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院内细菌感染分析_第1页
恶性淋巴瘤院内细菌感染分析_第2页
恶性淋巴瘤院内细菌感染分析_第3页
恶性淋巴瘤院内细菌感染分析_第4页
恶性淋巴瘤院内细菌感染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恶性淋巴瘤院内细菌感染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易患因素及抗生素疗效分析。方法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细菌感染及抗生素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并发细菌感染者60例(占2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易患因素为老年、病理组织分型属中高度恶性、临床期和粒细胞缺乏症。抗生素的临床疗效与药敏检测结果基本相符。革兰阴性菌以依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丁胺卡那和环

2、丙沙星疗效较好,革兰阳性菌以泰能、头孢呋辛和万古霉素疗效较好。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医院细菌感染率较高。对重度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治疗。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细菌感染; 医院感染; 抗生素分类号: R73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5-4529(2000)01-0023-02恶性淋巴瘤患者在自身免疫力低下的同时,还要接受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放疗等抗肿瘤治疗,更增加了医院感染(NI)的机会。本文就24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医院细菌感染作一回顾性调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12月1998年9月在我院血液淋巴瘤科住院的已确诊

3、恶性淋巴瘤的患者242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214例,霍奇金氏病28例;男性168例,女性74例;年龄1381岁。为除外恶性淋巴瘤B症状之一-发热的干扰,除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外,60例细菌感染患者均有明确的细菌学培养的阳性结果。1.2分析方法总结恶性淋巴瘤的医院感染率,比较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好发部位;分组比较60例感染患者在年龄(60岁40例、60岁20例)、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低度恶性8例、中高度恶性52例)、临床分期(期5例,期55例)和粒细胞缺乏症(0.5×109L)的有无(粒缺组9例、非粒缺组51例)等4方面医院感染率(NIR)

4、差别,比较根据药敏实验得出的抗生素敏感性和临床应用抗生素的疗效1(将痊愈和好转定为有效、恶化和死亡定为无效);统计学处理用2检验。2结果2.1菌种和感染部位本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医院细菌感染率为2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70.0%)(表1)。病原菌以G-菌为主(78.3%),较常见的菌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4.0%)、不动杆菌(19.2%)、阴沟肠杆菌(17.0%)和肺炎克雷白菌(10.7%)。G+菌中最常见的菌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1.5%),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23.0%)。表1菌种和感染部位及其构成比(%)部位G+菌例数G-菌例数构成比下呼吸道73570.0泌尿系统0711.7

5、深静脉管406.7败血症125.0肠道023.3手术伤口113.32.2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年龄60岁,病理组织学分型属中高度恶性、临床期和粒细胞缺乏等4项因素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NIR有显著性差异(表2)。 表2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因素NI例数NIR(%)P值60岁4046.560岁2012.80.005低度恶性86.8中高度恶性5241.60.005期58.1期5530.60.005粒细胞缺乏969.2非粒细胞缺乏5122.30.0052.3药敏检测药敏检测结果显示,G-菌的敏感药物依次为丁胺卡那80.9%、环丙沙星66.0%、氟哌酸和泰利必妥49.%、庆大霉素42.6%、羧苄青霉素32.0

6、%、氧哌嗪青霉素29.8%、头孢他啶25.5%、头孢三嗪23.4%、多粘菌素B 21.3%。G+菌的敏感药物依次为利福平69.2%、万古霉素61.5%、头孢唑啉38.5%,SMZco、红霉素和丁胺卡那均为15.4%,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和头孢他啶均为7.7%。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总有效率71.7%。常用抗生素的总有效率依次为泰能68.2%、环丙沙星39.3%、丁胺卡那50.0%、万古霉素33.3%、头孢他啶30.0%、头孢三嗪23.5%、头孢呋辛21.4%、头孢唑啉14.3%。抗G-菌的药物疗效依次为泰能66.7%、丁胺卡那50.0%和环丙沙星47.8%。抗G+菌的药物疗效

7、依次为泰能71.4%、头孢呋辛66.7%和万古霉素33.3%(表3)。 表3临床常用抗生素对不同菌种的疗效对比抗生素G+菌G-菌例数%例数%泰能571.41066.7丁胺卡那250.0环丙沙星00.01147.8头孢呋辛266.7416.0万古霉素133.3头孢他啶00.0337.5头孢唑啉125.000.0头孢三嗪112.5333.33讨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再加化疗、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放疗等抗肿瘤治疗进一步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目前普遍同意Freeman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为宿主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免疫功能、基础病变等)和医源性因素(如医疗操作、治疗方法及药物等)

8、的分类方法2。本文就年龄、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和粒细胞数量等4项因素进行的分组分析表明,老年、病理组织学分型属中高度恶性、临床期和粒细胞缺乏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其中前3项为宿主因素,不易改变,而最后1项粒细胞缺乏则主要与治疗方案有关,我们认为在保证治疗方案有效的前提下,尽可能把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减到最低限度(包括预防性使用G-CSF),以减少NIR,可望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上述资料表明恶性淋巴瘤患者下呼吸道的G-菌感染最多见。这与免疫抑制患者咽部常有G-菌定植有关,但目前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总结本组临床抗细菌感染治疗的结果表明,泰能无论对G-菌还

9、是G+菌的有效率都仍处在第1位。泰能治疗无效的7例患者均为临床期,其中4例伴粒细胞缺乏、4例合并念珠菌属感染,且均已联合使用过2种以上抗生素持续治疗1周以上,这些因素可能直接影响了泰能的疗效。另外2例肿瘤晚期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直接使用泰能均治愈。因为细菌产生耐药和中性粒细胞缺乏对抗菌药物的疗效直接影响3,所以我们建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度细菌感染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如泰能)治疗。有报道认为,鉴于G-菌对头孢二代和头孢三代抗生素已有较高的耐药性,建议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抗假单胞菌的-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4。除泰能外,我科60例细菌感染患者抗生素的临床疗效为G-菌

10、以丁胺卡那及环丙沙星较好,G+菌以头孢呋辛和万古霉素较好。药敏检测G-菌以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较好,G+菌以利福平及万古霉素较好(本组病例未进行泰能的细菌药敏检测)。抗生素的临床疗效与药敏结果基本相符。今后尚需更进一步检测医院细菌感染的发病率、菌种及药敏的演变,降低医院感染率,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提高感染的治愈率。 作者单位:卫燕(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 100036)勇威本(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 100036)张运涛(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 100036)郑文(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 100036)朱军(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 100036)参考文献:1郑明新, 高绪文. 医院感染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92Freemon J. Differential risk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J. Am J med, 1981, 70:9153王枢群, 张邦燮. 医院感染学M. 重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90. 4504564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