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勿忘健脾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夏至勿忘健脾                 礼记有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今年的6月22日为农历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前后雨水较多,天气表现为“湿热”和“暑热”。        中医认为夏属土,人体五脏中的脾亦属土。此时的气候特点是偏湿,“湿”与人体的脾关系最大,所谓“湿气通于脾”,因而此时是

2、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然而,炎炎夏日,官兵若大量食用冷饮和寒性瓜果,在解渴降暑的同时也容易损伤脾脏,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些人容易发生“苦夏”的症状,出现食欲下降、进食减少、低热发烧、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等现象,而“苦夏”的症状其实就是脾运失常的表现。        夏至养生勿忘健脾。夏至后气温升高,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适宜清淡,不宜食用油腻的食物,像莴笋、芹菜、丝瓜、鳝鱼、鸭肉等都是比较适宜的食物。应多吃五谷杂粮为身体降火,不宜过多食用热性食物,以免“上火”;食用瓜果不可过量,应适可而止,以免损

3、伤脾胃。适量多吃具有很好健脾功效的绿豆、青豆、豌豆、黑豆等豆类。        夏至天气炎热,人体毛孔扩张,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官兵睡眠时不宜赤背,不宜长时间对着风扇吹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以免患上“空调病”。运动锻炼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粥,切不可大量饮用凉开水或冰饮料,以免伤及脾胃,引起寒湿、黄汗等疾病。同时,入睡前做一些诸如仰卧起坐等适量运动可起到健脾功效。        古语道,“不过夏至不热”。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出“心静自然凉”的说法:“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夏至以后,气温陡升,这时就要注意保持平和心态,戒躁戒怒,做到神清气和,从容豁达。同时,休息时多听一些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