平面尺寸以外还要注意什么?答:应用F法,顾名思义,主要的当然是平面尺寸,但是 唾直尺寸II 也是很重要的。在唾直尺寸 中,首先是 层高。一些垂直的构件,例如框架柱、剪 力墙等,都与

27、层高有密切关系。 谨筑层高 的定义是从本层的地面到 上一层的地面的高度。 结构层高 的定义是本层现浇楼板上表面到上 一层的现浇楼板上表面的高度,如果各楼层的地面做法是一样的话, 则各楼层的 结构层高 与建筑层高 是一致的。 现在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的 层高 要加以特别的关注。当存在地下 室的时候,一层的层高就是地下室顶板到一层顶板的高度,地下室I I 的层高就是筏板上表面到地下室顶板的高度。 但是,如果不存在下室的时候,计算 一层 的层高就不是如此简单的 事情了。建筑图纸所标注的一层层高就是<±).000到一层顶板的 高度 ,但此时此刻,我们要计算 一层 层高,就不能采用这个高

28、度, 否则,我们在计算 一层 的柱纵筋长度和基础梁上的柱插筋长度时就 会出错。正确的算法是:没有地下室时的 层 层高,是从筏板上表 面到一层顶板的高度II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平法钢筋自动 计算软件的使用说明书第 4.28.2 节中已作详细分析,并且画 出了附图。读者可以在本网站的 汗载专区 的帮助下载 栏目,下载 这本使用说明书。此外,垂直尺寸还表现在一些标高的标注上,例如,剪力墙洞口 的中心标高标注为1.80,就是说该洞口的中心标高比顶板标高(即顶板上表面)4低了 1.80米。还有,梁集中标注时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就是梁顶面的标高与现 浇楼板顶面标高的高差。如果标注的 梁顶相对标高高差 为

29、 -0.100,则表示梁顶比板顶低 0.100米;如果此项标注缺省,则 表示梁顶与板顶一平 。问:-平法 的特点是什么?答:什么是-平法 ?03G101-1 标准图集的第一句话就说:混凝土结 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 严法I I。由此可见,严法的特点 就是两点:一是-平面 ,二是-整体 。这个问题看看 03G101 系列图 集的例子工程就明白了:那就是在一个 -结构平面图 上,同时进行梁 柱墙板各种构件钢筋数据的标注。 一一这些,也就是我们开发 严法 钢筋自动计算软件 的基本出发点。 关于这个问题,多年来存在着两个误区。 一个误区是把单个构件抽出来,单独进行钢筋标注和钢筋计算。例 如:把

30、一根框架柱抽出来,单独进行钢筋标注;把一道框架梁抽出来, 单独进行钢筋标注;把一面剪力墙抽出来,单独进行钢筋标注。这种 做法的最大错误,在于割裂了整个结构的整体性。从结构力学上看, 整个建筑结构是一个整体。从 03G101-1 标准图集来看,其中一个精 彩的部分就是 迪柱顶梁 的节点构造。所以,哉解结构,把各种构 件单独进行钢筋标注和计算,这是当今不少钢筋软件操作不方便、 计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这种错误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十多年前广泛使用过的 梁表、i 表方法,就是这样做的,可是当时 二平法 还没有诞生啊。如今, 严 法 已经推广应用八九年了,为什么还不 与时俱进 呢? 另一个误区是大搞其三

31、维 操作。作为建筑图纸,尤其是结构图纸, 主要是平面图 ,因为在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最准确,也最直观,这 也是建筑工人所习惯使用的方法。前面说过, 平法 就是结构平面图 上的整体表示方法。所以,五颜六色的 三维 界面,除了产生一些广 告效应以外,在平法钢筋的工程实际中很难有所作为。问:平法图集与其他标准图集有什么不同? 答:以往我们接触的大量标准图集,都是 构件类 标准图集,例如: 预制平板图集、薄腹梁图集、梯形屋架图集、大型屋面板图集,图集 对每一个图号 (即一个具体的构件),除了明示其工程做法以外, 还都给出了明确的工程量(混凝土体积、各种钢筋的用量和预埋铁件 的用量等)。然而,平法图集不是

32、构牛类 标准图集,它不是讲某一类构件,它讲 的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严法I I。平法的实质,是把结构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区分开 来。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重复性部分,做成标准化的节点构造; 另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创造性部分,使用标准化的设计表示 法 法 来进行设计,从而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这就是 严法II 技术出现的初衷。所以,看每一本 严法图集,有一半的篇幅是讲 严法的技术规则,另一半的篇幅是讲标准的节点构造。使用严法设计,结构设计工作大大简单了,图纸也大大减少了,设 计的速度加快了,改革的目的达到了。但是,给施工和预算带来了麻 烦。以前的图纸有构件的大样图和钢

33、筋表,照表下料、按图绑扎就可 以完成施工任务。钢筋表还给出了钢筋重量的汇总数值,做工程预算 是很方便的。但现在整个构件的大样图要按照标准图集给出的节点构 造去进行想象,钢筋表更是要自己努力去把每根钢筋的形状和尺寸逐 一计算出来。如何解决这样的一个矛盾呢?我们研制了一个 严法钢筋自动计算软 件,用户只需要在结构平面图 上按平法进行标注,就能够自动计算 出工程钢筋表来。但是,光靠这个软件还是不够的。我们的软件 既然叫做严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就要求操作者要熟悉 严法的基 本技术,这样操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如虎添翼。更重要的是,搞结构 设计的人们更要精通 严法技术,这样他们设计出来的图纸才能真正 符合严

34、法的要求。一一这些,就是我们举办这个 严法实用技术讲座I I 的目的。问:就从 03G101-1 图集的封面说起吧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念是 什么?答:准确的概念定义 还是查教科书吧。下面只说说个人的认识。 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有人称为框剪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 力墙,以加强结构抵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本图集第 31 页所提供 的例子工程,就是一个菲架剪力墙结构的工程) 剪力墙结构,有人称为纯剪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 构,包括墙身、墙柱 (暗柱和端柱) 、墙梁(连梁、暗梁、边框梁) 。 框支剪力墙

35、结构是指下面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在中间的 结构转换层 中采用了框支柱和框支梁。(详见图集第 67页)问:1、剪力墙水平钢筋是光圆的,其锚固头是做成13 5度弯 钩还是90度弯钩?2、梁的上、下二排钢筋在支座锚固构造同一排一样吗?3、剪力墙楼面暗梁是不是只在剪力墙的墙身下布置,两端锚入墙的 构造柱中?在我们图纸的暗梁布置简图上将所有有构造柱位置的也 画出来了,在构造柱中要布置吗?暗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4、梁以墙为端支座,在墙中锚固长度是多少?下面钢筋弯钩可以朝 下吗?答: 1、光圆钢筋(一级钢筋) 一般在两个端头都要弯 180 度的弯钩。2、梁的上、下二排钢筋在支座锚固构造同一排一样吗

36、?II再 明确一下所提的问题H同一排一样 是什么意思?3、剪力墙结构中,在墙肢端部的边缘构件是暗柱而不是构造柱。 剪力墙暗梁的上下纵筋是伸到剪力墙墙肢的尽端,而不是仅仅 锚入 暗梁一个锚固长度。在剪力墙结构中,楼板底下的暗梁的地位和作 用,如同砖混结构的圈梁一样。4、梁以墙为端支座,在墙中的锚固长度应该和普通支座同样的要 求。两下部纵筋的弯钩可以朝下。问:屋面框架梁如果平行遇剪力墙,剪力墙很长(好几米)。剪力墙 作为边支座时。要不要伸到对边再弯锚呢 答:框架梁如果平行伸入剪力墙, 按陈青来教授的说法,就变成 剪力墙的边框梁了,边框梁在剪力墙墙肢上应当通到尽头, 当然边框梁 的纵筋也应该通到剪力

37、墙墙肢的尽头。问:我现在做个污水处理厂的工地我想问一下外墙的水平筋是放 在竖筋的外面还是里面啊 我们以前做的是放在外面的可这次公司叫我们放在里面 请各位大哥给我点意见啊 我是一个钢筋的小班长请尽快回复 以上是原文。我还想补上一句,地下室的挡土墙的水平筋放在哪儿 呢,有什么依据吗? 答:1、剪力墙墙身的水平分布筋放在墙身垂直分布筋的外面(这是 抗剪的需要)。 看看 03G101-1 图集第 48 页就知道了。2、地下室挡土墙不是 剪力墙 。地下室挡土墙的水平分布筋放在墙 身垂直分布筋的外面也可以,为了施工方便,把地下室挡土墙的水平 筋放在墙身垂直分布筋的里面也可以。3、但是,剪力墙墙身的水平分布

38、筋不能放在墙身垂直分布筋的里面。问:请问什么是简支梁 ,哪里用得多啊答:1、铜支梁 是用于砖混结构的单跨钢筋混凝土梁,直接搁置在 砖墙上的。简支梁的支座负弯矩为零。在砖混结构工程中,砖墙上一般都设计有圈梁,所以,圈梁上的简支 梁会存在负弯矩,但设计时仍按 铜支梁 计算,负弯矩钢筋按构造配 筋(不小于下部纵筋的 1/4 )。2、砖混结构中,如果是两跨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梁,就是 连续梁了。问:今天看到一本书上,关于条基的问题材,上面说 根据墙下钢 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构造规定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 T 形及 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钢筋仅沿一个主要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 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

39、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 1/4 处,在拐角处底 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请问,这个规定取自哪里?不知达飞老师是否知道? 另外,它只说的横向受力钢筋的位置,并没有就竖向分布筋的位置及 做法,那么竖向分布钢筋是怎以做的呢答:1、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 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 向钢筋仅沿一个主要方向通长布置 ,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 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 1/4 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 个方向布置(见图6-6) II述这段话见于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 构造手册63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一节。(该书由机械出版社 出版 国振喜编)2、T条形基础)翼板 分布钢筋的直径为8-10

40、mm,间距不大于 300mmI 上述这段话见于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6.8.2 电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节。在本节还有, 当条形基础底板在 L 拐角处,其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 沿两个轴向通长放置, 分布钢筋在主要受力轴向通长放置,而另一 轴向的分布钢筋可在交接边缘处断开 。问:剪力墙顶部与框架梁相交 ,如果直锚满足抗震锚固长度 ,有必要 弯吗,还是不考虑 KL 的存在呢答:1、按你所说的那个一KL应该是剪力墙的边框梁。因为陈青来教 授说过,框架梁伸入剪力墙区域就变成边框梁。2、边框梁 和暗梁一样,都是剪力墙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都不是 剪力墙墙身的支座,所以不存在剪力墙竖向分布筋 锚入 边框

41、梁的问 题。3、从03G101-1图集第51页左下图可以看出,当为楼层边框梁时, 剪力墙的竖向分布筋连续通过边框梁伸到上一层;当为顶层边框梁 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筋拐弯通过边框梁伸到现浇楼板中达到一个锚 固长度(实现竖向分布筋与楼板的连接) 后者可参看图集第 48 页顶部的图。问:基础梁的构造腰筋的搭接是多长 ?在所 03G101-1 中的框架梁里是 15D, 而在基础图集里只说了锚固是 这么多,而没有指出,是否也是按 15D 做呢答:如果在基础图集里没有说明 崔础梁的构造腰筋的搭接长度 的 话,可以按框架梁的构造腰筋搭接长度(可取为15d)。问:暗柱的保护层是按照柱还是按照墙做 ?箍筋量相差

42、不少 , 答:剪力墙的暗柱,其保护层当然是按照墙来做:对于暗柱纵筋 来说,其保护层需要减去墙水平分布筋的保护层 、再减去水平分布筋(或 暗柱箍筋)的直径。三、陈青来教授平法钢筋 06G101-6 释疑汇总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 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 改革。平法已在全国全面普及并向纵深发展。平法追求的是一个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并进一步完善。随着平法的 不断推陈出新 ,也要求我们在对平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应 用新的理论和技术。今年的 6月-9月,广联达公司在全国陆续开展了 21 场陈青来 平法讲

43、座,希望通过此类讲座能够提升广大造价人员对平法的应用能 力,在讲座最后的答疑环节,很多造价人员围绕新图集 06G101-6 和 03G 系列图集提出了自己多年来对平法的疑问 ,本期我们特选择了答 疑环节的部分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平法。本期专家支持:冯俊国 2000 年毕业后从事施工工作,具有丰 富的施工经验。 2003 年进入广联达公司后,担先后担任过公司的钢 筋、图形软件高级应用讲师及服务经理,精通平法,曾多次担任大型 平法讲座的讲师。目前为广联达总公司钢筋产品经理。 06G101-6 问题1、06 6P45 第三条如 ex 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 到底是哪个

44、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 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 X 方向,垂直为 Y 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 ex 指的是 x 方向的柱外缘到基 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 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2、066 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 04G101-3P29 不同,为什么? 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 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3、06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0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

45、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 3 根,那要 200 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 La 长度范围是不用布 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 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4、06G101-6P61 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 3 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 长度满足 Lae 和 35d 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 一样的。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 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5、06G101-6 P51 页,内容是否与

46、04G101-3 的内容相同?还有其 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 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 -3 中取值除了 L0/3 以外,还有一个 a 值来控制的,在 -6 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6、06G101-6 中是否是取消 04G101-3 中对 a=1.2la+hb+0.5hc 的规 定?答: 06G101-6 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 是,这不代表取消 03G101-3 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 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 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7、

47、根据06G101-6中的规定:独基底板钢筋起步三S/2三75,是并且 关系?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 50 计算?答: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 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 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8 06G101-6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 t5< 400mm时,设 A12200构造筋,t5三400mm 时不设?答:从图示来看,在小于 400mm 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 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小于 400mm 以 后,这部分砼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就比较脆

48、弱了,一旦上柱有受力 变化,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等现象,需要布置构造钢筋。9、06G101-6 第 45 页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 呢?答:平法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本题所 涉及的钢筋应该属于施工工艺钢筋 ,平法也没有规定基础主梁的钢筋 如何绑扎,现场不是也得撑起来吗!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不也得用马 凳支撑吗!这些应该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而不是在平法中。10、06G101-6 第 54 页梁高加腋处箍筋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 ?答:这个是不重复布置的,这个和框架梁加腋是一样的,直接是 取代的关系,布置这个就不需要布置其它的箍筋了。11、06G101-6第2

49、3页我部一平 的配筋如何解释?答:这个在平法图集中已经解释了。通俗的说就是两个基础梁相 交的时候,梁的底标高是相同的,这时候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打架,要 考虑钢筋谁通过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底部的非贯通纵 筋,同时是配筋值不同的时候。12、06G101-6 第 68页中地下框架梁 DKL 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 第二排仍按 ln/4 计算吗 ?答:地下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 区别。图示来看地下框架梁中不需布置第二排的非贯通筋,如果设计布置了,需要咨询设计。13、请解释 06G101-6 中 P11 图 2.3.2-13 中钢筋标注含义 答:这个的解释直接看图集

50、中图示上面的说明即可!图集已经说的 很明确了。14、06G101-6 中 58 页中(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我个 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答:本题所指的转角梁的外侧是指什么位置,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 构造,在转角的位置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按照注解的第 2 条 进行布置就可以了。15、04G101-3 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 06G101-6 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 ,弯曲 12d 锚固即 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造套用 06G101-6 做法 ?答: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 中

51、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17、 06G101-6 第 64-65 页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 答:这个桩钢筋伸入的构造按照 61 页的构造来考虑就可以了。其他问题(一)1、03G101-1 第 62 页中,梁侧面纵向构造筋的构造要求是:当hw>450时,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钢筋间距a< 200请问,如hw =450 时,单侧设置多少道纵向构造筋?是 1道还是 2 道? 答:如果梁的净高正好等于 450mm 的时候,布置一道,那就是有两个空, 450/2=225 ,按照图集要求已经大于 200 了,要布置两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两道,但是,在规范中

52、有了这样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或者不布置,或者要布就布置两道。另外,如 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是预算和施工人员,按图处 理就可以了。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 ,拉筋的构造应如何设置 ?(当设计者无规定 时)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 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 ,直接看 03G101-1 P62 注 解第 4 条。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 ? 答:从平法的图示来看,桩的钢筋是从桩顶位置布置的,桩伸入承 台 50 ,100 这个应该已经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了。不用从承台顶在考 虑保护层了,否则太厚了。4、抗震

53、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 ?在哪个位置搭接 ?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 d?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 135 度,抗震的情况下是 11.9d ,不抗震 的时候是 6.9d 。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 暗柱箍筋搭接 ?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7、砖混结构中 ,构造柱与圈梁 ,哪个是支座 ?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 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

54、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8、非框架梁 L 的底筋锚固长度是 12d 还是按 03G101-1 第 33 页第 3 点 :在任何情况下 ,锚固长度不得少于 250mm?答:这个直接取 12d 就可以了, L 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域, 和框架梁不同, 250mm 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9、板负筋的分布筋与另一方向的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 ?答:分布筋的功能是使主筋绑扎成网 ,浇捣混凝土时主筋位置不发 生偏离。另一功能是提高主筋的连接长度。具体的取值范围,平法中 没有明确,一般取 150mm 即可。10、梁上部钢筋中(2B20)标识的钢筋在遇到有悬挑梁时,如何

55、处理? 是将支座钢筋延伸还是布置(2B20 )钢筋.(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 筋)答: 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有可能是漏写了 ,或者没有按照平法 的要求来布置,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设计人员。11、满堂基础中地基梁与承台两者之间交接处钢筋如何配置? 答:基本上要看承台的钢筋是不是双层钢筋。而且基础梁不一定要贯穿承台,高抗力等级要贯穿承台,这个具体的要咨询设计了。12、非接头搭接 ,施工时如何保证钢筋不松动 .振捣砼时 ,如何保证两根 钢筋间隔是一定的 ?答:应该是非接触搭接,虽然,两根钢筋不直接绑扎在一起了,但 是,钢筋可以和其它的钢筋绑扎的,固定应该不成问题。13、基础梁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倒置输入

56、与图示不符。答:简单的来判断,基础梁的受力和框架梁的受力正好是相反的, 另外,基础梁在平法集中标注中是下部钢筋在前,上部钢筋在后,这 个和框架梁也是相反的,应该和图示是相同的。14、梁的侧面纵筋在集中标注行已标注 ,而原位标注再标注时 ,是否重 复计算?答:不会重复计算 .但是会按照原位标注内容进行计算 .梁平法施工 图制图规则规定 ,施工时 ,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5、判断梁两侧是否有附加箍筋 ,是否可以依据谁是支座来判断 ?谁是 支座 ,就可以在另一根梁的梁侧加附加箍筋 ?若两根梁交叉时 ,谁也不 是谁的支座 ,是不是两侧都不加 ?答:附加箍筋主要是用在非框架梁遇框架梁的时候,在框架梁上有

57、 可能设置,这个是设计给定的。如果谁也不是谁的支座,这个更需要 设计明确了。16、转换层的框支梁有 2.4m 高,梁端头钢筋的锚固是否还是要伸到梁 底再加一个锚固长度 ?答:这个问题直接咨询设计即可,如果设计没有给定,按照平法图 集是要这样处理的。17、简支梁(单跨)底筋锚固长度是MAX12D,支座中心线,还是应取250( 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 250mm).答: 简支梁跨中受拉 ,到支座部分不受拉 .到支座部位弯距为零 . 单跨 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是受压 .所以与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 250mm 无关 .18、03G101-1 图集中:梁下部钢筋都在支座处断开。当跨度短时, 是否可以不断开。答:下部钢筋的通长做法都是在支座处断开,这个地方如果不考虑 施工的麻烦程度,不断开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连通。19、筏板框架柱插筋是否只要锚固长度 ?还是插至筏板底面 ?答:按照平法图集必须要插到基础底,至少四根角筋要插至底面,其余的可以只算一个锚固长度 .这个在 06G101-6 中有体现,但是,实 际计算的时候要按照平法要求来进行。20、基础梁为无抗震构件 ,反之筏板是否是非抗震构件 ?答:筏板也属于非抗震构件。21、满堂基础底板设双向钢筋,基础梁梁位处与梁平行的底板筋是否 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