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监测开放性试验报告_第1页
土壤重金属监测开放性试验报告_第2页
土壤重金属监测开放性试验报告_第3页
土壤重金属监测开放性试验报告_第4页
土壤重金属监测开放性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宝鸡文理学隍009级开放性实验报告系别: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专业班级:给水排水工程指导老师:xxxx设计题目:+壤重金属监测学生姓名:xxxxx学号:xxxxxxxxxxxx学期:2011-2012 第二学期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2012 年 6 月 4 日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2 采样器具 13 采样单元的划分 14 确定采样的布点原则 15 采样点的布点设计方法 15.1 对角线采样法 15.2 蛇形采样法 15.3 梅花形采样法 15.4 网格法布点 16 采样方法 1土壤样品的加工 1土壤样品的分解 19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土壤中的总铜 110 标准曲线制作 911 实验数据处理 10土壤

2、重金属监测一个完整的环境样品的分析,包括从采样开始到出报告,样品分析流程为:采样一样品处理一分析测定一整理报告,大致可分为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所需时间及劳动强度为:样品采集6.0%,样品处理61.0%,分析测试6.0%,数据处理及报告27.0%。1土壤样品的采集采集土样时务必要注意所采样品的代表性,即所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应具有最大的代表性。采样要贯彻“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2采样器具工具类:不锈钢土钻、铁锹或锄头、土刀、取土器、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分样盘、塑料布或塑料盆等用于野外现场缩分样品的工具。器材类:GPS、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现场调查表、铅笔、资料夹等;安全防护用品:雨具、工作鞋、药品箱等。3采样单元的划分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导致同一研究区域各土壤具有差异性,同一块土壤中不同点也具有差异,故在实地采样前,应先根据现场勘察和所搜集的有关资料,将研究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采样单元的划分,采样单元以土类和成土母质类型为主,其次根据地形、地貌、土上设施状况、土壤类型、农田等级等因素确定,原则上应使所采土样能使所研究的间题在分析数据中得到全面的反应。在一个采样单元中,如果用多个样点的样品分别进行分析,其平均值或其他统计值(如标准差或置信区间等)的可靠性,无疑要比单独取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更大,

4、但这样做的工作量比较大。 如果把多个样点的土样等量地混合均匀, 组成一个“混合样品”进行测定, 工作量就可大为减少,而其测定值也可得到相近的代表性,因为混合样品的测定值,实际上相当于各个样点分别测定的平均值。总体要遵循“同一单元内的差异性尽可能地小,不同单元之间的差异性尽可能的要大”。4确定采样的布点原则应根据任务的性质、复杂程度、区域规模的大小和所要求的精度统筹设计,实行科学、优化布点。布点原则是布设采样点的依据。在采样点数与采样密度确定之后,采样点该如何设置,点位如何分配,样点设在什么地方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如何使所布设的采样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是布点原则所反映和体现的基本要求。

5、布点要有代表性、兼顾均匀性,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面积以110亩的典型地块为宜;采集样品要具有所在单元所表现特征最明显、最稳定、最典型的性质,要避免各种非调查因素的影响,一个土壤样品只能代表一种土壤条件,采样点应基本能代表整个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尽量避免在多种土壤类型和多种母质母岩交叉分布的边沿地带安排样点;布点应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和不同的地形部位;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置采样点;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道路,不能设在住宅周围、田边、沟边、路旁、粪坑附近、肥堆边、坟堆附近人为干扰严重的地方设点;选择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点挖掘土壤剖面,要求剖面发

6、育完整、层次较清楚且无侵入体;在耕地上采样,应了解作物种植及农药使用情况,选择不施或少施农药、肥料的地块作为采样单元,以尽量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记录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情况。5采样点的布点设计方法土壤环境样品一般有下列几种布点方法: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网格法布点。法采样,在研究单元曲折前进来分布样点,至于曲折的次数则依研究单元的长度、而有变化,一般在37次之间。该法布样点数目较多,为全面客观评价污染土壤污染情况,a对角线采样法5.1对角线采样法对角线采样法(见图1-1a)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研究区域较端正或方形的污水灌溉或受废

7、水污染土壤,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的全部样点;双对角线取样法由研究单元的某一角向对角引一直线,在从相邻角落向其对角引对角线,将两条对角线划分为若干等分(一般35等分),在每等分的中点处采样。取样点不少于5个。根据调查目的、研究区域面积和地形等条件可做变动,多划分几个等分段,适当增加采样点。5.2蛇形采样法蛇形采样法(见图1-1b)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土壤不均匀的土壤。按此样点密度b蛇形米样法d网格采样法c梅花形采样法图1-1采样点的布点方法在布点的同时要做到与土壤生长作物监测同步进行布点、采样、监测,以便

8、于监测分析。梅花形采样法梅花形采样法(见图1-1c)适宜于面积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匀的土壤田块,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一般设510个采样点。网格法布点网格法(见图1-1d)又称分类型随机抽样法,一般适用于地形平缓、土地情况简单,工作区域面积较小的地区。6采样方法目前,常规土壤采样方法有以下几种:采样筒取样,适合表层土样的采集,将长10cm、直径8cm的金属或者塑料采样器的采样筒,直接压入土层内,然后用竹片或者木片挖出。土钻取样,用土钻钻至所需要深度将其取出,用挖土勺挖出土样。挖坑剖面取样,适用于采集分层土样,需在特定采样地点挖掘一个1X1.5m左右的长方形土坑,一般深度约在1m以内,见图

9、1-2,根据土壤剖面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温度、植物根系分布等划分土层,并进行仔细观察,将剖面形态、特征自上而下逐一记录,随后由下而上逐层采集,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分为A层(表层,腐殖质淋溶层)、B层(亚层,淀积层)、C层(风化母岩层、母质层)和底岩层,见图1-3。另外,挖掘土壤剖面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第一,一般要使剖面观察面向着太阳光线,以便观察和摄影,但在山区或林区,由于由地坡向或条件限制不可能见到直射光线另外;第二,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在土坑两侧,不要相互混合,以便观察完毕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对农业耕作区更应注意;第三,在观察面上方,不应

10、堆土,也不应站人或走动,以免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影响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及取样。另外,在研究重金属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时,一般是在剖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部位取样,而不在过渡层上取样。为避免污染,应刮去其表层,从下而上逐层取样,一般上层取样较密,下层取样较稀。7土壤样品的加工(1)样品加工场地土壤样品加工应分别在风干室、粗磨室、细磨室三处进行,切不可统统在一处工作,努力避免加工时互相混样和交叉污染。加工场地应保持清洁,经常用湿拖布擦洗地面,用湿布擦沫室内台、架、桌、椅等用具,减少样品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样品自然风干的房间应保持通风干燥,不可在阳光下暴晒样品。房屋四周植被要好,要远离马路,最好不在闹市区。

11、工作场地在闹市区或者工业区的,则应门窗闭封并有通风除尘设备。要远离空气污染区,减少尘埃和大气污染对样品的影响。样品加工操作室的四壁与地面一律不能刷漆。(2)加工工具与容器土壤样品加工工具和容器一般不使用铁、铝等金属制品,最好选用木质和塑料制品。所需的工具与容器有:晾干样品用的无色聚乙烯塑料盘(或者白色塘瓷盘),放塑料盘用的木架,木夹,分装土壤样品用的250ml、500ml带塞磨口玻璃瓶,尼龙筛一套(数量视加工量而定),60X70cm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棒,木棒,木滚,玛瑙研钵,玛瑙研磨机,塑料薄膜或桐油漆布,特制牛皮包装纸袋等。(3)样品的加工过程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加

12、工过程:风干、磨碎、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风干将采回的土样,放在木盘中或塑料布上,摊成约2cm厚的薄层,置于室内,用木棒或者玻璃棒间隔地翻动通风阴干。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黏性土壤),在半促使其均匀风干,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和完全风干,此时应注意防止样品在翻拌、捏碎过程中造成混合和污染。在风干过程中还应随时拣去粗大的动植物残体如根、茎、叶、虫体等和石块、结核(石灰、铁、镒)。风干场所力求干燥通风,可使用排风扇,确保防止灰尘的污染。土壤标签应用竹夹夹在相应塑料盘或塑料布边上,以便查对,避免混淆。风干后的土样装回布袋转送样品加工室制备。粉碎过筛风干后的土样在样

13、品加工粗磨室,将风干好的土样轻轻倒入钢玻璃底或木盘上,用木棍或有机玻璃棒压碎,并不断排除碎石、砂砾及植物根茎等。用四分法分割压碎的样品分成两份,如图1-4。过20目尼龙筛,过筛的样品全部置于聚乙烯薄膜上(60X60cm)充分混匀。混匀的方法是轮换提起方形薄膜的对角一上一下提起,数次后用玻璃棒搅拌,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土壤均匀为止。用四分法将样品分成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继续用四分法缩分,第二次缩分的样品,一份留作备用,另一份进细磨室研磨至全部通过100目尼龙筛,充分混合均匀后,分装于特制牛皮纸袋内,以备分析测试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图1-4四分法取样步骤图8土壤样品的分解酸分解步骤为:

14、准确称取0.5g(准确到0.0001g,以下都与此相同)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增期中,用几滴水润湿后加入10ml浓HC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5ml时加入15ml浓HNO3,继续加热至近粘稠状,加入10mlHF并继续加热,为了达到良好的飞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塔竭。最后加入5mlHClO4并加热至白烟冒尽。对于含有机质较多的土样应再加入HClO4之后加盖消解,土壤分解物应呈白色或淡黄色(含铁较高的土壤),倾斜增期时呈不流动的粘稠状。用水冲洗内壁及塔蜗盖,温热溶解残渣,冷却后,定容至100ml或50ml,最终体积依待测成分的含量而定。试样分解的是否完全,将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在使用上述

15、的酸分解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温度要严格控制,温度过高,分解试样时间虽然缩短,但一般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在蒸至近千的过程中,温度要保质适中以便冒烟时间要足够长,溶解物应呈粘稠状,即将日竭倾斜后溶解物不能流动。有时看起来虽已蒸干,但浓白烟不止,这时应移到低温处,继续冒至稀少。若溶解物冷却后看到已粘稠近干,这是析出大量盐类所致,缓缓加热则会发现尚未蒸至近千。应在加入HClO4之前加入HF,否则不能达到良好的飞硅效果。含硅质较多的试样要反复加HF。含有机质较多的土样要反复的加入HClO4,并反复蒸至近干,且需要盖上增蜗盖,用较长时间回流加热。当土样含K较多时,往往出现白色的沉淀物,这是KClO4等盐

16、类,勿需过滤,一般不会影响测定,尤其是微量元素的沉淀。如果试样蒸干涸,会导致许多元素的测定结果偏低,应重新称量试样消解。9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土壤中的总铜、铅、锌、隔、铭由于土壤结构和人为影响的不同,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加之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元素间分析灵敏度的差异,使通常在土壤中总铜、铅、锌、镉、铭的测定中,需分别采用直接火焰原子吸收、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和无火焰原子吸收等不同的方法。这样,同一土壤样品必须取样消解23次,分析23次才能满足要求。本方法改用一次取样消解,运用直接喷样、适当稀释等方法,实现了内河底质中的总铜、铅、锌、镉、铭的一次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1)试剂硝酸(=1.4

17、2g/mL),优级纯。盐酸(=1.19g/mL),优级纯。高氯酸(=1.66g/mL),优级纯。氢氟酸(41.15g/mL),优级纯。氯化俊,优级纯。铜标准储备液(1.0000g/L):准确称取1.000g(准确至0.0002g)光谱纯金属铜于50mL烧杯中,加入硝酸溶液20mL,温热,待溶解完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铅标准储备液(1.0000g/L):准确称取1.0000g(精确至0.0002g)优级纯金属铅于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溶液,微热溶解。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锌标准储备液(1.0000g/L):准确称取1.0

18、00g(准确至0.0002g)优级纯金属锌粒于50mL烧杯中,加入硝酸溶液20mL溶解完全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镉标准储蓄液(1.000g/L)准确称取1.0000g(精确至0.0002g)优级纯金属镉于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溶液,微热溶解。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铭标准贮备溶液(1.000g/L):称取预先在150c洪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基准重铭酸钾(K2Cr2O7)2.8289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铜、铅、锌、镉、铭混合标准使用溶液:在配置此混合

19、使用液时,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mL10%的氯化钱溶液和5mL3mol/L的盐酸,然后用以上标准储备液以1%的硝酸稀释配置而成。混合标准使用液的标准系列见表4-19。(2)主要仪器与工作条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铅、锌、镉、铭阴极灯。聚四氟乙烯日期。仪器工作条件仪器工作条件见表4-20。表4-19混合标准使用液的标准系列浓度元素标准系列浓度(mg/L)Zn0.000.050.100.200.40Cu0.000.250.051.002.00Pb0.000.501.002.004.00Cd0.000.0250.050.100.20Cr0.000.500.102.004.00表4-20铜、铅、锌

20、、镉、铭的仪器测定条件70ft波长/nm狭缝/nm火焰类型Zn213.90.7空气-乙焕(贫燃)Cu324.80.7空气-乙焕(贫Pb283.30.7空气-乙焕(贫Cd228.80.7空气-乙焕(贫Cr3570.7空气-乙焕(富(3)待测试样的制备称取1.0000g制备好的土壤样品,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王水10ml,盖上表面皿,在室温下放置过夜;然后置低温电热板上加热分解24h,期间不断补加适量王水,直至溶液透明;加入氢氟酸5ml,加热消煮10min,冷却后加入5ml高氯酸,蒸发至近干,再加2ml高氯酸,蒸发至近干,冷却;加入1%的硝酸25ml,煮沸使残渣溶解,将消解液移至50

21、ml容量瓶中,加入1ml10%的氯化钱溶液和5ml3mol/L的盐酸,用1%的硝酸定容,用于铜、铅、锌、镉、铭的测定。全程序做空白。(4)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按表3所示的仪器工作条件,对应调节好仪器,待稳定后,分别测定?中配置的混合标准使用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5)测定样品测定需在在(4)中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时的完全相同工作状态及仪器条件(表3)下,测定样品消解液的对应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分别计算土壤样品中铜、铅、锌、镉、铭的含量。(6)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碑的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cV式中:W W 铜、铅、锌、镉、铭一铜、铅、锌、镉、铭的质量分数,mg/kg;c一从校准曲线上查得铜、铅、锌、镉、铭的含量,ng/mL;V-试样消解后定容体积,mL;m试样质重,gf一试样中水分的含量,,方法和前述方法一致;(7)说明取样量小于0.8g时不利于铅、镉的分析,取样量大于1.5g时不利于锌的分析。故取样量为1.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