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_第1页
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_第2页
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_第3页
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_第4页
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S1:412416CN53-1045/N ISSN0258-7971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王 皓(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摘要:通过对全球工程项目市场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分析,对照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总承包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在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力.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发展;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258-7971(2006S1-0412-051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1.1 工程项目市场状况 近年以来,世界经济开始摆脱前几年的徘徊状态,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亚洲经济也成功地扭转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颓势,呈现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工程项目市场的繁荣.据权威组织统计工程项目2004年全球市场达到了42000亿美元.对于我国,经过几年的努力,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经济的增长来源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其中,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中投资拉动占到整个增长的50%以上,而投资中工程项目占60%65%.2003年我国工程项目

3、方面共完成总产值23000多亿元,2004年完成增加值占GDP的7%,是工业、农业和商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由此可见工程项目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工程项目领域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其中吸收的进城务工人员达到4000多万人,是进城务工人员总额的1/3左右,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1.2 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快速、稳定和高效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工程项目的管理对优质、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程项目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国对快速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4、:1.2.1 工程项目的大型化、形式多样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工程项目出现了大型化的趋势,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工程项目不断出现在工程项目市场中,合同金额不断提高,已达到数十亿美元.国际投资商和业主对于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对项目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首先出现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多样化.从以前的单纯施工管理发展到 采购-施工总承包(P-C; 设计-施工总承包(D-B;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也就是常说的交钥匙工程; 甚至实行资源开发和融资承包如BT、BOT、PPP等的方式.随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有关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也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创新.1.2.2 工

5、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 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不断的提高,使高智力、高效率的专业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开始出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以 完成项目规模大、经营理念超前、管理方法现代、工具使用先进、经济效益领先 为特点,在国际工程项目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如世界著名的工程项目公司福陆公司、柏克德公司和兰万灵公司等,它们不单进行施工而是提供 一站式 的全面服务,包括:项收稿日期:2006-03-10作者简介:王 皓(1973- ,男,海南人,硕士生.目的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项目融资、概念设计、基础设计、工程施工及管理、设备材料采购及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启动及试车、运行维护

6、、人员培训等.可以看到,这些公司提供的不再是传统的施工企业的服务.而是一个从项目开发,运行维护,直至拆除,涉及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服务.1.2.3 企业之间强强联合,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鉴于工程项目市场对参与的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要求企业具备更高的资源控制能力,而单个企业仅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内部资源的优化已不能满足需要.大企业之间不断形成强强联合,整合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强的战略联合体,这其中不但有工程项目公司之间的联合,还有工程项目公司与其它方面的企业的联合,如银行、设备制造商、材料制造商等.同时技术创新对工程项目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竞争优

7、势,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特别是具有专利权技术和专有技术是立足于工程项目管理市场的重要保证.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2.1 没有形成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我国的工程项目实施长期以来采用分业形式,即勘察院、设计院、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等相互分立,很少有一个企业有覆盖项目整个工程生命周期的能力.现在由施工企业或施工企业与其它企业联合形成的一些初具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公司普遍不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而其它方面如环境评价、培训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就更加缺乏,无法形成全面的服务能力.同时这些企业的规模过小,无力适应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2005年ENR评选的225家国际最大承包商中我国入围49家

8、,在数量上比上年度有所增加,成为历年来最多,但与上年的排名相比,只有6家上浮,3家保持不变,其余的40家都下降了,而位列上榜49家中国企业首位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仅名列全球第17位.另外,我国企业整体规模和经营水平仍处于弱势,49家中国承包商完成了88.32亿美元的国际业务营业额,仅占225强海外营业总额1674.9亿美元的5.27%,承包商的平均营业额是1.8亿美元,仅为225强的平均营业额7.43亿美元的五分之一,是入围的56家欧洲企业平均营业额17.8亿美元的十分之一.2.2 企业的融资能力不足 工程项目市场的发展,许多大型项目特别是国际市场中的大型项目不但要求项目管理公司具有相应的管理

9、能力、施工能力、服务能力还需要提供融资的能力.项目的前期投入不断增加,项目垫资或带资承包越来越成为工程项目总承包竞标的必备条件.BOT,PPP等形式的项目在工程项目市场的份额也不断增加.我国的大部分工程项目公司普遍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足,融资能力较低,只能在这些项目中当配角或失去大好的机会.如:被缅甸政府列为重点工程的柴油机厂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由于我国企业融资能力缺乏而长期无法进入实施阶段.2.3 企业的管理体制和人才结构不能适应要求 我国的大多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脱胎与原来的老国有施工企业或设计、勘察院,虽几经改革,但许多公司仍保留着原有的公司管理体制.企业存在管理层复杂重叠,职能部门过多

10、,职能交叉缺乏沟通的机制,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无法适应现在的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善经营、精管理、通商务、懂法律、会外语的经验丰富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业最为匮乏的,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最大劣势.2.4 成本控制方式的落后 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公司的主要竞争力是低成本.低成本本身是企业竞争的一个有力武器.但如果长期实行简单的低成本竞争方式,可能导致企业采取不适当地降低质量、以压缩上游企业的利润空间或占用相关企业资金、侵犯施工人员的权益等落后的、不恰当的,甚至是不合法的方式控制成本,短期可能实现低成

11、本的竞争优势但长期则会失去企业发展的空间.总之,随着工程项目的大型化、复杂化、专业化发展的加速,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如:EPC,PM C,BOT,PPP等的不断兴起,国际大型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不断发展,使工程项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尽管市场的总量在不断地扩大,但市场的要求也在提高.工程项目要有最短的工期、最佳的质量、最合理的成本最终实现项目的效益最大化.为此,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必须在全面服务的过程中将资源优化、减少管理链和管理环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形成完整的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 高品质管理、低成本竞争 的413第S

12、1期 王 皓: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新生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如何实现此目的,如何在短期内形成与国际巨型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竞争的能力,在工程项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 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3.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 anagement,SCM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世界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Christopher认为 供应链是由各个相关组织形成的网络,包括相互联系的上游组织及下游组织,他们处在不同的活动及过程中,为顾客的产品或服务创造最终价值. 另一位著名供应链专家Evens认为: 供

13、应链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实质就是以 链 的形式将整个产品生命过程中的所有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用户、物流方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共享技术、信息及资源的一体化业务流程,然后通过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组织之间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的管理以获得供应链整体的价值最大化.3.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时间不长,但由于它对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有利推动,使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显著的成效.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

14、阶段:第1阶段:由各个独立地业务部门独立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供应链执行决策,与其它的各部门互不交流、沟通的职能部门化阶段.在此阶段中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流,各部门追求本部门的价值最大化忽略了企业的价值;第2阶段:对企业或集团的内部进行全面的集成,并结合企业的资源规划(ERP以及业务流程重组(BPR等新思想和新方法形成集成的供应链管理阶段.在此阶段中,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整体的价值最大化,各部门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避免盲目决策和片面决策.同时在此阶段,对供应链的集成还局限于单个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第3阶段: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构建网络平台形成End To End

15、集成,具有标准化、可视化和外部信息共享特点的阶段.在此阶段,企业发现供应链的价值真正在于形成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用户和物流方甚至回收处理方等各方形成的共享信息的完整的 链 ,并使之价值最大化;第4阶段:供应链管理将向包括供应链流程管理和事件管理能力的需求和供给实时的双方向协调发展的阶段发展.供应链管理现在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国际上的许多跨国公司均对其供应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发展大致处于上述的第3个阶段并开始向第4个阶段发展.4 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4.1 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为核心

16、,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模式,适应了工程项目的订单式生产,保证满足工程项目内在的共同性的同时,满足每一个项目的不同要求.这个模式就是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为核心,将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的勘察企业、设计企业、施工企业、设备设计和制造商、材料制造商、销售商、物流方,甚至银行、基金等金融支持方建立一个供应链.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企业成为供应链的参与方,并使整个供应链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供应链中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同时使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互补,最终形成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使在与别的企业的竞争中具有领先的地位.这样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就可以通过委托供应链上的参与方

17、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由此在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大大地提高本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使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都能受益.因此研究将供应链管理引入到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应对在短期无法建立与国外巨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同等覆盖面和规模,而实现与其进行竞争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这样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弥补一些我们的劣势,继续保持原有的优势.4.2 实行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需解决的一414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8卷些问题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

18、入供应链管理.可以说与我国对其它管理模式的研究相比供应链管理起步落后不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在理论方面的较多,而企业对此的应用与国际上的跨国企业相比落后较多.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亟待加强.通过市场的竞争和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在这方面的许多成功案例,促使我国的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现在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的重要性,并开始运用到实践当中.而将供应链引入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探索,我国企业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还需要解决以下的一些问题:4.2.1 企业内部的问题 企业要从计划经济的企业组织架构和企业管理观念中转变过来.打破企业中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分

19、配各自制约、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的集成.各部门应能超越本部门的职能范围和利益,形成企业的整体供应链管理意识,追求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非局限于部门.简化企业的管理层级,形成以公司和项目两级为主的管理体系.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流动的速度,突破企业中的信息孤岛.4.2.2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问题 要形成工程项目的整体供应链管理需要整个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需要各企业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和合作.改变现实中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诚信意识,企业的短期行为占主导地位,如: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互相谋求挟制对方的优势,或以损害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的利益而获得暂时的超额利益的短视

20、行为等等的情况.通过建立社会的诚信机制,使无诚信的企业为市场所淘汰.让企业之间形成集成的供应链,以体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势.4.2.3 市场环境问题 建立供应链管理需要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执行力.解决市场中还存在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条块分割、市场保护、行政干预过多等制约着供应链管理实施的问题.提高金融业的支持力度.首先,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开展国际上通行的项目融资方式.建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资信管理方法,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工程项目的融资支持,充分开发和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本市场,放宽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的限制.其次,建立工程项

21、目融资担保的体制,完善担保评估指标体系,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扩大支持范围.最后,降低融资的成本.加快我国的基础设施如:国家高速公路网为代表的交通网络及Internet信息网络等的建设.4.2.4 人才培养的问题 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新的模式,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项目管理、工程、法律和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和领域.需要改变原来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体制制约,加大相关的教育和科研投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和长期脱产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各方合作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大批既懂理论又会运用的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专业人才.5 结束语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工

22、程项目管理模式,即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为核心,整合相关的设计方、勘察方、材料制造方、设备设计和制造方、金融支持方和物流方等相关企业形成供应链,以整个供应链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来帮助我国新兴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在规模、实力、经验等各方面条件都较弱的条件下,尽快取得在工程项目市场,特别是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一席之地.参考文献:1 卢有杰.现代项目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2 日有安健二.按需物流M.岑运华,苑云英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马士华,王一凡,林勇.供应链管理对传统制造模式的挑战EB/OL.http:/w 4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

23、项目管理委员会.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调研报告R.20045 上海朗域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学科系列丛书编写委员会.21世纪供应链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6 陈商综.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谁的盛宴J.施工企业管理,2005,(12:6 13.7 杨帅.基于系统观点的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J.经济管理,2005,(16:59 64.8 傅永胜.新兴的市场,不变的格局 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走势J.施工企业管理,2005,(12:14 15.415第S1期 王 皓: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9 胡理增.构建面向供应链管理的新一代物流企业J.经济管理,2005,(21

24、:74 77.10 BOWERSOX D J.21st Century Logistics:M aking Supply Chain I ntegration a RealityC.Oak Brook, IL:Council of L ogist ics M anagement.1999.T he study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WANG H ao(K unmi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Kunming650091,C

25、hinaAbstract:T hrough the global eng ineering project marketing,its status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this paper sugg ests creating an eng ineering project model based o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t w ill examine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eng 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s.The main co

26、ntract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 ement company w ill be the focus of the manag ement module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market ing capability of our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 ement companies.Key words: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supply chain management;man agement model* (上接第411页T he core of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is to train the ability of dialectic thoughtCHEN T ao1,DU Li2,DU Xia3,ZHOU Qing x in4(1.Faculty of Science,Kunming U 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