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近期疗效分析_第1页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近期疗效分析_第2页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近期疗效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近期疗效分析         11-03-23 16:10:00     编辑:studa20                 作者:李卫东 真亚 鲍中华 张国辉, 郭俊芳 张建, 尹春阳, 陶艾彬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

2、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871(61±6.9)岁。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消融的主要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口服华法林及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 32例患者均实现肺静脉电隔离,在术后至少3个月的随访中,6例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81.25%。6例复发患者中2例接受再次消融并成功,两次消融成功率为87.5%。结论: 三维标测系统指引导管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高,安全性好。 【关键词】

3、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电隔离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linear ablation guided by 3D mapping system(CARTO)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06 to March 2009 thirty two patients22 male and 10 famale,mean age was(61&

4、#177;6.9) year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went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linear ablation guided by 3D mapping system(CARTO system),the end point was PV isolation. Every case received oral anticoagu1ant(warfarin) and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3 months. ECG and Holter were applied 1

5、,3,6 months after ablation. Results: All the 32 patients attained the ablation endpoint.After a followup of 3 months at least,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d in 6 cases, the first clinical success rate was 81.25%.Two case underwent reablation and PV isolation was achieved, the total clinical success ra

6、te was 87.5%. Conclusion: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linear ablation guided by 3D mapping system(CARTO system) wa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herapy.Key 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isolation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复发性、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增加脑卒中的风险57倍,即使除外伴随的器质性心脏病,房

7、颤患者的死亡率仍是窦性心律患者的2倍。根治房颤,并减少血栓栓塞事件、恢复心脏功能、降低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房颤治疗的最终目标。对于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在有经验的中心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1。本院先后开展了肺静脉口节段性消融电隔离术(segmental ostial ablation,SOA)和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CPVA)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良好疗效,现对32例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6年3月

8、至2009年3月住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871岁,平均(61±6.9)岁;房颤病程230年,平均(4.5±2.6)年。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5例,合并2型糖尿病2例,1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术前经常规化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血压、血糖控制良好。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2例患者左房扩大,其余30例患者左房均<50 mm。所有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64层CT检查排除左房及左心耳血栓。所有患者正规口服华法林抗凝23个月,控制国际化标准比率(INR)在2.03.0之间,术前至少停服5天,同时改用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皮下注射,每日2次

9、,待INR<1.5,手术当日晨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均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心脏三维解剖图形,并将数据导入CARTO XP系统工作站,完成CT图像的三维重建,提取左房和肺静脉三维影像以备术中与左房所建壳进行融合。1.2 电生理检查和消融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及右股静脉,常规放置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经8FSL1型Swartz鞘穿刺房间隔2次并保留鞘于左心房,而后肝素化(体质量×100 U/kg首次,以后追加1 000 U/h)。经鞘管对左、右侧肺静脉多体位投照逆行造影,以显示肺静脉开口。经长鞘将7.5F四极冷盐水灌注导管(ThermoCool

10、 NaviStar,BiosenseWebster)送入左房,冷盐水流量2 ml/min。在CARTO指导下结合造影定位肺静脉开口,构建左房三维解剖结构图,标记右下肺静脉开口后下缘设为路标,并和CT所建左房肺静脉图像进行路标融合及表面精确融合(MERGE技术),得到三维空间结构较准确的CT图像,清晰显示左房和肺静脉的CT图像。在MERGE后的CT图像指导下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消融线为双侧肺静脉前庭和左房的结合部,放电时冷盐水流量17 ml/min,消融能量3035 W,预设上限温度43,消融2040 s至局部双极心内膜电图振幅下降80%以上或降至0.1 mV以下后移动电极导管到另一点,CARTO观察并保证消融线的连续性。完成双侧环状线性消融线后,经另一根长鞘送入Lasso十极环状标测电极导管至各肺静脉口内,确定是否消融线存在左房肺静脉电连接漏点,并指导在消融线上补点,达到肺静脉完全电隔离。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术中予丙泊芬和芬太尼麻醉镇痛。1.3 术后处理与随访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5 d;常规应用华法林抗凝3个月,维持INR在2.03.0之间;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3个月,之后停药观察消融效果。随访内容:有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