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柱散尾鬼笔_第1页
棱柱散尾鬼笔_第2页
棱柱散尾鬼笔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棱柱散尾鬼笔近日,笔者在科普中心院内发现一种特别的物种,颇似沾了墨倒立的笔,只是这笔有6个棱,那“墨”也散发着腐臭,不过“笔”身艳丽,橘黄色,中空,晶莹剔透,异常吸引眼球。经查证,该物种为棱柱散尾鬼笔(Lysurus mokusin (L. : Pers.) Fr.),无隔担子菌纲,鬼笔目,笼头菌科,散尾鬼笔属的一种真菌,棱柱散尾鬼笔通常也被称为五棱散尾鬼笔,因为发现其通常为4-5棱,多为5棱,不过我 们发现的该株有6棱。我们所看见的“笔”,是其子实体,其中“笔身”实为菌柄;“笔头”为孢体,其中含有孢子。棱柱散尾鬼笔此前还尚未见报道在广东发现。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土

2、菌(附录)引陈藏器曰:“鬼笔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名朝生暮落花”。不知道此鬼笔是否是一代名医李时珍所说的彼鬼笔,但相似的是,此鬼笔 也是朝生幕死早晨还活灵活现,雄赳赳气昂昂的挺立,到下午就萎蔫似空皮了。至此,你也许还不明白它为什么叫“鬼笔”而不是“臭笔”或“艳笔”等等子乎 者也吧?“鬼”在什么地方呢?直到第二天早晨,笔者才恍然大悟“笔身”不见了!只留下散落的分裂开的“笔头”,神出鬼没!但再细细一看,鬼笔所着生的 木桩上有些透明胶状物,并且还有些踪迹可寻,莫非?Forget it! 据判断,那应该是鼻涕虫(蛞蝓)的痕迹,难道是鼻涕虫把它给当美餐了?还是无意路过此地?这就留给您猜测了,可以给您提供的线索是:那疑似鼻涕虫踪迹的透 明物,只此一个树桩上有,然后以线状消失了有人说其营养价值很高,也有人说其有毒,本草拾遗如此记述其药用功效:主恶疮、疽、匿、疥、痈、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棱柱散尾鬼笔全貌笔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