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温度的概念、单位及不同单位的相互转换(1)概念:微观上讲就是物质内部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宏观上讲就是物体的冷热程度。(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开尔文。(3)不同标准的温度单位转换关系:F=( C X9/5)+32 ; K= C+273.15式中:K 开尔文温度(热力学温度),C 摄氏温度,F 华氏温度2 .温度计的概念及设计原理(1)概念: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它利用物质的某一物理属性随温度的变化来标志温度。(2)设计原理: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定容条件下,气体(或蒸气) 压强因不同温度而变化;热电效应的作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热辐射的影响等;
2、一般地说,任何 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 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3、温度计的分类以及几种常用的温度计介绍(1)分类:根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 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和光测温度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工业 技术的需要,测温技术也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由于测温范围越来越广,根据不同的要求,又制造出不同需 要的测温仪器。(2)几种常用的温度计介绍.体温计:体温计又称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它的液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的多。泡里水银,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产
3、生微小的变化,水银体积的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 的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c到42c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通常是35c到42C,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成为10份,因此体温at可精确到 1/10度。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曲颈, 在测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颈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曲颈部分断开,使已 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在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体温计是一种最高温度计, 它可以记录这温度计所曾测定的最高温度。用后的体温计应回表”,
4、即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内的水银,重新回到液泡里。其它温度计绝对不能甩动,这是体温计与其他液体温度计的一 个主要区别。.玻璃管温度计:玻璃管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实现温度的测量的。由于测温介质的膨胀系数 与沸点及凝固点的不同,所以我们常见的玻璃管温度计主要有: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红钢笔水温度 计。他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相对较高,价格低廉。缺点是测量上下限和精度受玻璃质 量与测温介质的性质限制。且不能远传,易碎。量程为 -10100.高温温度计:是指专门用来测量500 c以上的温度的温度计,有光测温度计、比色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高温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5、都比较复杂,其测量范围为 500C至3000c以上。4.温度计的使用(1)测水浴温度:实验室制备硝基苯,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水浴中。(2)测微分的温度:石油的分储,将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储烧瓶的支管处。(3)溶解度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将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硝酸钾溶液中。5 .与温度有关的 4个概念:.燃烧热:在 298K, 1.01kPa的条件下,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 该物质的燃烧热。.标准状况下在 273.15K, 1.01kPa的条件下,1摩尔任何稳定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升。.水的离子积常数:在 298K, Kw=1.0 10-14溶液呈中性时pH=7,
6、在373.15K, Kw=1.0 10-12溶液呈中性 时 pH=6。.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都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6 .与温度有关的3种物理性质(熔点、沸点、溶解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1)熔点:.不同类型晶体的熔点高低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例如:熔点由高到低顺序:金刚石 食盐干冰。.利用熔点鉴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混合物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只有一段熔程,所有的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都没有固定的熔点。(2)沸点:.沸点判断规律:i、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例如:卤素单质的沸点:l2Br2Cl2F2 ;碳
7、的化合物沸点:CS2CO2 ;碳的卤化物沸点:Cl4CB4CCl4CF4;烷烧的沸点:C5H12C4H10C3H8C2H6。ii、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结构越对称,沸点越低,例如:戊烷异戊烷新戊烷。话、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烷煌和醇类相比,醇类的沸点比烷烧的沸点高;例如:甲醇乙烷。iv、同碳原子数的醇类沸点比较,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例如:丙三醇 1, 2一丙二醇1 丙醇。.利用沸点判断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沸点低于0c的物质呈气态,该物质1摩的体积是22.4升,有机物中有。4的烧、新戊烷、一氯代甲烷、甲醛。.利用沸点进行混合物分离:相互混溶的液体,热稳定性好,沸点相差30c以上时,利用分储的方
8、法进行分离,为了提高沸点差距,可以使其中某种有机物先转化成盐。例如: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加热蒸储分出乙醇;然后在苯酚钠中 加入盐酸,生成的苯酚不溶于氯化钠溶液且比氯化钠溶液的密度大,混合液是乳浊液,将乳浊液分液,苯 酚从下口放出。.利用沸点判断某物质的特性:易液化的物质: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升华的物质:碘、蔡、Bo(3)溶解性.溶解性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物质有:硝酸钾,苯甲酸;溶解性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物质有:食盐。.温度对溶解性的影响:i、固体:硝酸钾类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熟石灰类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ii、气体:氧气类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例如:中学实验中
9、制备氢氧化亚铁,所配溶液用的蒸储水都应该是煮沸除去O2的水,以防止水中的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iii、有机物:苯酚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是9.3克,65c以上时与水任意比互溶。.重结晶:结晶和重结晶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操作步骤:.将需要纯化的化学试剂溶解于沸腾或将近沸腾的适宜溶剂中;将热溶液趁热抽滤,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将滤液冷却,使结晶析出;滤出结晶,必要时用适宜的溶剂洗涤结晶。7 .明确标明温度的两个化学反应:实显室制乙烯:CH3cHzOH 腰 I CH2二CH2T十HzO消去反应(?)实蛉室制乙醛 2cH3cH20H空薄 CH3cH20cH2cH3+H?。取代反应8 .相同的反应物因为温度不同而产物不
10、同的化学反应归纳例1 :钠与氧气反应常温:4Na+O2=2Na2O ;加热:2Na+O2 -Na2O2例2 :氯气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常温:氯气颜色消失,生成氯化钾和次氯酸钾,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l2+2KOH=KCl+KClO+H 2O 。加热:常温生成的次氯酸钾不稳定分解生成氯酸钾和氯化钾,继续加热氯酸钾不稳定会分解生成高氯酸钾加热加热和氯化钾;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C12+6KOH(浓)-5KC1+KC10 3+3H2O; 3KC1O _ 2KC1+KC10 3 ,加热4KC1O 3 KC1+3KC1O 4 。例3:卤代醇与强碱的醇溶液混合室温:HOCH2CH2CH2CH2Br+NaOH+
11、NaBr+H 2OCH2-CHZ 醇/ 一 一力口热:HOCH 2CH2CH2CH2Br+NaOH* HOCH 2CH2CH=CH 2 + NaBr+H 2O例4:浓硫酸与乙醇混合A 室温下:CH3CH2OH+HOSO3HCH3CH2OSO3H+H2O 酯化反应B实验室制乙烯:CH3cH20H 豫、CH2=CH2T+H2O梢去反应C实验室制乙醐12cH3cHzOH 零粘CHkCHOCH2cH3 + HzO取代反应例5:葡萄糖溶液与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常温:蓝色沉淀消失,产生绛蓝色溶液;加热:产生红色沉淀;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H 20H(CHOH) 4CHO+2Cu(OH) 2 CH20H
12、(CHOH) 4COOH+CU 2OJ +2HO9 .温度与反应热的关系:化学反应放热,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吸热,使反应体系温度降低。(1)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活泼金属与水的置 换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2)常见的吸热反应:盐类的水解、俊盐与强碱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汽的反应、铁 与水蒸汽的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10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1)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温度每升高 10C,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4倍。(2)对于可逆反应,无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温度每升
13、高10C,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4倍。(3)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4)温度升高,有助于弱电解质的电离,25c时Kw=1.0冲0-14 , 100c时Kw=1.040-12。(5)温度升高,促进盐类的水解,利用此规律,将弱碱的盐酸盐加热蒸干得到碱,进一步灼烧得到氧化物;利用此规律,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6)合成氨反应是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不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综合速率、平衡、催化剂活性选择450Co11 .温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堪埸、蒸发皿、燃烧匙;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
14、形瓶。(2)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容量瓶、滴定管;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3)水浴加热的中学实验:硝基苯的制取(50C60C),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70C80C),银镜反应(热水浴),蔗糖水解(沸水浴),纤维素水解实验(沸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4)加热程度的界定:加热蒸发操作:当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5)需要冷却操作的有:用浓硫酸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溶解后的溶液一定要 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氢氧化钠溶液 时,溶解后的溶液一定要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卤代燃中卤素原子检验的方法:在卤代煌
15、中 加入强碱的稀溶液 (分层);加热至溶液不分层 (卤代燃充分水解了);冷却(防止酸化用的硝酸受热分解) 至室温,加入硝酸酸化(pH试纸呈红色、橙色或黄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卤素原子是 氯原子;石油分储、蒸储时时冷凝管下端进水、 上端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并与热蒸气处于逆流方向。(6)利用温度变化(溶解热)来鉴别一组物质例如:氯化钠、硝酸俊、氢氧化钠的鉴别。鉴别方法: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溶液温度与水温相差不大;硝酸俊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低于水温,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高于水温。(7)制备同一种气体,因为温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药品和反应装置。例1: A 一也电曳t
16、C12 ;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时,A是:KMnO4、&52。7、KC1O3 ,反应装置用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当反应在加热下进行时,A是:MnO2 ,反应装置用制备氯气的装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KMnO 4+I6HCI (浓)=2KCl+2MnCl 2+5CI2 T +8HO;K2Cr2O7+14HCl (浓)=2KCl+2CrCl 3+3CI2 WH2O; KCIO3+6HCI (浓)=KCl+3Cl 2 T6H2O;加热MnO2+4HCl (浓)=MnCl 2+CI2 T 2H2O 。MnOo例2: B2T O2 ;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时,B是:H2O2 ,反应装置用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当反应
17、在加热下进行时,B是:KCIO3 ,反应装置用制备氧气的装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空2 2H2O+O2 T; 2KC1O 3 = 2KC1+3O 2 T。例3: C 一送述t SO2 ;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时C是:Na2SO3或NaHSO3 ,反应装置用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当反应在加热下进行时,C是:Cu ,反应装置用制备氯气的装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浓尸 Na2SO4+H2O+SO2 T, 2NaHSO3+ H2SO4(浓尸Na2SO4+2H2O+2SO2 T;加热Cu+ 2H2SO4(浓)-CUSO4+SO2 T+2H2O 。20042008年有关温度的
18、高考试题:1、( 2008年高考天津理综化学第 28题)(19分)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将干燥的氯气在110c140c与硫反应,即可得 S2c12粗品。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 c沸点/C化学性质S112.8444.6略S2c12-77137高温遇水生成HCl、SO2、S; 300c以上完全分解;S2c12 + C12 = 2SC12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
19、式: ; 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中的试剂分别是、。.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 、, F的作用是 。.如果在加热 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_,在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S2c1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 、,为了提高 S2c12的 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 。1、答案:.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或将A换成恒压滴液漏斗)(1分);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2分);(2).MnO 2+4H+ +2Cl-= Mn 2+ + C12 T + 2HO ; 2 S + C12” S2c12 (各 1 分,共 2 分);.饱和食盐水(或水)、浓硫酸(各1分,共2分);.
20、分液漏斗、蒸储烧瓶、导气、冷凝(各 1分,共4分);.产率降低(2分);有固体产生(或其他正确描述)(2分);.SCI2、C12、S (任写其中两种即可)(各1分,共2分);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2分)2. (2005年北京春)相等物质的量的KC1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 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 470c左右,得到KClO4 (高氯酸钾)和KCl。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2、答案:D3. (2005年江苏)(8分)较低温度下,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
21、制得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某校甲、乙两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均用 200 mL 12 mol/L盐酸与17.4 g MnO 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氯气,并将制备 的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用稀NaOH溶液吸收残余的氯气.分析实验结果发现:甲、乙两组制得的漂白粉中 Ca(ClO) 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 甲组在较高温度下将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所制得的产品中Ca(ClO3”的含量较高。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多少克?(2)实验中所得到的 Ca(ClO) 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并写出可能涉及到的化 学方程式。3.答案:(1)根据题意:n(HCl) = 12 mol/L 0.2 L = 2.4 mol; n(MnO 2) = 17.4 g 87 /mol = 0.2 mol 加热MnO2 + 4 HCl(浓)=MnCl 2 + Cl2? + 2HO; n(MnO2) : n(HCl) = 2.4 mol : 0.2 mol = 12 : 1 4 : 1所以浓HCl过量,应根据 MnO 2计算。根据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n(Cl2)= n(MnO 2) = 0.2 mol ;又因为:2c12 + 2Ca(OH) 2 = Ca(ClO)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梦魇的临床护理
- 工程新质生产力
- 邵阳初三联考试卷及答案
- 山西高一文科试卷及答案
- 三中地理会考试卷及答案
- 矿山机械企业管理与创新能力考核试卷
- 电光源光生物安全性与健康影响考核试卷
- 家用电器产品创新设计理念探讨考核试卷
- 棉织造行业智能物流系统设计考核试卷
- 咖啡大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测试卷
-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 给梦一个奔跑的方向-“距离梦想大学有多远”-高中热点大观园
- 防空掩体知识培训课件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江西上饶铅山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模拟雨的形成课件
- 多维数据循环嵌套分析-全面剖析
-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桥梁水下结构内部缺陷超声波检测基于技术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