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成本理论_第1页
第5章成本理论_第2页
第5章成本理论_第3页
第5章成本理论_第4页
第5章成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 成本理论 l本章进一步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l假定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l成本的概念l短期成本分析l长期成本分析第1节 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生产某种产品就意味着放弃用同样的资源生产其他产品的可能,机会成本就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与农民盖房。 沉没成本:指已经发生了的,且无法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不影响生产决策; 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大航空公司每家亏损超过了4亿美元,但他们仍然继续经营; 如果你认为一场电影值得花30块钱去看,你花20元钱买了电影票,但在看电影之前,你把票弄丢了,你还应该再买一张吗。

2、l显成本和隐成本l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包括工资、水电、材料、中间产品、资产租金等。l隐成本是指是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使用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l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l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l经济利润也叫超额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l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正常利润l经济利润总收益外显成本内隐成本第2节 短期成本分析 l短期成本的分类l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l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1.短期成本的分类:总成本 l固定成本(FC):厂商在短期

3、内必须支付的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包括厂房、设备的折旧及管理人员工资l可变成本(VC):厂商在短期内支付的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它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支出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l短期总成本(ST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公式:STC = FC + VC。短期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l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AFC = FC /Ql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 = VC /Ql短期平均成本(SAC):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公式:l SAC = FC/Q + VC/Q = (F

4、C+VC)/Q = STC/Ql短期边际成本(SMC):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或可变成本量)。公式:l SMC = STC/Q = VC/Q短期成本表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产量QFCVCSTCAFCAVCSACSMC0120001200-112006001800120060001800060021200800200060040001000020031200900210040030007000100412001050225030026255625150512001400260024028005200350612002100330020035005500700短期成本曲线STC

5、VCQOCOCQFCAFCSMCAVCFSACD2. 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lFC:水平直线,表示为一常量lSVC:VC从原点出发。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VC增加的幅度较大;以后由于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它增加得较慢;最后由于收益递减,它又增加得较快lSTC:从FC出发,变动规律同VC。lAFC:随着产量的增加,一直向右下方倾斜,开始比较陡,以后逐渐平缓。l AVC、SAC、SMC曲线都是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型线。lSMC曲线与SAC曲线一定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收支相抵点D)lSMC曲线与AVC曲线一定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停止营

6、业点F)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成本曲线l SMC曲线的U型特征表现了边际成本(MC)随产量增加而先递减后递增的性质。这一性质是由短期生产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l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减阶段,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增阶段,与边际报酬极大值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极小值。正因为如此,S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AFC曲线、AVC曲线、SAC曲线、SMC曲线的几何图形lAFC的几何图形lAVC的几何图形lSAC的几何图形lSMC的几何图形(1)AFC的几何画法lAFC=FC/QCOCOQQFCAFC(2) AVC的几何画

7、法lAVC=VC/QCOCOQQVCAVC(3) SAC的几何画法lSAC=STC/QSACCOCOQQSTCFC(4) SMC的几何画法SMCCOQCFCOQVCSTCSACAVC拐点 任何产量水平上的SMC值既可以由STC曲线又可以由V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给出。SMC=dSTC/dQ=dVC/dQ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l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l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1)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l由此可得以下两点结论:lMP的上升段对应于MC的下降段; MP的下降段对应于MC的上升段; MP的最高点对应于MC的最低点lTP为凹时,STC和VC凸;当TP为凸时,STC和VC凹;当TP处于拐点时

8、,STC和VC也处于拐点。MPLdQdLdQdFCdQdVCdQdSTCMC10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图示)SACMPLSTCVCSMCAPLAVCQOLQOLTPLOQCQOCFC(2)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l由此可得以下两点结论:lAP递增时,AVC递减;AP递减时,AVC递增;AP的最高点对应于AVC的最低点l由于S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而MP与AP相交于AP的最高点,所以,SMC和AVC的交点与MP和AP的交点是对应的l我们在分析短期生产函数时已经得知,在短期内厂商一定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生产,在这一阶段上,MP不仅递减,而且还小于等于AP。由此可以推论:在短期内,厂商一定

9、是在SMC不仅递增,而且还大于等于AVC的阶段进行生产APLQLQVCAVC1第3节 长期成本分析l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即:在长期内,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意味着生产规模的调整)l长期总成本(LTC)l长期平均成本(LAC)l长期边际成本(LMC)1. 长期总成本l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lLTC是STC的包络曲线lLTC曲线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lLTC曲线是扩展线的转换形态LTC是STC的包络曲线l不同的短期总成本曲线STC表示不同的生产规模(FC不同) 。COQQ1Q2

10、 Q3STC1STC2STC3STC4FC1FC2FC3FC4LTCLTC曲线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LTC曲线是扩展线的转换形态lLTC曲线上每一点的产量和成本组合和扩展线上的每一点的产量和成本组合是对应的,它们都表示企业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小总成本。OQ1Q2Q3KLE1E2E3NB1B2B3A1A2A3LTCQ3C3Q2C2OQCQ1C1;222OAOBC;111OAOBC333OAOBC2. 长期平均成本l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l推导:l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

11、原因l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l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l经验分析:L型曲线(1) 由LTC推导LACl在分析LTC时强调指出,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实现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小总成本的。根据LAC=LTC/Q可以推知,厂商在长期内实现每一产量水平的最小总成本的同时,必然也就实现了最小平均成本。所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以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出来l具体作法:把LTC曲线上每一点的长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便得到每一产量上的长期平均成本值,再把每一产量和相应的长期平均成本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LAC曲线(2) 由SAC推导LACl不同的SAC曲线,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生

12、产规模。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要求,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Q1、Q2、Q3、Q1、Q2)OQQ1Q1 Q2Q2Q3CC1C2C3SAC1SAC2SAC3 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而在短期内厂商做不到这一点。 沿着图中所有的SAC曲线的红线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的。 由于在长期内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很多的,在理论理上,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SAC曲线。显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是SAC的包络曲线LACSAC1SAC2SAC3OCQQ5LAC

13、曲线与SAC曲线的切点并不一定是SAC曲线的最低点:LAC的下降段:切点在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LAC的上升段:切点在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切点才是SAC的最低点 LAC曲线与SAC曲线形状相似,都是先升后降的U型线。但原因不同(待后分析)。(2)LAC曲线的形状及原因l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升后降的U型,这种形状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很相似的。但形成原因并不相同l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但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可变的情况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1)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

14、经济l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平均成本得以下降,称为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平均成本上升,称为规模不经济为最小有效规模;为最大有效规模;为最优规模范围。以下和以上为非有效规模。(2) 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l外部经济:某些经济主体的活动增加了其他经济主体的收益,而这个收益不能由这个经济主体来分享;l外部不经济:某些经济主体的活动增加了其他经济主体的成本,而这个成本不需要由这个经济主体来承担;l如果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部经济使LAC曲线向下移动;外部不经济使LAC曲

15、线向上移动3. 长期边际成本 l长期边际成本表示厂商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增加每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l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l由长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形成原因(1)由LTC曲线推导LMC曲线l因为LMC=dLTC/dQ,所以,只要把每一产量上的LTC曲线的斜率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得到LMC曲线。(2) 由SMC曲线推导LMC曲线l前已分析,LTC曲线是STC曲线的包络线,即在长期内的每一产量上,LTC曲线都与一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相切,这说明两条曲线的斜率是相等的l由于LTC曲线的斜

16、率和STC曲线的斜率分别是相应的LMC值和SMC值,所以,LMC=SMC。由此可以推知:在长期内的每一产量上,LMC值都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值相等l但是,与LTC曲线及LAC曲线的推导结果不同,LMC曲线不是SMC曲线的包络线(如图示)由SMC曲线推导LMC曲线(图示)LMCLMC曲线不是SMC曲线的包络线由于LTC是STC的包络线,在长期内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LTC都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相切,说明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由此可以推知,在长期内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LMC值都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值相等。PRSOQCLACSMC1SMC2SMC3SAC1SAC2SAC3Q1Q2Q3lLMC曲线呈U型也是由于规模报酬变化规律l由于LAC曲线在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的作用下呈先降后升的U型,这就使得LMC曲线也必然呈先降后升的U型。并且,LMC曲线与LAC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