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概述_第1页
医学免疫学概述_第2页
医学免疫学概述_第3页
医学免疫学概述_第4页
医学免疫学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免疫学概论陈陈 思思深圳大学医学部深圳大学医学部E-mail: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免疫学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马车三架马车中国免疫学的领军人物中国免疫学的领军人物 曹雪涛院士曹雪涛院士26岁时因硕士论文岁时因硕士论文优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优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27岁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学科带头岁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人,28岁岁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为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医学教

2、授,医学教授,32岁岁被晋升为博士被晋升为博士生导师,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41岁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现任中国当时最年轻的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医学科学院院长。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免疫的概念免疫的概念免疫免疫( (immunity) ): 机体机体识别和排除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抗原性异物,维持维持机体正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 质的质的抵抗力抵抗力。广义上:广

3、义上: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免疫学(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免疫应答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免疫应答引起的获得性防御功能及所致疾病的过程和引起的获得性防御功能及所致疾病的过程和机制的学科。机制的学科。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医学免疫学分类医学免疫学分类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主要研究抗原抗原物质、机体的物质、机体的免疫系免疫系统统、免疫应答

4、免疫应答过程及过程及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调节、免疫免疫效应效应、免疫遗传免疫遗传等生理现象。等生理现象。临床免疫学:临床免疫学: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密切密切相关相关的各种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的各种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 (此部分药学专业不做要求)(此部分药学专业不做要求)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功能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益)生理性反应(有益) 病理性反应(有害)病理性反应(有害)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异物及其它抗

5、原性异物 超敏反应(过度)超敏反应(过度) 免疫缺陷病(不足)免疫缺陷病(不足)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 肿瘤发生肿瘤发生 免疫自身免疫自身稳定稳定通过免疫耐受对自身组织通过免疫耐受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免疫调节与神经系统、通过免疫调节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一起内分泌系统一起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异常调节异常疾病疾病免疫应答的种类免疫应答的种类 固有或天然免疫系统固有或天然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 (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系统)(获

6、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系统) 特征:特征: (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组成组成 : (1)屏障结构屏障结构: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杀菌物质:抗体、补体、溶菌酶等:抗体、补体、溶菌酶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征和组成固有免疫应答的特征和组成特征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

7、强),也称)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3)有多样性和记忆性)有多样性和记忆性组成组成 (1)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介导 (2)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细胞介导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征和组成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征和组成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经验经验免疫学学时期免疫学学时期科学科学免疫学学时期免疫学学时期现代现代免疫学学时期免疫学学时期天花病毒:天花病毒:20-400 nm症状:发热、呕吐、出疹症状:发热、呕吐、出疹流行病学:流行病学:18世纪欧洲世纪欧洲600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

8、治疗:种痘治疗:种痘现状:现状:WHO已宣布根除(已宣布根除(1980年)年)英女王玛丽二世英女王玛丽二世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法国国王路易十五 中国顺治皇帝中国顺治皇帝 经验免疫学时期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科学免疫学时期免疫学时期在此时期在此时期认识了认识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协同协同作用,抗原的作用,抗原的识别识别、免疫、免疫记忆记忆的形成、对免疫的形成、对免疫耐受耐受等现象作出了解释。等现象作出了解释。u 病原菌的发现推动了病原菌的发现推动了疫苗疫苗的研制。的研制。u 抗体的发现推动抗体的发现推动体液免疫学体液免疫学的研究。的研究。u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的发现,认识到经的发现,

9、认识到经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及及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的两的两种不同效应,免疫系统执行协调统一的生理功能。种不同效应,免疫系统执行协调统一的生理功能。u Burnet的的克隆选择学克隆选择学说及细胞免疫学的发展说及细胞免疫学的发展u 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b)技术的建立,使制备抗体技术的建立,使制备抗体的技术从机体水平跨越到细胞水平。的技术从机体水平跨越到细胞水平。(一)病原菌的发现与疫苗使用的推广(一)病原菌的发现与疫苗使用的推广u 19世纪中叶,显微镜的改进使人们可在镜下直世纪中叶,显微镜的改进使人们可在镜下直 接观察到细菌,导致病原菌的发现。接观察到细菌,导致病原菌的发现。

10、u 1850年,首先在感染羊的血液中看到了炭疽杆菌。年,首先在感染羊的血液中看到了炭疽杆菌。u Pasteur证明实验室培养的炭疽杆菌能使动物感染致病,并证明实验室培养的炭疽杆菌能使动物感染致病,并 且发明了液体培养基,以培养细菌。且发明了液体培养基,以培养细菌。u Koch发明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杆菌成功,提出病原发明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杆菌成功,提出病原 菌致病的概念。菌致病的概念。(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 Ellie Ilya Metchnikoff(1845-1916)俄国动物学家、免疫学家、俄国动物学家、免疫学家、病理学家。发现吞噬

11、细胞,病理学家。发现吞噬细胞,建立细胞免疫学说,获建立细胞免疫学说,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Emil Adolf von Behring (1854 1917) a German physiologist who received the 1901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he first one awarded.(三)免疫学重大学说和理论(三)免疫学重大学说和理论 1895年,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年,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 1957年,克隆选择学说年,克隆选择学说 1974年,抗体分子的独特型网络学说年,抗体

12、分子的独特型网络学说 1989年,固有免疫的模式识别理论年,固有免疫的模式识别理论(四)对免疫系统的全面认识(四)对免疫系统的全面认识1957年,年,Glick B细胞细胞1961年,年,Miller和和Good T细胞细胞1960年,年,Warner和和Szenberg T/B细胞功能细胞功能1967年,年,Claman和和Mitchell T/B细胞协同作用细胞协同作用 T 及及B细胞细胞分别分别对对同一同一抗原分子的抗原分子的不同抗原决定基不同抗原决定基应应 答,答, T 细胞向细胞向B细胞提供辅助后,细胞提供辅助后,B 细胞才能产生细胞才能产生 Ab20世纪世纪70年代,自然杀伤细胞年

13、代,自然杀伤细胞1973年,年,Steinman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现代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u 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学基础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学基础u T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克隆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克隆u 免疫遗传学和免疫遗传学和MHC限制性的发现限制性的发现u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u 免疫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免疫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免疫应答机制免疫应答机制的的深刻阐明深刻阐明1. 新的免疫分子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新的免疫分子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新的免疫亚群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新的免疫亚群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临床免疫学临床免疫学与临床各学科交叉渗透与临床各学科交叉渗透 新的免疫诊断方法不断涌现新的免疫诊断方法不断涌现 新型疫苗的研制新型疫苗的研制2. 免疫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免疫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免疫学免疫学的蓬勃发展的蓬勃发展免疫学研究在医学领域特殊地位免疫学研究在医学领域特殊地位20世纪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它及相关学科的褒奖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它及相关学科的褒奖达26次之多:次之多:首届诺贝尔奖就授予免疫学成就;首届诺贝尔奖就授予免疫学成就;70年代之后,免疫学每年代之后,免疫学每10年都有年都有3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