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74章 休克的治疗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如何选择近期,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多巴胺和去甲肾 上腺素治疗休克的比较(Comparison of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hock。 1679例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多巴胺 (Dopamine, DA 组 858例和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组 821例。分别使用多巴胺 20g/ (kg ·min 或去甲肾上腺素 0.19g/(kg ·min 作为恢复和维持血压的一线 升压疗法。当使用 20g/(kg·m
2、in 剂量的多巴胺或 0.19g/(kg·min 剂量的 去甲肾上腺素仍不能维持患者的血压时, 则可增加开放标签的去甲肾上腺素、 肾 上腺素或加压素。主要转归是随机分组后 28天的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不需要 器官支持的天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 28天 死亡率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 (多巴胺组为 52.5%, 去甲肾上腺素组为 48.5%, 多巴 胺组的比值比为 1.17,95%可信区间为 0.971.42, P =0.10。然而,接受多巴胺 治疗病人中的心律失常事件多于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病人 207起事件 (24.1%对 102起事件(12.4%, P
3、<0.001 , 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分别 有 52例和 13例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而退出研究(P <0.001 。亚组分析显示, 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多巴胺与 280例心源性休克病人中的 28天死亡率增加相 关, 但在 1044例感染性休克病人或 263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中无此相关性 卡 普兰 -迈耶 (Kaplan-Meier 分析显示, 心源性休克 P =0.03, 感染性休克 P =0.19, 低血容量性休克 P =0.84。结论,在使用多巴胺作为一线升压药物治疗的休克病 人与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病人之间, 尽管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但使用多巴 胺与不良事件数较多相关
4、。研究者认为,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的总体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但多 巴胺导致更多不良反应, 尤其是房颤。 多巴胺作为一线抗休克药物的地位或因此 动摇 1(N Engl J Med, 2010,362:779 。文章一经刊出, 引起了纷纷讨论, 不仅是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治疗 中总体死亡率无差异及其多巴胺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 这一颠覆传统观念的重要 研究结果。还有值得关注的“遗憾” ,没有证实日渐受到推崇的去甲肾上腺素的 “显著疗效” ,尤其是在亚组分析中对感染性休克的作用;还有多巴胺对心源性休克的有害作用, 并且这一研究结果对现行 ACC/AHA指南提出强烈挑战, 该指南 建议以多
5、巴胺作为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患者的首选升压药研究 2。休克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所发生的以低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 为主要表现、 以微循环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障碍为本质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按病 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周围脏器低灌注状态, 包括:血流动 力学异常 :收缩压 <90 mmHg持续 30分钟,心脏指数 2.2 L/(min·m2 ,且肺毛 细血管楔压 15mmHg ;周围组织低灌注状态 :四肢湿冷、尿量少 ( 30ml/h、 神志改变。 及其伴随着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血流动力学紊乱的严重程度与短期
6、预 后有直接的关系。急性心肌梗死致左心泵衰竭是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 鉴于休克的病因不同, 病情各异, 不同阶段的病理过程也十分复杂, 治疗关 键是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流, 恢复细 胞的功能与代谢。 迄今为止,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仍是休克基础治疗之一。 理想 的血管活性药物应能迅速提高血压, 改善心脑的血液灌注, 或增加肾脏和肠道等 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纠正组织缺氧,防止 MODS 的发生。多项指南推荐多巴胺 和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休克治疗一线血管活性药物。一、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同属儿茶酚胺类药物早在 20世纪 50年代, 去甲肾上腺素是休克治疗主要升压药
7、。 具有肾上腺素 受体强烈激动作用,引起血管极度收缩,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同 时也激动 受体,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小剂量每分钟 0.4g/kg时, 受体激动为主;用较大剂量时,以 a 受体激动为主。一般采用静脉滴注 (外渗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 静脉给药后起效迅速, 停止滴注后作用时效维持 12分钟。小剂量开始使用,可以以 0.020.1g/(kg ·min 速度滴注,按 需要调节滴速(最好是用注射泵滴注,按体重乘以 0.03mg 或 0.3mg 的总去甲肾 上腺素剂量配于 50ml 液体中,以 1ml/h的速度滴注,其给药量即为 0.01g/ (kg ·
8、min 或 0.1g/(kg ·min , 2ml/h速度滴注给药量即为 0.02g/(kg ·min 或 0.2g/(kg ·min ,以此类推。临床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其去甲肾 上腺素的实际含量为约 1/2。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 Gard 在 1937年首先发现多巴胺具有独特 的血管扩张作用, 与熟知的血管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正好相反。 多巴胺 药理作用复杂 ,对心血管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 35g/(kg ·min 兴奋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尿量;中等剂量 510 g/(kg ·min 主要兴奋
9、受体,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的收缩力加强及增加了心 排血量,并收缩外周血管,从而既能维持血压水平,又能改善心脏功能。大剂量 多巴胺 >10 g/(kg ·min 使用时, 1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致体循环 和内脏血管床动、静脉收缩,全身血管阻力增高,就会出现微循环障碍。因此治 疗心源性休克,多巴胺剂量不宜超过 10 g/(kg ·min 。二、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肾脏等内脏血供的影响休克时即使动脉血压正常 , 胃肠道和肝脏等内脏器官仍可能存在灌注不良。 而内脏器官的缺血缺氧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 , 改善 器官组织灌注 , 特别是内脏器官灌注 ,
10、 逆转组织缺血 , 是休克复苏和血管活性 药应用的关键。历史上,因为担心去甲肾上腺素过度的 受体兴奋作用,不能有效改善微 循环, 导致重要脏器 (特别是肾脏和肺脏 缺血而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 而多巴 胺因升高血压的同时, 除心血管作用外, 人们还相信对肾脏功能和内脏血供有保 护作用。 可以改善脓毒血症和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一直是治疗休克的 首选药物 2。小剂量多巴胺用于肾功能保护已有 20多年的历史。 Goldberg 3的实验显示, 小剂量多巴胺 <5g/(kg ·min 作用于健康志愿者引起肾脏血管扩张,产生 剂量依赖性的肾血流量增加和尿量增加。并拮抗去甲肾上腺
11、素所致的肾血管收 缩。 提出小剂量多巴胺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此后多巴胺被广泛用于改善肾和 内脏血运,成为危重病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血管活性药物。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 多巴胺并不改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或降低肾衰 竭的发生率,一个大样本随机实验比较小剂量多巴胺和安慰剂的 Meta 分析中 4 (收集 33年 58项研究,共 2149例急性肾衰竭患者资料不支持小剂量多巴胺 可预防和治疗急性肾衰竭,没有发现两者有明显差异,无论在早期疗效 (血肌酐峰值、是否需要人工肾代替治疗、尿量、恢复正常肾功能的时间 还是后期疗效 (ICU或医院生存率、 ICU 住院天数、 住院天数、心律失常 。说明单独应用小剂
12、 量多巴胺并不能维护肾脏功能,也不能降低病死率。多巴胺增加尿量和肌酐清除率的作用依赖于心输出量 (CO的增加, CO 增加 后肾脏灌注改善,尿量增加 5。多巴胺的利尿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 Na +-K +ATP 酶和抑制醛固酮的释放有关 ,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小管液中 的钠离子浓度明显增加 ,减少水重吸收 ,从而导致利尿和促进钠排泄有关 6, 另 有研究显示,小剂量多巴胺可能导致肾血流重新分布,增加肾皮质和内髓血流, 而减少外髓血流。 这对急性肾衰竭可能是有害的, 因为外髓层是代谢活跃区, 血 流减少容易引起缺血 7。 即多巴胺增加利尿同时增加髓质氧耗 ,因此增加髓质缺 血的危险
13、而不是改善髓质缺血。“ 2008年治疗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国际指导 方针”中提出:低剂量的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脏没有保护作用。1956年 Hecher 首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 但人们一直认为去 甲肾上腺素是一个强烈的 受体激动剂 , 尽管它能迅速改善休克的血流动力学 状态 , 但由于其强大的缩血管效应 , 仍然有可能减少内脏血流 , 导致灌注下降。 即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升高血压的同时会增加血管阻力, 减少组织灌注, 影响肠 系膜、 肺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血供, 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尤其是 许多临床医生对在休克期间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一直顾虑重重。 然而, 近年来大量
14、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使人们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药理特点有了新的认识, 其 临床地位也有了很大转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去甲肾上腺素并不会损害肾功能, 甚至可以改善肾功 能。 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虽然可以诱发急性肾衰竭, 但只有直接注入肾动脉才会 出现,且诱导所需剂量是普通用量的 23倍,而临床常规使用剂量的去甲肾上 腺素静脉注射并无此作用。 理论上, 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强效血管收缩药, 在升压 的同时可增加血管阻力,减少组织灌注,然而,与正常循环状态下不同,在休克 及感染性休克等血管扩张情况下, 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增加外周循环阻力升高血 压,从而增加脏器血流。实验研究显示,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肾小
15、球灌注压,提高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血流量 810。临床研究资料也显示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后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和尿量增加。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 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性降低肾交感活性,引起肾血管扩张。动物研究表明 11,去甲肾上腺 素对肾血流量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 而对后者的影响 大于前者,提高肾小球灌注压和有效滤过压,使尿量增加 12。由于肾灌注压的 增加, 减除了因灌注压不足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 而使抗利尿激素减少, 亦产生 利尿作用 13。肠道在机体缺氧时是第一个发生、 最后一个恢复灌注的器官 , 因此被认为是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始动器官。肠道组织在休克时缺
16、氧、低灌注。黏膜的酸中毒、 黏膜的损伤必然增加黏膜的通透性 , 增加肠道细菌和毒素的移位 , 最终可能导 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14。黏膜缺血缺氧是导致 MODS的启动因子。多年来认为 , 多巴胺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收缩皮肤和肌肉的小动脉、扩张 胃肠小动脉及肾脏血管的作用 ,是理想的抗休克药物。 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多巴胺 可能减少胃肠道供血, 进而导致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损害肠系膜屏障而启动多 器官衰竭发病机制的始发和重要环节。 Chamorro 等 15报道,多巴胺可引起胃肠 道黏膜的血流向肌层分布, 增加胃肠内分流 , 使胃肠黏膜实际血供减少 , 不能改善 内脏的缺血缺氧和降低动脉血乳酸浓度,
17、 使内脏氧摄取减少, 从而减小了胃肠道 对氧的利用,使胃黏膜下 pH 值下降,同时伴随氧耗的下降。因此,多巴胺保护 内脏血供的观点受到置疑。对于去甲肾上腺素,过去一直认为会导致内脏血管收缩,减少血液灌注。 Ruodonen 等 16报道 ,去甲肾上腺素使感染性休克患者动静脉短路的血管收缩 ,分流减少 ,增加内脏血流 ,内脏缺血缺氧得到改善 ,乳酸产生减少。 内脏血供改 善后 ,流经肝脏血液增加 ,肝脏摄取、 代谢乳酸功能增强 ,血乳酸浓度下降。 实验研究发现, 中等剂量 NE0.4mg/(kg ·min 显著增加冠状动脉和肾脏血流, 对肠道血流无明显影响, 只有在平均动脉压 (MAP
18、 超过 150mmHg 时应用 NE 才能 减少内脏血流。血管扩张性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对外周血管的 效应使平均 动脉压升高, 有利于增加脏器血流。 去甲肾上腺素还有部分 受体作用, 加上冠 状动脉灌注增加,引起心输出量轻度增加,进一步增加内脏灌注 8.17。去甲肾上 腺素对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是近年来重症领域的热点研究, 相继发 表的研究证明去甲肾上腺素比多巴胺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尤其 是去甲肾上腺素在提高平均动脉压、 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改善肾功能方面表现了较强的作用 1820,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21能够改善内脏的灌注和氧合,可使局部 氧代谢改善, 氧摄取率增加,
19、满足了微循环对氧的需求。 在中毒性休克大鼠模型 中, 与单纯液体复苏比较, 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肠系膜血流, 改善组织氧合; 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使更多血流分布至肠道, 降低乳酸水平, 减少液体需要量。 因此主张感染性休克中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22。总之, 在改善休克患者血压和改善肾等内脏灌注方面,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 素均有一定效果, 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选择以及应用的时间和剂量还需要在临床 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三、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中的应用目前 , 临床上对血管活性药在休克治疗中的选择性应用争议很多。 一直以来 多巴胺增强心肌收缩力, 收缩皮肤和肌肉的小动脉, 扩张肾脏血管,
20、是理想的抗 休克药物, 国内也有长时间应用超大剂量多巴胺和小剂量硝普钠抢救急性心肌梗 死并发重症心源性休克能维持动脉血压, 增加组织灌注, 改善左室功能的成功经 验。 然而, 新近的研究证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可以作为治疗休克的首选药 物, 但在很多方面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 23, 因此, 多巴胺在休克治疗领域的 重要地位受到挑战。去甲肾上腺素可使体内器官局部血管收缩 ,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应用不当 ,会出现器官功能不全的不良反应 24毋庸置疑。 尽管 ,人们对其在感染性休克中的 应用充满疑虑,但近年来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 :感染性休克中 ,在充分液体 复苏基础上 , 相比大剂量多巴胺和肾
21、上腺素, 大剂量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并不会增 加低灌注的发生率 ,还可改善微循环血流量和氧供; 同时也不会造成全身血管阻 力的增加和死亡率的上升 2527.5,甚至去甲肾上腺素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5。 对感染性休克,对于血管活性药的选择, 2008年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国 际指南推荐将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作为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压时首选的血管 加压药物以维持平均动脉压 >65mmHg (在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后应尽快给药 。 但因 缺乏有说服力的高质量证据而归为 1C 级 ,亦无在脓毒症治疗中选择何种儿茶酚 胺类药物的最终建议 5.28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机制众说纷纭 , 特别是不同的动物模型
22、、 麻醉方式及液体复苏情况都可能影响动物实验结论推广至人类。 而目前的临床研究 ,存在方法 学上的不足以及样本量过少等问题。 2007年 ,美国急诊医师学会在尽可能减少 文献偏倚及选择偏倚后 ,严密筛选出 5个针对去甲肾上腺素及脓毒症休克患者 符合循证医学标准的临床试验 25,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综合 RR=0.88,轻度倾 向于去甲肾上腺素 (95%可信区间为 0.571.36 。多巴胺增加平均动脉压和每分输出量, 主要是由于增加了患者的每搏输出量 和心率。 所以, 多巴胺可能对有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有特殊的作用 ,但可引 起心动过速及可能进一步导致心律失常 30。 与多巴胺相比, 去甲肾
23、上腺素主要是 由于其血管收缩效应提升平均动脉压, 而只是稍微改变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19。 所 以, Dellinger 等 19认为 NE 是比多巴胺升压效力更强,而且对于扭转感染性休 克时的低血压也更为有效。 乳酸水平常用于监测组织氧合状态。 乳酸水平动态升 高是危重患者缺氧的重要指标。 研究显示, 感染性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后 组织氧合不会恶化, 甚至可能改善, 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降低乳酸、 改善组织缺 氧效果优于多巴胺和肾上腺素 30。临床实践中, 常常遇到面对在顽固性低血压, 即使充分输液后多巴胺也很难 纠正 31。 而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经验显示, 去甲肾上腺素可有效地升高血压
24、 相应而不引起心功能恶化, 0.013g/(kg ·min 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有 效地改善大部分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强效 激动剂, 对补液和多巴胺无效的顽固性低血压依然有效 19。 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增强心功 能同时伴冠状动脉血流增加促进心肌舒张功能改善, 降低心肌耗氧量, 对改善休 克后衰竭的循环功能更有益有关。 对低血容量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加肾血管 阻力,减少肾脏血供。而感染性休克则不同,尿量减少主要是肾灌注不足所致。 去甲肾上腺素对出球小动脉有强烈收缩作用, 增加肾小球滤过压, 增加尿量, 支 持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对于心源性休克血
25、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临床证据为数很 少。 心肌广泛损害导致急性泵衰竭是心源性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 特别是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见病因。据报道,在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中, 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 5%8%而在非 ST 段抬高 型急性心肌梗死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 2. 5%。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无疑与心肌梗死的范围有关, 心肌梗死的范围越大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 再灌注治疗 特别是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的普遍开展是降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死
26、亡率的主要手段 32.33。在心源性休克早期维持一定的动脉压对于维持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是非常 重要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 pulsation ,IABP 是心源性休克机械辅助治疗的主要方式 , 可适当减少正性肌力作用药物和缩血 管药物的用量, 心源性休克患者应尽早使用。 应用正性肌力作用药物和缩血管 药物。 正性肌力作用药物可增加心肌氧耗, 使心肌缺血更加严重, 缩血管药物可 使阻力血管收缩, 使组织灌注减少, 大剂量缩血管药物的使用可增加心源性休克 病人的死亡率 34,因此正性肌力作用药物和缩血管药物均应使用最小的有效剂 量, 在增
27、加心肌收缩力和不加重心肌氧耗及增加组织灌注压和不增加外周血管阻 力之间寻求平衡点。 ACC/AHA指南推荐以多巴胺作为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患者的 首选升压药研究。 推荐去甲肾上腺素用于严重的心源性休克低血压状态。 心源性 休克时,应用低浓度 0.030.15mg/(kg·min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提高 心肌血流量而改善心肌供氧 35。综上,比利时埃拉斯姆大学医院 Backer 教授研究证明 1,多巴胺和去甲 肾上腺素抗休克的总体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发现多巴胺治疗中导致更多不良反 应, 尤其是房颤; 同样也没有证实日渐受到推崇的去甲肾上腺素的 “显著疗效” , 尤其是在亚组分析中对感染性
28、休克的作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多巴胺对心源性 休克的有害作用这一研究结果, 将会对现行 ACC/AHA指南中以多巴胺作为急性心 肌梗死低血压患者的首选升压药研究提出强烈挑战, 将影响多巴胺作为一线抗休 克药物的临床应用。(郑 杨 参考文献1. Backer,Patrick Biston, Jacques Devriendt,et al. Comparison of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hock. N Engl J Med, 2010,362:779.2. Bersten AD,Hersch M,Cheung H,et
29、 al.The effect of various sympathomimetics on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s in hyperdynamicsepsis.Surgery,2000,112:549-561.3. Goldberg L I.Dopamine clinical uses of an endogenous catecholamine.N Engl Med,1974,291:707-710.4. Kelhm JA,Decker JM.Use of dopamine in acute renal tailure:a meta-analysis Crit C
30、are Med,2001,29:1526-1531.5. Martin C ,Viviand X,Leone M, et al.Effect of norepinephrine on the outcome of septic shock. Crit Care Med,2000,28: 2758-2765. 6. Seri I,Kone BC, Gullans SR,et al.Locally formed dopamine inhibits Na +-K +-ATPase activity in rat renal cortical tubule cells.Am J Physiol,198
31、8,255: F666-F673.7. Debaveye YA,Vanden Berghe GH.Is there still a place for dopamine in the modern intensive care unit?Anesth Analg,2004,98:461-468.8. Di Giantomasso D,Morimatsu H,May CN,et al.Increasing renal blood flow:low-dose dopamine or medium-dose nore-pinephrine. Chst,2004,125:2260-2267.9. Al
32、banese J, Leone M,Delmas A,et al.Terli pressin ornorep inephrine in hyperdynamic septic shock: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tudy.Crit Care Med,2005,33(9:1897-1902.10. Bourgoin A,LeoneM,DelmasA,et al. Increasing mean arteri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effects on oxygen variables and renal f
33、unction.Crit CareMed, 2005,33(4:780-786.11. Cain SM, Curtis SE. Experimental models of pathologic oxygen supply dependency. Crit Care Med ,2002,19:603-612.12. Bersten AD ,Hersch M,Cheung H,et al. The effect of various sympathomimetics on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s in hyperdynamic sepsis. Surgery, 200
34、0,112:549-561.13. Gutierrez G,Palizas F ,Doglo G,et al . Gastric intramucosalpH as a therapeutic index of tissue oxygen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Lancet, 2001,339:195-199.14. 王忠堂,姚永明,肖光夏,等,双歧杆菌对烫伤大鼠肠道粘膜 机械及生物屏障的改善作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15(3 :154-158. 15. Chamorro C,Romera MA,Martinez Melgar JL,e
35、t al.Dopamine dose and renal damage.Lancet, 2001, 26, 357(9269:1707-1708. 16. Ruodonen E,Takala J,Kari A,et al.Regional blood flow and oxygen transport in septic shock Crit Care Med,1993,21:1296-1303. 17. Di Giantomasso D,May CN,Bellomo R. Nore-pinephrine and vital organ blood flow.Intensive Care Me
36、d,2002,28:1804-1809. 18. Richer M,Robert S,Lebel M.Renal hemodynamics during norepinephrine and low-dose dopamine infusions in man.Crit Care Med,1996,24:1150-1156.19. Hoogenberg K,Smit AJ,Girbets ARJ.Effects of low dose dopamine on renal and systemic haemodynamics during incremental norepinephrine i
37、nfus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Cirt Care Med,1998,26:260-265.20. Edards RM,Segmental effects of norepinephrine and angiotensin on isolated renal microvessels.Am J Physiol,2003,26:260-265.21. Sakr Y,Reinhart K,Vincent J L,et al.Dose dapamine administration in shock influence outcome? Results of the se
38、psis occurrence in acutely ill patients (SOAP study.Crit Care Med,2006,34(3:589-597.22. Sennoun N,Montemont C,Gibot S,et al.Comparative effects of early versus delayed use of norepinephrine in resuscitated endotoxic shock.Crit Care Med,2007,35:1736-1740.23. Annane D, Vignon P, Renault A, et al. Nore
39、pinephrine plus dobutamine versus epinephrine alone for management of septic shock: a randomised trial.Lancet,2007,370:676-684. 24. Theil meier G, Booke M. Norepinephrine in Septic Patients J Clin Anesth,2003,15 (2:154-158. friend or foe? 25. Jones AE. What Vasopressors Should Be Used to Treat Shock
40、? Ann EmergMed, 2007,49 (3:367-368. 26. De Backer D, Creteur J, Silva E, et al . Effects of and shock: epinephrine which is on the Crit splanchnic CareMed, dopamine,norepinephrine circulationin septic best? 2003,31(6:1659-1667. 27. Ibsen M, Jorgenson VL, Perner A. Norepinephrine in low tomoderate do
41、ses may not increase luminal concentrations of L2lactate in the gut in patient swith septic shock.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7,51(8:1079-1084. 28. Dellinger RP, Levy MM, Carlet JM, et al. Sur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08 . Intensive Care Med, 2008, 36(1:296-327. 29. Dellinger RP, Carlet JM, Masur H, et al .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Crit CareMed, 2004,32 (3:858-873. 30. Landr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市智能电视购销合同范本
- 临床妇产科主治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脱硫脱硝一体化工业废气处理技术创新动态追踪
- 2025年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智能化建设可行性报告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2025年3月2日国家税务局遴选面试真题及解析
- 2025版一次性公路运输合同模板
- 港口物流智能化解决方案与2025年港口竞争力提升策略报告
- 港口物流智能化技术布局与2025年港口竞争力持续增长报告
- 2025年四川焊工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2024年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传统体育运动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课件教案
- 类脑计算与神经网络
- 手术授权申请表
- 2023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之整句与散句变换(10道真题含答案)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记录
- 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昆明元朔建设有限公司高速收费岗位笔试题
- 2023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