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2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与背景研究3一、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各层次一、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各层次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 n1、编制体系、编制体系法定规划法定规划最基本、必需、重要,各国各地最基本、必需、重要,各国各地都必须编制的,由都必须编制的,由规划法规划法明确了其主要内明确了其主要内容及审批程序的规划。容及审批程序的规划。非法定规划非法定规划其它类型规划(无统一要求,其它类型规划(无统一要求,往往因应地方建设管理实际需要而编)往往因应地方建设管理实际需要而编)4n2、法定规划图示、法定规划图示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2、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5n 3、城市规划编制主体、城市规划编制主体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建设部负责组织编制(正在编制建设部负责组织编制(正在编制中)中)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自治区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多数已编完)(多数已编完)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不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不要求单独编制(少数单独编制)求单独编制(少数单
3、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根据需要,由城市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根据需要,由城市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市政府负责,但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市政府负责,但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具体动作。部门来具体动作。6n4、相互关系:、相互关系:上一层次规划指导下一层次规划,可以上一层次规划指导下一层次规划,可以有小的调整和反馈。有小的调整和反馈。 7规划论规划论n城市是容纳人们居住、工作、休憩以及移动等种城市是容纳人们居住、工作、休憩以及移动等种种活动的空间。现代的城市,又孕育产生了经济、种活动的空间。现代的城市,又孕育产生了经济、信息
4、、文化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聚集于城市之信息、文化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聚集于城市之中,使城市逐渐成为独具魅力的独特个性空间,中,使城市逐渐成为独具魅力的独特个性空间,至今仍不断地吸引各地人口到来。日本人口的至今仍不断地吸引各地人口到来。日本人口的60以上都居住在城市,而且其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以上都居住在城市,而且其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为此,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日益成为当代的为此,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日益成为当代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重要问题。81、规划的目标、规划的目标n城市规划目标的基本理念简单说就是建设适宜居住、工作、休闲、魅城市规划目标的基本理念简单说就是建设适宜居住、工作、休闲、魅力十足
5、的城市,但是在市民之间,还没有就理想城市的具体内容达成力十足的城市,但是在市民之间,还没有就理想城市的具体内容达成共识。或者说,理想城市的形态随国家、地区、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共识。或者说,理想城市的形态随国家、地区、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对国土规划来说,反而更期望不断地去尝试创造各种各样个性丰化,对国土规划来说,反而更期望不断地去尝试创造各种各样个性丰富的城市。富的城市。n日本的城市规划法关于规划目标的相关规定也非常含糊,日本的城市规划法关于规划目标的相关规定也非常含糊,“应当确保应当确保健康、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生活和功能齐全的城市活动健康、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生活和功能齐全的城市活动”(城市规
6、城市规划法第划法第2条条)。但是,现在在日本,至少已经就下列条件达成了共识:。但是,现在在日本,至少已经就下列条件达成了共识:确保城市必要的种种功能正常运转;确保城市必要的种种功能正常运转;改善和大多数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的生活环境,防止公害,维改善和大多数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的生活环境,防止公害,维持良好的生活水准;持良好的生活水准;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的安全;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的安全;尽可能的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把城市建设得更美丽。尽可能的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把城市建设得更美丽。92 规划的方法规划的方法n 达成上述目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城
7、达成上述目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城市设施建设项目和城市开发项目。具体地说,包括:市设施建设项目和城市开发项目。具体地说,包括:运用城市规划区域、城市化区域、城市化防止区域、地域地区运用城市规划区域、城市化区域、城市化防止区域、地域地区等制度,对土地利用的私人权利设限,确保公共用地;等制度,对土地利用的私人权利设限,确保公共用地;通过建设交通设施、公共开放空间、供给处理设施、教育文化通过建设交通设施、公共开放空间、供给处理设施、教育文化设施、住宅设施等引导城市的发展;设施、住宅设施等引导城市的发展;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住宅区开发项目、工业居住区建设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住宅区
8、开发项目、工业居住区建设项目、城市再开发项目等积极的城市建设;项目、城市再开发项目等积极的城市建设;针对城市中某一地区,制定地区小型规划,确定具体的土地利针对城市中某一地区,制定地区小型规划,确定具体的土地利用方案及设施规划方案等。用方案及设施规划方案等。103 规划的结构规划的结构n 城市规划以建设理想城市为目标,它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城市规划以建设理想城市为目标,它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城市设施规划和城市开发规划这三种综合规划。一种规划城市设施规划和城市开发规划这三种综合规划。一种规划方法就叫做一个代替方案。一个代替方案实施后,与目标方法就叫做一个代替方案。一个代替方案实施后,与目标水平相比,改
9、善的尺度称之为效益;为了实现这个规划而水平相比,改善的尺度称之为效益;为了实现这个规划而花费的资源就是成本费用。花费的资源就是成本费用。n城市规划从规划论来说,就是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寻找最城市规划从规划论来说,就是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寻找最佳代替方案的过程。但是,作为城市规划对象的城市,存佳代替方案的过程。但是,作为城市规划对象的城市,存在着诸如住宅问题、土地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公在着诸如住宅问题、土地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公害问题等等多种多样的城市问题,所以要设定单一的目标害问题等等多种多样的城市问题,所以要设定单一的目标比较困难,要测定效益也并不容易。此外,对各个代替方比较困难,要
10、测定效益也并不容易。此外,对各个代替方案带来的影响进行推测时也经常含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案带来的影响进行推测时也经常含有诸多不确定因素。114 规划的过程规划的过程n (1)在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城市所存在在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城市所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问题点,把目标具体化。然后决定调查的问题,进而确定问题点,把目标具体化。然后决定调查内容、调查手法、分析方法,等等。内容、调查手法、分析方法,等等。n (2)从各种规划方法中,选择、设计多个代替方案。从各种规划方法中,选择、设计多个代替方案。n (3)预测各个代替方案的费用和效益。包括确定预测内预测各个代替方案的费用和效益
11、。包括确定预测内容、预测精度、开发预测模型。容、预测精度、开发预测模型。n (4)如果评价结果不理想,则重新设计代替方案。如果评价结果不理想,则重新设计代替方案。n (5)如果评价结果良好,则向决策机关提供相关评价结如果评价结果良好,则向决策机关提供相关评价结果的信息。果的信息。1213二、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二、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n“战略战略”词源于军事科学,它是与词源于军事科学,它是与“战战役役”、“战术战术”相对而言的概念相对而言的概念 n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这种战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这种战略本质的概念,逐渐被推广应用到其他领略本质的概念,逐渐被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即泛
12、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长期性域,即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 14n城市是由诸多类型的用地构成。不论城市居住用地,还是工业用地以及其他各种用地的安排,除了它们自身的要求,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外,且彼此有着密切的关联。即由局部组成的整体,必须权衡、协调各局部达到城市全局的目标,如高效、良好的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等。而且除了这些普遍的、共同的目标以外,每个城市都还有各自不同的建设发展的重大目标,比如上海中共十四大文件中提出:“要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这就是上海城市发展战
13、略目标,这种战略目标的实现,上海的城市规划就应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城市的载体,物质空间上相应做出全局性的、长期性、决定全局的谋划和安排。 15n城市的总体规划可以说就是城市发城市的总体规划可以说就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展的战略安排 16三、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三、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n雅典宪章开宗明义宣言:雅典宪章开宗明义宣言:“城市与乡城市与乡村彼此融洽为一体,而各为构成所谓村彼此融洽为一体,而各为构成所谓区域单位的要素。区域单位的要素。”城市是构成一个城市是构成一个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区域单位的一部分,城市即依政治的区域单位的一部分,城市
14、即依赖这些单位而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将赖这些单位而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将城市离开它们所在的区域单独的研城市离开它们所在的区域单独的研究究。 17三、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三、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n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这在第一章础。这在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与城市发展中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不难中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不难理解城市发展是由社会、经济、文理解城市发展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化、科技等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综合结果。的综合结果。 18n因此,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研究因此,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研究城市的区域
15、发展背景,必须研究城市的城市的区域发展背景,必须研究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城市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发展,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确立城市发展的目标。文化、科技发展确立城市发展的目标。在城市发展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性质的在城市发展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性质的确定和城市发展可能规模的预测确定和城市发展可能规模的预测(人口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模和用地规模),使城市规划建立在可靠,使城市规划建立在可靠的、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19n在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时,首先在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时,首先应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国土应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等有基本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基本的了解,尤其对它们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了解,尤其对它们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要有较深入的了解关系要有较深入的了解 。2021战略性分析方法战略性分析方法n1、规划的思考方法、规划的思考方法 实际制定规划时,需要把城市的各种现象精确地模型化,并运实际制定规划时,需要把城市的各种现象精确地模型化,并运用该模型通过合理的规划过程找出最佳的规划方案,这一过程并用该模型通过合理的规划过程找出最佳的规划方案,这一过程并不是总能实现的。针对某些复杂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力争逐不是总能实现的。针对某些复杂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力争逐渐地、分阶段地找出现实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战略
17、性分析方法的渐地、分阶段地找出现实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战略性分析方法的思考方式。思考方式。 处理同未来相关的事情时,往往存在不确定性。现在就把所有处理同未来相关的事情时,往往存在不确定性。现在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决定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不要寄希望于理想的的事情都决定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不要寄希望于理想的完善的规划,而是应该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逐渐考虑应该怎么行完善的规划,而是应该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逐渐考虑应该怎么行动。动。 作为企业经营的决策方法,企业战略论、战略性市场方法等方作为企业经营的决策方法,企业战略论、战略性市场方法等方法近年来被广泛讨论,这种方法用于公共决策的尝试也层出不穷。法
18、近年来被广泛讨论,这种方法用于公共决策的尝试也层出不穷。田展示了战略性方法的观点,即规划不是时间坐标上的一个断面,田展示了战略性方法的观点,即规划不是时间坐标上的一个断面,而是应当不断调查尚未明确的事项,不断调整交涉尚未确定的事而是应当不断调查尚未明确的事项,不断调整交涉尚未确定的事项,逐步推进。项,逐步推进。22n规划思考方法规划思考方法232、战略性选择方法、战略性选择方法(SCA)n在城市、区域规划中开发出的战略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战略在城市、区域规划中开发出的战略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战略性选择方法性选择方法(SCA:Strategic Choice Approach)。这种。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考
19、方法如回所示,它有四大方向性。例如它方法的基本思考方法如回所示,它有四大方向性。例如它不是完全决定下来的程序,而是力争一边学习,一边解决不是完全决定下来的程序,而是力争一边学习,一边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些方向,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些方向,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决策通常都是在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据)决策通常都是在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据此战略性选择方法要求不应同时决定所有的事情,而是把一部分此战略性选择方法要求不应同时决定所有的事情,而是把一部分事情暂时放下,这种悬而不决其实也是决策的选择项之一。战略事情暂时放下,这种悬而不决其实也是决策
20、的选择项之一。战略性选择方法应该是一个逐渐地、分阶段进行决策的循环过程。性选择方法应该是一个逐渐地、分阶段进行决策的循环过程。 (2)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很多,而且这些条件都相互关联,因此,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很多,而且这些条件都相互关联,因此,不是用决定性的框架来考虑问题,而是根据各个问题的特点,逐不是用决定性的框架来考虑问题,而是根据各个问题的特点,逐渐汇总、构成框架。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视那些包含主观渐汇总、构成框架。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视那些包含主观性的部分。性的部分。2425根据这样的思考方法,可以如图所根据这样的思考方法,可以如图所示,把规划过程分成示,把规划过程分成4种模式。
21、即种模式。即找出并整理问题点的找出并整理问题点的“分析模式分析模式”,设计规划方案的设计规划方案的“结构模式结构模式”,比,比较评价规划方案的较评价规划方案的“比较模式比较模式”,以及进行决策的以及进行决策的“选择模式选择模式”。根。根据这种方法做出的规划结果,可以据这种方法做出的规划结果,可以用责任包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它用责任包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它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现在的决策和实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现在的决策和实施还包括为了将来的决策而应在现施还包括为了将来的决策而应在现阶段进行的预备调查、交涉的内容,阶段进行的预备调查、交涉的内容,以及针对将来要进行的选择提出的以及针对将来要进行的选择提出的
22、预备解决方案等。总而言之,规划预备解决方案等。总而言之,规划的制定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持的制定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持续性的活动,这一思考方法已经在续性的活动,这一思考方法已经在规划界达成共识。规划界达成共识。26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性质和类型城市性质和类型27一、城市性质的含义一、城市性质的含义n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主要职主要职能能。 能体现城市的特色能体现城市的特色 鞍山、蓬莱、纽约、华盛顿鞍山、蓬莱、纽约、华盛顿 文革
23、中城市性质不确定,杭州、桂林的风景区受工业生文革中城市性质不确定,杭州、桂林的风景区受工业生产的影响产的影响28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n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不同的特点,对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不同的特点,对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要的指导作用。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要的指导作用。n因此,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定城市因此,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定城市的性质。这是决定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的性质。这是决定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
24、。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n同时,明确城市的性质,便于在城市规划中把规同时,明确城市的性质,便于在城市规划中把规划的一般原则与城市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与城市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更加切合实际。划更加切合实际。29三、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三、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n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即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认识,即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n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研究,认识城市形成
25、与发展的主导因中去研究,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方面。素也是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方面。30n总之,城市性质就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所总之,城市性质就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所决定的,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决定的,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例如,大庆市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石油生产石油化工基地之例如,大庆市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石油生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这就是它的城市性质。一,这就是它的城市性质。又如三亚市既是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又具有疗养、海洋科学研究又如三亚市既是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又具有疗养、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多种职能;其中
26、主要职能是前者,所以三亚市的城市性质中心等多种职能;其中主要职能是前者,所以三亚市的城市性质是国家旅游城市。是国家旅游城市。但对于多数城市,尤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常常兼有经济、政但对于多数城市,尤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常常兼有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别只是在于不同范围内的中心职能。治、文化中心,区别只是在于不同范围内的中心职能。 31四、城市类型四、城市类型n 目前,世界各国对城市分类,并无公认目前,世界各国对城市分类,并无公认的统一方法。城市性质分类对城市人口的的统一方法。城市性质分类对城市人口的构成、用地组成、规划布局、公共建筑的构成、用地组成、规划布局、公共建筑的内容与标准以及市政设施
27、等方面,具有重内容与标准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的意义。n 我国城市按性质分,大体有以下几类:我国城市按性质分,大体有以下几类:32n综合性中心城市综合性中心城市全国性中心城市 首都及直辖市区域性中心城市 省会城市 及计划单列市地方性中心城市 地级市县城 及县级市n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 一种工业 包钢、鞍山、克拉玛依 多种工业 上海、青岛、唐山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 铁路枢纽 郑州、鹰潭、徐州 港口城市 上海、武汉、宜昌、重庆、广州、大连、青岛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 伊春、加格达奇、牙克石以渔业为主的城市 北海33n以特殊职能为主的城
28、市以特殊职能为主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成都、太原革命历史城市 遵义、延安风景旅游城市 杭州、苏州、蓬莱、张家界、青岛、肇庆边境城市 黑河、满洲里、丹东(、广州等)n特区城市特区城市行政特区 香港、澳门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大连、黑河、绥芬河34五、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五、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是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定性分析是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位定量分析是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定量分析是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
29、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从数量上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n 主要生产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主要生产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n 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职工、产值、产量)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职工、产值、产量)n 主要部门用地结构的比重主要部门用地结构的比重35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36一、一、城市规模的概念城市规模的概念n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n但实际上所有设施、用地的规模都取决于城市人口的规模,但实际上所有设施、用地的规模都取决于城市
30、人口的规模,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n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并使用城市各项设施的人口总数。并使用城市各项设施的人口总数。n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规划期限末达到的城市人口总数。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规划期限末达到的城市人口总数。n城市人口包括规划区内常驻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城市人口包括规划区内常驻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37n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进步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进步过程。 地域景观的变化地域景观的变化 城市文化思想、生活方式
31、向农村扩散城市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 农村人口想城市的聚集农村人口想城市的聚集 农村型生产、生活形态向城市型转化农村型生产、生活形态向城市型转化城市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会进步的重要指标。38n世界城市化水平进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进程二十世纪初期,世界城市人口约占世纪人口的二十世纪初期,世界城市人口约占世纪人口的131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人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人口为2424亿人,城市人口为亿人,城市人口为7 7亿人;亿人;到二
32、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世界城市人口增加到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世界城市人口增加到4444亿亿人,城市人口人口则到达人,城市人口人口则到达18.718.7亿人亿人, ,占世界人口的占世界人口的42.542.5。此时,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一般达到。此时,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一般达到7070以上,而很多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低,以上,而很多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低,如巴基斯坦为如巴基斯坦为2626,缅甸为,缅甸为2222,印度为,印度为2121,我,我国城市化水平更低,仅为国城市化水平更低,仅为12.212.2。到二十世纪末期,世界城市人口已占世界总人口的到二十世纪末期,世界城市人口已占世界
33、总人口的5050,我国为,我国为3030。39n我国城市规模的分类我国城市规模的分类 全国全国668座座n特大城市特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万人以上 37座座n大城市大城市 50万人万人100万人万人 48座座n中等城市中等城市 20万人万人50万人万人 205座座n小城市小城市 20万人以下万人以下 378座座 最低限最低限 68万万人人n 城镇城镇 2000人以上人以上 1.9万个以上万个以上n国外城市规模的分类国外城市规模的分类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单从人口规模上划分,被称为城市或城镇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单从人口规模上划分,被称为城市或城镇的标准有的标准有 美国为美国为2500
34、2500人;人; 英国为英国为35003500人;人; 法国为法国为50005000人;人; 印度为印度为50005000人;人; 俄罗斯为俄罗斯为1000200010002000人。人。国际统计学会建议,国际统计学会建议,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算作城市居民区。人以上的居民点算作城市居民区。40二、城市人口的概念二、城市人口的概念城市人口城市人口n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 职业职业n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 居住地居住地n城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城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 综合综合城市人口的构成城市人口的构成n年龄构成年龄构成 人口百岁图人口百岁图 n
35、性别构成性别构成 性别比性别比 以女性为以女性为100n家庭构成家庭构成 家庭人口家庭人口n劳动构成劳动构成 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n职业构成职业构成 各个行业各个行业4142n人口变化的构成要素人口变化的构成要素 人口是表现城市社会经济规模的最基本指标。在对人口是表现城市社会经济规模的最基本指标。在对道路、上下水道、学校、公园等城市设施进行规划时,道路、上下水道、学校、公园等城市设施进行规划时,人口是决定这些设施规模和配置最重要的要素。田表人口是决定这些设施规模和配置最重要的要素。田表示了在一定的期间内示了在一定的期间内(例如例如1年年)人口变动的基本构
36、成。人口变动的基本构成。人口变动是由出生和死亡这样的自然变动和迁入迁出人口变动是由出生和死亡这样的自然变动和迁入迁出这样的社会变动形成的。因此,在一定期间内的期首这样的社会变动形成的。因此,在一定期间内的期首和期末的人口数量之间,有如下的人口学方程式。和期末的人口数量之间,有如下的人口学方程式。n(期末的人口期末的人口)(期首的人口期首的人口)+(出生数一死亡数出生数一死亡数)+(迁人数一迁出数迁人数一迁出数)4344三、城市人口的增长三、城市人口的增长n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代数和人口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代数和n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入与迁出城市人数的代数和
37、人口迁入与迁出城市人数的代数和年自然增长数年出生人数年死亡人数年机械增长数年迁入人数年迁出人数年综合增长数年自然增长数年机械增长数年自然增长率年初总人口数年自然增长数 1000年机械增长率年初总人口数年机械增长数100045人口综合增长人口综合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代数和人口增长曲线人口增长曲线年增长率年初总人口数年增长数1000平均增长速度规划年限期限初人口数期限末人口数1464748影响自然增长的因素影响自然增长的因素n医疗条件医疗条件 婴儿成活率高、老人死亡率低婴儿成活率高、老人死亡率低n福利条件福利条件 劳保条件、产假、脯乳期劳保条件、产假、脯乳期n
38、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 五十年代关于人口的争论、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五十年代关于人口的争论、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n认识观念认识观念 多子多福多子多福一个子女一个子女不要子女不要子女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n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国民经济发展要求 50年代大发展,年代大发展,60年代初调整,改革开放年代初调整,改革开放n国家政策国家政策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城,农转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城,农转非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的要求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的要求n每人用地近百平方米,住宅约每人用地近百平方米,住宅约20平方米平方米n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n投资数万至十
39、万元投资数万至十万元四、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四、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49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n计划经济时期的几种预测方法计划经济时期的几种预测方法n市场经济时期常用的方法市场经济时期常用的方法城市总人数城市现状总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年限 城市现状总人数(1综合增长率)年限50n城市人口的预测模型城市人口的预测模型 城市人口的预测模型,可以分成通过斜线来推测的趋势模型城市人口的预测模型,可以分成通过斜线来推测的趋势模型(TrendModel)和人口集团模型和人口集团模型(Cohort Model)两种。趋势模型并两种。趋势模型并没有直接使用上文中自然变动和
40、社会变动的原理,而是根据人口没有直接使用上文中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的原理,而是根据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推导出人口变动曲线,然后对未来的人口变化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推导出人口变动曲线,然后对未来的人口变化进行预测。在这类模型中,按照时间进行预测。在这类模型中,按照时间人口假定曲线的函数形态,人口假定曲线的函数形态,可以分为线性成长模型、指数成长模型和逻辑曲线成长模型等。可以分为线性成长模型、指数成长模型和逻辑曲线成长模型等。使用这类模型的时候,首先需要从过去的人口统计调查中收集人使用这类模型的时候,首先需要从过去的人口统计调查中收集人口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对趋势进行假定,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等统口数据,然后
41、根据数据对趋势进行假定,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趋的参数进行推定。在得到可以信赖的模型参数之后,计方法对趋的参数进行推定。在得到可以信赖的模型参数之后,就可以通过趋势模型预测未来的人口。团列出的是使用线性成长就可以通过趋势模型预测未来的人口。团列出的是使用线性成长模型预测出的冈山市人口的例子。模型预测出的冈山市人口的例子。51nCohort ModelCohort Model对城市中的人口按性别和年龄层次进行人口对城市中的人口按性别和年龄层次进行人口集团集团(cohort)(cohort)的区分,然后分别对各个群体在自然变动和的区分,然后分别对各个群体在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之下的人口变化进行
42、增减预测,一边考虑到人口社会变动之下的人口变化进行增减预测,一边考虑到人口变化构成以及人口学方程式所反映的人口变动各要素,一变化构成以及人口学方程式所反映的人口变动各要素,一边预测城市未来的人口。使用模型时,需要掌握在预测期边预测城市未来的人口。使用模型时,需要掌握在预测期间中各个性别、年龄层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并根据迁间中各个性别、年龄层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并根据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量推定移动率。通过取得的变动率数据入和迁出的人口数量推定移动率。通过取得的变动率数据与首期的性别、年龄层的人口相乘,获得期间中的人口自与首期的性别、年龄层的人口相乘,获得期间中的人口自然变化和社会变化数量,最后
43、来推测期末的人口。如果在然变化和社会变化数量,最后来推测期末的人口。如果在模型中,将人口集团的年龄阶层的幅度与预测期间设定为模型中,将人口集团的年龄阶层的幅度与预测期间设定为相同数值,那么年龄阶层相同数值,那么年龄阶层k k的人口在下一个预测期间,将的人口在下一个预测期间,将会上升到年龄阶层会上升到年龄阶层k+1k+1,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类推所有年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类推所有年龄层的人口。层的人口。Cohort ModelCohort Model中的年龄阶层中的年龄阶层k k和和k+1k+1的关系,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下面这个式子表示出来。基本上可以用下面这个式子表示出来。n (年龄阶层年龄阶层
44、k+1的人口的人口)(年龄阶层年龄阶层k的人口的人口)X1一一(死亡死亡率率)+(移动率移动率)52人口移动模型人口移动模型n人口移动及其原因人口移动及其原因 城市中居民的移动,有像上班、上学这些从居住地城市中居民的移动,有像上班、上学这些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点或学校之间的日常重复性移动,也有因为到工作地点或学校之间的日常重复性移动,也有因为工作调动、转学或者迁居这些伴随着居住地变化的移工作调动、转学或者迁居这些伴随着居住地变化的移动。在本节中阐述的移动是后一种移动,也叫做人口动。在本节中阐述的移动是后一种移动,也叫做人口的社会移动。引起人口移动的原因有很多,按照移动的社会移动。引起人口移动的原因有很多,按照移动者的个人原因,可分为就职、就学、结婚、迁居等。者的个人原因,可分为就职、就学、结婚、迁居等。在图中列出在图中列出 的是日本国土交通省在的是日本国土交通省在1980年年7月一月一1981年年6月中对于全日本的市町村间的月中对于全日本的市町村间的5 206名移动者实施名移动者实施的移动原因调查的结果。在各个地区,因为工作调动的移动原因调查的结果。在各个地区,因为工作调动原因产生移动的比例最高,而在大城市圈内部发生移原因产生移动的比例最高,而在大城市圈内部发生移动的原因以迁居最多,约占动的原因以迁居最多,约占188。5354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城市圈和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关灯效果英语课堂游戏
- CN120204559A 气管插管机器人
- XXX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材料范文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This is me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 老年人体检项目课件
- CN120201699A 一种船用水下密封舱的主动冷却装置及方法
- CN120198910A 基于几何均值和图结构的细胞图像分析方法及系统
- CN120198471A 无监督的视频sar图像配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老师外出培训知识课件
- 配电网知识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文献检索方法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Chapter 4 Vibrations of Disc and Shells (盘和壳体的振动)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周边除草治理方案
- 高考语文复习-引号的作用 课件37张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 核质保监查员考试复习题(答案)
- Q∕GDW 10356-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