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_第1页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_第2页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_第3页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_第4页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The Law Application of the Punitiv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Infringement赵辉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市 200333 摘要:民法典顺应绿色发展的原则,第1232条引入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原则性规定。惩罚性赔偿作为同质赔偿的补充,有利于遏制和预防犯罪行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应更为细化,明确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规则。惩罚性赔偿仅适用于环境侵权私益诉讼,不适用于环境侵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惩罚性赔偿金的厘定应将补偿金数额、加害人主观状态等多重因素纳入考

2、虑范围。关键词: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构成要件;适用。1、 问题的提出为彰显民法典保护环境的“绿色”原则以及追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民法典纳入的第1232条 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明确了适用惩罚性规定的一般构成要件,解决了实践中争议的立法需求,即当被侵权人主张惩罚性赔偿时可以依照该条作为请求权基础,法官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由裁量权,在个案中确定1232条的具体适用标准。 朱晓峰. 论民法典中的惩罚性赔偿体系与解释标准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1(11) 137-152.然而,该规定仅

3、对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起到了原则性规定的作用,在适用范围、构成要件、赔偿额度及相应倍数、请求权主体、赔偿金归属方面仍不明晰,亟待进一步完善。建构完善的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不仅要在构成要件上加以细化,更要增强该制度的实用性,减少法官在适用具体规则时的困境。本文拟从上述角度出发,明确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细则问题,以期为司法实践增益。2、 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概述(1) 传统同质赔偿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困境在民法典规制适用环境惩罚性赔偿之前,我国法律对此采取的是同质赔偿原则,赔偿数额在一般情况下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付。这种仅以补偿性赔偿为救济手段的环境侵权赔偿体制在适用中产生诸多弊端,一方

4、面对受害人救济程度不够,难以弥补损害,另一方面加害人在衡量违法成本与可得利益后,选择放任环境侵权行为,不利于遏制违法犯罪。 高利红,余耀军. 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J. 法学,2003(3):106-112.此外,补偿性损害赔偿通常不考虑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法官无权基于轻过失与重过失、当事人的经济状况、衡平、社会公正之类的因素,自由裁量增减损害赔偿。” 德u.马格努斯主编,谢鸿飞译. 侵权法的统一:损害与损害赔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91.加害人的主观可归责性纳入审判衡量范围在审判适用中无法得到发挥。(2)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院判决作出的赔偿数额超

5、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其目的在于威慑、遏制不法行为,同时也是对受害人的一种激励。 陈年冰. 中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它又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或者报复性赔偿,美国惩罚性赔偿示范法案对惩罚性赔偿的定义是:“基于请求者的仅仅用于惩罚和威慑的金钱。”美国侵权行为法第二次重述第908条第1款对惩罚性赔偿的定义是:“为惩罚侵权人的恶劣行为,遏制他与类似者在将来实施相似的行为,在补偿性赔偿之外给予的赔偿”。(3)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与意义1. 惩罚性赔偿的意义惩罚性赔偿使受害人在获得填补性损害赔偿(全部损害赔偿)之外,尚能获得一定以惩罚加害人为目的的赔偿。 王泽鉴. 损害

6、赔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57.与一般的补偿性赔偿相比,惩罚性赔偿在目的、计算方式、适用范围上存在着不同。作为同质赔偿原则的补充,惩罚性赔偿在惩治具有主观恶意或社会危害性大的案件方面有其独到的功能优势。2.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惩罚性赔偿作为惩罚原则的补充,弥补了传统同质赔偿原则的劣势,更好地震慑侵权行为的发生。与补偿性赔偿相比,惩罚性赔偿的功能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从数额方面,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数额高于实际损害数额。针对精神损害等方面的救济,受害人的损失可以通过这一赔偿得到补偿,能够激励受害人积极维权。(2)制裁功能。从性质上看,补偿性赔偿相当于一种以同样的财产交换损失的交

7、易 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0:45.,无法有效制裁加害人的侵权行为。而惩罚性赔偿的数额特征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从而达到震慑的效果。(3)预防功能。因为法律的可预见性特征人们在作出行为之前能够预料法律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从而根据法律趋利避害地设计自己的行为。惩罚性赔偿的设定使得违法成本变高,加害人的谨慎程度随之提高,因此惩罚性赔偿具有预防违法行为的作用。(4)激励受害人维权功能。较高的诉讼成本下,受害人有时会因难以承担而放弃诉讼。高额的赔偿金能够鼓励受害人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法秩序的稳定。(4) 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我国最初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食

8、品安全等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55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8条、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等等。惩罚性赔偿的功能在于威慑和警示,其目的在于阻止被告重复侵权以及警示社会上潜在的不特定的多数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陈年冰. 中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它要求被告承担高于原告实际损害的赔偿,发挥着填补损害与阻遏侵权行为的作用。 阙占文,黄笑翀. 论惩罚性赔偿在环境诉讼中的适用J.河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45-50.作

9、为环境侵权的救济手段,受害人在得到实际损失之赔偿外,还可利用惩罚性赔偿弥补其潜在的损失。这大大提高了公民的维权意识、震慑和预防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3、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通常在民事侵权中,赔偿责任的成立包括四个条件: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有过错。 房绍坤等. 民事侵权与赔偿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15-17.简单来说,责任成立需要同时满足主观要件及客观要件。补偿性赔偿与惩罚性赔偿同属于环境侵权赔偿的两种方式,在主客观构成要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关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不同于补偿性赔偿的救济目的,惩罚性赔偿更多地倾向于对加害人的惩

10、戒和威慑。 由民法典的规定可知,被侵权人适用环境污染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条件包括:(1)实施违法的环境侵权行为(2)行为人的故意(3)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责任的判定采用主客观一致说的原则,本文从上述四个要件展开分析:(1) 行为违法根据民事责任的成立要件可知,有且仅当行为人实施了违法的环境污染行为,才可能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因合法排污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不对其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因在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设立目的是为惩治那些主观恶意大的排污者,倘若不区分合法与否,对两者同样施加惩罚性赔偿,法律的指引作用会产生错乱。(2) 行为人的故意1. 主观条件标准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该适用怎

11、样的主观条件标准,这一问题旨在防止不适当的惩罚性赔偿数额带给合规经营企业的负激励效果,更好地平衡恶意侵权人与无过错侵权人之间的责任配置,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戒力度,从而达到震慑的立法目的。目前环境侵权的主观要件限定在“故意”的范畴。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要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故意应当作主观上有造成生态损害的意思来理解,包括“明知实施”或“明知+放任”两种故意情形。 梁勇,朱烨.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构成要件法律适用研究J.法律适用,2020:113-123.实践中直接故意的情形易于判断,审查的难点在于个案中对间接故意的判定。实践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侵权人的主观状态是间接故意还是过失的情形往往

12、难以辨别,因此采取客观行为推定的方式判定间接故意更为适宜。间接故意的判定主要分为三种情形:(1)明知+实施:侵权人明知排污行为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并且会造成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损害的结果,仍实施该行为,即为直接故意。(2)明知+放任:侵权人意识到其排污行为能够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后果的高度危险性后,仍实施该行为,即为间接故意。(3)客观行为推定:无论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并会造成严重后果,在其实施行为后不采取避免损害后果措施,属于客观行为推定为故意。 朱敬华.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研究J.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132.例如在排污行为中,倘若行为人明知设备故障而不及时予以维修,使其一

13、直处在超标排放状态,则为间接故意。2. 过失行为是否纳入主观要件过失行为是否纳入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主观要件,域外国家对此问题规定各有不同。一部分国家要求故意作为主观条件标准,还有一部分国家规定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例如美国法上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规定了故意与重大过失。查阅美国法院案例可以发现,从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或者行为能够推断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时,才可适用惩罚性赔偿。我国法律将主观要件限定为“故意”,受害人无法从重大过失环境侵权案件中得到惩罚性赔偿。对此问题,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同样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重大过失具有较高的法律上的可责难性,对于重大过失造成的环境侵权,也应允许受害者要求惩罚

14、性赔偿。 王笑寒. 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学报,2021:172.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应限于故意,考虑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因过失导致环境侵权的行为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如果对过失实施惩罚性赔偿,可能会导致过重或失衡,不利于企业的生存。 刘士国. 民法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评析J.东方法学,2020:196.本文认为,相较于补偿性赔偿而言,一般过失行为不应适用惩罚性赔偿。因惩罚性赔偿的作用在于对侵权行为的威慑和预防,如果侵权人主观上无侵权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此行为便不具有可制裁性。(3) 造成严重后果在目前尚未有专门法对“严重后果”作出规定的情况

15、下,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严重后果”的界定标准。另外,针对损害不大的情形不应承担生态侵权责任,例如行为人向河流内倾倒少量生活垃圾、雾霾天气驾驶机动车等。此外,“严重”的考量因素包括:是否有多种利益受到损害,受到损害的环境利益能否恢复、恢复年限及其恢复费用,是否损害到后代人的利益,不当行为持续的时间等。 王莉. 环境侵权救济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48.为保持社会的安定,如果侵权行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影响,这也应当被纳入考量因素。(4) 因果关系关于因果关系的判定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根据民法典第1230条 民法典第

16、1230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可知,我国法律在侵权行为与严重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的是因果关系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惩罚性赔偿同样适用上述原则。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则认为惩罚性赔偿的责任因果关系应回归传统侵权责任。本文认同后者的观点,因为惩罚性赔偿的目的在于惩罚不法行为人并震慑其他可能实施类似不法行为的人 朱广新.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与适用J. 中国社会科学,2014:104-124.。 惩罚性赔偿对侵权人的权益影响较大,容易被滥用,应谨慎适用该制度,依个案具体分析。当受害人的证

17、据标准达到“高度盖然性”时,再加以认定。 4、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根据环境侵权的损害后果,可以划分为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而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以及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两大类型。 申进忠.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环境侵权中的适用J. 生态文明法治,2020:42-47.(1) 学说争议环境侵权行为在司法救济上主要存在三类救济形式:环境私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王世进,夏虹. 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J.经济与法,2021:110-116.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于上述哪种或者哪几种诉讼形式,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惩罚性赔偿仅适用环境私益诉讼,而不适用于

18、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如果后两种诉讼也适用于惩罚性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行政罚款之间会产生重叠与混同 李丹. 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主体的限定J.广东社会科学,2020:246.,不符合一事不再罚原则和比例原则 王树义,龚雄艳.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争议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21:84.。另有学者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制度同样适用于环境侵权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其保护范围包括人身、财产和生态环境损害。该观点认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于环境公益侵权诉讼的做法与恢复性司法观念并不冲突,同时也不会导致以惩罚代替修复情况的发生。 梁勇,朱烨.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构成要件法律适

19、用研究J.法律适用,2020:113-123.(2) 本文观点笔者认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仅适用于环境私益诉讼,其启动是受害人本人,其他机关和个人都无权要求行为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一方面,环境公益诉讼本身具有的激励性,以及诉讼成本无需原告承担,这可能导致社会组织走向功利化的道路。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提出主体是对环境负有监管义务的地方政府,惩戒环境侵权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强化政府监管来解决。倘若两者并行,不仅浪费了司法资源,还不利于政府发挥本身的职能。5、 惩罚性赔偿数额的厘定如何使惩罚数额处在合适区间,即言,既要起到威慑作用,增加侵权人的违法经济成本、阻遏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又不能让赔偿

20、远高于损害,从而背离法律的公平、合理原则。民法典对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数额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第1232条采取“相当性”的灵活表述。本文认为应将如下因素纳入考量范围:(1) 补偿性赔偿的数额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应首先明确补偿性赔偿的数额,也就是实际损害的数额,其次在以补偿性赔偿数额为基数的前提下确定惩罚性赔偿额与补偿性赔偿额的关系。在评定惩罚性赔偿金额时应遵循比例性原则,使两者保持有某种合理的关联性。数额的厘定可以参酌比较法上的经验采取赔偿额倍数或最高额的方法,使惩罚性赔偿金与补偿性赔偿金保持在合理的比例。例如美国法院认为将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额界定为补偿性赔偿的 1 倍。即言,对于环境侵权案件而言,赔偿数额不应一概而论,而是根据侵权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